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省愆寡过的意思

shěngqiānguǎguò

省愆寡过



拼音shěng qiān guǎ guò

注音ㄕㄥˇ ㄑ一ㄢ ㄍㄨㄚˇ ㄍㄨㄛˋ

解释省:减少;愆:失误。减少过错。

出处清·林则徐《通饬各属命盗各案赶紧审解札》:“要知早结一日,少抢一人,皆可省愆寡过,复何惮而不为乎?”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省愆寡过是中性词。

繁体省愆寡過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shěng xǐng   注音  ㄕㄥˇ ㄒ一ㄥˇ   
部首  目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ITHF  仓颉  FHBU  郑码  KOML  四角  90602  结构  上下电码  4164  区位  4201  统一码  7701  笔顺  丨ノ丶ノ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省的拼音:shěng(ㄕㄥˇ)  

⒈ 地方行政区域:省份。省会。

⒉ 节约,不费:省钱。省事。省吃俭用。

⒊ 简易,减免:省略。省称。省写。

⒋ 中国古官署名:中书省(a.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b.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省。门下省。秘书省。

⒌ 古代称王宫禁地:省中。省闼(禁中)。

其他字义

省的拼音:xǐng(ㄒ一ㄥˇ)  

⒈ 检查:反省(检查自己)。省察(考察)。吾日三省吾身。

⒉ 知觉,觉悟:省悟。发人深省。

⒊ 看望父母、尊亲:省亲。省视。

统一码

省字UNICODE编码U+7701,10进制: 30465,UTF-32: 00007701,UTF-8: E7 9C 81。

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省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㗂䁞䚇渻

汉英互译

be aware、critically、examine oneself、omit、province、sav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province; save, economiz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省的拼音: shěng  

〈词性:名〉

(1) (会意。从眉省,从屮( chè  )。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观察草。( xǐng  )本义:察看)

(2) 王宫禁署,禁中 [the emperor's living quarter in his palace]

禁台省中,连闼对门。——左思《魏都赋》

(3) 又如:省中(宫禁之中);省内(宫禁之内)

(4) 官署名称 [ministry]

投词院直至省,将冤屈叫几声,诉出咱这实情。——《陈州粜米》

(5) 行政区域名 [province]。元代中央置中书省,于各路设行中书省,称为行省。明代改行省为布政使司,自后即以省为地方行政区域的通称

宋, 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 明· 魏禧《大铁椎传》

(6) 又如:省元(礼部考试中的第一名进士。因礼部属尚书省,故称)

(7) 通“眚”。灾祸;过失 [catastrophe;calamity]

大省者何?灾省也。——《公羊传·庄公二十二年》

王省惟岁,卿士惟月,师尹惟日。——《书·洪范》

乃惟省哉。——《潜夫论·述赦》。王继培云:“省哉,今作眚灾。”

词性变化

省的拼音: shěng  

〈词性:动〉

(1) 减少;精简 [decrease]

拜至献酬辞让之节繁,及介省矣。——《礼记·乡饮酒义》。注;“小减曰省。”

省囹圄。——《礼记·月令·仲春》。注:“省,减也。”

省攻伐之心。——《战国策·秦策四》。注:“省,减也。”

省商贾之数。——《荀子·富国》

由父省也。——《史记·吴王濞传》

故圣王之诛也綦省矣。——《荀子·仲尼》

省徭役,减征赋。——《三国志·吴主传》

(2) 又如:省刑(减少或减轻刑罚);省笔(减少字的笔画)

(3) 节约 [economize;save]

今为计莫若先省国用。——沈括《梦溪笔谈》

(4) 又如:省时间;能省的就省;省工;省口(不说话);省陌(亦作“省钱”。把不足一百的钱钞当作一百叫作“省陌”)省衣节食(犹言节衣缩食。指生活节俭)

(5) 免除;非除 [avoid;remit;remove]

哥哥可省烦恼。——《水浒全传》

(6) 又如:这个字不能省;省却(免去;除掉);省罢(裁减;罢免);省可(省可里。省得,免得,休要);省释(免罪释放)

(7) 另见 xǐng  

常用词组

省便、省城、省吃俭用、省得、省份、省俭、省劲,省劲儿、省力、省略、省略号、省钱、省却、省事、省心、省油灯、省垣、省治、省字号

基本词义

省的拼音: xǐng  

〈词性:动〉

(1) 同本义 [examine oneself critically]

省,视也。——《说文》

省,察也。——《尔雅》

省其文采。——《礼记·乐记》。注:“审也。”

退而省其私。——《论语》。皇疏:“视也。”

省农功。——《荀子·王制》。注:“观也。”

王省惟岁。——《书·洪范》

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易·观》

(2) 又如:省方(视察四方);省耕(古代帝王巡视春耕)

(3) 检查 [examine one's thoughts and conduct]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日省月试。——《礼记·中庸》。注:“考校其成功也。”

(4) 又如:省心改过(反省内心,改正错误);内省;省牲之所(屠宰、烹饪牛羊等祭品的地方。祭祀前主祭和助祭人要省查祭品,以示虔诚,叫省牲);反省

(5) 探望,问候(多指对尊长) [visit one's parents or elders living at another place]

昏定而晨省。——《礼记·曲礼》。注:“问其安否何如。”

陈子灿省兄 河南。—— 明· 魏禧《大铁椎传》

次日起来,省过贾母,因往 王夫人处来。——《红楼梦》

(6) 又如:省拜(谒见。叩拜父母长辈等);省宫闱(应召入宫探视);省候(探望问候);省晨(早晨问候);省问;省墓(扫墓)

(7) 明白 [be aware]

我方才这般与你说了,你还不省?——《西游记》

(8) 又如:省会(喻示;晓喻);省着(知道;晓得);省谕(通知;告知);省得(懂得);省不的(不明白;不懂)

(9) 醒悟 [be aware;become conscious]

虽然是眼角儿传情,咱两个口不言心自省。——《西厢记》

(10) 又如:不省人事;省得(醒悟);省释(劝化并释放);深省;猛省

(11) 另见 shěng  

常用词组

省察、省亲、省事、省视、省悟

  拼音  qiān   注音  ㄑ一ㄢ   
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86  TIFN  五笔98  TIGN  仓颉  HNP  郑码  OIVW  四角  21332  结构  上下电码  1936  区位  7709  统一码  6106  笔顺  ノノ丨丶丶一一一丨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愆的拼音:qiān(ㄑ一ㄢ)  

⒈ 罪过,过失:愆忒。愆尤。罪愆。

⒉ 耽误:愆期。愆滞。

⒊ 过:愆伏(天气冷暖失调,多指大旱或酷暑,有变化无常的意思)。

统一码

愆字UNICODE编码U+6106,10进制: 24838,UTF-32: 00006106,UTF-8: E6 84 86。

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愆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㥶䇂諐

汉英互译

fault

造字法

形声:从心、衍声

English

a fault, mistake, error, transgressi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愆的拼音: qiān  

〈词性:名〉

(1) (形声。从心,衍声。本义:过错;罪过)

(2) 同本义 [fault;sin]

愆,过也。——《说文》

失所为愆。——《左传·哀公十六年》

不愆不忘。——《诗·大雅·假乐》

街亭之役,咎由 马谡,而君引愆。——《三国志·诸葛亮传》

(3) 又如:愆锁(罪锁);愆戾(过失;罪咎);愆尤(过失,罪咎);愆忒(差错);愆罪(罪咎,罪过);愆殃(过失,罪恶);愆负(过失);愆过(罪恶,罪过)

(4) [引起的] 原因 [cause]

泪出羞涩疼痛甚,大人肝肾虚风愆。——《医宗金鉴》

词性变化

愆的拼音: qiān  

〈词性:动〉

(1) 违背、违反 [violate]。又如:愆忘(违反);愆面(久违,久未见面);愆位(未能坚守工作岗位,克尽职责);愆义(违反道义)

(2) 超过;延误 [pass the appointed time;delay]

愆期。——《易·归妹》

冬无愆阳。——《左传·昭公四年》

不愆于素。——《左传·宣公十一年》

匪我愆期。——《诗·卫风·氓》

(3) 又如:愆亢(久旱);愆阳(阳气过盛);愆晴(久雨未晴);愆程(误了预定的旅程);愆悬(失期不至);愆候(失时);愆素(越过原来计划)

(4) 失掉,丧失 [lose;miss]

王昏不若,用愆厥位。——《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天时有愆伏。——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愆德隳好(丧失道义,破坏友好);愆伏(阴阳失调);愆和(失和)

(6) 通“骞”。亏,损 [ruin;be defective]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诗·大雅·假乐》

苟伤廉而愆义。——陆机《文赋》

常用词组

愆期、愆尤

  拼音  guǎ   注音  ㄍㄨㄚˇ   
部首  宀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PDEV  仓颉  JMCH  郑码  WDOY  四角  30227  结构  上下电码  1391  区位  2549  统一码  5BE1  笔顺  丶丶フ一ノ丨フ一一一ノ丶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寡的拼音:guǎ(ㄍㄨㄚˇ)  

⒈ 少,缺少:寡薄。寡恩。寡陋。寡趣。优柔寡断。寡不敌众。孤陋寡闻。寡廉鲜(xiǎn   )耻(不廉洁,不知耻)。清心寡欲。

⒉ 淡而无味:寡味。清汤寡水。

⒊ 妇女死了丈夫:寡妇。寡母。寡居。守寡。

统一码

寡字UNICODE编码U+5BE1,10进制: 23521,UTF-32: 00005BE1,UTF-8: E5 AF A1。

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寡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ew、scant、tasteless、widowed

相关字词

众、多、鳏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widowed; alone, friendles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寡的拼音: guǎ  

〈词性:形〉

(1) 少;缺少 [few]

寡,少也。——《说文》

曹操比于 袁绍,则名微而众寡。——《三国志·诸葛亮传》

不患寡而患不均。——《论语·季氏》

(2) 又如:寡尤(少犯错误);寡功(功效少);寡见(见识少);寡交(与人交往少)

(3) 孤独;孤单 [lonely;alone]

寡,独也。——《广雅·释诂三》

生成及彊而寡。——《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南面称寡。——《吕氏春秋·士容》

自谓孤寡。——《老子》

(4) 又如:寡老(孤独的老人);寡孤(孤独,孤寂);寡女(独居无偶的妇女);寡立(犹独立;孤单);寡草(孤生的草)

(5) 弱小 [weak]。如:寡力(力量弱小);寡弱(势孤力小);寡萌(小民)

(6) 倒霉;不吉利 [unlucky]

今早空肚皮进城,就吃了这一肚寡气。——《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7) 淡而无味 [wishy-washy;be like milk and water]

清汤寡水

词性变化

寡的拼音: guǎ  

〈词性:名〉

(1) 寡妇,丈夫死去后还未再嫁的女人 [widow]

哀鳏寡(此指老而无夫的女人);恤孤独。——《战国策·齐策》

无夫曰寡。——《释名》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诗·小雅·鸿雁》

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鳏寡

寡的拼音: guǎ  

〈词性:动〉

(1) (会意。金文字形,从“宀”( mián  ),从“页”( xié  ),是一个人独处屋下的形象。本义:古代妇人丧夫,男子无妻或丧偶,都叫寡)

(2) 同本义 [widowed;sole;spouseless]

凡无妻无夫通谓之寡。——《小尔雅·广义》

齐崔杼生 成及 强而寡(此指丧偶的男人)。——《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3) 又如:寡夫(无妻的男子);寡汉(没有配偶的男子);寡处(无偶独居);寡鹤(失偶的鹤);寡鹄(失偶的天鹅)

(4) 减少 [reduce]

轻则寡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5) 又如:寡过(减少过失)

(6) 舍弃 [abandon]

使干将寡刺而更击, 蛢舍鹊而射雁,则下射无失矣。——《论衡·书解》

(7) 丧失配偶 [widow]

卓王孙有女 文君,新寡。——《史记·司马相如传》

(8) 后渐以专指妇人丧夫

是时,卓王孙有女 文君新寡,好音,故 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寡的拼音: guǎ  

〈词性:副〉

非常;很,极 [very]。如:大凡疯子的面孔总是寡白的;猪喂得寡瘦

寡的拼音: guǎ  

〈词性:代〉

(1) 古代王侯的谦称 [I]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梁惠王下》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 又如:寡君(古代臣子对别国称自己国君的谦称);寡臣(古代国君自称的谦词)

常用词组

寡白、寡薄、寡不敌众、寡淡、寡断、寡恩、寡妇、寡合、寡居、寡廉鲜耻、寡陋、寡母、寡妻、寡情、寡趣、寡人、寡人、寡瘦、寡头、寡头政治、寡味、寡闻、寡言、寡欲

  拼音  guò guo guō   
注音  ㄍㄨㄛˋ ˙ㄍㄨㄛ ㄍㄨㄛ   繁体    
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FPI  仓颉  YDI  郑码  DSW  四角  34300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65  区位  2593  统一码  8FC7  笔顺  一丨丶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过(過)的拼音:guò(ㄍㄨㄛˋ)  

⒈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过江。过账。过程。过渡。过从(交往)。经过。

⒉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过秤。过磅。过目。

⒊ 超出:过于。过度(  )。过甚。过奖(谦辞)。过量(liàng  )。过剩。过犹不及。

⒋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过电影。

⒌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过一过。

⒍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过儿。

⒎ 错误:过错。记过。

其他字义

过(過)的拼音:guo(˙ㄍㄨㄛ)  

⒈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看过。用过。

⒉ 用在动词后,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拿过来。走过去。

其他字义

过(過)的拼音:guō(ㄍㄨㄛ)  

⒈ 姓。

统一码

过字UNICODE编码U+8FC7,10进制: 36807,UTF-32: 00008FC7,UTF-8: E8 BF 87。

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过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cross、cross、excessive、over、pass、spend、through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pass, pass through, go acros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过的拼音:

Guō  

〈词性:名〉

(1) 古国名 [Guo state],在今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

处浇于 过,处 豷于 戈。——《左传·襄公四年》

(2) 姓,过国之后

(3) 另见 guò  

基本词义

过的拼音:

guò  

〈词性:动〉

(1) (形声。从辵( chuò  ),表示与行走有关,咼( guā  )声。本义:走过,经过)

(2) 同本义 [go across;pass through]

过,度也。——《说文》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杜牧《阿房宫赋》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吕氏春秋·察今》

行过夷门,见侯生。——《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又如:过江;过马路;从这条街上过;从他门前过;路过(途中经过);过翼(经过的飞鸟);过宾(路过的宾客);过处(经过之处);过来过往(来往经过);过阴(到阴间走一趟)

(4) 超出,胜过 [exceed;go beyond]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聊斋志异·促织》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5) 又如:过如(超过;胜过);过了漕(过了漕运期限);过情(超过实际);过实(超过实际情况);过绝(超越;超过)

(6) 过去(过后) [pass by;go over]

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聊斋志异·促织》

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7) 又如:三伏已过;雨过天晴;过迹(过去的形迹);过景(过时;不应景);过逝(流逝。很快地过去);过郤(过去)

(8) [婉词]∶去世 [pass away]

陛下虽过世为神,岂假手于苻登而图臣,忘前征时言邪?——《晋书·苻登载记》

(9) 又如:过作(死);老太太是三天前过的;过辈(去世);过背(去世);过七(人死后每七天举行一次吊祭仪式。一般七次或五次而断七)

(10) 给予;递给 [give]

邮人之过书,门者之传教也。——《论衡》

予亦谓之过。辰州人谓以物予人曰过。——《通雅》

(11) 又如:过度

(12) 渡过 [cross]

野市分獐闹,官帆过渡迟。——宋· 苏轼《荆州》

(13) 又如:过索(渡河之绳索);过江(渡过长江)

(14) 转移;过渡 [transfer]

买的房子已付款,只是过户手续还未办理好

过录底稿

(15) 又如:过龙(经手递送贿赂);过处(词的上下片过渡之处。亦称“过片”)

(16) 〈词性:方〉∶ 传染 [infect]。如:过病(传染疾病)

(17) 度过;过活 [spend the time;pass the time]

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清· 林觉民《与妻书》

(18) 又如:过阴天儿(休息);过老(度晚年);过日(度日;生活);过遣(打发日子,消磨时光)

(19) 来访;前往拜访;探望 [visit]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战国策·齐策四》

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谊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20) 又如:过临(光临;惠临);过款(过访);过晤(前往会见)

(21) 交往,相处 [associate;contact]

稍喜过从近,扶筇不驾车。——宋· 黄庭坚《次韵德孺五丈新居病起》

过从甚密

(22) 又如:过逢;过从(互相交往);过会(农家亲朋每年定期聚会的日子,或公社每年举行庙会的节日)

(23) 交谈 [talk with each other;converse]。如:过谈(往访交谈)

(24) 错,犯错误 [mismake]

微二人,寡人几过。——《吕氏春秋·审应览·具备》

人恒过,然后能改。——《孟子·告子下》

(赵太后)曰:“君过矣,不若长安石之甚。”——《战国策·赵策》

(25) 失去 [lose]。如:过序(失去正常规律顺序)

(26) 怪罪,责难 [censure]

孔子曰:“ 求,无乃尔是过与?(这恐怕应该责备你吧!)”——《论语·季氏》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得去,已至军矣。——《史记·项羽本纪》

(27) 又如:不过(不怪罪);过谪(责备;怪罪);过適(怪罪,责难)

(28) 继入、赘入或嫁人 [adopt;marry]

孩儿也,他如今只待过门,喜事匆匆的,教我怎生回得他去。——元· 关汉卿《窦娥冤》

(29) 又如:过嗣(过继);过给(过继)

(30) 方言。指母猪生小猪 [farrow]。如:过下来的小猪(生下来的小猪)

(31) 传递 [transport]

他这个人喜欢过嘴,你说话可要注意

(32) 又如:过盏(敬酒);过嘴(传话);过语(传话);过书(传递书信);过气(传送气息以交配);过状(递交文状、诉状)

(33) 帮助咽下;和着吃 [swallow]。如:过过(过口,改口味);过口(吃食物下酒);过酒(下酒;送酒)

(34) 冲刷;漂洗 [wash off]。如:过水(用水漂洗)

(35) [语助]

(36) 用在动词加“不”或“得”的后面,表示胜过或通过的意思。如:过不去(有阻碍,通不过);讲不过礼去(于礼仪上行不通);比得过(能胜过他人);我说不过你

(37) 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如:吃过(吃完);起过(已经起床完毕)

(38) 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如:读过书(曾经读书,现己不读书);当过官(过去做过官,现己不为官)

我去过北京

饭吃过了

词性变化

过的拼音:

guò  

〈词性:名〉

(1) 无意的犯法或作恶行为;错误 [fault;mistake]

过,罪愆也。——《说文》

出入禁闼,补过拾遗。——《史记·汲黯列传》

过则无惮改。——《论语·学而》

夫过有厚薄,则刑有轻重。——《商君书·开塞》

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过愆(过失;罪咎);过恶(过错);勇于改过;知过必改;过行(过失行为);过计(估计错误)

(3) 〈词性:方〉∶缘故 [cause;reason]。如:离家远的过(离家远的缘故);夏天的过(因为夏天的缘故)

(4) 通“祸”( huò  )。灾殃 [disaster;adversity]

八曰诛以驭其过。——《周礼·天官·大宰》

(5) 又如:大过(大灾大祸)

过的拼音:

guò  

〈词性:形〉

(1) 过分;;过于;太甚 [excessive]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母;拟之如天,诚不过也。——清· 黄宗羲《原君》

(2) 又如:过爱(过分的爱);过余(过分);过头话(过分的大话)

过的拼音:

guò  

〈词性:量〉

(1) 遍,次 [time]。如:过儿(次;遍);一过(一遍);过子(次数;遍)

(2) 另见 guō  

常用词组

过半、过半数、过磅、过长、过场、过程、过秤、过吹、过从、过从甚密、过错、过道、过电影、过度、过度紧张、过渡、过多、过儿、过房、过访、过费、过分、过付、过关、过关斩将、过河拆桥、过河卒子、过后、过户、过话、过活、过火、过激、过激论、过继、过家家儿、过奖、过街老鼠、过节、过节儿、过劲、过劲、过境、过客、过口、过来、过来、过来、过来人、过礼、过量、过路、过路财神、过虑、过滤、过卖、过门、过门不入、过密、过敏、过目、过目不忘、过目成诵、过年、过年、过期、过期、过谦、过钱、过去、过去、过热、过人、过日子、过筛,过筛子、过甚、过甚其辞、过生日、过剩、过剩、过失、过失杀人、过时、过实、过世、过手、过寿、过熟、过水面、过宿、过堂、过堂风、过头、过屠门而大嚼、过五关斩六将、过往、过望、过问、过午、过误、过细、过夏、过心、过压、过盐、过眼云烟、过氧、过夜、过夜、过意不去、过瘾、过硬、过犹不及、过于、过誉、过载、过早、过重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