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摄魄钩魂的意思

shègōuhún

摄魄钩魂



拼音shè pò gōu hún

注音ㄕㄜˋ ㄆㄛˋ ㄍㄡ ㄏㄨㄣˊ

解释摄:收取。旧时传说,妖魔鬼怪或某种迷信邪术,能钩取人的魂魄,来祸害人。

出处明·朱权《冲漠人》第二折:“你三个自今日,当远离,再休要咏月吟风,摄魄钩魂,把人狐魅。”

例子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3回:“有万夫不当之勇,能压生咒死,摄魄钩魂。”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十分有吸引力。

感情摄魄钩魂是中性词。

繁体攝魄鈎魂

近义勾魂摄魄

英语be under the spell(hold spellbound)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shè niè   注音  ㄕㄜˋ ㄋ一ㄝˋ   繁体    
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RBCC  仓颉  QSJE  郑码  DCXX  四角  51047  结构  左右电码  2378  区位  4167  统一码  6444  笔顺  一丨一一丨丨一一一フ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摄(攝)的拼音:shè(ㄕㄜˋ)  

⒈ 拿,吸取:摄取。摄像。摄影。摄食。

⒉ 保养:摄生。摄重(zhòng   )。珍摄。

⒊ 代理:摄行(xíng   )(代职务)。摄政(代君主管理国家)。

⒋ 捕捉:勾摄。

⒌ 迫近:“摄乎大国之间”。

⒍ 古同“慑”,怕,使害怕。

其他字义

摄(攝)的拼音:niè(ㄋ一ㄝˋ)  

⒈ 安静:“天下摄然,人安其生”。

统一码

摄字UNICODE编码U+6444,10进制: 25668,UTF-32: 00006444,UTF-8: E6 91 84。

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摄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攝摂

汉英互译

absorb、act for、take a photograph of

造字法

形声:从扌、聂声

English

take in, absorb; act as deput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摄的拼音:

shè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聂声。本义:牵曳)

(2) 同本义 [drag]

摄,引持也。——《说文》

摄车从之。——《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3) 又如:摄力(引力);摄弓(张弓注矢作射击准备);摄水(引水)

(4) 执;持 [hold]

庭实皮,则摄之。——《礼记·聘礼》。注:“右手并执前足,左手并后足也。”

摄少马兹。——《国语·吴语》

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司马相如《喻巴蜀檄》

(5) 又如:紧紧摄住娘的手指;摄守(掌管);摄知(执掌)

(6) 拘捕 [arrest]

摄少司马兹与王士五人。——《国语·吴语》

(7) 辅助、佐助 [assist;help]

朋友攸摄。——《诗·大雅·既醉》

摄,佐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8) 吸引 [attract]

磁石摄铁,不摄鸿毛。——顾况《广陵白沙大云寺牌》

(9) 拍照 [take a photograph of]

摄影纪盛游,或左亦或右。——郑泽《壬子秋日钝庵邀摄影像作诗奉呈》

(10) 假借为“代”。代理,兼理 [represent]

若王不与祭,则摄位。——《周礼·大宗伯》。注:“代行其祭祀。”

不书即位,摄之。——《左传·隐公元年》

摄王位。——《礼记·明堂位》。疏:“代也。”

用助祭之服亲迎,摄盛也。——《仪礼·士昏礼》注

羊舌鲋摄司马。——《左传·昭公十三年》

(11) 又如:摄行(代理执行);摄相(代理宰相);摄位(代理君主行事);摄行(代人处理职务);摄祚(摄政);摄职(代理官职);摄辅(摄政辅佐);摄领(代理);摄选(兼任吏部尚书)

(12) 上台阶时提起长衣 [gather up]

予乃摄衣而上。——苏轼《后赤壁赋》

(13) 又如:摄齐(提起衣摆)

(14) 治理 [treat]。如:摄事(治事,理事)

(15) 收敛,聚 [converge]

摄缄縢(绳索),固扃鐍(钥匙),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清· 黄宗羲《原君》

(16) 又如:摄心(收敛心神);摄念,摄意(收敛心神);摄敛(聚集);摄想(聚精会神地思念)

(17) 整顿;整理 [arrange]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史记·魏公子列传》

(18) 又如:摄衣(整饬衣装);摄衽(整饬衣襟);摄袂(整理衣袖)

(19) 管辖;统领 [govern]。如:摄下(统领部属);摄统(统辖勇士)

(20) 控制 [control]。如:摄持(护持;控制)

(21) 保养 [maintain]

动无死地,而谓之善摄生。——《韩非子·解老》

(22) 又如:摄护(保护);摄养(保养;养生)

(23) 借贷 [borrow]

冉子摄束帛乘马而将之。——《礼记·檀弓》

(24) 夹,箝 [tweezers]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论语》

(25) 通“慑”。恐惧,威胁,使慑服 [fear;submit]

不然,则武震以摄威之。——《左传·襄公十一年》

时屈时伸,弱柔如薄苇,非摄夺也。——《淮南子·汜论》

词性变化

摄的拼音:

shè  

〈词性:名〉

缘,边 [edge]。如:摄服(有缘饰的衣服)

常用词组

摄取、摄生、摄食、摄氏度、摄氏温标、摄提、摄卫、摄位、摄像、摄像管、摄像机、摄影、摄影棚、摄影师、摄影学、摄影者、摄政、摄政王、摄制、摄篆

  拼音    注音  ㄆㄛˋ   
简体部首  鬼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4画  
繁体部首  鬼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  RRQC  仓颉  HAHUI  郑码  NKNJ  四角  26613  结构  左右电码  7611  区位  3839  统一码  9B44  笔顺  ノ丨フ一一ノ丨フ一一ノフ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魄的拼音:pò(ㄆㄛˋ)  

⒈ 指依附形体而存在的精神:魂魄。丢魂落魄。魂飞魄散。

⒉ 精神,精力:魄力。气魄。体魄。

⒊ 古同“霸”,月始生或将灭时的微光。

⒋ 古同“粕”,糟粕。

⒌ 古同“珀”,琥珀。

统一码

魄字UNICODE编码U+9B44,10进制: 39748,UTF-32: 00009B44,UTF-8: E9 AD 84。

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魄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粕霸

汉英互译

soul、spirit、vigor

造字法

形声:从鬼、白声

English

vigor; body; dark part of mo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魄的拼音:   

<象>

(1) 形容拍击声

竹外麦烟愁漠漠,短翅啼禽飞魄魄。——唐· 陆龟蒙《春思二首》

(2) 另见 pò;tuò  

基本词义

魄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鬼,白声。从鬼的字,常与灵魂、鬼怪有关。本义:阴神,迷信的人指依附于人的身体而存在的精神)

(2) 同本义,有别于可游离于人体之外的魂 [soul]

魄,阴神也。——《说文》

人生始化曰魄。——《左传·昭公七年》。注:“形也,既生魄,阳曰魂。疏:附形之灵为魄。”

其魄兆于民矣。魄意之精也。——《国语·晋语》

魄也者,鬼之盛也。——《礼记·祭义》。注:“耳目之聪明为魄。”

忽魂悸以魄动。——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魂魄(迷信者指附在人体内可以游离出去的精神);心魄(心灵);丧魂落魄;魄荡魂飞(魄散魂消、魄散魂飞等都形容惊恐万状);魄心(灵魂)

(4) 引申为人的形体 [body]

人之精气曰魂,形体曰之魄。——《太平御览》引《礼记外传》

(5) 精神;气质;神气 [spirit]。如:魄虑(神思,意念);魄光(喻人的精神)

(6) 精力;胆识 [energy;vigour;courage]。如:气魄;体魄

(7) 通“霸”。月出月没的微光 [morning or evening moonlight]

惟三月哉生魄。——《书·康诰》

月未望则载魄于西,既望则终魄于东。——《法言·五百》

(8) 又如:魄蜍(传说月亮中的蟾蜍);魄宝(魄渊。月亮);魄兔(传说中指月中的兔)

(9) 通“粕”。糟粕,酒滓 [distiller's grains]

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庄子·天道》

(10) 另见 bó;tuò  

常用词组

魄力、魄散魂飞

基本词义

魄的拼音: tuò  

(1) ——“落魄”的“魄”的又音

(2) 另见 bó;pò  

  拼音  gōu   注音  ㄍㄡ   繁体  鈎、鉤  
部首  钅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QQCY  仓颉  OPPI  郑码  PRZS  四角  87720  结构  左右电码  6869  区位  2519  统一码  94A9  笔顺  ノ一一一フノフ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钩(鈎、鉤)的拼音:gōu(ㄍㄡ)  

⒈ 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钩子。秤钩儿。火钩子。

⒉ 形状像钩子的:蝎的钩子。钩针。

⒊ 汉字笔形之一(亅、乛、乚、、乙等)。

⒋ 用钩形物搭、挂或探取:钩住树枝爬上去。

⒌ 研究,探寻:钩玄。钩沉。钩校(jiào   )。

⒍ 牵连:钩党(指相牵连的同党)。

⒎ 同“勾”。

⒏ 一种缝纫法,多指缝合衣边:钩贴边。

⒐ 古代兵器:钩戟。纯钩(剑名)。吴钩(刀名)。

⒑ 镰刀。

⒒ 古代称圆规。

统一码

钩字UNICODE编码U+94A9,10进制: 38057,UTF-32: 000094A9,UTF-8: E9 92 A9。

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钩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鈎鉤

汉英互译

catch、clasp、claw、hamulus、hook

造字法

形声:从钅、勾声

English

hook, barb; sickle; stroke wit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钩的拼音:

鈎、鉤 gōu  

〈词性:名〉

(1) (会意。从金,从句,句亦声。“句”( gōu  ),弯曲。也具有表意作用。本义:衣带上的钩。引申为“ 钓鱼或挂物用的钩”)

(2) 形状弯曲,用于探取、悬挂器物的用品。可分为钓钩、挂钩、带钩等 [hook]

鉤,曲也。——《说文》。韵会引作“曲鉤也。”

鉤,曲也,所以鉤悬物也。——《玉篇》

金路鉤。——《周礼·春官·巾车》

申孙之矢,集于桓鉤。——《国语·晋语》。注:“带鉤也。”

岂谓一鉤金。——《孟子》

窃鉤者诛。——《庄子·胠箧》

以尔鉤援。——《诗·大雅·皇矣》。传:“鉤梯也,所以引上城者。”

作刀剑鉤鐔。——《汉书·韩延寿传》。注:“兵器也。”

(3) 又如:挂钩(用具的一种。形体弯曲,可用以钩取或悬挂器物)。又泛指一切形体弯曲似钩的物品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乐府诗集·陌上桑》

(4) 又如:钩绳规矩(四种工具。钩可定曲,绳可定直,规可定圆,矩可定方);钩己(星名。因星体排列,其形如钩,成己字形状,故称);钩月(如钩的新月);钩车(古代兵车名。车前栏杆弯曲);钩芒(钩的尖端)

(5) 圆规,木匠用来画圆的工具 [compass]。如:钩绳

(6) 镰刀 [sickle]

木钩而樵。——《淮南子》。高诱注:“钩,镰也。”

(7) 用笔钩出的字形或画的轮廓,常用“√”号 [tick]。又如:钩摹(勾画描摹);钩努(书法上的一种用笔法。即圆角激锋,作武人屈臂形);钩勒(作画时,用墨线钩描物像轮廓的画法。也叫双钩)

(8) 中国古代兵器名,似剑而曲 [a hook- like sword]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唐· 杜甫《后出塞五首》之一

(9) 又如:钩镰刀(兵器)

(10) 汉字的一种笔画名 [hook stroke]。

词性变化

钩的拼音:

gōu  

〈词性:动〉

(1) 钩取;钩住 [hook]

鉤,取也。——《小尔雅》

引鉤箝之辞。——《鬼谷子·飞箝》

鉤人枉而出直。——《管子·宙合》

把掉在井里的桶钩上来

(2) 引申为逮捕,捉取

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及书吏、狱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少有连,必多方钩致。——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从洞里钩鳝鱼;用脚钩绳子;钩颈(用兵器在颈部钩割首级)

(4) 探索,探讨 [probe;explore]

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唐· 韩愈《进学解》

(5) 又如:钩玄(探取奥义);钩沈(探求幽深的意旨);钩抉(探取抉择);钩校(探索实情,加以考核);钩摭(探求选取)

(6) 牵连 [involve in]

“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7) 又如:钩逮(牵累);钩婴(牵连缠绕);钩党(互有牵连的同党)

钩的拼音:

gōu  

<象>

鸟叫声 [chirp]。如:钩钩(熟睡的鼻息声);钩輈(鹧鸪鸣叫声);钩胶(鸟鸣叫的声音)

常用词组

钩虫病、钩心斗角、钩针、钩织、钩子

  拼音  hún   注音  ㄏㄨㄣˊ   
简体部首  鬼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13画  
繁体部首  鬼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FCRC  仓颉  MIHUI  郑码  BDZN  四角  16713  结构  左右电码  7609  区位  2774  统一码  9B42  笔顺  一一フ丶ノ丨フ一一ノフ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魂的拼音:hún(ㄏㄨㄣˊ)  

⒈ 迷信的人指附在人体上主宰人,又可离开肉体而独立存在的实体:魂灵。鬼魂。魂不附体。

⒉ 指精神或情绪:魂飞魄散(形容极度惊恐)。魂不守舍。

统一码

魂字UNICODE编码U+9B42,10进制: 39746,UTF-32: 00009B42,UTF-8: E9 AD 82。

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魂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etch

造字法

形声:从鬼、云声

English

soul, spiri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魂的拼音: hún  

〈词性:名〉

(1) (形声。从鬼,云声。本义:灵魂,古人想象的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

(2) 同本义 [soul]

魂,阳气也。——《说文》

人生始化为魄,既生魄,阳曰魂。——《左传·昭公七年》

聊乐我魂。——《韩诗·出其东门》

魂者,精气也。——《论衡·纪妖》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易·系辞》

随神而来往者谓之魂。——《灵枢经》

魂去尸长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魂悸以魄动。——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魂识(心灵;魂灵);魂气(灵魂);魂骸(死者的灵魂和躯体);魂质(灵魂和实体)

(4) 精神,神志 [spirit;mood]。如:断魂;梦魂萦绕;神魂颠倒;魂交(精神相感应,结合);魂鉴(精神理智)。泛指一切事物的精灵。如:花魂;诗魂;柳魂

(5) 国家、民族崇高的精神 [the lofty spirit of a nation]。如:民族魂;国魂

常用词组

魂不附体、魂不守舍、魂飞魄散、魂魄、魂牵梦萦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