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十拿十稳的意思

shíshíwěn

十拿十稳



拼音shí ná shí wěn

注音ㄕˊ ㄋㄚˊ ㄕˊ ㄨㄣˇ

解释稳:稳当,准确。比喻很有把握,十分可靠。

出处清·张南庄《何典》:“活鬼道:‘既是天尊显圣,将来生子是十拿十稳的了。’”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指很有把握。

感情十拿十稳是中性词。

繁体十拿十穩

近义十拿九稳

英语a hundred to one

俄语бить навернякá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shí   注音  ㄕˊ   
部首  十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2画  
五笔  FGH  仓颉  J  郑码  ED  四角  40000  结构  单一电码  0577  区位  4214  统一码  5341  笔顺  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十的拼音:shí(ㄕˊ)  

⒈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⒉ 表示多、久:十室九空。

⒊ 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成。

统一码

十字UNICODE编码U+5341,10进制: 21313,UTF-32: 00005341,UTF-8: E5 8D 81。

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十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什拾

汉英互译

decade、ten、topmost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en, tenth; complete; perfec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十的拼音: shí  

[数]

(1)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2) 同本义 [ten]

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说文》

十是数之小成。——《左传·僖公四年》疏

十亩之间兮。——《诗·小雅·六月》

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管子·七法》

天下欲反,十室九空。——葛洪《抱朴子·用刑》

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十里长亭(古时设在路旁的亭子,常用作送别饯行之处);十番(合奏乐以十种乐器演奏的名称);十牌(十户人家。牌:门牌);十地(佛教称菩萨修行渐近于佛的十种境界);十生九(死的歇后语);十方地面(庙宇。佛教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和上下);十方常住(寺庙。佛教认为“不变”为常住。寺庙是不变的,故称);十有九就(十成之中有九成可望成功)

(4) 指十分;十份 [topmost]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 又如:十一(十分之一);十半(十分之五)

(6) 表示约数。犹言十来个 [about ten]

辱十城之虚寿,奄咸阳以取隽。——《文选·潘岳·西征赋》

(7) 特指十倍 [tenfold]。如:十伯(十倍百倍)

(8) 序数的第十位 [tenth]

请以赵十五城为 秦王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9) 又如:十五删(诗韵中上平声第十五个韵目);十四寒(诗韵中上平声第十四个韵目);十三元(依据《佩文诗韵》“元”字列在上平声第十三位,故称)

词性变化

十的拼音: shí  

〈词性:形〉

(1) 表示多;齐全;完备 [many;full;complete]

九十其仪。——《诗·豳风·东山》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礼记·大学》

(2) 又如:十郎八当(落花流水,七零八落);十变五化(变化多端);十亲九眷(众多亲戚);十相具足(十分美貌);十相俱足(娇妻美妾俱全);十数(十多;十几,表示众多);十荡十决(多次冲击均能破敌);十万(数目。又形容数量极多);十恶五逆(种种不可赦免的大罪);十尧(圣人众多);十朋(许多朋友);十有八九(绝大多数)

(3) 通“什”。杂 [miscellaneous]。如:十锦;十样锦(有各种不同花纹的织锦)

常用词组

十八般武艺、十八层地狱、十八开、十八罗汉、十不闲莲花落、十不闲儿、十步芳草、十成九稳、十滴水、十冬腊月、十恶不赦、十二分、十二指肠、十番鼓、十方、十分、十风五雨、十行俱下、十家锅灶九不同、十进对数、十进制、十里无真言、十魔九难、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十拿九稳、十年寒窗、十年九不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全、十全十美、十三经、十三太保、十三辙、十生九死、十室九空、十四行诗、十万八千里、十万火急、十羊九牧、十一、十一月、十月、十月革命、十月怀胎、十指连心、十字镐、十字架、十字街、十字街头、十字军、十字路口、十足

  拼音    注音  ㄋㄚˊ   
部首  手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WGKR  仓颉  ORQ  郑码  ODJM  四角  80502  结构  上下电码  2169  区位  3635  统一码  62FF  笔顺  ノ丶一丨フ一ノ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拿的拼音:ná(ㄋㄚˊ)  

⒈ 用手取,握在手里:拿笔。拿枪。

⒉ 掌握,把握:拿主意。拿权。拿手。

⒊ 挟(xié  )制:拿捏(故意刁难人,要挟人)。拿大(自以为比别人强,看不起人,摆架子)。

⒋ 侵蚀,侵害:让药水拿白了。

⒌ 逮捕,捉:拿获。擒拿。拿问。

⒍ 攻下,占领:一定要把敌人的碉堡拿下来。

⒎ 介绍,引出对象,相当于“把”:我拿你当亲人看待。

⒏ 介词,引出所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相当于“用”:拿笔来写。

统一码

拿字UNICODE编码U+62FF,10进制: 25343,UTF-32: 000062FF,UTF-8: E6 8B BF。

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㧱拏挐搻

汉英互译

be able to do、fetch、have、hold、seize、tak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合、从手

English

take, hold, grasp; bring; wit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拿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手合起来,表示握持,字本作“挐”。从手。奴声。本义:握持)

(2) 同本义 [hold;take]

手里拿串拍板。——《水浒传》

(3) 又如:从架上拿书;用钳子拿钉子;他拿起帽子和大衣走了;别拿我的东西

(4) 捉拿 [arrest;catch]

差人拿不将他来;差人都合他是一个人,谁肯拿他?——《醒世姻缘传》

(5) 又如:缉拿(搜查捉拿);拿不将(拿不了);拿究(捉拿查究);拿捕(捉拿;逮捕);拿访(捉拿查访);拿送(逮捕解送);拿解(逮捕解送)

(6) 矜持;摆 [put on]。如:拿一手(摆架子;要挟);拿三撇四(装模作样);拿身分(犹言摆架子);拿腔(拿乔。装腔作势);拿捻(故作姿态)

(7) 刁难 [make things difficult for sb.]

因怕金桂拿他,所以不敢透漏。——《红楼梦》

(8) 如:拿把;拿捏

(9) 把握 [grasp;be sure of]。如:拿准(十分有把握);拿稳(有把握;沉着)

(10) 攻克;俘获 [capture]。如:拿下敌人的碉堡

(11) 用手把一件东西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 [bring]。如:拿回家

(12) 用…手段表现或运用权力 [wield]。如:拿钱垫人(以钱压人);拿权

(13) 提起;举起;抬;吊 [lift]。如:他也不管人脸上过得去过不去,咳了一声,拿起脚就走了

词性变化

拿的拼音:   

〈词性:介〉

(1) 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材料或方法等。相当于“用” [with]。如:拿事实说话

(2) 引进所处置的对象,相当于“把” [equivalent to]。如:别拿他当小孩

(3) 和“来说”、“来讲”连用,举出要说明的事物或情况 [for example]。如:拿我们来说,缺勤是极少的 注:“纷挐”的“挐”不作“拿”

常用词组

拿办、拿不出手、拿不准、拿大、拿大顶、拿顶、拿斗、拿获、拿架子、拿捏、拿乔、拿权、拿人、拿手、拿印把儿、拿主意

  拼音  shí   注音  ㄕˊ   
部首  十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2画  
五笔  FGH  仓颉  J  郑码  ED  四角  40000  结构  单一电码  0577  区位  4214  统一码  5341  笔顺  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十的拼音:shí(ㄕˊ)  

⒈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⒉ 表示多、久:十室九空。

⒊ 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成。

统一码

十字UNICODE编码U+5341,10进制: 21313,UTF-32: 00005341,UTF-8: E5 8D 81。

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十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什拾

汉英互译

decade、ten、topmost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en, tenth; complete; perfec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十的拼音: shí  

[数]

(1)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2) 同本义 [ten]

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说文》

十是数之小成。——《左传·僖公四年》疏

十亩之间兮。——《诗·小雅·六月》

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管子·七法》

天下欲反,十室九空。——葛洪《抱朴子·用刑》

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十里长亭(古时设在路旁的亭子,常用作送别饯行之处);十番(合奏乐以十种乐器演奏的名称);十牌(十户人家。牌:门牌);十地(佛教称菩萨修行渐近于佛的十种境界);十生九(死的歇后语);十方地面(庙宇。佛教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和上下);十方常住(寺庙。佛教认为“不变”为常住。寺庙是不变的,故称);十有九就(十成之中有九成可望成功)

(4) 指十分;十份 [topmost]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 又如:十一(十分之一);十半(十分之五)

(6) 表示约数。犹言十来个 [about ten]

辱十城之虚寿,奄咸阳以取隽。——《文选·潘岳·西征赋》

(7) 特指十倍 [tenfold]。如:十伯(十倍百倍)

(8) 序数的第十位 [tenth]

请以赵十五城为 秦王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9) 又如:十五删(诗韵中上平声第十五个韵目);十四寒(诗韵中上平声第十四个韵目);十三元(依据《佩文诗韵》“元”字列在上平声第十三位,故称)

词性变化

十的拼音: shí  

〈词性:形〉

(1) 表示多;齐全;完备 [many;full;complete]

九十其仪。——《诗·豳风·东山》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礼记·大学》

(2) 又如:十郎八当(落花流水,七零八落);十变五化(变化多端);十亲九眷(众多亲戚);十相具足(十分美貌);十相俱足(娇妻美妾俱全);十数(十多;十几,表示众多);十荡十决(多次冲击均能破敌);十万(数目。又形容数量极多);十恶五逆(种种不可赦免的大罪);十尧(圣人众多);十朋(许多朋友);十有八九(绝大多数)

(3) 通“什”。杂 [miscellaneous]。如:十锦;十样锦(有各种不同花纹的织锦)

常用词组

十八般武艺、十八层地狱、十八开、十八罗汉、十不闲莲花落、十不闲儿、十步芳草、十成九稳、十滴水、十冬腊月、十恶不赦、十二分、十二指肠、十番鼓、十方、十分、十风五雨、十行俱下、十家锅灶九不同、十进对数、十进制、十里无真言、十魔九难、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十拿九稳、十年寒窗、十年九不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全、十全十美、十三经、十三太保、十三辙、十生九死、十室九空、十四行诗、十万八千里、十万火急、十羊九牧、十一、十一月、十月、十月革命、十月怀胎、十指连心、十字镐、十字架、十字街、十字街头、十字军、十字路口、十足

  拼音  wěn   注音  ㄨㄣˇ   繁体    
部首  禾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TQVN  仓颉  HDNSP  郑码  MFXW  四角  27937  结构  左右电码  4489  区位  4640  统一码  7A33  笔顺  ノ一丨ノ丶ノフフ一一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稳(穩)的拼音:wěn(ㄨㄣˇ)  

⒈ 安定,固定:稳步。稳定。稳固。稳健。稳重(zhòng   )。安稳。站稳。稳如泰山。

统一码

稳字UNICODE编码U+7A33,10进制: 31283,UTF-32: 00007A33,UTF-8: E7 A8 B3。

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稳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穩桽穏㝧㒚

汉英互译

certain、firm、steady、sure

造字法

形声:从禾、急省声

English

stable, firm, solid, stead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稳的拼音:

wěn  

〈词性:形〉

(1) (形声。从禾,隐省声。“禾”与粮食有关,有了粮食,心就安定了。本义:安定,平稳)

(2) 同本义 [firm;stable;steady]

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稳,布帆无恙。——《世说新语·排调》

(3) 又如:安稳(稳当;平稳);稳拍拍(稳稳当当);稳惬(稳定使满意);稳善(安稳美好);稳脚(犹稳步);稳疾(安稳而快速);稳平(平稳)

(4) 妥帖;稳妥 [appropriate;proper]

还须奏过了朝廷,才为稳便。——明· 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5) 又如:工稳(工整而妥贴);稳顺(妥帖和谐);稳约(稳妥而有准绳);稳善(妥善。作为隐语,指打劫);稳吃三注(指轻而易举地得到全部收获);稳协(工稳而协调)

(6) 沉静;稳重 [sedate;staid]。如:稳口深藏舌(缄默不语);稳住架(方言。镇静下来,稳定情绪,沉住气);稳住神儿(沉着冷静,不慌乱);稳堰堰(不慌不忙);稳稳沉沉(稳定沉着的样子);稳稳静静(稳重安静);稳审(稳妥安祥)

(7) 匀称,适度 [well-proportioned;well-balanced]。如:稳身(谓身材匀称,适度);稳称(匀称)

(8) 一定;准定 [sure;certain]。如:稳受(准定受到);稳请(有把握的求取);稳笃笃(形容很有把握);稳打稳(形容很有把握)

词性变化

稳的拼音:

wěn  

〈词性:动〉

(1) 蹂谷聚。即蹂践聚集的谷粒,使谷壳和米分开 [trample on cereals]

稳,持谷聚。——《广韵》。按:周祖谟校勘记:“持”为“治”。 民国《续修盐城县志》:“稻秕稃聚者谓之稳。《玉篇》‘稳’字训‘蹂谷聚’。今谓稻中秕稃扬之使聚者曰稳子,又曰偃子。”

(2) 安顿 [maintain]。如:稳住(安慰住,安顿好)

(3) 诱使人暂缓行动 [stall]

他俩个把我稳在这里,推买东西去了。——秦简夫《东堂老》

(4) 忍受(如困苦或艰难)而不动摇、屈服或退让 [endure]

我为甚不敢明闻,肋底下插柴自稳。——关汉卿《救风尘》

(5) 搞端正 [get sth.upright]

战袍待稳,絮重更熏香。——《敦煌曲校录》

(6) 〈词性:方〉∶放,搁 [put]

…说着便将水盆稳在炕上。——张雷《变天记》

常用词组

稳便、稳步、稳操胜券、稳当、稳定、稳固、稳厚、稳获、稳健、稳静、稳练、稳拿、稳如泰山、稳实、稳帖,稳贴、稳妥、稳扎稳打、稳重、稳坐钓鱼台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