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神怿气愉的意思

shén

神怿气愉



拼音shén yì qì yú

注音ㄕㄣˊ 一ˋ ㄑ一ˋ ㄩˊ

解释形容欢欣愉快。

出处清·薛福成《重建苏州南禅夺钟楼记》:“浮屠时其撞击,铿鍧朝夕,田是苏之士民神怿气愉,而瞻听益严以悚。”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神怿气愉是中性词。

繁体神懌氣愉

近义心旷神怡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shén   注音  ㄕㄣˊ   
简体部首  礻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示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PYJH  仓颉  IFLWL  郑码  WSKI  四角  35206  结构  左右电码  4377  区位  4181  统一码  795E  笔顺  丶フ丨丶丨フ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神的拼音:shén(ㄕㄣˊ)  

⒈ 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所崇拜的人死后的精灵:神仙。神怪。神主。神社。神农。神甫。神权。鬼使神差。

⒉ 不可思议的,特别希奇的:神秘。神奇。神异。神话。神机妙算。

⒊ 不平凡的,特别高超的:神勇。神医。神通。神圣。神速。

⒋ 心思,心力,注意力:劳神。凝神。神魂颠倒。

⒌ 表情:神色。神采。神姿。神志。

⒍ 精神:神清气爽。

⒎ 姓。

统一码

神字UNICODE编码U+795E,10进制: 31070,UTF-32: 0000795E,UTF-8: E7 A5 9E。

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神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lever、deity、divinity、infinite、numen、omniscience、spirit

造字法

形声:从礻、申声

English

spirit, god, supernatural bei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神的拼音: shén  

〈词性:名〉

(1) (会意。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本义:神灵)

(2) 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 [god;deity]

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说文》

以祀天神。——《周礼·大司乐》。注:“谓五帝及日月星辰也。”

阳之精气曰神。——《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3) 又如:神司(负责某种职责的天神);神会(迎神赛会);神祗(神指天神,祗指地神。泛指神明);神浒(神仙游玩的水边);神馆(神仙或神灵所居的馆所);神歌(颂神之歌)

(4) 泛指神灵 [gods]

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易·说卦》

百神受职焉。——《礼记·礼运》

山陵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皆曰神。——《礼记·祭法》

谷神不死。——《老子》。注:“五藏之神也。”

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孟子》

是故知鬼神之情状。——《易·系辞上》

百神尔主矣。——《诗·大雅·卷阿》

神,灵也。——《广韵》

田祖有神。——《诗·小雅·大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庄公十年》

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5) 又如:无神论;女神;门神;神惠(祭神食品);神道(神像);神厨(供奉神灵的石室或龛子);神祸(祭神所用的纸人纸马等东西);神煞(神威,威势);神语(神敕;神的言语);神路(指亡灵所经的路径);神魂(灵魂);神理(灵魂);神躬(犹言神魂)

(6) 精神 [spirit]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庄子·养生主》

(7) 又如:凝神;劳神;聚精会神;神王(谓精神旺盛。王,通“旺”);神用(精神的功能);神光(精神;神采);神合(精神会合);神越(精神超逸;精神散失);神魂飘荡(形容精神飘忽)

(8) 指知识渊博或技能超群的人 [talent]。如:神工(指能工巧匠)

(9) 神韵;韵味 [romantic charm]。如:神味(神韵趣味);神骨(神韵风骨);神致(神韵神致);神趣(神韵趣旨)

(10) 表情;神色 [expression]

俊眼修眉,顾盼神飞。——《红楼梦》

(11) 又如:神和(情意相投);神色自若(神情面色镇定如常);神守(犹神情);神候(神情;气宇);神崖(神情傲岸);神仪(神情仪表)

(12) 肖像 [portrait]。如:神争(布帛或纸上描画的神像);神子(神仙的遗像);神座(神像座位);神帐(祖先神主或神佛像前的帐幕)

(13) 姓

词性变化

神的拼音: shén  

〈词性:形〉

(1) 神奇;神异 [magic]

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当横行天下。——《资治通鉴》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2) 又如:神井(神奇灵异的井);神枪(火枪);神獒(一种非常机敏而凶恶的大狗);神水眼(眼睛。神水,指眼内津液);神狗(骂人的话。古怪的狗东西);神方(神奇的方术);神巧(神奇巧妙);神秀(神奇秀美);神区(神奇深幽处);神逸(神奇超逸);神诞(神奇怪诞);神贤(神奇美善);神剑(神奇的宝剑);神骏(形容文艺作品意境神奇新颖);神机(神异的禀赋)

(3) 灵验 [divine]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后汉书·张衡传》

(4) 又如:神验

(5) 〈词性:方〉∶聪明 [clever;smart]。如:他真神,一下子就会了

常用词组

神不守舍、神不知鬼不觉、神采、神采飞扬、神采焕发、神采奕奕、神差鬼使、神出鬼没、神吹、神道、神道碑、神殿、神父、神甫、神工鬼斧、神怪、神鬼、神汉、神乎、神乎其神、神化、神话、神话故事、神昏、神魂、神魂颠倒、神机妙算、神机莫测、神交、神京、神经、神经病、神经病患者,神经质者、神经错乱、神经官能症、神经末梢、神经失常、神经衰弱、神经痛、神经系统、神经元、神经战、神经质、神龛、神力、神聊、神灵、神领、神秘、神秘莫测、神妙、神明、神农、神女、神品、神婆、神奇、神气、神气十足、神器、神枪手、神情、神权、神人、神色、神色不动、神色怡然、神色自若、神伤、神社、神圣、神示、神思、神似、神速、神算、神态、神通、神通广大、神童、神往、神往心醉、神威、神位、神武、神悟、神仙、神仙会、神仙中人、神像、神效、神学,宗教学、神乐、神医、神异、神意、神勇、神游、神佑、神宇、神谕、神韵、神祗、神职,圣职、神志、神志不清、神智、神州、神主、神姿

  拼音    注音  一ˋ   繁体    
部首  忄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NCFH  五笔98  NCGH  仓颉  PEQ  郑码  UXBI  四角  97054  结构  左右电码  2022  区位  6688  统一码  603F  笔顺  丶丶丨フ丶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怿(懌)的拼音:yì(一ˋ)  

⒈ 欢喜:“辞之怿矣”。

统一码

怿字UNICODE编码U+603F,10进制: 24639,UTF-32: 0000603F,UTF-8: E6 80 BF。

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怿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enjoy, be glad, be pleas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怿的拼音:

  

〈词性:形〉

(1) (形声。从心,睪(   )声。本义:喜悦) 同本义 [rejoice]

怿,悦也。——《说文新附》

怿,悦也,乐也。——《广韵》

说怿女美。——《诗·邶风·静女》

辞之怿矣。——《诗·大雅·板》。传:“怿,悦也。”

是故其成也怿。——《礼记·文王世子》。注:“怿,悦怿。”

上不怿。——《汉书·萧何传》。师古曰:“怿,悦也。”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史记》

(2) 又如:怿怿(欢乐的样子)

词性变化

怿的拼音:

  

〈词性:动〉

(1) 悦服 [obey happily]

怿,服也。——《尔雅》。郭璞注:皆谓喜而服从

(2) 又如:怿悦(使心情怡悦)

(3) 更改 [alter]

怿,改也。自山而东,或曰悛,或曰怿。——《方言》

  拼音    注音  ㄑ一ˋ   繁体    
部首  气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86  RNB  五笔98  RTGN  仓颉  OMN  郑码  MY  四角  80017  结构  单一电码  3049  区位  3888  统一码  6C14  笔顺  ノ一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气(氣)的拼音:qì(ㄑ一ˋ)  

⒈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

⒉ 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

⒊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

⒋ 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

⒌ 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

⒍ 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   )。忍气吞声。

⒎ 欺压:受气。

⒏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

⒐ 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

⒑ 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统一码

气字UNICODE编码U+6C14,10进制: 27668,UTF-32: 00006C14,UTF-8: E6 B0 94。

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气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乞氣気炁暣㫓

汉英互译

gas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team, vapor; KangXi radical 84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气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2) 同本义 [cloud]

气,云气也。——《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

天气下降,地气上腾。——《礼记·月令》

地有气。——《考工记·总目》

望其气。——《史记·项羽本纪》

此天子气也。

窗以达气。——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气朔(指显示吉凶的云气和每月的朔日);气祲(古代泛指据以占卜吉凶的云气);气纬(指云气星象);气晕(日、月四周所生的晕气)

(4) 气体的通称 [gas]。既没有独立的形态又没有固定的体积而趋向无限膨胀的流体。如:气蚀。又指天然气。如:气田

(5) 空气 [air]

气谓嘘吸出入者。——《礼记·祭义》注

(6) 又如:气球(一种供游戏用的足球,用皮革制成,内充空气)

(7) 气象 [meteorology]

故在天为气。——《素问·天元纪大论》。注:“谓风热温燥寒。”

天有六气…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左传·昭公元年》

山气日夕佳。——晋· 陶渊明《饮酒》诗

春气动。——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节气;节候 [solar term]。如:气序(节气;季气;气候);气和(气候调和);气劲(气候寒冽)

(9) 气味 [odor;smell]

香气环旋。——唐· 李朝威《柳毅传》

恶气袭衣裙。——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与饮食之气相薄。——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又如:气子(气味);气韵

(11) 呼吸;气息 [breath]

武气绝半日复息。——《汉书·李广苏建传》

缢即气绝。——清· 方苞《狱中杂记》

启时气绝。——清· 袁枚《祭妹文》

(12) 又如:气命(性命);气歇(缓一口气);气疾(呼吸系统疾病);气凑(呼吸急促)

(13) 声气,语气 [mood]。如:气长(理直气壮);气拍(醒木;惊堂木);气竭声嘶(气力竭尽,声音嘶哑)

(14) 景象;气氛 [atmosphere]

以达秋气。——《礼记·月令》

(15) 指社会风气和习俗 [general mood;common practice]。如:气土(犹风土);气尚(风尚,气节);气俗(风气习俗);气脉(风气,习俗);气习(风气习俗)

(16) 指人、物的属性或一地的天然特点 [character]。如:气秀(气质优美);气昏(气昏混浊);气品(指万物);气习(气质,习性);气孱(气质虚弱)

(17) 气运 [luck]。如:气脉(犹气运)

(18) 指人的元气 [qi]

气者,体之充也。——《孟子》

气母(元气的本原)

(19) 指精神状态,情绪 [morale;spirit]

恢弘志气。——诸葛亮《出师表》

敢以矜气。——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其气浩然。——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气叹(泄气);气不忿(不甘心;不服气);气不愤(气不忿);气合(意气相投);气志(指精神、意志)

(20) 气派;气概 [manner;style]。如:气色(气势;气派);气性(气势;威风);气傲(气高;意气高傲)

(21) 义气 [personal loyalty]。如:气谊(情谊;交情);气侠(义气豪侠);气义(义气;情谊)

(22) 气焰;权势 [arrogance]

一鼓作气。——《左传·庄公十年》

以厉其气。——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豪民气尽。——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气沮(气势衰弱);气魄(气势)

(23) 指作家的气质或作品的风格,气势 [style]。如:气格(指诗文的气韵和风格);气习(诗文的风格)

(24) 作风;习气 [style]。如:气重(气性大);气信(意气)

(25) 中医学术语。指脉气和营卫 [energy of life;vital energy]

五气、五声、五色。——《周礼·疾医》。注:“肺气热,心气次之,肝气凉,脾气温,肾气寒。”

气疫(谓染疫气而得病);气脉(血气与脉息)

(26) 指效力,作用 [effect]。如:气业(功业)

(27) 通“器”。用具,工具 [utensil;apparatus]

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礼记·乐记》

词性变化

气的拼音:

  

〈词性:动〉

(1) 使生气;使气恼 [enrage]。如:气人;他故意气她一下

(2) 愤怒;气恼;生气 [be angry]。如:气闹(气恼;恼怒);气蛊(气恼);气寒(气恼至极点);气不舍(生气不过);气虎虎(气愤);气狠狠(形容生气发狠的样子)

(3) 通“乞”。向人求讨 [go begging;beg]

是若人气。——《墨子·非儒下》

气的拼音:

(1) 氣   

后缀

(2) 用在形容词后,相当于“样子” 。如:秀气,俊气,美气

常用词组

气昂昂、气包子、气泵、气不忿儿、气不公、气不过、气不平、气冲冲、气冲牛斗、气冲霄汉、气喘、气喘如牛、气喘吁吁、气锤、气粗、气垫、气垫船、气动、气度、气短、气短、气氛、气愤,气忿、气概、气割、气根、气功、气骨、气鼓鼓、气臌、气管、气管炎、气贯长虹、气锅、气锅鸡、气焊、气恨、气候、气呼呼、气化、气急败坏、气节、气井、气绝、气厥、气孔、气冷、气力、气量、气流、气笼、气楼、气轮、气煤、气门、气门心、气闷、气密、气囊、气恼、气馁、气派、气泡、气瓶、气魄、气枪、气球、气圈、气塞、气色、气慑、气盛、气势、气势磅礴、气势汹汹、气数、气态、气态、气体、气田、气筒、气头上、气团、气吞山河,气吞河山、气味、气味相投、气温、气息、气象、气象台、气象卫星、气象万千、气象站、气胸、气咻咻、气吁吁、气虚、气旋、气穴、气血、气压、气压表、气眼、气焰、气宇、气韵、气运、气胀、气质、气壮如牛、气壮山河

  拼音  yú tōu   注音  ㄩˊ ㄊㄡ   
简体部首  忄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  心部  
五笔  NWGJ  仓颉  POMN  郑码  UOQK  四角  98021  结构  左右电码  1938  区位  5168  统一码  6109  笔顺  丶丶丨ノ丶一丨フ一一丨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愉的拼音:yú(ㄩˊ)  

⒈ 和悦,快意:愉快。愉悦。欢愉。不愉之色。

其他字义

愉的拼音:tōu(ㄊㄡ)  

⒈ 古同“偷”,苟且敷衍。

统一码

愉字UNICODE编码U+6109,10进制: 24841,UTF-32: 00006109,UTF-8: E6 84 89。

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愉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heerful、happy、pleased

造字法

形声:从忄、俞声

English

pleasant, delightful; pleas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愉的拼音:   

〈词性:形〉

(1) (形声。从心,俞声。本义:和悦,快乐) 同本义 [cheerful;happy;joyful]

愉,乐也。——《说文》

愉,喜也;说也。——《广雅》

他人是愉。——《诗·唐风·山有枢》

其进之也,敬之愉。——《礼记·祭义》

愉愉如也。——《论语》

心愉于内。——《史记·司马相如传》

桀之治天也,使天下瘁瘁焉,人苦其性,是不愉也。——《庄子》

上称三皇五帝之业,以愉其意。——《吕氏春秋》

(2) 又如:愉怡(快乐和悦);愉心(愉悦心情);愉目(悦目);愉色(和悦的神色)

常用词组

愉快、愉乐、愉悦

神怿气愉: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