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神荼郁垒的意思

shénshūlěi

神荼郁垒



拼音shén shū yù lěi

注音ㄕㄣˊ ㄕㄨ ㄩˋ ㄌㄟˇ

解释二神名。传说能治恶鬼,后世奉为门神。

出处《山海经》:“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茶,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

例子浩然《艳阳天》第七章::“四个红方块里的大字儿还挺清楚,刻的是‘神荼郁垒’。”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神荼郁垒是中性词。

繁体神荼郁壘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shén   注音  ㄕㄣˊ   
简体部首  礻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示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PYJH  仓颉  IFLWL  郑码  WSKI  四角  35206  结构  左右电码  4377  区位  4181  统一码  795E  笔顺  丶フ丨丶丨フ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神的拼音:shén(ㄕㄣˊ)  

⒈ 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所崇拜的人死后的精灵:神仙。神怪。神主。神社。神农。神甫。神权。鬼使神差。

⒉ 不可思议的,特别希奇的:神秘。神奇。神异。神话。神机妙算。

⒊ 不平凡的,特别高超的:神勇。神医。神通。神圣。神速。

⒋ 心思,心力,注意力:劳神。凝神。神魂颠倒。

⒌ 表情:神色。神采。神姿。神志。

⒍ 精神:神清气爽。

⒎ 姓。

统一码

神字UNICODE编码U+795E,10进制: 31070,UTF-32: 0000795E,UTF-8: E7 A5 9E。

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神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lever、deity、divinity、infinite、numen、omniscience、spirit

造字法

形声:从礻、申声

English

spirit, god, supernatural bei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神的拼音: shén  

〈词性:名〉

(1) (会意。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本义:神灵)

(2) 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 [god;deity]

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说文》

以祀天神。——《周礼·大司乐》。注:“谓五帝及日月星辰也。”

阳之精气曰神。——《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3) 又如:神司(负责某种职责的天神);神会(迎神赛会);神祗(神指天神,祗指地神。泛指神明);神浒(神仙游玩的水边);神馆(神仙或神灵所居的馆所);神歌(颂神之歌)

(4) 泛指神灵 [gods]

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易·说卦》

百神受职焉。——《礼记·礼运》

山陵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皆曰神。——《礼记·祭法》

谷神不死。——《老子》。注:“五藏之神也。”

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孟子》

是故知鬼神之情状。——《易·系辞上》

百神尔主矣。——《诗·大雅·卷阿》

神,灵也。——《广韵》

田祖有神。——《诗·小雅·大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庄公十年》

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5) 又如:无神论;女神;门神;神惠(祭神食品);神道(神像);神厨(供奉神灵的石室或龛子);神祸(祭神所用的纸人纸马等东西);神煞(神威,威势);神语(神敕;神的言语);神路(指亡灵所经的路径);神魂(灵魂);神理(灵魂);神躬(犹言神魂)

(6) 精神 [spirit]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庄子·养生主》

(7) 又如:凝神;劳神;聚精会神;神王(谓精神旺盛。王,通“旺”);神用(精神的功能);神光(精神;神采);神合(精神会合);神越(精神超逸;精神散失);神魂飘荡(形容精神飘忽)

(8) 指知识渊博或技能超群的人 [talent]。如:神工(指能工巧匠)

(9) 神韵;韵味 [romantic charm]。如:神味(神韵趣味);神骨(神韵风骨);神致(神韵神致);神趣(神韵趣旨)

(10) 表情;神色 [expression]

俊眼修眉,顾盼神飞。——《红楼梦》

(11) 又如:神和(情意相投);神色自若(神情面色镇定如常);神守(犹神情);神候(神情;气宇);神崖(神情傲岸);神仪(神情仪表)

(12) 肖像 [portrait]。如:神争(布帛或纸上描画的神像);神子(神仙的遗像);神座(神像座位);神帐(祖先神主或神佛像前的帐幕)

(13) 姓

词性变化

神的拼音: shén  

〈词性:形〉

(1) 神奇;神异 [magic]

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当横行天下。——《资治通鉴》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2) 又如:神井(神奇灵异的井);神枪(火枪);神獒(一种非常机敏而凶恶的大狗);神水眼(眼睛。神水,指眼内津液);神狗(骂人的话。古怪的狗东西);神方(神奇的方术);神巧(神奇巧妙);神秀(神奇秀美);神区(神奇深幽处);神逸(神奇超逸);神诞(神奇怪诞);神贤(神奇美善);神剑(神奇的宝剑);神骏(形容文艺作品意境神奇新颖);神机(神异的禀赋)

(3) 灵验 [divine]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后汉书·张衡传》

(4) 又如:神验

(5) 〈词性:方〉∶聪明 [clever;smart]。如:他真神,一下子就会了

常用词组

神不守舍、神不知鬼不觉、神采、神采飞扬、神采焕发、神采奕奕、神差鬼使、神出鬼没、神吹、神道、神道碑、神殿、神父、神甫、神工鬼斧、神怪、神鬼、神汉、神乎、神乎其神、神化、神话、神话故事、神昏、神魂、神魂颠倒、神机妙算、神机莫测、神交、神京、神经、神经病、神经病患者,神经质者、神经错乱、神经官能症、神经末梢、神经失常、神经衰弱、神经痛、神经系统、神经元、神经战、神经质、神龛、神力、神聊、神灵、神领、神秘、神秘莫测、神妙、神明、神农、神女、神品、神婆、神奇、神气、神气十足、神器、神枪手、神情、神权、神人、神色、神色不动、神色怡然、神色自若、神伤、神社、神圣、神示、神思、神似、神速、神算、神态、神通、神通广大、神童、神往、神往心醉、神威、神位、神武、神悟、神仙、神仙会、神仙中人、神像、神效、神学,宗教学、神乐、神医、神异、神意、神勇、神游、神佑、神宇、神谕、神韵、神祗、神职,圣职、神志、神志不清、神智、神州、神主、神姿

  拼音    注音  ㄊㄨˊ   
简体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艸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86  AWTU  五笔98  AWGS  仓颉  TOMD  郑码  EOMF  四角  44904  结构  上下电码  5442  区位  6117  统一码  837C  笔顺  一丨丨ノ丶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荼的拼音:tú(ㄊㄨˊ)  

⒈ 古书上说的一种苦菜:荼毒(“荼”是苦菜,“毒”指毒虫毒蛇之类,喻毒害,如“荼荼生灵”)。

⒉ 古书上指茅草的白花:如火如荼。

⒊ 古同“涂”,涂炭。

统一码

荼字UNICODE编码U+837C,10进制: 33660,UTF-32: 0000837C,UTF-8: E8 8D BC。

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荼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艹、余声

English

bitter vegetabl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荼的拼音: shū  

〈词性:名〉

玉板,古朝会时所执 [jade tablet]

天子御珽,诸侯御荼,大夫服笏,礼也。——《荀子·大略》

词性变化

荼的拼音: shū  

〈词性:形〉

(1) 通“舒”。舒缓 [leisurely]。如:荼缓(舒缓)

(2) 另见   

基本词义

荼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余声。本义:一种苦菜)

(2) 同本义。苣菜属和莴苣属植物 [a bitter edible plant]

荼,苦菜。——《尔雅·释草》

谁谓荼苦?——《诗·邶风·谷风》。传:“荼,苦菜也。”

(3) 又如:荼蓼(荼是苦菜,蓼是辛菜。皆是秽草。也用以形容处境的艰辛);荼荠(荼、荠皆菜名。荼味苦,荠味甘,因以“荼荠”喻小人与君子)

(4) 白色 [white]

荼首之孙。——《管子》

(5) 刘绩补注:“荼首,白首也。”

(6) 茅草、芦苇之类的小白花 [the white flower of congongrass,reeds,etc.]。如:荼火(形容军容壮盛。荼是白色茅花,火是红色,此指白、红相间的戎装。今以“如火如荼”形容声势盛大);荼首(发白如茅花。喻白发老人);荼白(如荼之白色);荼锦(荼茅草的白花)

(7) 杂草 [weed]

其镈斯赵,以薅荼蓼。——《诗·周颂》

(8) 用同“涂”。烂泥。比喻苦难 [mud]。如:荼苦(艰苦;苦楚);荼毒生灵(荼毒生民。残害人民);荼棘(比喻遭遇极坏);荼酷(惨重的苦难)

(9) 通“涂” [mud]

况在秦陇荼炭之余,直是老臣尽效之会。——《魏书·卢水胡沮渠蒙逊传》

天子悼兆民之荼炭。——东魏《敬史君碑》

(10) 又如:荼炭(比喻极度痛苦。通“涂炭”)

词性变化

荼的拼音:   

〈词性:动〉

(1) 借 [borrow]

荼,借也。——《广雅》。王念孙疏证:“荼盖赊之借字,赊荼古音相近。”

(2) 另见 shū  

常用词组

荼毒、荼毗

  拼音    注音  ㄩˋ   繁体    
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DEBH  仓颉  KBNL  郑码  GDQY  四角  47227  结构  左右电码  6735  区位  5184  统一码  90C1  笔顺  一ノ丨フ一一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郁(鬱)的拼音:yù(ㄩˋ)  

⒈ 树木丛生:郁葱(a.青翠茂盛;b.形容很盛)。郁闭。

⒉ 忧愁,愁闷:郁闷。郁悒(苦闷)。郁愤。郁怒。郁积。郁结。郁忧。抑郁。

⒊ 有文彩:郁郁(a.文彩显著;b.香气浓厚;c.草木茂密;d.心中苦闷)。

⒋ 香气浓厚:郁烈。馥郁。

⒌ 姓。

统一码

郁字UNICODE编码U+90C1,10进制: 37057,UTF-32: 000090C1,UTF-8: E9 83 81。

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郁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鬱欝

汉英互译

gloomy、lush、strongly fragrant

造字法

形声:从阝、有声

English

sweet smelling, rich in aroma; (Cant.) to move, hi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郁的拼音:   

〈词性:名〉

(1) 郁夷 [Yu county]

郁,右扶风郁夷也。从邑,有声。——《说文》

(2) 古地名。汉置县。在今陕西省陇县西

(3) 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 [core]

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无刀斧之斫者谓之朴。——《论衡》

(4) 又如:郁朴(本指没有内核的果实或未加工的木料,借喻缺乏教养的人)

词性变化

郁的拼音:   

〈词性:形〉

(1) 文采美盛 [rich and bright]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

纷郁郁其远承兮。——《楚辞·九章·思美人》

(2) 又如:郁郁桓桓(文采明盛、勇武出众的样子)

(3) 丰盛 [abundant]

蜜房郁毓被其阜。——左思《蜀都赋》。注:“盛多也。”

(4) 又如:郁毓(丰盛的样子);郁霭(云彩盛多的样子)

(5) 美好 [fine]。如:郁穆(和穆美好的样子)

(6) 香气浓郁 [strong]

践椒涂之郁烈。——曹植《洛神赋》

(7) 又如:郁芬(浓烈的香气);郁攸(火气;灼热之气);郁郁青青(香气馥郁,青葱繁茂的样子)

郁的拼音:

  

〈词性:形〉

(1) (形声。从邑,有声。“郁”本是地名,又作姓。“鬱”为形声,从林,鬱(   )省声。本义:繁盛的样子)

(2) 同本义 [luxuriant;rush]

鬱,木丛生也。——《说文》

郁彼北林。——《诗·秦风·晨风》

郁郁园中柳。——《古诗》。注:“茂盛也。”

桑榆郁相望,邑里多鸡鸣。——唐· 王维《赠房卢氏琯》

(3) 又如:郁秀(茂密秀丽);郁茀(郁勃。茂盛的样子);郁茂(茂盛)

(4) 隆盛;繁多 [various]

洛阳云树郁崔嵬。——元· 杨果《洛阳怀古》

(5) 又如:郁盎(旺盛,引申为久长);郁绿(深绿);郁翠(苍翠,浓绿);郁雾(浓雾)

(6) 忧郁 [depressed;gloomy;melancholy]

故乐愈侈,而民愈郁,国愈乱。——《淮南子·泛论训》

(7) 又如:郁尼(郁悒不申);郁邑(郁悒);郁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郁沉(忧郁沉闷)

郁的拼音:

  

〈词性:动〉

(1) 积聚 [gather]

郁浊困滞。——《管子·中匡》

(2) 又如:郁酿(积聚掺和);郁黑(因湿热郁积而变黑);郁伏(蕴藏隐伏);郁聿(蕴积);郁浃(蕴结满溢);郁云(积云)

(3) 怨恨;愤怒 [grudge]

或有宛足郁怒。——傅毅《舞赋》

(4) 又如:郁伊(忧愤郁结);郁怨(怨恨郁结)

(5) 郁积,阻滞 [stagnate]

精气郁也。——《吕氏春秋》。注:“不通也。”

郁湮不育。——《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注:“滞也。”

忠良切言皆郁于胸。——《汉书·路温舒传》

(6) 又如:郁陶(忧思郁积,思念的样子);郁噎(阻塞,郁积)

常用词组

郁葱、郁愤、郁馥、郁积、郁江、郁结、郁金香、郁闷、郁怒、郁气、郁然、郁热、郁抑、郁悒、郁郁、郁郁、郁郁葱葱、郁郁寡欢、郁蒸

  拼音  lěi   注音  ㄌㄟˇ   繁体    
部首  土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CCCF  仓颉  IIIG  郑码  ZSZB  四角  23104  结构  上下电码  1093  区位  3261  叠字  三叠字统一码  5792  笔顺  フ丶フ丶フ丶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垒(壘)的拼音:lěi(ㄌㄟˇ)  

⒈ 古代军中作防守用的墙壁:堡垒。营垒。对垒。

⒉ 砌:垒墙。

统一码

垒字UNICODE编码U+5792,10进制: 22418,UTF-32: 00005792,UTF-8: E5 9E 92。

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垒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壘塁壨㙼

汉英互译

base、rampart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rampart, military wal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垒的拼音:

lěi  

〈词性:名〉

(1) (形声。从土,畾(雷)声。本义:军壁,防护军营的墙壁或建筑物)

(2) 同本义 [rampart]

垒,军壁也。——《说文》

四郊多垒。——《礼记·曲礼上》

营军之垒舍。——《周礼·夏官·量人》

因垒而降。——《左传·僖公十九年》

摩垒而还。——《左传·宣公十二年》

于城内更筑坚垒。——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故垒西边。——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 又如:垒培(军营中的围墙等防御工事);垒尉(官名。掌理警卫营堡、缉捕盗贼的武官);垒和(军营的大门);垒口(营垒的入口);垒舍(犹营房);深沟高垒;两军对垒

(4) 棒球内场的一个垒 [base in baseball]。如:在第一垒被杀出局

词性变化

垒的拼音:

lěi  

〈词性:动〉

(1) 把砖、石等重叠砌起来 [build by piling bricks,clay,stones,etc.]

请深垒固军。——《左传·文公十二年》

(2) 又如:垒城(筑垒近大城叫垒城);垒垒(相叠重沓的样子);垒断(堵截住);垒块(积石。比喻胸中郁积的不平之气);垒垒(一堆一堆地丛列着);垒堆(堆积;拥挤)

(3) 通“纍”。捆绑 [bind;tie;bundle up]

甲不解壘,兵不解翳。——《管子·小匡》

氐羌之虏也。不憂其壘也。——《荀子·大略》

常用词组

垒块、垒球、垒障

神荼郁垒: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