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撒诈捣虚的意思

zhàdǎo

撒诈捣虚



拼音sā zhà dǎo xū

注音ㄙㄚ ㄓㄚˋ ㄉㄠˇ ㄒㄨ

解释指说谎骗人。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祖师喝令:赶出去!他本是个撒诈捣虚之徒,那里修甚幺道果。”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为人。

感情撒诈捣虚是贬义词。

繁体撒詐搗虚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sā sǎ   注音  ㄙㄚ ㄙㄚˇ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5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AET  仓颉  QTBK  郑码  DEQM  四角  58040  结构  左中右电码  2320  区位  4086  统一码  6492  笔顺  一丨一一丨丨一丨フ一一ノ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撒的拼音:sā(ㄙㄚ)  

⒈ 放开,发出:撒手。撒网。撒谎(说谎)。撒气。

⒉ 尽量施展或表现出来:撒刁。撒奸。撒娇。撒欢儿。撒野。撒酒疯。

⒊ 姓。

其他字义

撒的拼音:sǎ(ㄙㄚˇ)  

⒈ 散播,散布,散落:撒种(zhǒng  )。撒播。把酒端平,别撒了。

⒉ 姓。

统一码

撒字UNICODE编码U+6492,10进制: 25746,UTF-32: 00006492,UTF-8: E6 92 92。

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撒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ust、scatter、sift、splash、sprinkl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扌、散声

English

release, cast away, let go; disperse; relax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撒的拼音:   

〈词性:动〉

(1) 抛开;放开 [cast;let go;let out]

说着先就撒马前去。——《红楼梦》

(2) 又如:撒开(张开,放开;撇开,散开);撒口(放松口气);撒开鸭子(放开腿脚);撒步(放开脚步);撒鸭子(放开脚步快走);撒花开顶(头破血流);撒嘴(松开口);撒脱(洒脱);撒撇(撒开;回避)

(3) 松动;脱落 [loosen]。如:大秋一过,我们就把牛、羊、猪都撒了,让它们自己去找食

(4) 放;排泄 [piss]

只在佛殿后撒尿撒屎。——《水浒全传》

(5) 又如:撒溲(小便);小孩把尿撒得到处都是

(6) 耍;故意施展、表现[throw off all restraint;let oneself go]。如:撒风(做出疯癫放纵的样子);撒科(打诨;打趣);撒拗(撒赖);撒沁(信口胡说,寻开心);撒顽(撒野,耍闹;撒赖);撒吞(装聋作哑,装傻);撒诈捣虚(虚诈欺人);撒极(撒泼)

(7) 甩开,舍弃 [throw off]。如:撒拉溜侈(糟踏浪费);撒星(四散;星散);撒决(决裂);撒放(丢放);撒漫(抛弃;断送)

(8) 摆放 [place]。如:撒大躺线儿(放长线;作长远规划)

(9) 塞;系 [stop;tie]

那孙大圣早已知二魔化在葫芦里面,却将他紧紧拴扣停当,撒在腰间。——《西游记》

(10) 弯着 [bend]

和尚见他的兵器被人吃住了,咬住牙,撒着腰,往后一拽。——《儿女英雄传》

(11) 结成[对] [match]

你也见过一个千金小姐和强盗撒对儿的么?——《儿女英雄传》

(12) 离 [leave]。如:撒开(脱身);撒决(决裂)

(13) 姓

(14) 另见   

常用词组

撒村、撒旦、撒刁、撒花、撒欢儿、撒谎、撒娇、撒娇卖俏、撒脚、撒酒疯,撒酒疯儿、撒科打诨、撒拉族、撒赖、撒泼、撒气、撒然、撒手、撒手锏、撒腿、撒网、撒丫子、撒野、撒呓挣

基本词义

撒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散声。字本从米,殺声。本义:散布)

(2) 同本义 [scatter;sprinkle;spread]

撒,散之也。——《集韵》

星如撒沙出。——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3) 又如:撒帐(旧婚俗。夫妻对拜后即坐于床上,由专人撒金钱、瓜子和红枣,表示多子多孙);撒漫(大手大脚,大方);撒泼(抛撒;撒落);撒枯(散布干肥);撒星(散布的火星)

(4) 散落,洒下 [spill;drop]。如:撒花(织物上的碎花图案;讨索或抢劫得来的钱财);撒和(撒货。给牲口喂草料;以饮食款待人;评定;游荡)

(5) 只把脚尖伸进鞋内,拖着走 [slipper]。如:撒拉(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撒鞋(拖鞋)

(6) 插;塞进 [stick]

那呆子把钉钯撒在腰里。——《西游记》

(7) 另见   

常用词组

撒播、撒布、撒敦、撒眸、撒施

  拼音  zhà   注音  ㄓㄚˋ   繁体    
部首  讠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YTHF  仓颉  IVOS  郑码  SMID  四角  38711  结构  左右电码  6094  区位  5309  统一码  8BC8  笔顺  丶フノ一丨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诈(詐)的拼音:zhà(ㄓㄚˋ)  

⒈ 欺骗,用手段诓骗:欺诈。诈骗。诈取。诈财。诈哄。尔虞我诈。诈语(骗人的话)。

⒉ 假装:诈死。诈降。

⒊ 古同“乍”,突然。

统一码

诈字UNICODE编码U+8BC8,10进制: 35784,UTF-32: 00008BC8,UTF-8: E8 AF 88。

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诈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heat、pretend、swindle

造字法

形声:从讠、乍声

English

cheat, defraud, swindle; tric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诈的拼音:

zhà  

〈词性:动〉

(1) (形声。从言,乍声。从言,说明与言论有关。本义:欺骗)

(2) 同本义 [blackmail;cheat;swindle]

诈,欺也。——《说文》

诈,伪也。——《尔雅》

匿行曰诈。——《荀子·脩身》

有掎挈伺诈。——《荀子·富国》

繁战之君,不足于诈。——《吕氏春秋·义赏》

无功伐而求荣富,诈也。——《吕氏春秋·务本》

相如度 秦王特以诈佯为予 赵城,实不可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禽兽之变诈。——《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诈端(讹诈的理由);诈掯(敲诈勒索);诈哄(欺骗);诈伪(欺骗);诈力(诈术与暴力);诈人(专务诈欺作伪的人)

(4) 假装;冒充 [feign;pretend]

诈自称公子。——《史记·陈涉世家》

乃诈称公子。

诈云欲降。——《资治通鉴》

(5) 又如:诈酒三分醉(喝酒不多却装做醉酒);诈使命(假使节;伪装的使节);诈允(假装允诺);诈狂(假装颠狂);诈死(假装死去);诈痴不颠(假装痴呆)

(6) 用语言试探,诱使对方露真情 [sound out]

谁不知道李十太爷是能事的!把我一诈,就吓毛了!——《红楼梦》

(7) 又如:他是拿话诈我

词性变化

诈的拼音:

zhà  

〈词性:形〉

(1) 体面;俊俏 [handsome]

打扮的身子儿诈,准备着云雨会巫峡。——《西厢记》

(2) 矜夸;神气 [cocky]

只待要弄柳拈花,马儿上扭捏着身子儿诈。——元· 郑廷玉《看钱奴买冤家债主》

(3) 不诚实;虚伪 [false; sham]

先诈力而后仁义。——贾谊《过秦论》

常用词组

诈唬、诈冒、诈骗、诈晴、诈取、诈尸、诈降、诈语

  拼音  dǎo   注音  ㄉㄠˇ   繁体    
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86  RQYM  五笔98  RQMH  仓颉  QPYU  郑码  DRLL  四角  57027  结构  左右电码  2281  区位  2123  统一码  6363  笔顺  一丨一ノフ丶フ丨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捣(搗)的拼音:dǎo(ㄉㄠˇ)  

⒈ 砸,舂:捣米。捣蒜。捣药。捣毁。

⒉ 冲,攻打:直捣敌巢。

⒊ 搅扰:捣乱。捣鬼。

统一码

捣字UNICODE编码U+6363,10进制: 25443,UTF-32: 00006363,UTF-8: E6 8D A3。

捣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捣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搗擣㨶

汉英互译

disturb、pound with a pestle、pug、smash

造字法

形声:从扌、岛声

English

hull; thresh; beat, attac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捣的拼音:

搗、擣 dǎo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岛声。本义:捣,舂)

(2) 同本义 [beat with a pestle;pound]

擣,手推也。一曰,筑也。——《说文》。字亦作“捣”。

擣肉之脯。——《仪礼·有司彻》

所以捣郁也。——《礼记·杂记》注

捣麋鹿羊矢(屎)。——《齐民要术·种谷》

夜捣戎衣向明月。——唐· 李白《捣衣篇》

(3) 又如:捣碓(形容磕头如捣米似的);捣嗓子(吃喝。骂人的话);捣蒜打(用棍棒自上而下重重击打);捣磕(叩头)

(4) 冲击;攻打 [attack]

批(攻击)亢(吭,咽喉)捣虚。——《史记·孙膑传》

杜曲则擣毁。——《管子·度地》。注:“触也。”

(5) 又如:捣虚(攻打敌方空虚之处)

(6) 胡搞;搅扰;制造事端 [cause trouble;create a disturbance;mess things up]。如:捣叉子(找岔子;寻衅惹事);捣鬼吊白(使奸耍滑);捣大(虚诈作假);捣谎(撒谎);捣谎驾舌(掉弄唇舌,造谣生事)

(7) 用同“倒”。倒换,替换 [replace]。如:捣替(轮流替换);捣装(转换装运)

常用词组

捣蛋、捣蛋鬼、捣鼓、捣鬼、捣毁、捣乱、捣卖、捣弄、捣实、捣碎、捣衣、捣腾

  拼音    注音  ㄒㄨ   繁体    
部首  虍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86  HAOG  五笔98  HOD  仓颉  YPTC  郑码  IHKU  四角  21212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5711  区位  4873  统一码  865A  笔顺  丨一フノ一フ丨丨丶ノ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虚的拼音:xū(ㄒㄨ)  

⒈ 空:虚无。虚实。虚度。虚名。虚左(尊敬地空出左边的座位,古代以左为尊)。空虚。乘虚而入。

⒉ 不真实的:虚伪。虚假(jiǎ  )。虚妄。虚惊。虚夸。虚构。虚传。虚张声势。

⒊ 内心怯懦:做贼心虚。

⒋ 不自满:虚心。谦虚。虚怀若谷(喻对人十分谦虚)。

⒌ 抽象的:虚词。

⒍ 衰弱:虚弱。虚胖。虚汗。虚脱。气虚。血虚。

⒎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⒏ 古同“墟”,大丘。

⒐ 古同“圩”,集市。

统一码

虚字UNICODE编码U+865A,10进制: 34394,UTF-32: 0000865A,UTF-8: E8 99 9A。

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虚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虛虗

汉英互译

void、emptiness、empty、in vain、false、weak、humbl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丘、虍(hǔ)声

English

fals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虚的拼音:   

〈词性:名〉

(1) (“墟”的古字)(形声。小篆字。从丘,虍(   )声。丘,山丘。本义:大土山)

(2) 同本义 [big mound]

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 昆仑虚。——《说文》

河出 昆仑虚。——《尔雅》

虚邑。——《易·升》

升彼虚矣,以望楚矣。——《诗·傭风·定之方中》

以游逍遥之虚。——《庄子·天运》

(3) 又如:虚莽(墟丘和草莽)

(4) 住所;处所 [dwelling place;location]

郑国,今 河南之 新郑,本 高辛氏火正 祝融之虚也。——《汉书》

(5) 通“墟”。故城;废址;废墟;荒地 [ruins;wasteland]

凡十三岁而社稷为虚。——《汉书·贾谊传》

无由不通,无虚不败。——《逸周书·文政》

(6) 又如:虚土(荒芜之地);虚荒(荒芜,荒废);虚空(犹荒野。空旷无人之处);虚墓(墟墓。丛葬的基地)

(7) 乡村市集 [country fair]

之虚所卖之。——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童区寄传》

一虚皆惊

(8) 又如:虚市;虚里(墟里,村庄);虚邑(墟落;村落);虚所(集市);虚城(墟落和城邑);虚落(墟落。村庄)

(9) 孔洞;空隙。引申为薄弱环节 [void;hole]

若循虚而出入,则亦无能履也。——《淮南子·泛论》

(10) 又如:虚隙(空隙,漏洞)

(11) 空际,天空。引申为凌空 [sky]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宋· 苏轼《前赤壁赋》

(12) 又如:虚皇(天帝,指玉帝);虚碧(指清澈碧蓝的天空);虚檐(凌空的房檐);虚极,虚象(指太空);虚亡(高空;太空)

(13) 指抽象的理论 [theory]

亭林之学成于贵实;予之学出于导虚。—— 清· 包世臣《艺舟双楫》

(14) 又如:虚比浮词(不切实际的空泛之谈);虚空横拟(凭空想像);虚喻浮言(说空话;说没有根据的话);虚灵(生动而不可捉摸);虚见(无根之论;浮浅之见)

(15) 姓

词性变化

虚的拼音:   

〈词性:形〉

(1) 空虚,与“实”相对 [emptiness;void]

虚,空也。——《尔雅》

无虚不败。——《周书·文政》。注:“国无人谓之虚。”

有凭虚公子者。——张衡《西京赋》

仓府两虚,国弱。——《商君书·去强》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史记》

(2) 又如:虚箦(屁);虚火(为一点小事而过分张扬);虚爵(空的饮酒器);虚壑(空谷);虚器(中空的器物);虚花(虚幻不实)

(3) 疏松,不坚实或不结实 [loose]。如:虚儾(过度宽松);虚笼笼(疏松的样子);虚闲(疏朗有致);虚薄(虚浮,不笃实)

(4) 稀少 [rare]

自此贼情渐虚,官兵始知所向,以至擒殄。——宋· 王弥大《清溪弄兵录》

(5) 虚弱 [weak]

虚稼先死。——《吕氏春秋·辨土》。注:“根不实也。”

(6) 又如:虚劣(虚弱);虚城(虚弱的城邑);虚孱(虚弱无能);虚顿(虚弱疲惫);虚弊(虚弱疲敝,贫乏疲困);虚惫(虚弱疲惫)

(7) 空闲;间断 [free;leisurely]。如:虚日(空闲的日子);虚闲(空闲;清闲)

(8) 心慌,不踏实 [wanting in self-confidence;timid]。如:虚心架子(不得不对付但又心中无数的意思)

(9) 谦虚 [modest;self-effacing]

足下虚心。——《汉书·李广苏建传》

心不能虚。——清· 刘开《问说》

心之不虚

(10) 又如:虚中(谦虚;虚心);虚己(犹虚心);虚忝(谦词。谓无其实而空受荣宠);虚受(虚心接受);虚恭(谦虚、恭敬)

(11) 虚假,不真实 [false;sham;nominal]

皆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也。——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12) 又如:虚科(虚情假意);虚脾甜口(虚情假意);虚脾胃(虚情假意);虚下(演出中演员暂时退场);虚嚣(虚假不实;欺诈)

(13) 道教语。指无欲无为的思想境界 [indifferent to fame or gain]

致虚极。——《老子》。魏源本义:“虚者无欲也。”

所以贵无为无思为虚者,谓其意无所制也。——《韩非子》

(14) 又如:虚皇坛(道教太虚神的祭坛);虚夷(恬淡寡欲);虚玄(指道家思想。老子主张虚一静观和玄览,故称)

虚的拼音:   

〈词性:动〉

(1) 使空出 [empty]

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史记·魏公子列传》

天子复思,且征以代,虚吏部左承位以待之。——唐· 韩愈《王公神道碑铭》

虚而浮。——宋· 沈括《梦溪笔谈》

旁设一虚坐。——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虚中乐喜。——清· 刘开《问说》

(2) 又如:虚左(虚尊位以待贤能的人。古代车位以左为尊,故虚以待之);虚宁(帝位空悬)

(3) 通“居”。居住 [reside]

非其里而虚之,非礼也。——《荀子·大略》

(4) 使成为废墟 [ruin]

此其所以丧九牧之地,而虚宗庙之国也。——《荀子》

(5) 耗费 [exhausted]

虚其府库,以备车马。——《墨子》

浑邪率数万之众来降,[ 汉]虚府库赏赐,发良民侍养,譬若奉骄子。——《史记》

虚的拼音:   

〈词性:副〉

(1) 徒然,白白地 [in vain]

贾生年少虚垂涕。—— 李商隐《安定城楼》

好景虚设。——宋· 柳永《雨霖铃》

(2) 又如:虚邀(空邀;白请);虚生(徒然活着,白活);虚花(白白地耗费);虚过(白白地度过);虚劳(白费力气);虚费(白白地消耗);虚废(白白丢弃)

常用词组

虚报、虚报、虚词、虚度、虚发、虚根、虚功、虚构、虚构、虚光、虚汗、虚华、虚怀、虚怀若谷、虚幻、虚己、虚假、虚骄、虚惊、虚距、虚空、虚痨,虚劳、虚吏、虚名、虚拟、虚胖、虚飘飘、虚情假意、虚荣、虚荣心、虚弱、虚设、虚实、虚饰、虚数、虚岁、虚谈、虚套子、虚脱、虚妄、虚伪、虚位以待、虚文、虚文浮礼、虚无、虚无缥缈、虚线、虚像、虚心、虚虚实实、虚言、虚与委蛇、虚誉、虚诈、虚张声势、虚中乐善、虚字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