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市井无赖的意思

shìjǐnglài

市井无赖



拼音shì jǐng wú lài

注音ㄕˋ ㄐ一ㄥˇ ㄨˊ ㄌㄞˋ

解释指城市中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出处宋·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王伦本一狎邪小人,市井无赖。”

例子懒龙道:‘小人是市井无赖,既蒙相公青目,要干何事,小人水火不避。’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九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坏人等。

感情市井无赖是贬义词。

繁体市井無賴

近义流氓无赖

英语street rough(the riffraff)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shì   注音  ㄕˋ   
部首  巾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YMHJ  仓颉  YLB  郑码  SLI  四角  00227  结构  上下电码  1579  区位  4248  统一码  5E02  笔顺  丶一丨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市的拼音:shì(ㄕˋ)  

⒈ 做买卖或做买卖的地方:开市。菜市。市井(街,市场)。市曹。市侩(旧指买卖的中间人、唯利是图的奸商;现泛指贪图私利的人)。

⒉ 买:市义。市恩(买好,讨好)。

⒊ 人口密集的行政中心或工商业、文化发达的地方:城市。都(  )市。市镇。

⒋ 一种行政区划,有中央直辖和省(自治区)辖等:北京市。南京市。

⒌ 中国人民习惯使用的度量衡单位:市制。市尺。市斤。

统一码

市字UNICODE编码U+5E02,10进制: 24066,UTF-32: 00005E02,UTF-8: E5 B8 82。

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市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ity、town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market, fair; city, town; trad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市的拼音: shì  

〈词性:名〉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之”(往),下面是“兮”,表市场嘈杂声。本义:市场)

(2) 同本义 [market]

市,买卖之所也。——《说文》。按,古者神农作市,或曰 祝融也。

市者,货之准也。——《管子·乘马》

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周礼·司市》

因井田以为市,故俗语曰市井。——《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

肆之市朝。——《论语》

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孟子·梁惠王上》

市南门外泥歇。——唐· 白居易《卖炭翁》

置于市,贾十倍。——明· 刘基《卖柑者言》

(3) 又如:市征(市场的税征);市曹(市中商店聚集的地方。即市场。引申为买卖官爵);市声(街市中的喧闹声);市人(集市或城中街道上的人);市吏(市官。管理市场的官吏);市刑(古代市场中的刑罚);市司(古代管理市场的官员)

(4) 集镇;城镇;城市 [town;city]

乃与其徒日张“屈”字游金陵中。——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5) 又如:市稍头(城镇接近农村的地方);市井之夫(市俗的人);市俗(普通人,一般人);市肆(市内店铺);市心(城镇中心地区);市语(行话。常指下层社会中用的隐语);市门(商店的门;城门);市口(市镇);市邑(市镇;城镇);市列(市场中的店铺);市中心;北京市;天津市

(6) 街市 [street]

徇诸市。(徇:示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7) 又如:市肆(市廛。街市上的店铺)

(8) 手工业作坊、铺子、商店或由商店组成的活动中心、贸易中心 [shop]。如:罢市;开市

(9) 物价,价格 [price]。如:行市

(10) 我国度量衡的市用制 [pertaining to the Chinese system of weights and measures]。如:市斤;市两;市石;市尺;市丈;市寸

词性变化

市的拼音: shì  

〈词性:动〉

(1) 交易;商品买卖 [trade]

郑商人 弦高将市于 周。——《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2) 又如:市易(交易买卖,宋王安石所创的一种新法);市官(管理买卖市集的官吏);市交(市肆交易);市合(开市);市步(码头上的集市);市利(贸易之利);市买(交易)

(3) 购买 [buy]

责毕收,以何市而反?——《战国策·齐策》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乐府诗集·木兰诗》

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明史·海瑞传》

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战国策·齐策》

(4) 又如:市骏(购买骏马);市沽(买酒);市药

(5) 卖 [sell]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荣遣其劾帅而己查办,昭雪之以市恩。——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市酒(卖酒);市食(市中售卖的食物;购买食物);市马

(7) 引起,激起 [sow]。如:市怨

(8) 求取 [seek for]。如:市利(牟取利益);市爱(求取别人怜爱)

(9) 谄媚,哄骗,引诱 [curry]。如:市宠;市欢

常用词组

市场、市场经济、市场调节、市朝、市尺、市寸、市石、市担、市电、市斗、市恩、市棍、市际、市价、市郊、市斤、市井、市侩、市两、市面、市民、市钱、市情、市区、市日、市容、市升、市屠、市无二价、市长、市丈、市镇、市政

  拼音  jǐng   注音  ㄐ一ㄥˇ   
部首  二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FJK  仓颉  TT  郑码  BDND  四角  55000  结构  单一电码  0064  区位  3014  统一码  4E95  笔顺  一一ノ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井的拼音:jǐng(ㄐ一ㄥˇ)  

⒈ 人工挖成的能取出水的深洞。水井。临渴掘井。

⒉ 形状像井的:天井。油井。

⒊ 整齐,有秩序:井然。井井有条。

⒋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⒌ 姓。

统一码

井字UNICODE编码U+4E95,10进制: 20117,UTF-32: 00004E95,UTF-8: E4 BA 95。

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井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丼宑

汉英互译

well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well, mine shaft, pi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井的拼音: jǐng  

〈词性:名〉

(1) (象形。金文字形,外象井口,中间一点表示井里有水。本义:水井)

(2) 同本义 [well]

改邑不改井。——《易·井》

井道。——《易·杂卦》传

宿息井树。——《周礼·野庐氏》。注:“井,共饮食。”

为其井匽。——《周礼·官人》

坐井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韩愈《原道》

(3) 又如:井池(井口旁储水的小池);井鱼(井中的鱼。比喻见识短浅);井养(井水源源不断,供人饮用。比喻领受别人的好处、恩惠);井华(清早初汲的井水);井干(井上木栏干)

(4) 形似水井的坑穴 [sth. in the shape of a well]。如:井灶(四川、云南等地煎制井盐的工场);井椁(即椁。因其形方中空似井,故称);井场(钻井采油的工作场地)

(5) 井田 [square-fields]

六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孟子·滕文公下》

(6) 又如:井税(古代田税的一种);井地(即井田);井里制(即井田制);井邑田(即井田);井径(田间小路)

(7) 相传古制八家为井。引申为人口聚居地;乡里;家宅 [hometown]

背井离乡,卧雪眠霜。——马致远《汉宫秋》

(8) 又如:井里(邑里,乡里);井庐(古代井田制,八家共一井,因用以指井田和房舍);井曲(里巷;里弄);井屋(农舍,村落)

(9) 污水池 [cesspool]。 如: 井匽(排除污水秽物的水池和水沟)

(10) 比喻法度;条理 [law and institutions]

井,法也。节也。言法制居人,令节其饮食,无穷竭也。——《风俗通》

井,共德之地也。——《易·系辞》

井井兮其有理也。——《荀子·儒效》

(11) 又如:井井(形容整齐,有条理);井井有方(形容有条理、有办法);井井有法(有条理、有法度);井井有绪(井井有序。有条理,有秩序)

(12) 井宿 [constellation’s name]。如:井木犴(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井宿,传说是一种像野狗的猛兽);井宿(星宿名。二十八宿中朱鸟七宿的第一宿。也称“东井”、“鹑首”。有星八颗,属双子座);井冠(井宿。因其位于朱雀七宿之首,故称);井星(即井宿);井络(井宿区域;井宿的分野)

(13) 市街 [street]

处商必就市井。——《管子·小筐》

因井为市,故言市井。——《白虎通》

(14) 又如:井邑(市井与乡里);井市(做买卖的市街。古代因井为市,故称);井陌(街道);井闾(里井里巷)

词性变化

井的拼音: jǐng  

〈词性:动〉

(1) 汲水于井 [draw water from a well]

织纺井臼。(井,用如动词;汲井水。)——清· 周容《芋老人传》

(2) 划定井田 [divide square-fields]

井衍沃。(在肥地上划定井田。)——《左传》

井的拼音: jǐng  

〈词性:形〉

形容整齐 [orderly;neat]。如:秩序井然;井径(整齐的小路);井井有条

常用词组

井底之蛙、井冈山、井灌、井架、井井有条、井孔、井口、井喷、井然、井然有序、井绳、井田制、井蛙、井位、井斜、井盐、井中求火

  拼音    注音  ㄨˊ   繁体    
部首  一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FQV  仓颉  MKU  郑码  AGR  四角  10412  结构  单一电码  2477  区位  4662  统一码  65E0  笔顺  一一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无(無)的拼音:wú(ㄨˊ)  

⒈ 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统一码

无字UNICODE编码U+65E0,10进制: 26080,UTF-32: 000065E0,UTF-8: E6 97 A0。

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无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無㷻

汉英互译

naught、nonexistence、nothing、nothing、without、zero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negative, no, not; KangXi radical 7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无的拼音:

(1) 無   

(2) ——“南无”( nāmó  ):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3) 另见   

基本词义

无的拼音:

  

〈词性:名〉

(1)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 同本义 [sing and dance]

(3)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nihility]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词性变化

无的拼音:

  

〈词性:动〉

(1) 没有,跟“有”相对 [not have;there is not]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无不惊为生人。

(2) 又如:无颜落色(面色发白,没有颜色);无头面(没有头绪);无是处(毫无办法;没有一点儿好处);无纤掐(没有一点);无气歇(没歇一口气,没有停息);无回豁(没有反应);没干净(不罢休,没完没了);无存济(无办法,难以应付);无笆壁(无依靠;无办法);无路求生;无干(没关系;不相干);无方(无常;没有固定的行止、住处等);无虞(无误)

无的拼音:

  

〈词性:副〉

(1) 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not]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不若无闻。——《吕氏春秋·慎行论》

可以无悔矣。——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无偏无党(公正而不偏袒);无何(不久);无过(不过;无非;不外);无厌(不满足)

(3) 通“毋”,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don't]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书·洪范》

无对靡于尔邦。——《诗·周颂·烈文》

唯吾子戎车是利,无愿士宜。——《左传·成公二年》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无望其速成。——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无怪乎其私之。——清· 黄宗羲《原君》

无生帝王家。

(4) 又如:无休外(不要见外);无失其时;无落(别误;不要落空);无得(不得;不能);无论(不要说)

(5) 未,不曾,没 [no,not]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沈括《梦溪笔谈》

(6) 不必,不值得 [need not;not have to;be not worth]

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方荀《狱中杂记》

(7) 另见   (南无)

无的拼音:

  

〈词性:代〉

(1) 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nothing]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汉书·高帝纪》

城牢粮足,不可忧也。——《资治通鉴》

(2) 又如:无移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一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明夜(不分白天黑夜);无定着(没有固定的地方);无倒断(没完没了);无碑记(无数;不可计数);无般(样样,处处)

无的拼音:

  

<连>

(1) 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regardless of]

无少长皆斩之。——《汉书·高后纪》

无贵无贱。——唐· 韩愈《师说》

无长无少。

(2) 又如: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事无巨细,他都认真去干;无上无下

无的拼音:

  

<语气词>

(1) 用在句首,无义

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墨子》

(2)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常用词组

无把握、无保留、无比、无边、无边无际、无病呻吟、无病自灸、无补、无猜、无产阶级、无常、无偿、无成、无耻、无出其右、无从、无大无小、无道、无敌、无底洞、无地自容、无的放矢、无冬无夏、无动于衷、无独有偶、无毒不丈夫、无度、无端、无恶不作、无法、无法无天、无方、无妨、无非、无干、无告、无根据、无功、无功受禄、无辜、无故、无怪,无怪乎、无关、无关宏旨、无关紧要、无关痛痒、无害、无何、无恒、无华、无机、无机化学、无稽、无稽之谈、无及、无疾而终、无几、无计可施、无际、无济、无济于事、无价之宝、无价值、无坚不摧、无间、无疆、无节制、无尽、无尽无休、无精打采、无拘束、无拘无束、无可比拟、无可不可、无可非难、无可非议、无可厚非、无可讳言、无可奈何、无可奈何花落去、无可无不可、无可言状、无可争辩、无可置疑、无孔不入、无愧、无赖、无礼、无俚、无理、无理取闹、无理数、无力、无量、无聊、无聊赖、无路可走、无虑、无论、无论何时、无论如何、无米之炊、无名、无名氏、无名帖,无名帖儿、无名小卒、无名英雄、无名指、无明火、无乃、无奈、无奈何、无奈我何、无能、无能为力、无能之辈、无宁、无匹、无期徒刑、无奇不有、无气无力、无前、无情、无穷、无穷大、无穷尽、无穷无尽、无穷小、无趣、无缺、无人不知、无人问津、无任、无日、无日无夜、无如、无容置疑、无色、无伤大雅、无上、无神论、无声、无声无臭、无时无刻、无始无终、无视、无事不登三宝殿、无事忙、无事生非、无殊、无数、无双、无私、无私无畏、无私有弊、无似、无算、无损、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无所不为、无所不用其极、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至、无所措手足、无所忌讳、无所事事、无所适从、无所畏惧、无所谓、无所需求、无所用心、无所作为、无条件、无头案、无头告示、无往不利、无往不胜、无望、无微不至、无为、无味、无畏、无谓、无闻、无我、无…无…、无物、无误、无隙可乘、无暇、无瑕、无瑕可击、无限、无线电、无线电台、无相干、无效、无邪、无懈可击、无心、无行、无形、无形中,无形之中、无须,无须乎、无涯、无烟煤、无恙、无业、无业游民、无一不知、无遗、无疑、无已、无以、无以复加、无异、无亦、无抑制、无益、无意、无意识、无射、无垠、无影无踪、无庸、无用、无忧无虑、无由、无有、无余、无与伦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缘、无缘无故、无援、无知、无止境、无中生有、无着、无资格、无足轻重、无罪

  拼音  lài   注音  ㄌㄞˋ   繁体    
部首  贝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86  GKIM  五笔98  SKQM  仓颉  DLNBO  郑码  FJRL  四角  57982  结构  左右电码  6351  区位  3221  统一码  8D56  笔顺  一丨フ一丨ノ丶ノフ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赖(賴)的拼音:lài(ㄌㄞˋ)  

⒈ 倚靠,仗恃:依赖。仰赖。百无聊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⒉ 留在某处不肯走开:赖着不走。

⒊ 不承认:抵赖。赖账。赖婚。

⒋ 刁钻泼辣,不讲道理;游手好闲,行为不端的人:赖子。无赖。

⒌ 诬,怪罪:诬赖。

⒍ 不好,劣:好赖。

⒎ 姓。

统一码

赖字UNICODE编码U+8D56,10进制: 36182,UTF-32: 00008D56,UTF-8: E8 B5 96。

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赖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賴頼顂

汉英互译

bilk、go back on one's word、hold on in a place、poor、reply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负、束声

English

rely, depend on; accuse false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赖的拼音:

賴、頼 lài  

〈词性:动〉

(1) (形声。从贝,剌(   )声。本义:得益;赢利)

(2) 同本义 [profit;gain]

赖,赢也。——《说文》

赖,取也。——《方言十三》

先王岂有赖焉。——《国语·周语》。注:“利也。”

相语以利,相示以赖,相陈以知贾。——《国语》

为魏则益,为 秦则不赖矣。——《战国策》

(3) 又如:赖利(得利)

(4) 依靠;依赖;依恃、凭藉 [rely on;depend on]

奸人赖赏而富。——《韩非子·诡使》

王室之不坏,繄伯舅是赖。——《左传·襄公十四年》

以有补于人君,人君赖之。——《论衡·逢遇》

而赖吾之德。——《国语·晋语》

(5) 又

赖子存之。

吾赖是以食吾躯。——明· 刘基《卖柑者言》

赖肤觉之助。——蔡元培《图画》

(6) 又如:赖衣求食;赖天(依靠上天的庇卫);赖庇(依靠别人的庇卫)

(7) 拒绝承认,抵赖 [deny]。如:赖债(不承认所欠的债务,或故意拖延不还)

(8) 耍赖。亦指无赖的作风和行为 [make a scene]。如:赖子(赖皮子,赖皮狗。刁钻撒泼、不讲道理的人)

(9) 留在某处不肯离开 [hang on]。如:赖着不走;赖地(躺在地上耍赖)

(10) 责怪,应该受责[to be to blame for]。如:这事全赖我

(11) 〈词性:方〉∶逃 [escape]。如:赖学

词性变化

赖的拼音:

lài  

〈词性:副〉

幸而;幸亏 [luckily;fortunately]。如:赖得(幸亏,好在);赖是(亏得;幸好);赖蒙(敬词。幸而蒙受)

赖的拼音:

lài  

〈词性:形〉

(1) 不好;坏 [bad]。如:赖歹(丑;难看);赖事(坏事);今年的庄稼长得真不赖

(2) 通“懒”。懒惰 [lazy]

富岁子弟多赖。——《孟子·告子上》

(3) 又如:赖精(极无赖的人);赖象磕瓜子(歇后语为“解不了饥”)

赖的拼音:

lài  

〈词性:名〉

(1) 利;好处 [advantage;benefit]

先王岂有赖焉。——《国语·周语》

(2) 姓

常用词组

赖婚、赖皮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