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é huī yǐn xiàn
注音ㄕㄜˊ ㄏㄨㄟ 一ㄣˇ ㄒ一ㄢˋ
解释蚓:蚯蚓。指蛇和蚯蚓爬行留下的痕迹。比喻有线索可循。
出处清·况周颐《蕙风词话》第二卷:“词亦文之一体。昔人名作,亦有理脉可寻。所谓蛇灰蚓线之妙。”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蛇灰蚓线是中性词。
繁体虵灰蚓綫
动物生肖牛,虎,蛇
蛇的拼音:shé(ㄕㄜˊ)
⒈ 爬行动物,身体细长,体上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以蛙、鼠为食,大蛇亦吞食大的兽类:蛇蜕。蛇行。蛇蝎。蛇足(喻多余无用的事物)。画蛇添足。
蛇的拼音:yí(一ˊ)
⒈ 〔委(wěi )蛇〕见“委2”。
蛇字UNICODE编码U+86C7,10进制: 34503,UTF-32: 000086C7,UTF-8: E8 9B 87。
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蛇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它虵
snake、serpent
形声:从虫、它声
snake
详细解释◎ 蛇的拼音:
虵 shé
〈词性:名〉
(1) (形声。从虫,它声。本写作“它”。甲骨文字形,是象形字。本义:一种爬行动物)
(2) 同本义 [snake;serpent]
蛇,它或从虫。——《说文》
蛇乘龙。——《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注:“蛇,元武之宿,虚危之星。”
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国语·吴语》。注:“虺小蛇大也。
龙蛇之孽。——《洪紀·五行志》。注:“蛇龙之类也。”
龙首其中蛇交。——《仪礼·乡射礼记》
维虺维蛇。——《诗·小雅·斯干》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蛇豕(比喻贪婪残暴的人);蛇虺(喻指阴狠毒辣的人);蛇食(像蛇吃东西一般地吞食);蛇蜕(蛇所脱下的皮);蛇解(即蛇脱皮);蛇入鼠出(比喻行动隐秘);蛇行鼠步(形容胆小谨慎);蛇盘鬼附(比喻相互勾结);蛇蟠蚓结(比喻互相勾结);蛇心佛口(喻指假冒伪善、内心狠毒而表面和善);蛇雀之报(自述感恩图报的词语。即视己为蛇、雀而报恩)
(4) 象征国君、君子等 [emperor;gentleman]
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如先君之数。——《左传》
(5) 十二生肖之一,配地支的“巳” [snake]。如:蛇年(即巳年)
◎ 蛇的拼音: shé
〈词性:形〉
(1) 形状像蛇的;似蛇状的 [snaky; snakey]。如:蛇弓(弓名);蛇丹(中医病名。皮肤上潮红疱疹簇集,形成带状如蛇,因名蛇丹);蛇矛(古兵器名。状如蛇的长矛)
(2) 另见 yí
蛇管、蛇口蜂针、蛇茄、蛇拳、蛇鼠横行、蛇蝎、蛇行、蛇影杯弓、蛇足
◎ 蛇的拼音: yí
(1) ——见“委蛇”( wēiyí )
(2) 另见 shé
灰的拼音:huī(ㄏㄨㄟ)
⒈ 物体燃烧后剩下的东西,经烧制后形成的产品:纸灰。灰烬。洋灰。灰飞烟灭。
⒉ 尘土:灰尘。
⒊ 特指“石灰”:灰墙。灰膏。
⒋ 黑白之间的颜色:灰色。灰质(脑和脊髓的灰色部分)。灰沉沉。
⒌ 志气消沉:心灰意懒。
灰字UNICODE编码U+7070,10进制: 28784,UTF-32: 00007070,UTF-8: E7 81 B0。
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灰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ash
会意:从火、从又
ashes; dust; lime, mortar
详细解释◎ 灰的拼音: huī
〈词性:名〉
(1) (会意。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本义:火灰)
(2) 同本义 [ash]
灰,死火余烬也。——《说文》
毋烧灰。——《礼记·月令》。注:“火之灭者为灰。”
火过为灰。——《字汇》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纸灰之类。——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灰飞烟灭。——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 又如:灰灭(灰没。像灰烬般地被消灭);灰榇(盛放骨灰的木匣,亦指骨灰);灰罐(灰礶。盛墨的罐子);灰枵(灰烬和腐木。喻消亡);灰火(火灰);灰末(灰粉)
(4) 灰尘 [dust]
民间食盐,杂以灰土。——《宋史·食货志》
已衄而灰。——《韩非子·说林上》
素醰灰丝。——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5) 又如:路上都是灰;灰壤(尘埃);灰朴朴(尘垢满身;土头土脑);灰头灰脸(满面风尘的样子)
(6) 石灰的简称 [lime]。如:灰户(烧石灰的窑户);灰酒(下少许石灰澄清的酒);灰钉(石灰和铁钉);灰土(石灰土)
(7) 灰浆 [mortar]
和灰
◎ 灰的拼音: huī
〈词性:形〉
(1) 灰色。白色和黑色的混合色 [gray;grey]
面色灰死。——《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灰黪(暗灰色);灰鼠(灰色松鼠;也指灰鼠皮);灰不答(形容颜色陈旧暗淡);灰黑(浅黑色)
(3) 沮丧 [disheartened]。如:灰颓(灰心颓丧);灰气(丧气)
(4) 指辈分小 [junior]——常为贬意。如:灰子灰孙;灰孙子(辈份很低的人;比喻低人一等的人)
(5) 暗淡;懊丧 [gloomy]。如:灰念(心志寂静不动。即灰心);灰哑(阴暗沉寂);灰洞洞(灰雾弥漫而昏暗之貌)
(6) 肮脏 [dirty]。如:灰塌塌(肮脏杂乱貌);灰容土貌(形容面容龌龊丑陋);灰烟瘴气(喻污浊)
◎ 灰的拼音: huī
〈词性:动〉
(1) 烧毁;燃烧 [burn]
不灰之木。——《抱朴子·释滞》
(2) 又如:灰焚(焚烧成灰,烧光);灰死(烧死;火灰熄灭)
(3) 碎裂 [take to pieces]。如:灰首(头颅碎裂);灰殒(灰身,灰粉,灰身粉骨,都指粉身碎骨)
灰暗、灰白、灰不喇唧、灰不溜丢、灰尘、灰粪、灰姑娘、灰化、灰浆、灰烬、灰坑、灰冷、灰蒙蒙、灰色、灰鼠、灰心、灰心丧气、灰窑、灰渣、灰指甲
蚓的拼音:yǐn(一ㄣˇ)
⒈ 〔蚯蚓〕见“蚯”。
蚓字UNICODE编码U+8693,10进制: 34451,UTF-32: 00008693,UTF-8: E8 9A 93。
蚓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蚓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螾
形声:从虫、引声
earthworm
详细解释◎ 蚓的拼音: yǐn
〈词性:名〉
(1) 蚯蚓 [earthworm]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2) 又如:蚓曲(古代说传说蚯蚓夏夜能发出鸣声,其鸣声叫做蚓曲。也称“蚓笛”);蚓操(蚯蚓唯壤土、水而自足,别无所求。比喻人只知守小节而不鸣大义);蚓窍(相传蚯蚓的孔穴可以发声成曲。比喻微不足道的音响,通常作为自谦之词)
线(綫)的拼音:xiàn(ㄒ一ㄢˋ)
⒈ 用丝、棉、麻、金属等制成的细长可以任意曲折的东西:丝线。棉线。线圈。线材。线绳。
⒉ 几何学上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直线。曲线。线条。
⒊ 像线的东西:光线。视线。线索(a.事情的头绪或门径;b.文学作品中情节发展的脉络或文章的思路)。战线。生命线。
⒋ 量词,用于抽象事物,数词限用“一”,表示极少:一线希望。
线字UNICODE编码U+7EBF,10进制: 32447,UTF-32: 00007EBF,UTF-8: E7 BA BF。
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线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綫線絤
line、thread、string、route
形声:从纟、戋声
line, thread, wire; clue
详细解释◎ 线的拼音:
綫 xiàn
〈词性:名〉
(1) (形声。从糸( mì ),戔( jiān )声。本义:用棉麻丝毛等材料拈成的细缕)
(2) 同本义 [thread;string]
线,缕也。——《说文》。按古文从糸,泉声。
中国不绝如线。——《公羊传·僖公四年》
爱惜起东西来,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红楼梦》
(3) 又如:线儿提的(提线木偶。借指酒后失态,步法踉跄);毛线;丝线;缝纫线
(4) 细长如线的东西 [sth.thread-shaped]
天云一线。——清· 姚鼐《登泰山记》
(5) 又如:线溜(细长的山水)
(6) 线索 [clue]
并多雇素暗夷语线民,假装济夷办艇,作为内应。——清· 林则徐《焚剿夷船擒获汉奸折》
(7) 又如:线上的(同行);明线;内线;暗线
(8) 金属线 [wire]。如:导线;天线;火线;地线;电线
(9) 几何学名词 [line;curve]。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直线和曲线两种。如:实线;虚线;曲线;直线
(10) 记录边界、区域或等高线的标记 [boundary;demarcation]
唐人线画,流动如生。—— 鲁迅《书信集·致李桦》
(11) 又如:边线;中线;水线;防线;警戒线
(12) 铁路线,铁路的路轨或路基 [route]。如:京广线;专线;各干线;支线
(13) 辐射线 [ray]。如:光线;紫外线;红外线;宇宙线;射线
◎ 线的拼音:
綫 xiàn
〈词性:动〉
通“骟”。阉割 [castrate]。如:线鸡(阉鸡。指阉割或阉割过的鸡)
◎ 线的拼音:
綫 xiàn
〈词性:量〉
用于抽象事物 [a ray;a gleam]。如:一线希望;一线光明;一线儿红
线材、线虫、线段、线锯、线粒体、线路、线坯子、线圈、线绳、线索、线毯、线条、线头、线香、线轴、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