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豕窜狼逋的意思

shǐcuànláng

豕窜狼逋



拼音shǐ cuàn láng bū

注音ㄕˇ ㄘㄨㄢˋ ㄌㄤˊ ㄅㄨ

解释狼狈逃窜貌。

出处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一折:“看这赖功贼容颜如粪土,出辕门豕窜狼逋。”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豕窜狼逋是贬义词。

繁体豕竄狼逋

近义狼奔豕突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shǐ   注音  ㄕˇ   
部首  豕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86  EGTY  五笔98  GEI  仓颉  MSHO  郑码  GQA  四角  10232  结构  单一电码  6269  区位  8525  统一码  8C55  笔顺  一ノフノノ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豕的拼音:shǐ(ㄕˇ)  

⒈ 猪:封豕长蛇。狼奔豕突(喻人奔逃时的惊慌状态,像被追赶的狼和猪那样奔突乱窜)。

统一码

豕字UNICODE编码U+8C55,10进制: 35925,UTF-32: 00008C55,UTF-8: E8 B1 95。

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豕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a pig, boar; KangXi radical 152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豕的拼音: shǐ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猪形,长吻,大腹,四蹄,有尾。本义:猪)同本义 [swine;hog;pig]

豕,彘也。——《说文》

六畜蕃息豚豕猪。——《急就篇》。颜注:“豕者,彘之总名也。”

有豕白蹢。——《诗·小雅·渐渐之石》

豕首纵目。——《楚辞·大招》

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 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吕氏春秋·察传》

(2) 又如:豕心(豕贪食,用以比喻贪婪无厌之心);豕仙(战国时朔人献给燕昭王大豕,此豕年岁已有一百二十年,故称豕仙);豕牢(养猪的房舍);豕突(象野猪一样奔跑乱窜);豕首(猪头似的脸形)

  拼音  cuàn   注音  ㄘㄨㄢˋ   繁体    
部首  穴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PWKH  仓颉  JCLL  郑码  WOJI  四角  30506  结构  上下电码  4533  区位  2060  统一码  7A9C  笔顺  丶丶フノ丶丨フ一丨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窜(竄)的拼音:cuàn(ㄘㄨㄢˋ)  

⒈ 乱跑,逃走(用于敌军、匪徒、野兽等):窜犯。窜扰。窜逃。窜踞。流窜。抱头鼠窜。

⒉ 放逐:窜逐。

⒊ 修改文字:窜改。窜定(删补改定)。点窜(删减涂改)。

统一码

窜字UNICODE编码U+7A9C,10进制: 31388,UTF-32: 00007A9C,UTF-8: E7 AA 9C。

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窜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竄篡䞼

汉英互译

change、flee、scurry

造字法

形声:从穴、串声

English

run away; revise, edit; expe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窜的拼音:

cuàn  

〈词性:动〉

(1) (会意。从鼠,从穴。老鼠在洞穴里,表示“隐匿”、“逃窜”。简化为“窜”,形声,从穴,串声。本义:躲藏)

(2) 同本义 [hide]。如:窜迹(遁迹;隐迹);窜身(藏身)

(3) 奔逃 [scuttle;scurry off]

(4) 又如:逃窜(逃跑流窜);窜亡(逃亡;逃跑);窜走(逃跑;潜逃。奔走;乱跑)

(5) 放逐 [exile;banish]。如:窜投(放逐);窜死(贬逐而死);窜官(流放的官员)

(6) 删改 [adulterate;distort]。如:窜句(改易文字);窜削(犹删改);窜易(改动);窜附(改动和增益);窜益(改动和增益);窜寄(更改并混入)

(7) 羼杂;混入 [mix]。如:窜言(参与议论);窜杂(搀杂;混杂)

(8) 骚扰 [disturb]。如:窜挠(犹“骚扰”)

(9) 跳;往上冲 [spring;jump]。如:窜动(激烈地跳动)

(10) 怂恿 [instigate]。如:窜掇(劝诱;怂恿);窜谋(暗中谋划)

常用词组

窜犯、窜改、窜红、窜踞、窜扰、窜逃

  拼音  láng   注音  ㄌㄤˊ   
简体部首  犭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犬部  
五笔86  QTYE  五笔98  QTYV  仓颉  KHIAV  郑码  QMSX  四角  43232  结构  左右电码  3708  区位  3239  统一码  72FC  笔顺  ノフノ丶フ一一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狼的拼音:láng(ㄌㄤˊ)  

⒈ 哺乳动物,形状很像狗,性残忍而贪婪,昼伏夜出,能伤害人畜。毛皮可制衣褥:狼狈。狼奔豕突。狼吞虎咽。狼子野心(喻凶恶残暴的人的狂妄欲望和狠毒用心)。引狼入室(喻引进坏人)。

统一码

狼字UNICODE编码U+72FC,10进制: 29436,UTF-32: 000072FC,UTF-8: E7 8B BC。

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狼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wolf

造字法

形声:从犭、良声

English

wolf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狼的拼音: láng  

〈词性:名〉

(1) (形声。从犬,良声。本义:狼)

(2) 同本义 [wolf]

狼,似犬,锐头,白颊,高前广后。——《说文》

并驱从两狼兮。——《诗·齐风·还》

(3) 犬属的任何一种大型犬形哺乳动物,狡猾、贪婪,对牛、羊和猎兽造成极大损害,有时袭击人类,尤其在成群的时候。如:狼卜(相传狼必先卜方向,然后觅食);狼卜食(传说狼觅食,先卜方向);狼子(狼崽子。比喻凶暴狠毒的人);狼毫(狼毛。或指用鼬鼠皮制成的毛笔);狼犬(狼和犬。亦称“狼狗”。一种外形如狼的狗。性凶猛,嗅觉灵敏);狼牙(狼的牙齿);狼虎(狼与虎;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4) 即俍人 [Lang nationality]。明代中叶至清代主要分布于广西一带的壮族。如:狼师(指俍人组成的军队);狼兵(明时称广西的“东蘭”、“那地”、“南丹”、“归顺”诸土司的兵)

(5) 星名。即天狼星 [Sirius]。如:狼弧(狼星和弧星);狼角(天狼星的芒角);狼星(星名)

(6) 姓

词性变化

狼的拼音: láng  

〈词性:形〉

(1) 凶狠 [fierce and malicious]

狼,俍也。——《广雅》

秦国之俗贪狼。——《淮南子·要略》

狼戾不可止。——《淮南子·览冥》

(2) 又如:虎狼(比喻凶恶残暴的人);狼戾(比喻人的性格贪婪残暴,像狼一样凶狠);狼心(喻狠毒贪婪的心);狼心狗行(比喻心肠狠毒贪婪,行为卑鄙无耻);狼性(凶恶的心性)

(3) 急快 [hurry]。如:狼忙(急促,匆忙);狼抢(仓皇的样子);狼奔兔脱(形容仓皇逃窜);狼狈周章(仓皇惊恐)

(4) 散乱,困窘 [in random]。如:狼当(困窘和颓丧的样子);狼跋(喻艰难窘迫);狼戾(谓散乱堆积;纵横交错)

(5) 笨,拙 [stupid;bulky]。如:狼犺(亦作“榔槺”,形容物体长大笨重);狼伉(笨重;傲慢)

常用词组

狼狈不堪、狼狈为奸、狼奔豕突、狼多肉少、狼狗、狼顾、狼孩、狼号鬼哭、狼毫、狼藉、狼井、狼吞虎咽、狼烟、狼烟四起、狼崽、狼子野心

  拼音    注音  ㄅㄨ   
简体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辵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86  GEHP  五笔98  SPI  仓颉  YIJB  郑码  FBW  四角  33302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28  区位  6945  统一码  900B  笔顺  一丨フ一一丨丶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逋的拼音:bū(ㄅㄨ)  

⒈ 逃亡:逋逃。逋迁。逋荡。

⒉ 拖欠:逋负。逋租。逋债。

⒊ 拖延:逋留(逗留)。

统一码

逋字UNICODE编码U+900B,10进制: 36875,UTF-32: 0000900B,UTF-8: E9 80 8B。

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逋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辶、甫声

English

flee, run away, leave debt unsettl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逋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辵( chuò  ),甫声。逋的原始意义是奴隶逃亡。本义:逃亡,逃跑)

(2) 同本义 [abscond;flee]

逋,亡也。——《说文》

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书·牧誓》

于伐殷逋播臣。——《书·大诰》

为天下逋逃主。——《书·武臣》

六年其逋。——《左传·僖公十五年》

狼失声而逋。——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逋臣(逃亡的大臣);逋逃薮(逃亡的罪犯或流亡者聚集的地方);逋客(逃亡的人;避世的人)

(4) 拖欠,欠税 [be behind in payment]

逋租宿债勿复收。——沈约《宋书》

(5) 又如:逋债(拖延付债);逋租(拖欠租税)

(6) 懈怠;拖延 [slack;delay]

久逋王命。——房玄龄《晋书·蔡谟传》

(7) 又如:逋壅(拖延积压);逋慢(怠慢不敬;不遵法令)

词性变化

逋的拼音:   

〈词性:名〉

逃亡者 [fugitive]

可以怀远,可以柔逋。——《晋书》

常用词组

逋欠、逋峭、逋逃、逋亡

豕窜狼逋: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