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舍命救人的意思

shěmìngjiùrén

舍命救人



拼音shě mìng jiù rén

注音ㄕㄜˇ ㄇ一ㄥˋ ㄐ一ㄡˋ ㄖㄣˊ

解释舍:放弃。放弃自己的生命以拯救他人。

出处老舍《老张的哲学》:“人家有急事,咱拉着他跑,这不是舍命救人!”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牺牲自己去救人。

感情舍命救人是中性词。

繁体捨命捄人

近义舍己救人

反义谋财害命

英语save others' lives at the risk of one's own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shě shè   注音  ㄕㄜˇ ㄕㄜˋ   繁体    
部首  舌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WFKF  仓颉  OMJR  郑码  ODMI  四角  80604  结构  上下电码  5287  区位  4165  统一码  820D  笔顺  ノ丶一一丨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舍的拼音:shě(ㄕㄜˇ)  

⒈ 放弃,不要了:舍己为人。舍近求远。四舍五入。

⒉ 施舍:舍粥。舍药。

其他字义

舍的拼音:shè(ㄕㄜˋ)  

⒈ 居住的房子:宿舍。旅舍。校舍。

⒉ 居住,休息:舍于山麓。

⒊ 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舍弟。舍侄。舍亲。

⒋ 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喻对人让步)。

⒌ 姓。

统一码

舍字UNICODE编码U+820D,10进制: 33293,UTF-32: 0000820D,UTF-8: E8 88 8D。

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舍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捨舎

汉英互译

abandon、give alms、give up、house、hut、shed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上边是屋顶,下边是基础

English

house, dwelling; dwell, resid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舍的拼音:

shě  

〈词性:动〉

(1) 放在一边;丢开 [put;put aside]

捨,释也。从手,舍声。——《说文》

捨,置也。——《广雅》

舍车而徒。——《易·贲》

(2) 又如:舍手(放开手;放下手);舍置(丢开);舍脸(沉下脸)

(3) 放弃;舍弃 [give up;abandon]

万物捨此而求生。——《老子》注经传多以舍为之

不如舍。——《易·屯》

舍命不渝。——《诗·郑风·羔裘》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求则得之,舍者失之。——《孟子·告子上》

管仲之取舍,非周公旦未可知也。——《韩非子·难二》

而操舍鞍马,仗舟楫,与 吴越争衡。——《资治通鉴》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上》

(4) 又如:舍己成人(牺牲自己利益,成全别人);舍却(抛开);舍实求虚(放弃实在的东西,而去追求虚无缥缈的所在);舍拼(舍弃;不顾一切干);舍筏(舍弃渡人的船筏);舍业(放弃学业;舍弃产业);舍己芸人(舍弃自己的田地,去耕耘别人的田地。比喻荒废自己本分内的工作而替他人做事)

(5) 废止、停止 [abolish]

耕者少舍。——《礼记·月令》。注:“止也。”

舍我穑事。——《书·汤誓》。释文:“废也。”

舍药物可也。——《左传·昭公九年》。服注:“止也。”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6) 又如:舍业(停止学习)

(7) 布施,施舍 [give alms]

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儒林外史》

(8) 又如:舍个数(在神佛面前许个愿);舍贫(接济穷人);舍宅(施舍住宅作寺院);舍施(施舍)

(9) 通“赦”。免罪或免罚;释放 [remit]

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是刑法之所不舍也,圣王之所不畜也。——《荀子·荣辱》

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韩诗外传·卷九》

夫人请之,吾舍之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0) 又如:舍禁(解除封山泽的禁令);舍纵(宽赦,放纵);舍眼(睁眼;抬眼)

(11) 发,发射 [launch]

不失其驰,舍矢如破。——《诗·小雅·车攻》

(12) 又如:舍拔(发箭);舍放(发射,放射)

(13) 另见 shè  

常用词组

舍本逐末、舍不得、舍短取长、舍己从人、舍己为人、舍近求远、舍车保帅、舍脸、舍命、舍弃、舍生取义、舍死忘生

基本词义

舍的拼音: shè  

〈词性:名〉

(1) (象形。小篆字形,上端象屋顶,下端象建筑物的基础。中间是客舍招徕顾客的幌子。本义:客舍)

(2) 同本义 [inn;tavern]

舍,市居曰舍。——《说文》。按,客店也。周礼之庐也,路室也,候馆也,皆是。

天子赐舍。——《仪礼·觐礼》。注:“犹致馆也。”

夫子休就舍。——《庄子·说剑》

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孟子·离娄上》

至舍,四支僵不能动。——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旅舍(旅馆);舍馆(住所;客舍);舍长(守护客馆的负责人)

(4) 房屋(住宅) [house;shed;hut]

将适舍。—《礼记·曲礼》。注:“主人家也。”

舍之上舍。——《战国策·齐策》。注:“甲第也。”

神归其舍。——《鬼谷了·本经阴符》

舍南舍北皆春水。——《杜甫《客至》

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怀都舍。——《吕氏春秋·察今》

(5) 又如:庐舍(简陋的房屋);茅舍(茅屋);舍园(宅内庭院);舍中(家中);宿舍;茅舍;牛舍;校舍;舍匿(用房子藏匿。即“窝藏”)

(6) 营寨;营房 [barracks]

于是徙舍而走平陵。——《孙膑兵法·擒庞涓》

(7) 中国古代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 [an ancient unit of distance equal to 30 li]

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避之,所以报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杜预注:“一舍,三十里。”

(8) 公子;少爷 [son of a feudal prince or high official;young master of the house]。如:舍人(公子;少爷)

词性变化

舍的拼音: shè  

〈词性:代〉

(1) 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家或辈分低、年纪小的亲属 [my]

屈到舍下暂住,细细请教何如?——《长生殿·弹词》

(2) 又如:舍弟(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弟弟);舍妹(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妹妹);舍下(谦称自己的居室)

舍的拼音: shè  

〈词性:动〉

(1) 置;安置 [put sth.in a proper place]

舍相如广成传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唐浮图 慧褒始舍于其址。——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舍匿(窝藏);舍藏(窝藏)

(3) 住宿 [put up]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庄子·山木》

(4) 又如:舍次(临时住宿);舍止(停驻,居留)

(5) 休息;止息 [rest;stop]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6) 安排住宿 [arrange residence]

少间白至,乘骏马如龙,生另舍舍之。——《聊斋志异·白于玉》

(7) 宿营 [take up quarters]

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左传·庄公三年》

(8) 另见 shě  

常用词组

舍间、舍利、舍利子塔、舍亲

  拼音  mìng   注音  ㄇ一ㄥˋ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WGKB  仓颉  OMRL  郑码  ODJY  四角  80627  结构  上下电码  0730  区位  3592  统一码  547D  笔顺  ノ丶一丨フ一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命的拼音:mìng(ㄇ一ㄥˋ)  

⒈ 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生命。救命。逃命。拼命。命脉。性命。相依为命。

⒉ 迷信认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寿数等:天命。命相(xiàng   )。命运(a.迷信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b.喻发展变化的趋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命命”)。

⒊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奉命。遵命。命令。使命。

⒋ 给予(名称等):命名。命题。命意。

⒌ 指派,使用:命官。

统一码

命字UNICODE编码U+547D,10进制: 21629,UTF-32: 0000547D,UTF-8: E5 91 BD。

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命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ssign、fate、life、order

造字法

会意:从口、从令

English

life; destiny, fate, luck; an order, instructi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命的拼音: mìng  

〈词性:动〉

(1)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2) 同本义 [order]

命,使也。——《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

出君下臣名曰命。——汉· 蔡邕《独断》

语下命者,制令也。——《贾子·礼容》

凡尊者之言曰命。——《文选·闲居赋序》注

维君子命。——《诗·大雅·卷阿》

某固辞不得命。——《仪礼·燕礼》

命田舍东郊。——《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列子·汤问》

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命妪煮芋。——清· 周容《芋老人传》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白居易《琵琶行序》

(3) 又如:命酌(使充酌酒者);命席(下令安排座位);命酒(命人置酒);命乐(命人奏乐);命官(任命官吏);命材(任用有才干的人);命事(安排职事);命使(任命使者);命将(任命将领);命相(命令三公辅政、行事);命讨(下令讨伐);命教(命令)

(4) 取名;命名 [nominat]

今之命师者。——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命曰琵琶行。——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命名(给予名称,定名);命姓(赐姓;建姓);命爵(赐给爵位、官职)

(6) 动,用 [use]

欣然命笔。——毛泽东《送瘟神二首序》

(7) 又如:命旅(出师,誓师,启程);命笔(动笔,使笔);命管(命笔)

(8) 通“盟”。在神前誓约,结盟 [form an alliance]

凡我同盟,毋蕴年,…或间兹命,司慎、司盟、名川、群神、群祀、先王、先公、七姓十二国之祖,明神殛之。——《左传·襄公十一年》

词性变化

命的拼音: mìng  

〈词性:名〉

(1) 命令;政令;教令 [order]

既不能令,又不受命。——《孟子·离娄上》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以王命聚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何命焉为。——《墨子·公翰》

大君有命。——《易·师》

掌王后之命。——《周礼·内小臣》

凡诸侯有命告则书。——《左传·隐公十一年》

喜而从命。——《资治通鉴》

西市待命。——清· 方苞《狱中杂记》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论语》

(2) 又如:遵命(敬辞。表示依照对方的嘱咐);命戒(命令与禁令);命词(诏书;也指起草诏书);命诏(君王的命令)

(3) 命运,天命 [destiny;lot;fate]

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人生有命。——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4) 又如:命道(命运);命毒(命苦,命运不好);命快(命运好);好命;苦命;算命;命分(命运;命中给的天分;禀赋)

(5) 性命,寿命 [life;lifetime]

命悬于遂。——《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命如南山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命绝今日。

皆关民命。——《聊斋志异·促织》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彼不能以二人之命易其官。——清· 方苞《狱中杂记》

(6) 又如:逃命;短命;命犯(有杀人罪的罪犯)

(7) 生活,生存 [life;existence]。如:命途(生活的道路、经历);命路(人生的路途)

(8) 帝王按等级官职赐给臣下的东西 [emperor's reward]

赐晋惠公命。(此指服装)——《国语》

(9) 又如:命士(命夫。受有爵命的人);命禾(天子所赐的嘉禾);命民(受帝王赐爵的平民);命圭(天子赐的玉圭)

(10) 通“名”。声誉 [fame;renown]

时周之命。——《诗·周颂·赉》

常用词组

命案、命笔、命定、命妇、命根子、命官、命驾、命酒、命令、命令、命令句、命令式、命脉、命名、命数、命题、命题、命意、命运、命中

  拼音  jiù   注音  ㄐ一ㄡˋ   
简体部首  攵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攴部  
五笔86  FIYT  五笔98  GIYT  仓颉  IEOK  郑码  DVSM  四角  48940  结构  左右电码  2405  区位  3040  统一码  6551  笔顺  一丨丶一ノ丶丶ノ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救的拼音:jiù(ㄐ一ㄡˋ)  

⒈ 给予帮助使脱离危险或解脱困难:救济。救命。救护。救国。救难(nàn   )。救灾。救药。救正(补救匡正)。救死扶伤。救困扶危。

⒉ 终止:濯以救热。

统一码

救字UNICODE编码U+6551,10进制: 25937,UTF-32: 00006551,UTF-8: E6 95 91。

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救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勼㤹捄

汉英互译

help、rescue、salvage、save、succour

造字法

形声:从攵、求声

English

save, rescue, relieve; help, ai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救的拼音:

jiù  

〈词性:动〉

(1) (形声。从攴(   ),轻轻敲击,求声。本义:止;禁止;阻止)

(2) 同本义 [prohibit;hinder]

救,止也。——《说文》

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周礼·司救》注

使之相救。——《周礼·大司徒》。注:“救,救凶灾也。”

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孟子·离娄下》

(3) 又如:救止(阻止;纠正);救祸(消除祸乱);救灭(扑灭);救熄(亦作“救息”。扑灭);救扑(扑灭)

(4) 援救别人 [rescue;bring off;save]

救,助也。——《广雅》

扶服救之。——《礼记·檀弓》

匍匐救之。——《孔子闲居》

民困而不知救。——明· 刘基《卖柑者言》

设法筹救。——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救我圣主。

足下欲救。

(5) 又如:解救(使脱离危险或困难);救穷(救济穷困);救度(救拔并使脱离苦难,多指神仙超度之事);救落(救助;说情;救护)

(6) 治疗 [treat]

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吕氏春秋·劝学》

(7) 又如:急救(紧急救治);救药(医疗救治。也用来比喻挽救、补救);救病(治病);救疾(救治病人;治病);救疗(救治;医治)

(8) 纠正 [correct]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礼记》

(9) 又如:救正(纠正);救弊(匡除纠正弊害);救奢(纠正奢靡);救过(纠正过失)

(10) 求助于人 [ask sb. to come to the rescue]

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请救于魏。——《史记·魏公子列传》

奉命求救。——《资治通鉴》

百千求救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11) “捄”

(12) 另见   

常用词组

救兵、救场、救国、救护、救护车、救荒、救活、救活、救火、救火车、救火扬沸、救急、救济、救驾、救命、救日、救生、救生、救生圈、救生艇、救生衣、救世主、救死、救死扶伤、救亡、救星、救恤、救应、救援、救灾、救治、救助、救转

  拼音  rén   注音  ㄖㄣˊ   
部首  人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2画  
五笔  WWWW  仓颉  O  郑码  OD  四角  80000  结构  单一电码  0086  区位  4043  统一码  4EBA  笔顺  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人的拼音:rén(ㄖㄣˊ)  

⒈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人类。

⒉ 别人,他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

⒊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人,文如其人。

统一码

人字UNICODE编码U+4EBA,10进制: 20154,UTF-32: 00004EBA,UTF-8: E4 BA BA。

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人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亻儿

汉英互译

human、man、people、person、human being、fellow、individual、soul

相关字词

己、我

造字法

象形:像侧面站立的人形

English

man; people; mankind; someone els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人的拼音: rén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 同本义 [human being;person;man;woman]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说文》

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礼运》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列子·黄帝》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人王(人中之王);人满(人多);人寰(人世);人欲(人的嗜欲);人人言(人的评论);人色(人的正常面色);人头号令(用人头示众以示儆戒);人淘里(人群里)

(4) 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a person engaged in a particular activity]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智伯说,又令人请地于 魏。——《韩诽 子·十过》

(5) 又如:人兵(兵马);猎人;主持人;盲人;工人;介绍人;行人;证人;法人;报人;强人;恩人

(6) 人材;杰出人物 [talent]。如:人材(有才学、品貌好的人);人英(俊杰,英杰);人龙(比喻人中俊杰)

(7) 指人手,干事的人 [manpower]。如:人役(仆役;奴婢;差役,差人);人奴(家奴;奴仆);人匠(工匠;匠人)

(8) 别人,他人 [other people]

与人罕言语。——明· 魏禧《大铁椎传》

(9) 又如:人去不中留(本人坚决要离去,他人要留是留不住的);人皆下之(人家都瞧不起他);人物(别人的东西);人我(他人与我);人言(别人的评议)

(10) 民,百姓 [common people]

吴广素爱人。——《史记·陈涉世家》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11) 又如:人帐(常人);人佚(民佚);人黎(平民,百姓);人听(即民听,指老百姓的视听);人上(众人之上);人宗(众人的楷模);人等(众人,许多人)

(12) 智人 [man]。如:北京人;蓝田人;弗洛里斯巴德人

(13) 指成年人 [adult;grown-up]

以一人生三计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14) 又如:人种(能传种接代的男人)

(15) 人事,泛指人生所接触到的一切社会现象 [reason]。如:人遐世远(人情世事久远);人非物换(人和东西都不同于过去的了);人心浇薄(人情淡漠);人功(人事,指人情事故);人故(人事,人之所为);人术(谓处置人事的谋略);人瑞(人事方面的吉祥征兆);人籍(载有人事内容的典籍);人验(指可资验证的人事)

(16) 尘世;人世 [this world]。如:人家(人间);人我相(佛教指没有真正解脱时的状况);人曹官(人间的官员);人道(佛教六道之一。犹人界);人代(人世);人宇(人间);人封(人间;尘世);人境(尘世)

(17) 人的身体 [body]。如:我今天人不舒服;他人在心不在

(18) 指人情事理 [reason]。如:人功道理(人情事理);人意儿(人情)

(19) 男女性交 [sexual intercouse]。如:人道惧绝(丧失了性交能力);人道(指男女交合);人事(男女间情欲之事)

(20) 伴侣 [company]

上与神明为友,下与造化为人。——《淮南子》

(21) 果仁。后作“仁” [kernel]

核者,人也。古曰核,今曰人。——《尔雅·释木》郝懿行义疏

(22) 通“仁”。仁爱[charity]

谓之好人。——《管子·侈靡》

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故君子责人则以人,责己则以义。——《吕氏春秋·举难》

词性变化

人的拼音: rén  

〈词性:代〉

(1) 每人 [everybody]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人皆贺之。——《淮南子·人间训》

(2) 又如:人人(每个人;所有的人);人不可貌相

人的拼音: rén  

〈词性:形〉

人为,人造成的 [artificial]。如:人厄(人为的困苦、灾难);人火(因人为过失造成的火灾);人均(人为的乐声);人患,人妖(人为的灾祸)

常用词组

人保、人不知鬼不觉、人才、人才辈出、人才济济、人才库、人财两空、人潮、人臣、人称、人称代词、人次、人从、人丛、人大、人道、人道主义、人灯、人地生疏、人丁、人定、人定胜天、人多势众、人多嘴杂、人犯、人贩子、人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风、人夫、人浮于食、人格、人格化、人各有志、人工、人工岛、人工合成、人工喉、人工呼吸、人工湖、人工降雨、人工流产、人工免疫、人工授精、人公里、人海、人海战术、人豪、人和、人话、人欢马叫、人寰、人祸、人迹、人迹罕至、人迹稀少、人际、人际关系、人家、人家、人间、人间地狱、人尖儿、人杰、人杰地灵、人尽其才、人精、人境、人均、人君、人口、人困马乏、人来疯、人老珠黄、人类、人类学、人类渣滓、人力、人流、人伦、人马、人们、人面兽心、人面桃花、人民、人民币、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教师、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内部矛盾、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战争、人命、人命关天、人模狗样儿、人莫予毒、人偶、人怕出名猪怕壮、人品、人弃我取、人墙、人情、人情世故、人情味儿、人穷志短、人去楼空、人权、人群、人儿、人人、人人自危、人山人海、人身、人身保险、人身事故、人身自由、人参、人生、人生观、人生如梦、人生如朝露、人声、人声鼎沸、人士、人氏、人市、人世、人事、人手、人寿、人寿年丰、人寿保险、人数、人死留名、人所共知、人梯、人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头、人亡物在、人望、人微言轻、人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人味,人味儿、人文、人文科学、人文主义、人五人六儿、人物、人物画、人物肖像、人像、人小鬼大、人心、人心不古、人心大快、人心隔肚皮、人心涣散、人心叵测、人心如面、人心所向、人心向背、人心惟危、人行道、人行横道、人性、人选、人牙子、人烟、人言、人言可畏、人仰马翻、人样,人样儿、人妖、人一己百、人意、人影儿、人欲、人员、人缘儿、人猿、人云亦云、人造、人造地球卫星、人造革、人造毛、人造棉、人造丝、人造纤维、人证、人之常情、人治、人质、人中、人种、人众、人主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