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ào fù dù mǔ
注音ㄕㄠˋ ㄈㄨˋ ㄉㄨˋ ㄇㄨˇ
解释召:指两汉召信臣;杜:指东汉杜诗。召信臣与杜诗先后任南阳太守,行善政。称赞地方官政绩显赫。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诗传》:“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例子明·萧良有《龙文鞭影》第一卷:“召父杜母,雍友杨师。”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称赞地方官。
感情召父杜母是褒义词。
动物生肖牛,虎,蛇
召的拼音:zhào(ㄓㄠˋ)
⒈ 召唤:召集。召见。
⒉ 召致,引来:召祸。召人怨。
召的拼音:shào(ㄕㄠˋ)
⒈ 古通“邵”,古邑名,在今中国陕西省岐山县西南。(三)姓氏。
召字UNICODE编码U+53EC,10进制: 21484,UTF-32: 000053EC,UTF-8: E5 8F AC。
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召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邵
call together、convene、summon
形声:从口、刀声
imperial decree; summon
详细解释◎ 召的拼音: zhào
〈词性:动〉
(1) (形声。从口,刀声。本义:呼唤)
(2) 召唤。用言语叫人来 [call;summon]
召,呼也。从口,刀声。以言曰召,以手曰招。——《说文》
召,呼也。——《广雅·释诂二》
召有司。——《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召赵御吏。
大府召视儿。——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亦召供奉。——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3) 又如:召呼(呼唤;通知;交代);召致(使之至;唤来)
(4) 招致 [incur]
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荀子·劝学》
召武受辞。——《汉书·李广苏建传》
收召后学。——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召闹取怒。
(5) 又如:召引(招引;引导);召幸(被招致或宠爱的人);召取(导致;引来)
(6) 邀请 [invite]
楚人有烹猴而召其邻人。——《淮南子·脩务》。注:“召,犹请也。”
令召客者酒酣。——《吕氏春秋·分职》
今召客者,酒酣,歌舞,鼓瑟吹竽。——《吕氏春秋》
(7) 征召来授予官职或另有调用 [recruit]
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 右北平太守。——《史记·李将军列传》
召三老。——《史记·陈涉世家》
累召不应。——《后汉书·张衡传》
卒不召。——《明史》
召为南京右佥都御史。
(8) 感化和召唤 [move and inspire]
物色相召,人谁获安!——《文心雕龙》
(9) 召集 [call together]
召令徒属。——《史记·陈涉世家》
悉召群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召诸贵人。——《汉书·李广苏建传》
召会武官。
(10) 另见 shào
召唤、召回、召祸、召集、召见、召开、召神弄鬼、召之即来
父的拼音:fù(ㄈㄨˋ)
⒈ 爸爸,母亲的丈夫:父母。父辈。父子。父兄。
⒉ 对男性长辈的称呼:父老(一国或一乡的长者,亦指古代乡里中管理公共事物的人)。伯父。舅父。
父的拼音:fǔ(ㄈㄨˇ)
⒈ 老年人:田父。渔父。
⒉ 同“甫”。
父字UNICODE编码U+7236,10进制: 29238,UTF-32: 00007236,UTF-8: E7 88 B6。
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父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father、sire
女、子、母
象形
father; KangXi radical 88
详细解释◎ 父的拼音: fǔ
〈词性:名〉
(1) 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多附缀于表字后面 [courtesy name]
维师尚父,时维鹰扬。——《诗·大雅》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 眜。——《春秋》
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old man]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父知之乎?(父:老先生)——《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3) 又如:渔父;田父
(4) 通“甫”。开始 [beginning]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老子·四十二章》
(5) 又如:教父(教戒的开始)
(6) 天。古人以为天地生万物,故称天为“父” [heaven]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呼母。——《易·说卦》
◎ 父的拼音: fǔ
〈词性:动〉
(1) 通“捕”( bǔ )。捕捉,捉拿 [catch;capture]
徒以而富(通福)之,父系而伏之。——《管子·侈靡》
(2) 另见 fù
◎ 父的拼音: fù
〈词性:名〉
(1)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右手持棒之形。意思是:手里举着棍棒教子女守规矩的人是家长,即父亲。本义:父亲)
(2) 同本义
(3) 某人直系血统的上一代男性 [father]
父,家长举教者。——《说文》
生曰父,死曰考。——《礼记·曲礼》
(4) 又
见父之执。疏:“父执,谓执友与父同志者也。”
父母者,人之本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父至尊也。——《仪礼·丧服传》
(5) 又
父子手足也。
父者子之天也。
乾为父。——《易·说卦》
父者,家之隆也。——《荀子·致仕》
孙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世说新语·言语》
(6) 又如:父执(父亲的朋友);父祖(父亲和祖父);父宗(父亲的继承人);父艰(父丧。同父忧);父任(儿子因父亲任官而得官职);父执(父亲的朋友);父族(父亲的亲族);父业(父亲的事业)
(7) 对某一种大事业的创始者的尊称。如:国父;革命之父;氢弹之父;原子能之父
(8) 指万物化生之本
乾为父。——《易·说卦传》
(9) 又如:父天(以天为父);父母国,父国,父母之邦(祖国)
(10) 对和父亲同辈的男性亲属的称呼。如:伯父;叔父;祖父;父老。后亦以称姻亲中的长辈。如:舅父;姨父;岳父
(11) 古代天子、诸侯对同姓长辈的称呼 [kinsman]
以速诸父。——《诗·小雅·伐木》
(12) 亦指与雏、崽有直接血缘关系的禽兽中的雄性 [male animal]。如:父马(雄马)
(13) 上古对官长的称呼。宋时,羌、西夏等少数民族对汉族官长亦尊称“父” [official]。如:父师(太师。上古三公之一);父舅(古代天子对诸侯的称呼。同姓诸侯称父,异姓的称舅)
◎ 父的拼音: fù
〈词性:动〉
(1) 行为像个父亲 [father]。如:父事(把别人当做父亲一般对待)
(2) 另见 fǔ
父辈、父党、父老、父母、父母官、父亲、父权,父系继承权、父系、父系、父兄、父子
杜的拼音:dù(ㄉㄨˋ)
⒈ 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杜梨”,亦称“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
⒉ 阻塞(sè ),堵塞(sè ):杜绝。杜塞(sè )。杜门谢客,防微杜渐。
⒊ 〔杜撰〕凭自己的意思没有根据地编造。
⒋ 姓:杜康(相传最早发明酿酒的人,文学作品中借指酒)。
杜字UNICODE编码U+675C,10进制: 26460,UTF-32: 0000675C,UTF-8: E6 9D 9C。
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杜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prevent、shut out、stop
形声:从木、土声
stop, prevent; restrict; surname
详细解释◎ 杜的拼音: dù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土声。本义:杜梨,棠梨,一种木本植物)
(2) 同本义 [birch-leaf pear]
杜,甘棠也。——《说文》。按:“牡曰棠,牝曰杜。”
杜树大者插五枝。——《齐民要术》
(3) 姓
◎ 杜的拼音: dù
〈词性:动〉
(1) 堵塞 [stop]
杜,塞也。——《小尔雅·广诂》
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大司马》。注:“杜塞使不得与邻国交通。”
(2) 又如:杜耳恶闻(塞住耳朵不愿听);杜隔(阻塞隔离);杜闭(堵塞,关闭);杜禁(堵塞)
(3) 关门,封闭 [close]。
杜乃护王。——《书·费誓》。注:“闭也。”
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夏官·大司马》
强公室,杜私门。——《史记·李斯列传》
陵怒,谢病免,杜门竟不朝请。——《汉书·王陵传》。 颜师古注:杜,塞也,闭塞其门也。
塞隘杜津。——《汉书·叙传》
(4) 又如:杜口(闭口不说);杜门却扫(关闭大门,不再打扫庭院路径);杜门晦(屏)迹(关闭大门,隐匿自己的踪迹)
(5) 杜绝,制止 [break off]。如:杜心(绝望);杜谏(谏止;制止);杜弊(杜绝作弊);杜弃(拒绝,屏弃);杜遏(禁绝,阻止)
(6) 冲击 [impact]
水之性,行至曲必留退,满则后推前,地下则平行,地高即控,杜曲则捣毁,杜曲激则跃。——《管子·度地》
(7) 拒绝[refuse]。如:杜黜(排斥,黜退)
杜弊清源、杜甫、杜甫草堂、杜渐防萌、杜渐防微、杜鹃、杜鹃啼血、杜绝、杜康、杜口裹足、杜口结舌、杜门、杜门不出、杜门谢客、杜牧、杜塞、杜宇、杜仲、杜撰
母的拼音:mǔ(ㄇㄨˇ)
⒈ 妈妈,娘:母亲。母性。母系。慈母。母忧(称母亲去世)。
⒉ 对女性长辈的称呼:姑母。舅母。
⒊ 雌性的,与“公”相对:母鸡。
⒋ 事物据以产生出来的:母国。母校。母音(元音)。
⒌ 一套东西中间可以包含其他部分的:螺丝母。子母扣。
⒍ 姓。
母字UNICODE编码U+6BCD,10进制: 27597,UTF-32: 00006BCD,UTF-8: E6 AF 8D。
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母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姆毋
female、mother、venter
女、子、父、公
象形
mother; female elders; female
详细解释◎ 母的拼音: mǔ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
(2) 同本义 [mother]
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说文》
母其中有两点,象人乳形。——《苍颉篇》
坤为母。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易·说卦》
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礼记·曲礼》
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3) 又如:母难(生日。意为孩子出生时母亲要受难);母以子贵(母亲因儿子居官而显贵);母子(母亲和儿子);母族(母亲之亲族);母道(为母之道)
(4) 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 [one’s female elders]。如:母妗(舅母);祖母;叔母;伯母
(5) 本源 [origin;parent]
以为天下母。——《老子》。注:“本也。”
(6) 又如:酒母;字母;工作母机;母财(资本);母金(本金,本钱)
(7) 通“姆”。女师。古时以妇道教子女的女教师 [governess]
妇人夜出不见傅母不下堂。——《公羊传·襄公三十年》
◎ 母的拼音: mǔ
〈词性:形〉
雌性的,特指能生子或能下蛋的 [female (animal)]。如:母大虫(母老虎。常用作凶悍妇女的绰号);母猴(雌性猴);母蟹;母猫;母狗;母猪
母爱、母本、母畜、母机、母家、母舰、母教、母老虎、母驴、母马、母牛、母亲、母权制、母体、母系、母线、母校、母性、母夜叉、母音、母语、母钟、母株、母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