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绳床瓦灶的意思

shéngchuángzào

绳床瓦灶



拼音shéng chuáng wǎ zào

注音ㄕㄥˊ ㄔㄨㄤˊ ㄨㄚˇ ㄗㄠˋ

解释用绳子结成床;用瓦片凑成灶。形容家具很简陋;陈设非常简单;生活十分贫困。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所以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并不足妨我襟。”

例子他虽然出身显贵,但现在已是绳床瓦灶。

正音“灶”,不能读作“zhào”。

辨形“灶”,不能写作“造”。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分句;形容家境贫寒。

感情绳床瓦灶是中性词。

繁体繩牀瓦竈

近义粗茶淡饭、穷困潦倒

反义锦衣玉食、堆金积玉

英语the hempen cot and the earthen hearth(an impoverished family)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shéng   注音  ㄕㄥˊ   繁体    
部首  纟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XKJN  仓颉  VMRLU  郑码  ZJKZ  四角  26116  结构  左右电码  4939  区位  4194  统一码  7EF3  笔顺  フフ一丨フ一丨フ一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绳(繩)的拼音:shéng(ㄕㄥˊ)  

⒈ 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绳子。绳索。缆绳。绳梯。绳操。绳伎(a.杂技中的走绳;b.旧时指走绳的女艺人)。绳锯木断(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

⒉ 木工用的墨线,引申为标准、法则,又引申为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纠正:绳墨。准绳。绳正。绳之以法。

⒊ 继续:“绳其祖武”(继承祖先)。

⒋ 赞誉:“绳息妫以语楚子”(“息妫”,人名)。

⒌ 姓。

统一码

绳字UNICODE编码U+7EF3,10进制: 32499,UTF-32: 00007EF3,UTF-8: E7 BB B3。

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绳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繩繉縄䋲

汉英互译

colt、ligature、line、rope、strand、taenia

造字法

形声:从纟、黾声

English

rope, string, cord; contro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绳的拼音:

shéng  

〈词性:名〉

(1) (形声。从糸(   ),蝇省声。本义:绳子)

(2) 同本义 [rope;cord;string]

绳,索也。——《说文》

大者谓之索,小者谓之绳。——《小尔雅》

巽为绳直。——《易·说卦》

作结绳而为网罟。——《易·系辞传》

言纶之绳。——《诗·小雅·采绿》

民结绳而用之。——《庄子·胠箧》

病者困剧…若见鬼把椎锁绳纆,立守其旁。——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绳床(交床;交椅);绳缢跌扑(用绳子吊死,跌倒摔死);绳文(文字未创造以前,结绳代替文字,称为绳文);绳桥(用绳索连结两岸的桥);绳头(绳的一端);绳戏(即绳伎。走绳之杂戏);绳络(绳编的网状饰物);绳床瓦灶(以绳为床,以瓦为灶。比喻生活贫困)

(4) 墨线 [carpenter's line marker]

其绳则直。——《诗·大雅·緜》

孔子曰:“木受绳则直。”——《孔子家语》

故木受绳则直。——《荀子·劝学》

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5) 又如:绳尺(指墨线和量尺。皆为匠人所用的工具)

(6) 准则;法度 [norm rules and regulations]

王道有绳。——《商君书·开塞》

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韩非子·孤愤》

(7) 又如:绳尺(标准;法度);绳治(以法治罪);绳度(法度,准绳;悬度。以绳索相牵引而越度);绳直(犹准绳);绳规(犹法规);绳律(规矩格律)

(8) 水名 [Sheng River]

(9) 金沙江的古称

(10) 山东省的南阳水、北阳水

词性变化

绳的拼音:

shéng  

〈词性:动〉

(1) 继承,通“承” [inherit;carry on]

绳其祖武。——《诗·大雅·下武》

(2) 又如:绳法(继承效法);绳祖(继承祖先业迹)

(3) 衡量 [weigh;judge]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4) 又如:绳尺(衡量);绳量(衡量)

(5) 纠正 [correct]

故举兵绳之。——《孙膑兵法》

(6) 又如:绳愆(纠正过失);绳正(以墨线正曲直。引申为纠正错误);绳逐(纠正挑剔别人的过失而加以斥退);绳愆纠缪(纠正过失错误);绳劾(弹劾;纠正)

(7) 约束;制裁 [restrain]

绳之以法,断之以刑。——桓宽《盐铁论·大论》

(8) 又如:绳约(拘束,限制);绳之以法(以法律纠治不法之人。指犯罪者接受法律的制裁);绳束(约束;束缚);绳按(亦作“绳案”。约束制裁)

(9) 称赞 [praise]

绳息妫以语 楚子。——《左传·庄公十四年》

绳的拼音:

shéng  

〈词性:形〉

直的;正的 [right]

洁白清廉中绳,愈穷愈荣。——《吕氏春秋》

常用词组

绳锯木断、绳捆索绑、绳墨、绳其祖武、绳趋尺步、绳绳、绳枢、绳索、绳套、绳梯、绳子

  拼音  chuáng   注音  ㄔㄨㄤˊ   
部首  广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86  YSI  五笔98  OSI  仓颉  ID  郑码  TGF  四角  00294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1643  区位  2018  统一码  5E8A  笔顺  丶一ノ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床的拼音:chuáng(ㄔㄨㄤˊ)  

⒈ 供人睡卧的家具:床铺。木床。床榻。

⒉ 像床的东西:车床。机床。河床。

⒊ 量词,用于被褥等:两床被。

⒋ 井上围栏:“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

统一码

床字UNICODE编码U+5E8A,10进制: 24202,UTF-32: 00005E8A,UTF-8: E5 BA 8A。

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床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d、couch、fleabag、kip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bed, couch; framework, chassi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床的拼音:

chuáng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爿( pán  )声。本义:坐卧的器具)

(2) 同本义 [bed]

牀,安身之坐也。从木,片声。字亦作床。古闲居坐于牀,隐于几,不垂足,夜则寝,晨兴则敛枕簟。——《说文》

在下而安者也。——《易·剥牀》王注?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3) 又如: 单人床;双人床;帆布床;折叠床;卧病在床;床裙(床围,围在床四周的绸、布等);床地平(床面);床背阁(置于床背的长方形柜子,上面放被褥,下有箱、屉);床上安床(床上放床。比喻无谓的重复)

(4) 床形物 [sth.shaped like a bed]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杜甫《羌村三首》

(5) 又如: 机床;车床;硫化床;河床;苗床

(6) 安放器物的平板或架子 [rack]。如:琴床,印床

词性变化

床的拼音: chuáng  

〈词性:量〉

用于被子等。如:两床被;一床铺盖

常用词组

床板、床单、床垫、床公床婆,床公床母、床架、床铺、床头柜、床腿、床位、床帐、床罩、床箦、床笫之私

  拼音  wǎ wà   注音  ㄨㄚˇ ㄨㄚˋ   
简体部首  瓦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繁体部首  瓦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86  GNYN  五笔98  GNNY  仓颉  MVNI  郑码  AZYS  四角  10717  结构  单一电码  3907  区位  4563  统一码  74E6  笔顺  一フ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瓦的拼音:wǎ(ㄨㄚˇ)  

⒈ 用陶土烧成的:瓦罐。瓦器。瓦釜雷鸣(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煊赫一时)。

⒉ 〔瓦特〕电的功率单位。简称“瓦”。

⒊ 用陶土烧成的覆盖房顶的东西:瓦当(dāng   )(即瓦筒之头)。瓦匠。

其他字义

瓦的拼音:wà(ㄨㄚˋ)  

⒈ 盖瓦:这间房就等瓦瓦(  )了。

统一码

瓦字UNICODE编码U+74E6,10进制: 29926,UTF-32: 000074E6,UTF-8: E7 93 A6。

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瓦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tile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ile; earthenware pottery; gir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瓦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象屋瓦俯仰相承的样子。“瓦”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已烧土器的总称)

(2) 同本义 [earthenware]

瓦,土器已烧之总名。——《说文》

神农作瓦器。——《周书》

夏时 昆吾作瓦。——《礼记·有虞上陶世本云》

载弄之瓦。——《诗·小雅·斯干》。传:“纺砖也。”

(3) 又如:瓦大(瓦制的酒器);瓦缶(口小腹大的瓦器);瓦器(用泥土烧制的器皿);瓦伶(陶瓦制的偶像);瓦卮(陶制的盛酒器);瓦豆(古代陶制的一种礼器);瓦兆(瓦卜。古代占卜法之一。击瓦定吉凶);瓦池(墨盆);瓦盎(瓦制的盆器);瓦窑(烧制砖瓦陶瓷器的灶。戏称生女孩较多的妇女,因为旧时生女叫“弄瓦”);瓦木作(泥瓦工和木工);瓦灶绳床(形容生活贫困);瓦楞帽子(明代平民便帽);瓦注(以瓦器为赌注。后喻贱物轻掷)

(4) 屋瓦 [tile]

瓦缝参差。——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铜瓦;石绵瓦;木瓦;琉璃瓦;瓦衣(生长在屋瓦阴处的苔藓类植物);瓦沼(瓦盆般的水池);瓦沟(瓦楞之间的泄水沟);瓦甃(屋檐)

(6) 功率单位,瓦特的简称 [watt]

(7) 盾脊,盾背拱起如覆瓦的部分 [back of shield]

齐子渊捷从 泄声子,射之,中楯瓦。——《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8) 宋、元时都市中的游乐、贸易场所。也称“瓦子”、“瓦舍”、“瓦肆”或“瓦市” [amusement park or market]

临安中瓦在御街中,士大夫心游之地,天下术士皆聚焉。——《贵耳集·下》

(9) 〈词性:方〉∶旧式车轮上的铁护板 [the protecting plate of wheel]。如:车瓦;瓦盖

(10) 古八音中“土”的别称 [earth]

匏以宣之,瓦以赞之。——《国语》

(11) 地名 [Wa country]。春秋时卫地,在今河南省滑县南

公会 晋师于 瓦。——《春秋·定公八年》

(12) 姓

(13) 另见   

常用词组

瓦当、瓦房、瓦釜雷鸣、瓦岗军、瓦工、瓦罐、瓦合之卒、瓦匠、瓦解、瓦解冰泮、瓦解冰消、瓦解星散、瓦蓝、瓦楞、瓦楞纸、瓦砾、瓦垄,瓦垄儿、瓦垄子、瓦面、瓦坯、瓦全、瓦斯、瓦特

基本词义

瓦的拼音:   

〈词性:动〉

(1) 用瓦覆盖;铺瓦 [tile]

瓦屋梁。——《急就篇》

(2) 另见   

常用词组

瓦刀

  拼音  zào   注音  ㄗㄠˋ   繁体    
部首  火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OFG  仓颉  FG  郑码  UOB  四角  94810  结构  左右电码  3501  区位  5278  统一码  7076  笔顺  丶ノノ丶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灶(竈)的拼音:zào(ㄗㄠˋ)  

⒈ 用砖石砌成的生火做饭的设备:锅灶。炉灶。灶突(灶上的烟筒)。

⒉ 指“灶君”(中国民间在锅灶附近供的神):祭灶。

统一码

灶字UNICODE编码U+7076,10进制: 28790,UTF-32: 00007076,UTF-8: E7 81 B6。

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灶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竈竃䆴

汉英互译

kitchen range

造字法

会意:从火、从土

English

kitchen stove, cooking stov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灶的拼音:

zào  

〈词性:名〉

(1) (会意。从火从土。繁体从穴,鼀(   )声。本义:用砖石等砌成,供烹煮食物、烧水的设备)

(2) 同本义 [kitchen range]

灶,炊穴也。——《说文》

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养也。——《白虎通·五祀》

灶烟阳。——《汉书·五行志》

灶者,老妇之祭也。——《礼记·郊特牲》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陶渊明《归园田居》

(3) 又如:灶床脚(紧靠炉灶旁边的地面);锅灶;行军灶;灶妄(掌炉煮饭的婢女);灶下养(厨役。古代对厨师的贱称);灶燎(上灶头烧火)

(4) 烧炼或锻造的设备 [forge]。如:灶地(设灶制盐的地方);灶税(古代制盐人家所交纳的税)

(5) 灶神 [kitchen god]

夏为太阳,其气长养,祀之于灶。——蔡邕《独断》

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鲁迅《彷徨·祝福》

(6) 又如:灶王(也称“灶王爷”。灶神的俗称);灶公(灶神的俗称。相传灶神上天奏事直言不讳,因喻正直的人);灶马(木刻印刷在纸上的灶神像;灶神的坐骑)

常用词组

灶房、灶火、灶具、灶君、灶披间、灶神、灶台、灶头、灶王爷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