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ā ōu xiáng jí
注音ㄕㄚ ㄡ ㄒ一ㄤˊ ㄐ一ˊ
解释水鸟时而飞翔,时而聚集。
出处
繁体沙鷗翔集
动物生肖牛,虎,蛇
沙的拼音:shā(ㄕㄚ)
⒈ 非常细碎的石粒:沙子。沙石。风沙。沙尘。沙砾(沙和碎石块)。沙漠。沙丘。沙滩。沙洲(江河里由泥沙淤积成的陆地)。沙暴。沙浴。沙疗。沙鸥(文学上指栖息岸边沙地的鸥一类的水鸟)。
⒉ 像沙的东西:沙糖。豆沙。沙瓤。
⒊ 声音不清脆不响亮:沙哑。
⒋ 姓。
沙的拼音:shà(ㄕㄚˋ)
⒈ 经过摇动把某东西里的杂物集中,以便清除。
沙字UNICODE编码U+6C99,10进制: 27801,UTF-32: 00006C99,UTF-8: E6 B2 99。
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沙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砂紗
sand、hoarse
会意:从氵、从少
sand, gravel, pebbles; granulated
详细解释◎ 沙的拼音: shā
〈词性:名〉
(1) (会意。从水,从少。《说文》:“水少沙见。”金文字形,左边是水,右边“少”象沙粒形。本义:极细碎的石粒)
(2) 同本义 [sand]
沙,水中散石也。——《说文》。字亦作砂。
于沙。——《易·需》。荀注:“水中之刚。故曰沙。”
剽土之次曰五沙。五沙之状,粟焉。如屑尘厉。——《管子·地员》
白沙山广员三百里。尽沙也。——《北山经》
红壁丹沙。——《楚辞·招魂》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李白《古风》
绿杨荫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又如:沙芦(泥沙里的芦苇);沙砾(细沙和碎石。也作砂砾);沙坛(沙祭坛);沙路;沙堤;沙痕(沙上的痕迹);沙泉(沙上涌出的泉水);沙府(铺沙的墓穴)
(4) 沙滩。水边或水中由沙子淤积成的陆地[sandy beach]
凫鷖在沙。——《诗·大雅·凫鷖》
(5) 又如:沙线(地图上表明航道上暗滩的虚线);沙涂(沙泥沉积而成的浅滩);沙步(沙滩边渡口);沙洪(由流沙淤积而成的大暗滩);沙路(沙滩上的路;沙石路);沙际(沙滩或沙洲边);沙屿(沙滩和小岛);沙碛(沙滩;沙洲)
(6) 沙地;水边可耕之地 [beach field]。如:沙民(沙田上耕作的民丁);沙丁(沙田民户中的丁男);沙裙(沙田边缘的荒地);沙压(被流沙覆盖的耕地);沙坑(流沙淤积的洼地);沙埚(低洼的沙地);沙荒地(由大风或洪水带来大量沙粒而形成的不能耕种的沙地)
(7) 沙漠 [desert]。如:沙衍(沙漠);沙度(越过沙漠);沙莽(广阔的沙地,大漠);沙朔(北方沙漠之地,塞北);沙陲(边陲沙漠之地);沙区(沙漠地区);沙西(泛指远方沙漠地带以西的地区);沙外(大漠以北);沙塞(沙漠边塞);沙塞子(生长在塞外沙漠地带的胡人)
(8) 由蒸制或研磨所制的调匀的食品 [paste]。如:豆沙
(9) 姓。如:沙三(泛指人名。在元剧中和“五留”同用。犹言“张三”、“李四”)
(10) 古有时通“纱”。指绢之轻细者 [yarn]
素沙者今之白缚也,……今世有沙縠者,名出于此。——《周礼·天官·内司服》郑注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 沙的拼音: shā
〈词性:形〉
(1) 沙哑的,嘶哑的 [hoarse]。如:沙喉咙(嘶哑的嗓子);沙嗄(沙涩。嘶哑不圆润)
(2) 粗糙 [coarse;crude;rough]。如:沙壳子(质粗劣的小铜钞);沙模儿铜钱(即沙钱,质地粗劣的小铜钱);沙涩(粗糙)
(3) 粗野;粗俗 [rude;boorish;vulgar]。如:沙块(粗野之人)
(4) 颗粒松散如沙状 [granulated]。如:沙糖;沙瓤(呈细粒状的松散瓜瓤)
(5) 〈词性:方〉∶雌性的 [female]。如:沙牛
(6) 另见 shà
沙坝、沙包、沙暴、沙蚕、沙场、沙尘、沙虫、沙船、沙袋、沙丁鱼、沙发、沙肝儿、沙锅、沙害、沙化、沙荒、沙皇、沙礁、沙金、沙坑、沙拉、沙里淘金、沙砾、沙龙、沙门、沙弥、沙漠、沙鸥、沙盘、沙丘、沙瓤、沙色、沙沙、沙沙声、沙参、沙石、沙滩、沙田、沙土、沙文主义、沙哑、沙眼、沙涌、沙原、沙灾、沙蚤、沙质、沙洲、沙柱、沙嘴
◎ 沙的拼音: shà
〈词性:动〉
(1) 〈词性:方〉∶摇动,使东西里的杂物集中,以便清除 [shake]。如:把米里的稗子沙一沙
(2) 另见 shā
鸥(鷗)的拼音:ōu(ㄡ)
⒈ 鸟类的一科,羽毛多为白色,嘴扁平,前趾有蹼,翼长而尖。生活在湖海上,捕食鱼、螺等:海鸥。鸥盟(与鸥鸟为友,借指退隐)。
鸥字UNICODE编码U+9E25,10进制: 40485,UTF-32: 00009E25,UTF-8: E9 B8 A5。
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鸥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鷗䳼
gull
形声:从鸟、区声
seagull, tern; Larus species (various)
详细解释◎ 鸥的拼音:
鷗 ōu
〈词性:名〉
(1) (形声。从鸟,区( ōu )声。《说文》:“水鸮也。”本义:水鸮)
(2) 水鸟名 [gull]
惊起一滩鸥鹭。——宋· 李清照《如梦令》
鸥鹭灭没。——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3) 鸥科(Laridae)。此类鸟善飞,能游水,常随潮而翔,有海鸥、银鸥、燕鸥等种类。为长翼蹼足水鸟,形体较大,身体较粗壮,喙较厚,喙端略呈弯钩状,通常呆在岸边或内陆水域附近,是港口重要的食腐动物 。如:鸥汀(群鸥栖息的沙洲);鸥没(鸥鸟没入水中);鸥眠(鸥鸟息眠);鸥鹭忘机(指人无机心,鸥鸟也能和其相亲近);鸥水相依(比喻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环境);鸥闲(鸥鸟悠闲自在)
(4) [动]∶比喻隐居 [withdraw from society and live in solitude]。如:鸥没(鸥鸟逍遥飞翔于水面。比喻隐居者生活的悠闲自在);鸥盟(与鸥为友。指隐居江湖);鸥社(同“鸥盟”);鸥梦(隐居的志趣);鸥情(退隐者的心情)
翔的拼音:xiáng(ㄒ一ㄤˊ)
⒈ 〔翔实〕详细而确实。
⒉ 盘旋地飞而不扇动翅膀:滑翔。翱翔。
翔字UNICODE编码U+7FD4,10进制: 32724,UTF-32: 00007FD4,UTF-8: E7 BF 94。
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翔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羏鴹
circle in the air
形声:从羽、羊声
soar, glide, hover; detailed
详细解释◎ 翔的拼音: xiáng
〈词性:动〉
(1) (形声。从羽,羊声。本义:翅膀平直不动盘旋地飞)
(2) 同本义 [circle in the air;soar]
翔,回飞也。——《说文》
鸢鸟丑其飞也翔。——《尔雅·释鸟》
凤以之翔。——《淮南子·原道》。注:“大飞不动曰翔。”
虽欲翱翔。——《淮南子·俶真》。注:“直刺不动曰翔。”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论语·乡党》
翦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韩愈《调张籍》
(3) 又如: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飞);翔回(回旋飞翔)。亦指行走时张开两臂,像鸟张开翅膀
室中不翔,并坐不横肱。——《礼记·曲礼》
(4) 又如:翔趋(古代的一种礼容。上体稍前倾,张臂细步趋行)
(5) 悠闲自在地行走 [walk leisurely]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
(6) 又如:翔步(缓步。比喻可以从缓进行的事);翔翔(安舒的样子)
(7) 飞后停息 [rest after flying]
飞不妄集,翔必择林。——《鹦鹉赋》
沙鸥翔集。——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8) 回顾 [look back]
后弱则翔。——《考工记·矢人》。注:“回顾也。”
凝听翔立,若有所伺。——唐· 李朝威《柳毅传》
(9) [物价] 上涨 [go up]。如:翔起(腾踊;上升);翔泳(犹升沉);翔踊(物价腾贵或暴涨)
◎ 翔的拼音: xiáng
〈词性:形〉
(1) 通“详”。详尽 [detailed]
自宣元后,单于称藩臣西域服从,其土地山川王侯户数道里远近翔实矣。——《汉书·西域传》
亦治今文学,博洽翔实。——《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
(2) 又如:翔集(周详无遗地采录收集)
(3) 通“祥”。吉利 [lucky]
丰其屋,天际翔也。——《易·丰》
翔风起,甘露降。——《论衡·是应》
(4) 又如:翔洽(上下融洽);翔风(祥风)
翔实
集的拼音:jí(ㄐ一ˊ)
⒈ 群鸟栖止于树上:“黄鸟于飞,集于灌木”。
⒉ 聚合,会合:聚集。集合。集会。集体。集团。集训。集散。集资。集中。集大成。集腋成裘。
⒊ 会合许多著作编成的书:集子。文集。诗集。选集。全集。
⒋ 大型图书中可以相对独立的一部分,或一部小说、一部电影、电视剧中相对独立的段落:上集。第五集。
⒌ 定期交易的市场:集市。赶集。
⒍ 中国古代图书的四部分类法:集部。经史子集。
⒎ 成就,成功:大业未集。
⒏ 数学基本概念之一,指若干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的总体:子集。交集。
⒐ 古同“辑”,和睦。
⒑ 姓。
集字UNICODE编码U+96C6,10进制: 38598,UTF-32: 000096C6,UTF-8: E9 9B 86。
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集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亼輯雦雧
collect、collection、gather、volume
散
会意:从木、从隹
assemble, collect together
详细解释◎ 集的拼音: jí
〈词性:动〉
(1) 同本义 [perch]
集,群鸟在木上也。——《说文》
集,会也。——《尔雅》
集于苞栩。——《诗·唐风·鸨羽》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诗·周南·葛覃》
(2) 又如:集隼(栖息的隼鸟);集凤(凤停于树)
(3) 引申为停留 [stay]
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国语》
齐集有其一。——《孟子·梁惠王上》
沙鸥翔集。——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可不释。——《聊斋志异·促织》
(4) 集合;聚集;收集 [assemble;collect;gather]
人皆集于苑。——《国语·晋语》
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资治通鉴》
皆集于此。——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四面集。——明·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集凑(收集拼凑);集叠(收取,打叠);集贤院(唐文学三馆之一。掌秘书图籍等事);集缀(聚集联缀,编辑)
(6) 依就 [depend on;attach oneself to]
有命既集。——《诗·大雅·大明》
(7) 又如:集服(顺从,服从);集附(归心,顺服)
(8) 至;遭受 [arrive;suffer]
不其集亡。——《国语·晋语》。注:“至也。”
(9) 又如:集蓼(遭遇苦难);集枯(遭到冷遇)
(10) 成功 [accomplish]
谋夫孔多,是用不集。?
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左传·成公二年》
(11) 又如:集事(成事;成功)
(12) 召集 [call together;convene]
莫不毕集。——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集诸将而语。——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集谢庄少年。——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13) 通“辑”
(14) 和协,安抚 [pacify;placate]
问所以安集百姓。——《史记·曹相国世家》
而吏安集之不称之效也。——《汉书·匡衡传》
安集洛阳。——《后汉书·杜诗传》
安集吏民,顺俗而教。——《吴子·图国》
(15) 安定 [stabilize]
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史记·秦始皇本纪》
几可以解释安集。——《汉书·王莽传下》
存抚天下,安集中国。——《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
◎ 集的拼音: jí
〈词性:名〉
(1) 集子,诗文的汇集 [collection;anthology;collected works]
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曹丕《与吴质书》
(2) 又如:文集;诗集;地图集;画集
(3) 集市 [country fair;market]。如:集场(集市);集期(集日)
(4) 集镇,市镇 [town]
那山里关帝庙有两处,集东一个,集西一个。——《老残游记》
山东兖州府汶上县有个幺村,叫做 薛家集,这集上有百十来人家,都是务农为业。——《儒林外史》
(5) 书、影片的一部分 [volume;part]。如:这些文章分三集出版;这部影片分上、下两集;十集电视连续剧
(6) 由某些规定的或满足一定条件的事物(称为元素)组成的总体 [set]。如:空集
(7) 集部,中国图书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把诗文等作品列为集部 [the fourth section of Encyclopedia Sinica]
至唐始分为四类,曰经、史、子、集。——《新唐书》
(8) 中国古州名 [Ji prefecture]。北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改东巴州置。取东北集川水为名,寄治梁州(今陕西省汉中市)
(9) 姓
集部、集材、集餐、集成、集成电路、集萃、集管、集合、集合、集会、集结、集锦、集居、集聚、集刊、集料、集拢、集贸、集纳、集权、集群、集散、集市、集束、集思广益、集体、集体户、集体主义、集团、集团军、集训、集腋成裘、集邮、集约、集运、集镇、集中、集中营、集注、集注、集装箱、集资、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