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扫穴擒渠的意思

sǎoxuéqín

扫穴擒渠



拼音sǎo xué qín qú

注音ㄙㄠˇ ㄒㄩㄝˊ ㄑ一ㄣˊ ㄑㄨˊ

解释扫荡巢穴,擒拿贼首。

出处

感情扫穴擒渠是中性词。

繁体掃穴擒渠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sǎo sào   注音  ㄙㄠˇ ㄙㄠˋ   繁体    
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RVG  仓颉  QSM  郑码  DXB  四角  57070  结构  左右电码  2217  区位  4108  统一码  626B  笔顺  一丨一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扫(掃)的拼音:sǎo(ㄙㄠˇ)  

⒈ 拿笤帚等除去尘土或垃圾:扫地。

⒉ 清除,消灭:扫雷。扫盲。扫荡。一扫而空。

⒊ 全,尽,尽其所有:扫数(shù  )。

⒋ 低落,丧失:扫兴(xìng   )。

⒌ 描画:扫描。扫眉。

⒍ 迅速横掠而过:扫射。扫视。

⒎ 结束,了结:扫尾。

⒏ 祭奠:扫墓。祭扫。

其他字义

扫(掃)的拼音:sào(ㄙㄠˋ)  

⒈ 〔扫帚〕以竹枝等扎成的扫地用具。

统一码

扫字UNICODE编码U+626B,10进制: 25195,UTF-32: 0000626B,UTF-8: E6 89 AB。

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扫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som、clear away、sweep、whisk

造字法

会意:从手、从帚

English

sweep, clear away; extermin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扫的拼音:

掃、埽 sǎo  

〈词性:动〉

(1) (会意。从手,从帚。手拿扫帚表示打扫。本义:打扫)

(2) 同本义 [clean up;sweep]

埽,弃也。——《说文》。字亦作掃。

埽,除也。——《广雅》

掌五寝之埽除粪洒之事。——《周礼·隶仆》

子有廷内,弗洒弗扫。——《诗·唐风·山有枢》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唐· 杜甫《客至》

(3) 又如:扫径(清洁路径);扫尘(扫去尘垢;比喻扫荡残敌,平定乱事);扫脑儿(秃子);扫道(踩出来的路);扫桃(扫面子);扫花以待(表示主人待客的诚意);扫眉才子(指有文才的女子)

(4) 掠过[sweep away]

千骑飚扫,万乘雷奔。——李白《大猎赋》

(5) 又如:扫望(扫视);扫射

(6) 清除,消灭 [eliminate]

扫项军于 垓下。—— 张衡《东京赋》

(7) 又如:扫白(除去白发);扫穴(清除巢穴);扫穴擒渠(扫荡巢穴,擒拿贼首);扫殄(消灭);扫清(平定廓清);扫定(平定):扫难(平定患难)

(8) 画,染 [paint]

淡扫蛾眉朝至尊。——张祜《集灵台》

(9) 又如:扫黛(画眉;用黛描画);扫眼(描眼)

(10) 祭扫 [sacrifice and renovate]

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清· 袁枚《祭妹文》

(11) 又如:扫墓

(12) 飞快地书写 [write]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李白《草书歌行》

词性变化

扫的拼音:

sǎo  

〈词性:形〉

(1) 尽,全部 [total]。如:扫土(举境,全境);扫数(扫除。全部);扫境(倾其境内全力)

(2) 另见 sào  

常用词组

扫除、扫除机、扫除天下、扫荡、扫地、扫地出门、扫地俱尽、扫地无余、扫地以尽、扫房、扫坟、扫轨器、扫黄、扫祭、扫雷、扫雷舰、扫脸、扫盲、扫眉、扫眉才子、扫描、扫灭、扫墓、扫平、扫清、扫射、扫视、扫数、扫榻、扫榻以待、扫听、扫网、扫尾、扫兴

基本词义

扫的拼音:

(1) 掃 sào  

(2) 另见 sǎo  

常用词组

扫把、扫帚、扫帚星

  拼音  xué   注音  ㄒㄩㄝˊ   
部首  穴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PWU  仓颉  JC  郑码  WO  四角  30802  结构  单一电码  4494  区位  4908  统一码  7A74  笔顺  丶丶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穴的拼音:xué(ㄒㄩㄝˊ)  

⒈ 洞,窟窿:孔穴。石穴。穴居。穴隙。龙潭虎穴。

⒉ 人体可以进行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干经过的地方:穴位。

⒊ 旧艺人称在市场或广场上表演时所占的一块地方:掌穴的(指地主或班主)。走穴。穴头。

⒋ 姓。

统一码

穴字UNICODE编码U+7A74,10进制: 31348,UTF-32: 00007A74,UTF-8: E7 A9 B4。

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穴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perture、delve、hole、opening、scoop、socket

造字法

象形:上边表覆盖物,下边表洞穴

English

cave, den, hole; KangXi radical 116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穴的拼音: xué  

〈词性:名〉

(1)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是“宀”,表覆盖物;下面两边表示洞孔。本义:土窟窿,地洞)

(2) 同本义 [cave;hole]

穴,土室也。——《说文》。按,象嵌空之形,非八字。

出自穴。——《易·需》。注:“阴之路也。”

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墨子·辞过》

(3) 又如:洞穴(地洞或山洞);穴人(在洞穴中采钟乳石的人);穴流(洞穴中的水流)

(4) 墓穴;埋棺材的坑 [coffin pit;open grave]

临其穴。——《诗·秦风·黄鸟》

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诗·王风·大车》

(5) 又如:寿穴(生前造的墓穴)

(6) 动物的窝 [den]

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汉· 王粲《七哀诗》

(7) 又如:穴巢(鸟兽藏身的窝巢);虎穴;蚁穴

(8) 指敌人或奸人盘据、藏匿的地方 [lair]

上官欲察州里之豪,不能不假耳目,而奸人常为之穴。——清·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9) 又如:穴群(谓聚众盘据);穴巢(喻敌人或匪徒盘据、活动的场所)

(10) 地道 [tunnel]

审知穴之所在,凿穴迎之。——《墨子》

(11) 又如:穴土(挖地道);穴师(挖地道的士兵);穴地(挖地道)

(12) 水道 [water course]

江河既导,万穴俱流。——《文选》

(13) 中医指人体上可以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稍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 [acupuncture point;acupoint]。如:穴道;穴位

词性变化

穴的拼音: xué  

〈词性:动〉

(1) 穴居;穴藏 [live in caves]

夫鼠,昼伏夜动,不穴于寝庙,畏人故也。——《左传》

(2) 又如:穴居野处(形容人类未有房屋前的生活状态);穴处(居住山洞);穴保(穴居裸体)

(3) 挖凿;洞穿 [dig]

穴土而入。——《墨子·备穴》

(4) 又如:穴矛(开凿地道的工具);穴垣(在墙上挖洞);穴胃(穿通胃壁);穴室枢户(穿室破户)

常用词组

穴播、穴道、穴居、穴居人、穴居野处、穴施、穴头、穴位、穴窝、穴隙、穴植

  拼音  qín   注音  ㄑ一ㄣˊ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5画  
繁体部首  手部  部外笔画  13画  总笔画  16画  
五笔  RWYC  仓颉  QOYB  郑码  DOLZ  四角  58027  结构  左右电码  2350  区位  3960  统一码  64D2  笔顺  一丨一ノ丶丶一ノ丶フ丨丨フ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擒的拼音:qín(ㄑ一ㄣˊ)  

⒈ 捉拿:擒拿。生擒。就擒。欲擒故纵。擒贼先擒王。

统一码

擒字UNICODE编码U+64D2,10进制: 25810,UTF-32: 000064D2,UTF-8: E6 93 92。

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擒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㩒扲捦禽鈙

汉英互译

capture、catch、seiz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扌、禽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擒的拼音: qín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禽声。本义:捕捉。古籍本作“禽”)

(2) 同本义 [capture;seize]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诗之六

(3) 又如:擒捕(捕捉);擒捉(捕捉);擒讨(擒获处治)

(4) 捉拿 [catch]

大敌之擒也。——《孙子兵法·谋攻》

被擒不速死。——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5) 又如:擒捉(捉拿);擒生(活捉敌人);擒捽(捉拿,逮捕)

(6) 拿 [hold]

肩上虽挑却柴担,手里兀自擒着书本。——《喻世明言》

常用词组

擒奸讨暴、擒奸擿伏、擒拿、擒贼擒王、擒纵机构

  拼音  qú jù   注音  ㄑㄨˊ ㄐㄨˋ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IANS  仓颉  ESD  郑码  VHXF  四角  31904  结构  上下电码  3255  区位  3994  统一码  6E20  笔顺  丶丶一一フ一フ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渠的拼音:qú(ㄑㄨˊ)  

⒈ 水道,特指人工开的河道或水沟:渠道(亦指途径,门路)。沟渠。

⒉ 大:渠帅。渠魁(首领)。

⒊ 方言,他:渠侬(他,他们)。渠辈。

⒋ 车辋,古代车轮的外圈。

其他字义

渠的拼音:jù(ㄐㄨˋ)  

⒈ 岂:“掾部渠有其人乎?”

统一码

渠字UNICODE编码U+6E20,10进制: 28192,UTF-32: 00006E20,UTF-8: E6 B8 A0。

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渠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yke、trench

造字法

形声:从氵、榘省声

English

ditch, canal, channel, gutt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渠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榘(   )省声。本义:水停积处,也指人工开凿的水道)

(2) 同本义 [canal;channel;ditch]

渠,水所居。——《说文》

渠,坑也。——《广雅·释水》

门闾沟渠必步。——《礼记·曲礼》。疏:“沟也。”

(3) 又如:干渠(从水源引水的渠道);支渠;毛渠;渠堑(沟渠);灌溉渠;渠田(水田);渠长(古官名。掌管河川的官;盗贼的首领);渠水(引水的沟;沟渠中的水)

(4) 濠沟 [ditch]

景霍以为城,而 汾、 河、 涑、 浍以为渠。——《国语》

(5) 古代指车轮的外圈 [rim]。如:渠冲(古代攻城的大车);渠碗(用车渠壳作的碗)

(6) 盾 [shield]。如:渠幨(古时用来御矢的甲名)

(7) 水名 [Qu river]

(8) 渠江,在四川省境内

(9) 渠水,在湖南省靖县境内。一名渠河

(10) 古州名 [Qu prefecture]。治所在今四川省渠县

(11) 姓

词性变化

渠的拼音:   

〈词性:形〉

(1) 大。通“钜” [great;chief]。如:渠凶(大恶人,元凶);渠首(渠魁);渠酋(渠魁,首领);渠帅(渠率。魁首。旧时统治阶级称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

(2) 深广的样子 [deep and broad]。如:渠渠(深广的样子)

(3) 通“遽”。疾速 [fast;quick]

夫水激而流渠。——《管子·地数》

渠的拼音:   

〈词性:代〉

(1) 他 [he]

渠会永无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渠人(他人;其他人);渠伊(方言。他,他们);渠辈(他们);渠侬(方言。他,她)

渠的拼音:   

〈词性:动〉

(1) 开凿沟渠 [ditch]

量力不足,不敢渠地而耕。——《吕氏春秋》

(2) 又如:渠堰(拦水或巩固堤防的建筑物)

常用词组

渠道、渠魁

扫穴擒渠: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