拼音sān yáng jiāo tài
注音ㄙㄢ 一ㄤˊ ㄐ一ㄠ ㄊㄞˋ
解释见“三阳开泰”。
出处《宋史·乐志》:“三阳交泰,日新惟良。”
例子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
繁体三陽交泰
动物生肖牛,虎,蛇
三的拼音:sān(ㄙㄢ)
⒈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⒉ 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三字UNICODE编码U+4E09,10进制: 19977,UTF-32: 00004E09,UTF-8: E4 B8 89。
三字由三个一字组成,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三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叁參弎
three
指事
three
详细解释◎ 三的拼音: sān
〈词性:数〉
(1)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2) 同本义 [three]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
三,数名。——《广韵》
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
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
(3)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三学(太学、武学、宗学;或指府学、州学、县学);三衙(三次,三回);三巡(斟茶或酒三次);三休(三顿);三脚猫(比喻虚有其名而无真本事的人);三班六房(明清时地方官署中吏役的总称);三已(谓三度或多次罢官);三五(谓十五天;十五岁)
(4) 表示多数或多次 [more than two;many;several]
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
卷我屋上三重茅。——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三思台(胸膛或心脏);三传(指多知古事,有才学的人);三江(长江流经武汉地区附近的主流与支流等众多水道的总称);三汲(多次取水);三反(多次往返);三辟(多次征召);三回五次(多次);三折(多次受挫);三求四告(再三求告)
(6) 三倍 [three times]。如:三耦(二人为耦,三耦则六人)
◎ 三的拼音: sān
〈词性:名〉
(1) 指历中九宫的第三宫,即东方震位 [third palace]。如:三五(九宫术谓三生五死)
(2) 指君、父、师 [monarch;father,teacher]。如:三尊(三种最受尊敬的人。指君、父、师)
(3) 指天、地、人 [Heaven;Earth;Human being]。如:三一(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三才(天、地、人);三元(指天、地、人);三气(指天、地、人之气);三极(三才,天、地、人);三仪(谓天、地、人);三灵(指天、地、人)
(4) 指三皇 [Three Emperors]。如: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三五(指三皇五帝);三君(指春秋时鲁国宣公、成公、襄公三国君);三皇五帝(泛指远古时代的帝王)
(5) 指三颗星 [three stars]
三星在天。——《诗·唐风·绸缪》
(6) 又如:三台星(星官名。共六星。两两相比,称上台、中台、下台)
(7) 哲学用语。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称天地气合而生万物的和气 [amiableness]。如:三一(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三花(道教指人的精、气、神)
(8) 姓
三八、三八妇女节,三八节、三百六十行、三胞胎、三倍、三边形、三不管、三不知、三叉戟、三岔路口、三长两短、三朝元老、三成、三尺、三虫、三从四德、三寸不烂之舌、三大差别、三大发明、三大洋、三代、三代、三冬、三番五次、三废、三分鼎足、三伏、三纲五常、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更、三更半夜、三宫六院、三姑六婆、三顾茅庐、三光、三归、三国、三合板、三合土、三河、三皇、三魂七魄、三季稻、三家村、三缄其口、三角、三角板、三角关系、三角恋爱、三角形、三角债、三角洲、三脚架、三教九流、三军、三K党、三棱镜、三连冠、三令五申、三轮车、三昧、三门峡、三面手、三明治、三年五载、三朋四友、三七开、三亲六故、三亲六眷、三秦、三秋、三三两两、三生、三生有幸、三牲、三省、三十而立、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三世、三思、三思而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通、三头六臂、三峡、三下五除二、三夏、三鲜、三弦、三相电流、三言两语,三言两句、三元、三月、三灾八难、三只手、三资
阳(陽)的拼音:yáng(一ㄤˊ)
⒈ 明亮。
⒉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二气。图形:⚊(U+268A)。
⒊ 指“太阳”:阳光。阳面。阳历。向阳。夕阳。
⒋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阳(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阳(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
⒌ 温暖:阳春。
⒍ 外露的,明显的:阳沟。阳奉阴违。
⒎ 凸出的:阳文图章。
⒏ 关于活人的:阳间(人世间)。阳宅。阳寿。
⒐ 带正电的:阳极。阳电。阳离子。
⒑ 男性生殖器:阳痿。
⒒ 古同“佯”,假装。
⒓ 姓。
阳字UNICODE编码U+9633,10进制: 38451,UTF-32: 00009633,UTF-8: E9 98 B3。
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阳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陽阦氜昜
in relief、male genitals、open、overt、positive、this world
阴
原为形声:从阝、日声
'male' principle; light; sun
详细解释◎ 阳的拼音:
陽 yáng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昜( yáng )声。从阜,与山有关。本义:山南水北)
(2) 同本义 [south of a hill or north of a river]
阳,高明也。——《说文》
山南为阳,水北为阳。——《谷梁传·僖公二十八年》
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尔雅》
利刊阳木而火之。——《周礼·柞氏》。注:“生于山南为阳木。”
河阳之北。——《列子·汤问》
华山之阳。——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阳谷皆入汶。—— 清· 姚鼐《登泰山记》
泰山之阳, 汶水西流。
(3) 又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河之北);阳陆(山之南);阳濒(水之北岸);阳林(生在山南的林木);阳木(山南之木);阳柯(向阳光或南向的树枝);阳崖(向南的山崖);阳坡(向阳的山坡)
(4) 太阳[sun]
湛湛露斯,匪阳不晞。——《诗·小雅·湛露》
阳春布德泽。——《乐府诗集·长歌行》
斜阳草树。——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少年如朝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阳精(太阳);斜阳;阳宗(指太阳);阳明(太阳、阳光。也指光明。人体经络名);阳彩(日光,太阳的色彩)
(6) 物体的正面,前面 [in front;at the head]
自昔以钱之有字处为阴,无字处为阳。——清· 顾炎武《日知录·钱面》
(7) 男性生殖器 [male genitals]
其国男子年五十余,阳多痿。——《海国闻见录·东洋记》
(8) 又如:阳物(男性生殖器)
(9) 农历十月的别称 [the tenth month of the lunar year]。如:阳月(农历十月的别名,也称小阳春);阳朔(农历十月初一)
(10) 精液 [semen]
女子七七四十九阴绝,男子八八六十四阳绝,过此为婚为野合。——《玉堂嘉话》
(11) 外面 [outside;out]
必谋功不察志,论阳效不存阴计。——汉· 王充《论衡定贤》
(12) 又如:阳浮(表面顺从);阳效(表面的功效);阳冻(地面上的冰冻);阳事(外治,宫廷以外的政事);阳冰(结在水面的冰)
(13) 晴天 [fine day;sunny day]
仰福帝居,阳曜阴藏。——《文选·张衡·西京赋》
(14) 天 [sky;heavens]
阳灵停曜于其表,阴祗雾于其里。——《文选·左思·魏都赋》
(15) 又如:阳灵(天神);阳祀(祭天及宗庙)
(16) 人世 [the world]
唐王游地府,回生阳世,开设水陆大会,超度阴魂。——《西游记》
(17) 又如:阳类(人世间的物类);阳寿(人在世间的寿命);阳报(在人世间得到的报应);阳功(人间功德)
(18) 额 [front]。又指前面正面
凡卜,辨龟之上下,左右,阴阳,以授命龟者,而诏相之。——《周礼》
(19) 眸子。借指美目 [pupil]
阳,《方言》:燕、 代、 朝鲜、 洌水之间或好目为阳。——卷子本《玉篇》
(2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阳是贯彻于一切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 [(in Chinese philosophy,medicine,etc.) Yang,the masculine or positive principle in nature]。如:阴阳二气;阳九
(21) 古代阴阳家、方士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初入一元为一百零六岁,有旱灾九年,称为阳九。其余尚有阴九、阴七、阳七、阴五、阳五、阴三、阳三等。阳为旱灾,阴为水灾。
(22) 太乙数以四百五十六年为一阳九,二百八十八年为一百六。阳九为奇数,为阳数之穷;百六,偶数,为阴数之穷。
(23) 道家称三千三百年为小阳九,小百六;九千九百年为大阳九,大百六。(天厄称为阳九,地亏称为百六);阳干(指十干中的甲、丙、戊、庚、壬。即列于单数位天干。与阴相对);阳木(春夏所生的树木。一说为山南之木);阳辰(相术家以十二地支中的单数位,子、寅、辰、午、申、戊六日为阳辰,余六日为阴辰);阳鱼(鱼。因其生于阴生属于阳,故名);阳童(未成年而死的庶子。一说男孩夭亡为阳童,女孩夭亡为阴童);阳施(阳气散布);阳道(外事,政事);阳会(古俗妇女于每月十九日夜举行的一种聚会);阳德(阳气。也指日);阳错(阴阳家的迷信之说);阳声(古乐声分阴阳,六律为阳声。也指清声);阳灵(祭天之所。也指太阳)
(24) 中国中医学上指人体内部某些器官 [internal organ]
太阳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素问》
(25) 又如:阳病(中医指阳虚有寒的病症);阳疾(中医指热邪)
(26) 春秋国名 [Yang state]。在今山东省沂水县西南
(27) 春秋燕邑名 [Yang city]。在今河南省唐县东北
(28) 指春夏 [spring and summer]
夫人在阳则舒,在阴则惨,此牵乎天者也。——张衡《西京赋》
(29) 又如:阳和(春天的暖气);阳夏(夏季);阳时(春夏之时);阳官(指《周礼》中的春官)
(30) 中午 [noon]
夏后氏祭其暗,殷人祭其阳,同人祭日以朝及暗。——《礼记》
(31) 通“旸”。日出 [coming out of the sun]
殷人祭其阳。——《礼记·祭义》。郑玄注:“阳,读为曰雨曰旸之旸。”
艾,时阳若。——《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32) 姓。如:阳成(复姓)
◎ 阳的拼音:
陽 yáng
〈词性:形〉
(1) 凸出 [in relief]。如:阳沟里失风(喻在安全场合出事);阳文(镂刻在器物上凸起的文字。也称阳识);阳刻(浮雕)
(2) 带正电的 [positive]。如:阳电;阳极
(3) 颜色明亮 [bright]
神光离合,乍阴乍阳。——曹植《洛神赋》
(4) 鲜明 [clear-cut]
得时之麻,必芒以长,疏节而色阳。——《吕氏春秋》
(5) 温暖 [warm]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诗·豳风》
(6) 又如:阳回(阳气回转);阳晁(晴朗的早晨);阳嘉(春日的暖气);阳春有脚(比喻为人带来春天般的温暖)
(7) 干旱 [dry]
太白司艾,西岳国师典致时阳,白炜象平,考量以铨。——《汉书》
(8) 诈伪 [fake]
皆阳应曰。——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9) 如:阳言(诈言。同佯言)
(10) 奇数 [odd]
阳数奇,阴数偶。——《白虎通》
(11) 又如:阳爵(奇数的爵位等级);阳数(奇数)
◎ 阳的拼音:
陽 yáng
〈词性:动〉
(1) 外露;显露 [appear;manifest itself]
仲尼曰:“无入而藏,无出而阳,柴立其中央。”——《庄子·达生》
(2) 假装 [pretend;feign]
而箕子被发阳狂。——《大戴礼记·保傅》
然阳浮慕之。——《史记·酷吏张汤传》
故胜己者,则不得闻,闻亦阳不知也。——晋· 葛洪《抱朴子》
(3) 复苏;生长 [resuscitate;grow]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晋· 陶潜《杂诗》
(4) 通“扬”。举起 [raise;lift]
君子阳阳。——《诗·王风·君子阳阳》。王先谦云:“阳为扬之假借。”
其声清阳而远闻。——《周礼·考工记·梓人》
◎ 阳的拼音:
陽 yáng
〈词性:副〉
(1) 表面上 [openly]
吴主孙休,恐其内变,阳示恩宠,内实防之。——《三国演义》
(2) 又如:阳施阴夺(表面给予,暗中夺回);阳奉阴违
阳春、阳春白雪、阳春砂、阳电、阳电子、阳奉阴违、阳沟、阳关大道、阳光、阳极、阳嘉、阳嘉元年、阳间、阳茎、阳狂、阳离子、阳历、阳面,阳面儿、阳明山、阳平、阳坡、阳婆、阳畦、阳伞、阳盛、阳世、阳寿、阳朔、阳燧、阳台、阳萎、阳文、阳性、阳韵、阳宅
交的拼音:jiāo(ㄐ一ㄠ)
⒈ 付托,付给:交活儿。交卷。交差。
⒉ 相错,接合:交点。交界。交错。交相。交辉。交响乐。
⒊ 互相来往联系:交流。交易。交涉。
⒋ 与人相友好:交朋友。交契。
⒌ 一齐,同时:交并。交作。风雨交加。
⒍ 两性和合:性交。杂交。
⒎ 同“跤”。
交字UNICODE编码U+4EA4,10进制: 20132,UTF-32: 00004EA4,UTF-8: E4 BA A4。
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交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㬵胶跤䢒
associate with、bargain、deal、deliver、fall、friend、hand over、join、meet、mutual、relationship
接
象形:像人两腿交叉之形
mix; intersect; exchange, communicate; deliver
详细解释◎ 交的拼音: jiāo
〈词性:动〉
(1) (象形。小篆字形,象人两腿交叉形。本义:交叉)
(2) 脚胫相交 [cross]
交,交胫也。——《说文》
交足而待。——《战国策·秦策》
雕题交趾。——《礼记·王制》
(3) 又如:交趾(古郡名。汉置,地处五岭以南一带。相传这里的人入睡时,两足相交)
(4) 交叉;交错,错杂 [cross;interleave]
交臂厯指。——《庄子·天地》
交韔二弓。——《诗·秦风·小戎》
(5) 又如:交裆(裤裆处);交拐(拐弯走);交戟(执戟相交);交牙(如犬牙相交叉);交歧(交错的路径)
(6) 结交; 交往 [associate with]
交游士林。——《资治通鉴》
(7) 又如:交友(结交朋友);交礼(交往的礼节);交驰(交相奔走,往来不断);交绝(关系断绝,绝交);交善(结交);交援(与人交结而得其援助)
(8) 交接,移交;交换 [deliver;hand over and take over]
交,易也。——《小尔雅》
厥孚交如。——《易·大有卦》。疏:“交,谓交接也。”
是言上下之交。——《荀子·儒效》。注:“交谓上下相交接也。”
静郭君之交。——《吕氏春秋·知士》
(9) 又如:交盘(点交;交接);交受(犹交易);交点(清点财物,交付与有关的人);交关(交接;紧要关头);交贸(交易)
(10) 交配 [copulate]
虎始交。——《礼记·月令》
备以为交佩。——《楚辞·思美人》
(11) 又如:交群(交配);交构(亦作交媾。指性交;阴阳交合);交群(交配);交感(指性交)
(12) 进入[某个季节];刚到[某个时刻] [set in] 。如:交子时;交冬至了;交九的天气;交节(临近节气。旧俗认为病人这时候易发生不测)
(13) 接触 [wage]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孙子·谋攻》
情交而不感者。——白居易《与元九书》
战始三交失蛇矛。——《乐府诗集·陇上歌》
(14) 又如:交兵,交战;交臂失之(走得很靠近,擦肩而过。形容遇见好机会而又错过);交敌(交手);交绥(交战)
(15) 送上;付出 [turn in]
六日内交清。——《广东军务记》
翌日先交。
(16) 又如:交作业;交款;交白卷
(17) 分配 [assign]。如: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实验室吧
◎ 交的拼音: jiāo
〈词性:名〉
(1) 朋友 [friend]
交浅而言深,是忠也。——《战国策·赵策》
(2) 又如:故交;旧交;知交;择交;深交
(3) 友谊;友情 [friendship]
交浅而言深,是忠也。——《战国策·赵策》
(4) 又如:断交;私交;多年之交
(5) 相互认识,相识 [acquaintance]。如:一面之交;他们是点头之交
(6) 交往 [relations]
布衣之交。——《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即共定交。——《资治通鉴》
交以绝。——清· 周容《芋老人传》
(7) 又如:绝交;邦交;建交;复交
(8) [地点]相交之处,毗邻之处 [adjoining]。如:交界;井冈山在宁冈等四县之交
(9) [时间]交替之际 [join]
十月之交。——《诗·小雅·十月》
(10) 又如:春夏之交
(11) 贸易 [bargain]。如:成交
(12) 跟头 [fall]
鲁达焦躁,把那看的人,一推一交。——《水浒传》
(13) 地名。汉代交州的略称 [Jiao prefecture]
交、 广布鲑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交的拼音: jiāo
〈词性:副〉
(1) 交替;更替,更迭 [alternately]。如:交用(交替使用);交移(交替变易);交讼(互相争论);交转(交替)
(2) 一齐 [at the same time]
中外交荐。——《明史》
(3) 又如:交至(一齐来到);交下(俱下,齐下);交攻(一并进攻);交赞(一齐称赞)
(4) 互相,相互 [each other]
疏条交映。——吴均《与朱元思书》
交相问难。——清· 刘开《问说》
(5) 又如:交注(互相注视);交伐(交相戕害);交沁(相互渗透);交轧(互相排挤、倾轧);交眩(交相惑乱而不明)
◎ 交的拼音: jiāo
〈词性:形〉
(1) 通“姣”
(2) 美丽 [beautyful;pretty]
号曰庄姜。姜交好。——《列女传·齐女傅母》
(3) 侮慢,骄傲 [treat disrespectfully;arrogant]
彼交匪敖,万福来求。——《诗·小雅·桑扈》
豢之而俞瘠者,交也。——《荀子·荣辱》
(4) 通“狡”。狡谲,诡诈 [deceitful;crafty]
奉妒昧者谓之交谲。——《荀子·大略》
交拜、交班、交办、交杯酒、交臂、交臂失之、交变、交兵、交并、交叉、交叉点、交叉火力、交驰、交瘁、交存、交错、交代、交道、交底、交点、交叠、交恶、交锋、交付、交感神经、交割、交工、交公、交媾、交关、交好、交合、交互、交互、交欢、交还、交换、交辉、交汇、交会、交混、交火、交货、交戟、交际、交际花、交际舞、交加、交角、交接、交结、交睫、交界、交九、交卷、交口称誉、交困、交流、交流电、交纳、交派、交配、交迫、交契、交钱、交浅言深、交情、交融、交涉、交手、交售、交税、交谈、交替、交通、交通工具、交通壕、交通员、交头接耳、交往、交尾、交午、交恶、交响曲、交响乐、交心、交椅、交易、交易所、交谊、交语、交运、交战、交账、交谪、交织
泰的拼音:tài(ㄊㄞˋ)
⒈ 平安,安定:泰适(幽闲安适)。泰安。泰然处之。
⒉ 佳,美好:泰运。否(pǐ )极泰来。
⒊ 极:泰西(旧指欧洲)。
⒋ 骄纵,傲慢:泰侈(骄纵奢侈)。骄泰。
⒌ 通:天地交泰。
泰字UNICODE编码U+6CF0,10进制: 27888,UTF-32: 00006CF0,UTF-8: E6 B3 B0。
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泰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㤗太夳
peaceful、safe
原为形声
great, exalted, superior; big
详细解释◎ 泰的拼音: tài
〈词性:形〉
(1) (形声)
(2) 同本义 [slippery]
泰,亦作汰。疑泰、太、汰三形实同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3) 安定平和 [peaceful]
泰,安也。——《字汇》
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庄子·庚桑楚》
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
以祈国泰民安。——吴自牧《梦梁录》
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处之泰然也。——《元史·许衡传》
否泰如天地。——《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如:泰日(天下太平的时代);泰治(太平安定);泰定(安定);泰和(太平);泰平(政教清平,国泰民安。即太平);泰通(国泰政通)
(5) 奢侈 [luxurious]
泰,侈也。——《玉篇》
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论语·述而》
(6) 又如:泰侈(骄纵奢侈);泰靡(奢靡)
(7) 骄纵;傲慢 [arrogant]
骄泰奢侈。——《国语·晋语》
以泰于国。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礼记》
(8) 大之极,极大 [maximal;great]
泰,大也。——《易·泰卦》释文引马注
遇泰之需。——《左传·哀公九年》。疏:“泰者,大也。”
假尔泰龟有常。——《礼记·曲礼上》。疏:“泰者,大中之大也。”
不以泰乎?——《孟子·滕文公下》
(9) 又如:泰河(大河);泰吕(大吕);泰武(强大的武力);泰运(大运,天运);泰风(大风,西风)
(10) 极 [extreme]。如:泰西(极西。旧泛指西方国家);泰东(极东。泛指东亚、南亚、东南亚各国);泰玄(深奥玄妙的道理);泰古(远古,上古);泰东西(泛指欧美和东亚、南亚、东南亚各国)
◎ 泰的拼音: tài
〈词性:名〉
(1) 山名 [Taishan mountain]。泰山主峰在山东省泰安县境。是“五岳”之首的东岳。又名岱宗。如:泰华(泰山与华山);泰岱(泰山);泰岳山(武当山别名)
(2) 古州名 [Tai prefecture]
(3) 五代唐置,明代改称保定府,治所在河北省清苑县。今为保定市
(4) 南唐置,治所在海陵(今江苏省泰州市)
(5) 县名 [Tai county]。在江苏省中部。汉置海陵县,明为泰州,1912年改为泰县。1949年后拆置泰州市
(6) 古酒樽名 [wine vessel]。如:泰和汤(指酒)
(7) 六十四卦之一 [name of a trigram in paguah]
象曰:天地交,泰。——《易·泰》
(8) 泰国的简称 [Thailand]
(9) 姓
泰半、泰斗、泰米尔语、泰然、泰然自得、泰然自若、泰山、泰山北斗、泰山鸿毛、泰山压顶、泰晤士河、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