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视如敝屣的意思

shì

视如敝屣



拼音shì rú bì xǐ

注音ㄕˋ ㄖㄨˊ ㄅ一ˋ ㄒ一ˇ

解释视:看待;敝:破旧;屣:鞋。看得像破旧的鞋子一样。形容轻视到了极点。

出处《孟子 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

例子梁实秋《学问与趣味》:“而且他们觉得某些科目没有趣味,便撇在一边视如敝屣,怡然自得。”

用法用于对事物的态度。

感情视如敝屣是贬义词。

繁体視如敝屣

近义弃如敝屣、视同草芥

反义视如珍宝、视如拱璧

英语regard as worn-out shoes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shì   注音  ㄕˋ   繁体    
部首  见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PYMQ  仓颉  IFBHU  郑码  WSLR  四角  37212  结构  左右电码  6018  区位  4251  统一码  89C6  笔顺  丶フ丨丶丨フ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视(視)的拼音:shì(ㄕˋ)  

⒈ 看:视觉。视力。视野。鄙视。注视。近视。视而不见。熟视无睹。

⒉ 亲临某事:视事。视察。

⒊ 看待:藐视。重视。等闲视之。

⒋ 看望:探视。省(xǐng   )视。

⒌ 比照:“天子之卿受地视侯”。

⒍ 古同“示”,表明。

统一码

视字UNICODE编码U+89C6,10进制: 35270,UTF-32: 000089C6,UTF-8: E8 A7 86。

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视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視眂眎

汉英互译

inspect、look at、regard、watch

相关字词

瞅、顾、观、看、瞥、瞧、望

造字法

会意兼形声:从见示、示亦声

English

look at, inspect, observe, se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视的拼音:

視、眡、眎 shì  

〈词性:动〉

(1) (会意兼形声。从见示,示亦声。见,看见。示,表现。本义:看)

(2) 同本义 [look at]

视,瞻也。——《说文》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书·泰誓中》

目不能徧视,手不能徧操。——《墨子·辞过》

子兴视夜。——《诗·郑风·子曰鸡鸣》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熟视之。——《战国策·齐策》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柳宗元《三戒》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3) 又如:视探(看望,探望);视瞻(顾盼的目光);视日(观日影而察早晚时刻;注视太阳);视远步高(高视阔步);视习(见习)

(4) 考察,察看,审察 [inspect]

视其所以。——《论语·为政》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左传·庄公十年》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战国策·齐策》

(5) 又如:视师(视察军队);视草(检视天子所写文词诏令的草稿);视药(查看汤药);视荫(观察日影)

(6) 治理,处理 [administer;treat]

崔子称疾不视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7) 又如:视朝(天子朝临治理政事);视篆(古代官印皆用篆文,故官吏上任治事称“视篆”)

(8) 看待 [regard;look upon]

弃其妇,致郁郁死,是芋视乃妇也。——清· 周容《芋老人传》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宋· 苏洵《六国论》

然言其户,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清· 洪亮吉《治平篇》

(9) 又如:视遇(看待,照顾);视同膜外(视若无睹;漠不关心);视民如伤(将百姓的疾苦看作自己的伤痛);视为同路人;视伟(看重)

(10) 通“示”。向…表示 [show]

指视我。——《汉书·周勃传》

视民不奢。——《汉书·晁错传》。师古曰:“视读曰示。”

视民不恌。——《诗·小雅·鹿鸣》

亦视项羽无东意。——《汉书·高帝纪》

(11) 又如:视化(显示教化。视,同“示”)

(12) 比照 [compare]

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3) 又如:视秩(比照品级次第)

(14) 效法 [imit]

王懋乃德,视乃厥祖。——《书·太甲中》

(15) 又如:视效(仿效;效法)

(16) 接纳 [admit]

故君子于有馈者,弗能见,则不视其馈。——《礼记·坊记》

(17) 照顾,照看 [care for]。如:视护(照看护理);视濯(古代祭祀时照料洗濯祭器);视寝(侍寝);视养(照料养育);视候(看望,问安)

(18) 发令 [give order]。如:视师(督率军旅);视撝(指挥。视与指通)

词性变化

视的拼音:

shì  

〈词性:名〉

(1) 眼;眼力;视线 [sight;vision]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庄子·养生主》

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视流(目光流转,不专注于一物);视躁(目光不定的样子);视端(目光端正)

(3) 水名。即“涀水” [Shi River]。在河南省叶县西

常用词组

视差、视察、视而不见、视界、视距、视觉、视力表、视盲、视区、视如粪土、视如敝屣、视如寇仇、视如土芥、视若路人、视若无睹、视事、视死如归、视死如饴、视听、视同儿戏、视网膜、视为畏途、视险如夷、视线、视学、视野、视阈、视遇

  拼音    注音  ㄖㄨˊ   
部首  女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VKG  仓颉  VR  郑码  ZMJ  四角  46400  结构  左右电码  1172  区位  4071  统一码  5982  笔顺  フノ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如的拼音:rú(ㄖㄨˊ)  

⒈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⒉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⒊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⒋ 到,往:如厕。

⒌ 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⒍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⒎ 与,和:“公如大夫入”。

⒏ 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⒐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

⒑ 表示举例:例如。

⒒ 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⒓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⒔ 姓。

统一码

如字UNICODE编码U+5982,10进制: 22914,UTF-32: 00005982,UTF-8: E5 A6 82。

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如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according to、as、as if、for instance、like、such as

造字法

会意:从女、从口

English

if, supposing; as if; like, a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如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2) 同本义 [follow]

如,从随也。——《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

有律以如己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犬皆如人意。——《柳宗元《三戒》

(3) 又如:如命(遵从命令);如志(随顺意愿;实现志愿);如令(从令,遵令)

(4) 好像, 如同 [like;as if]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状貌如妇人女子。——《史记·留侯世家》

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如皋雉(比喻男子以才华博得女子青睐);如许(似这般);如今晚儿(现在);如许豚犊(这样的不肖之子);如应如响(十分灵验)

(6) 比得上,及 [can be compared with]

不如无生。——《诗·小雅·苕之华》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战国策·齐策》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僖公三十年》

(7) 又如:我不如他

(8) 去,往 [go]

如,往也。——《尔雅》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史记·项羽本纪》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如扬州过 瓜洲扬子桥。——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遭遇,际遇 [meet]

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因于名场。——《聊斋志异》

(10) 表示举例 [for instance;for example;such as]。如:大文学家、大诗人,如李白、杜甫;工人都很勤劳,如挖土

(11) 相敌;抵挡 [resist]

夫宋之不足如 梁也,寡人知之矣。——《战国策》

(12) 应当 [should]

君若爱司马,则如亡。——《左传》

词性变化

如的拼音:   

〈词性:介〉

(1) 按照 [in accordance with;comply with]

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晋· 干宝《搜神记》

(2) 又如:如详缴(照报告中对原案处理的办法处理,并且准予销案);如律令(按照法令执行。是古代檄文、诏书结尾用语);如式(按照规矩)

如的拼音:   

<连>

(1) 假如,如果 [if]

如,若也。——《广雅》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坟上矣。——《论语·阳货》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后汉书·张衡传》

洛阳亲友如相问。——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

(2) 又如:如有不妥,请予指正;如不修改,未免粗糙;如使(假使;倘若)

(3) 与,和 [and]

公如大夫入。——《仪礼》

(4) 或——表示选择关系 [or]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先进》

(5) 而——表示连接 [but]

如有隐忧。——《诗·邶风·柏舟》

夜中,星陨如雨。——《春秋》

(6) 则——表示结果 [then]。如:如许;如是

如的拼音:   

〈词性:助〉

(1) 用于语末,相当于“然”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论语·述而》

褎如充耳。——《诗·邶风·旄丘》

屯如,乘马班如。——《易·屯卦》

孔子三月如君,则皇皇如也。——《孟子·滕文公上》

(2) 用于语末,相当于“焉”

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易·离》

(3) 相当于“乎”

善如尔之问也。——《礼记》

常用词组

如臂使指、如常、如潮涌至、如出一辙、如初、如此、如此而已、如此这般、如次、如弟、如堕五里雾中、如堕烟海、如法、如法炮制、如风过耳、如故、如果、如何、如虎添翼、如花似锦、如花似玉、如画、如火如荼、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如箭在弦、如胶似漆、如今、如旧、如君、如来佛、如狼似虎、如雷贯耳、如临大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芒在背、如梦初醒、如鸟兽散、如期、如其、如泣如诉、如日方升、如日中天、如入无人之境、如若、如丧考妣、如上、如实、如使、如是、如释重负、如数家珍、如数、如汤沃雪、如同、如晤、如下、如心、如兄如弟、如许、如一、如仪、如蚁附膻、如意、如意算盘、如饮醍醐、如蝇逐臭、如影随形、如鱼得水、如鱼离水、如愿、如愿以偿、如醉如痴、如坐针毡

  拼音    注音  ㄅ一ˋ   
简体部首  攵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攴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86  UMIT  五笔98  ITY  仓颉  FBOK  郑码  KVLM  四角  98240  结构  左右电码  2411  区位  1754  统一码  655D  笔顺  丶ノ丨フ丨ノ丶ノ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敝的拼音:bì(ㄅ一ˋ)  

⒈ 破旧,坏:敝旧。敝俗。敝衣。敝屣。敝帚自珍。

⒉ 谦辞,用于与自己有关的事物:敝人(我)。敝姓。敝处。敝校。敝国。

统一码

敝字UNICODE编码U+655D,10进制: 25949,UTF-32: 0000655D,UTF-8: E6 95 9D。

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敝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弊㡀

汉英互译

my、this、shabby、ragged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break, destroy; broken, tatter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敝的拼音:   

〈词性:形〉

(1) 同本义 [worn-out;old and shabby]

敝,一曰败衣。——《说文》

苟有衣必见其敝。——《礼记·缁衣》。郑训败衣。

邻有敝舆而欲窃之。——《孙子·谋攻》

侯生摄敝衣冠。——《史记·魏公子列传》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又如:敝鼓丧豚(击破鼓,宰杀猪以求神治病。指徒费而无益);敝帷不弃(不轻易丢弃破旧的帷幕);敝衣(破旧衣服)

(3) 疲惫,困乏,衰败 [tired]

还师以敝楚。——《左传·襄公九年》。注:“疲也。”

土敝则草木不长。——《史记·乐书》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资治通鉴》

吏民凋敝。——《汉书·张敞传》

(4) 又如:敝卒(疲惫的士卒);敝敝(疲困的样子)

(5) 败坏;衰败 [decayed;corrupt]。如:经久不敝;敝肠(坏心肠,恶性情);敝人(德行浅薄的人)

(6) 对自己或自己一方的谦称 [my]。如:敝处(本处。敝,破旧;谦称);敝房(谦词。敝室。对人说自己妻子);敝国(自己的国家)

词性变化

敝的拼音:   

〈词性:动〉

(1) 失败 [defeat]

敝于韩。——《左传·僖公二年》。注:“败也。”

(2) 弃 [cast away]

冠而敝之。——《礼记·郊特牲礼》。释文:“弃也。”

(3) 损害[harm;hurt]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左传·僖公三十年》

盖供过求,时价劣经价,则供者必受敝,受敝则迁。——清· 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

常用词组

敝俗、敝屣、敝邑、敝帚自珍

  拼音    注音  ㄒ一ˇ   
部首  尸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NTHH  仓颉  SHOO  郑码  XMII  四角  77281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1460  区位  6979  统一码  5C63  笔顺  フ一ノノノ丨丨一丨一丨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屣的拼音:xǐ(ㄒ一ˇ)  

⒈ 鞋:敝屣。

统一码

屣字UNICODE编码U+5C63,10进制: 23651,UTF-32: 00005C63,UTF-8: E5 B1 A3。

屣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屣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hoe

造字法

形声:从尸、徙声

English

straw sandals or slippers that have no heel-back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屣的拼音:   

〈词性:名〉

(1) 鞋子 [shoe]

屣,履也。——《广雅》

贫贱尔何忧,弃去如脱屣。——宋· 苏轼《巫山》

负箧曳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又如:屣敝(破鞋。喻指无价值之物品);屣脱(脱下鞋子);屣履(拖着鞋子走路)

词性变化

屣的拼音:   

〈词性:动〉

穿着拖鞋走 [slipper]

衣不及带,屣履出迎。——《后汉书·崔骃传》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