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授职惟贤的意思

shòuzhíwéixián

授职惟贤



拼音shòu zhí wéi xián

注音ㄕㄡˋ ㄓˊ ㄨㄟˊ ㄒ一ㄢˊ

解释授:任命。授予职位只限有才德的人。

出处唐·薛登《请选举择贤才疏》:“晋、宋之后,只重门资,为奖人求官之风,乘授职惟贤之义。”

例子领导干部的选拔要真正做到授职惟贤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用人。

感情授职惟贤是中性词。

繁体授職惟賢

近义任人唯贤

英语order a title to the talent(appoint people by merits)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shòu   注音  ㄕㄡˋ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EPC  仓颉  QBBE  郑码  DPWX  四角  52047  结构  左右电码  2219  区位  4258  统一码  6388  笔顺  一丨一ノ丶丶ノ丶フ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授的拼音:shòu(ㄕㄡˋ)  

⒈ 给,与:授予。授权。授命。授奖。授旗。授衔。授意。

⒉ 教,传给:授业。

统一码

授字UNICODE编码U+6388,10进制: 25480,UTF-32: 00006388,UTF-8: E6 8E 88。

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授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䛵受

汉英互译

award、confer、give、instruct、teach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扌、受声

English

give to, transmit; conf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授的拼音: shòu  

〈词性:动〉

(1) (会意。从手,从受,受声。本义:给予;交给)

(2) 同本?[award;confer;give]

授,予也。——《说文》。按,“授”应是后起字。

则从而授之。——《周礼·邻长》

献俘授馘。——《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数也。”

今日必授。——《国语·鲁语》。注:“与也。”

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资治通鉴》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3) 又如:授受(交接;交付和接受);授兵(把武器给战士);授官厅(官府;衙门);授玉(给予玉圭);授室(把家事交给新妇);授赏(奖赏);授简(给予简札);授以全权;授位(授予职位);授政(授予帝位)

(4) 交还,奉还 [return]

子犯授公子载璧。——《国语·晋语四》。注:“授,还也。”

(5) 任命 [appoint]

如今且说贾雨村授了 应天府,一到任就有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红楼梦》

(6) 又如:授正(任命官长);授用(任用);授能(任用有才能的人)

(7) 传授 [instruct;teach]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唐· 韩愈《师说》

天下无以易李伶, 李伶即又不肯授我。—— 侯方域《马伶传》

(8) 又如:授经(讲授经书);授堂(讲授学业的堂室)

(9) 娶(媳妇),尤指旧时为子娶妇 [take]。如:授室

(10) 通“受”。接受 [accept]

凡授嫔妇功,及秋献功。——《周礼·天官·典妇功》

再拜授币。——《周礼·秋官·司仪》

惠公没, 文公授之。——《韩非子·难二》

常用词组

授粉、授奖、授精、授课、授命、授权、授时、授室、授首、授受、授受不亲、授勋、授业、授艺、授意、授与、授予、授职惟贤

  拼音  zhí   注音  ㄓˊ   繁体    
部首  耳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BKWY  仓颉  SJRC  郑码  CEJO  四角  16480  结构  左右电码  5120  区位  5416  统一码  804C  笔顺  一丨丨一一一丨フ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职(職)的拼音:zhí(ㄓˊ)  

⒈ 职务,分(fèn   )内应做的事:职业。职务。职守。职权。天职。尽职。

⒉ 职位,执行事务所处的一定地位:职工。职位。职员。职称。以身殉职。

⒊ 旧时公文用语,下属对上司的自称:卑职。职当奉命。

⒋ 掌管:职掌。

⒌ 由于:职此而已。

统一码

职字UNICODE编码U+804C,10进制: 32844,UTF-32: 0000804C,UTF-8: E8 81 8C。

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职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職聀軄

汉英互译

duty、job、office、post

造字法

形声:从耳、只声

English

duty, profession; office, pos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职的拼音:

zhí  

〈词性:动〉

(1) (形声。从耳,只(戠 zhí  )声。“职”是“记”的意思。 段玉裁:“凡言职者,谓其善听也。”故从耳。本义:识;记。职为识之本字)

(2) 同本义 [remember]

职,记微也。——《说文》

章画职墨兮,前度未改。——《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主管;任职 [be responsible for;be in charge of;take office]

天职生覆。——《列子·天端》。注:“主也。”

职于南京。——《明史》

(4) 又如:职称言路(做谏官);职任民社(管理人民与国家);职客(红、白喜事的主持人);职内(古官名。掌邦赋收入)

(5) 尽职;称职 [fulfil one's duty;be competent for one's job or position]

其不职或贪暴,免归田里,以明赏罚之信。——《新唐书》

(6) 又如:职办(称职而能办事)

词性变化

职的拼音:

zhí  

〈词性:名〉

(1) 职务;职业;职责 [duty;job;occupation]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孟子》

设官分职。——《周礼·太宰》

自去史职。——《后汉书·张衡传》

代百司之职。——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将尽厥职。——明· 顾炎武《复庵记》

(2) 又如:专职(由专人担任的职务);革职(撤职);职役(犹职事。多指较为低贱的职务);职事僧(寺院中分管各项职务的僧人)

(3) 职位;执行事务所 [post;office]

解辫清职。——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迁我京职。——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宰相之职。——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4) 又如:职任(指官员的职位和职责);职僚(职官僚属);职钱(官吏在职时所得的俸钱)

(5) 贡赋,向朝庭交的财物 [tribute]

职如郡县。(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战国策·燕策》

(6) 又如:职贡(职方的贡物。各地以时入员的货品)

(7) 姓

常用词组

职别、职称、职分、职工、职能、职权、职事、职守、职司、职位、职务、职衔、职业、职业病、职业杀手、职业学校、职员、职责、职掌

  拼音  wéi   注音  ㄨㄟˊ   
简体部首  忄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心部  
五笔  NWYG  仓颉  POG  郑码  UNI  四角  90015  结构  左右电码  1919  区位  4609  统一码  60DF  笔顺  丶丶丨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惟的拼音:wéi(ㄨㄟˊ)  

⒈ 单,只:惟独。惟一。惟有。惟恐。惟命是从。惟我独尊。

⒉ 但是:雨虽止,惟路仍甚泥泞。

⒊ 文言助词,常用于句首:惟妙惟肖。惟二月既望。

⒋ 想,思考:思惟(亦作“思维”)。惟度(  )(思量,揣度)。

统一码

惟字UNICODE编码U+60DF,10进制: 24799,UTF-32: 000060DF,UTF-8: E6 83 9F。

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惟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唯隹

汉英互译

alone、but、only、thought

造字法

形声:从忄、隹声

English

but, however, nevertheless; on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惟的拼音: wéi  

〈词性:动〉

(1) (形声。从心,隹( zhuī  )声。本义:思考;思念)

(2) 同本义 [think]

惟,凡思也。——《说文》

臣窃惟事势。——贾谊《治安策》

吾惟之,坚子固不足遣。——《汉书·张良传》

(3) 又如:惟思(思虑);惟度(思考忖度);惟念(思念;考虑)

(4) 为,是 [be]

万邦黎献,共惟帝臣。——《书·益稷》

不变惟何。——[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5) 有 [have]

相亦惟终。——《礼记》

(6) 听从,随从 [obey]

大国苟不以为然也,则亦惟命耳。——刘献廷《广阳杂记》

(7) 又如:惟惟(听从顺服的样子)

(8) 愿,希望 [hope]

若草庵见毁一节,成功之后,万惟留心。——《英烈传》

(9) 又如:惟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而为)

(10) 在于 [lie in]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书·大禹谟》

词性变化

惟的拼音: wéi  

〈词性:副〉

(1) 用来限定范围,相当于“只有”、“只是” [only]

惟明克允。——《书·舜典》

惟士为能。——《孟子·梁惠王上》

惟闻女叹息。——《乐府诗集·木兰诗》

惟吾德馨。——唐· 刘禹锡《陋室铭》

惟有乳下孙。——杜甫《石壕吏》

惟手熟尔。——宋· 欧阳修《归田录》

惟,独也。常语也。或作唯、维。——清· 王引之《经传释词》

(2) 又如:惟一惟精(精诚专事,毫无杂念);惟义是从(只要有道理就坚决服从);惟口起羞(谓言语不慎,招致羞辱);惟利是求(一心为利,别的什么都不顾);惟精惟一(精纯专一)

(3) 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又” [again]。如:惟新(更新)

(4) 相当于“犹”、“还” [still]

惟,犹犹也。——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

(5) 用在句首,表希望、祈使 [wish]

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孟子·梁惠王下》

惟思既往。——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惟思将来。

惟留恋也。

惟希望也。

惟的拼音: wéi  

<连>

(1) 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与”、“和” [and]

告尔四国多方,惟尔殷侯尹民。——《书·多方》

(2) 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则” [then]

德威惟畏,德明惟明。——《书·吕刑》

(3) 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即使”、“虽然” [even if]

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史记·淮阴候列传》

惟的拼音: wéi  

〈词性:介〉

由于,以 [because]

亦惟汝故,以丕从厥志。——《书·盘庚中》

惟的拼音: wéi  

〈词性:助〉

(1) 用在年、月、日之前

惟二月既望(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

(2) 用于句首,无实义

惟士无田,则亦不祭。——《孟子》

(3) 用在句中,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召诰》

常用词组

惟独、惟恐、惟力是视、惟利是图、惟妙惟肖、惟命是从、惟命是听、惟其、惟我独尊、惟一、惟有

  拼音  xián   注音  ㄒ一ㄢˊ   繁体    
部首  贝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JCMU  仓颉  LEBO  郑码  KDXL  四角  27802  结构  上下电码  6343  区位  4745  统一码  8D24  笔顺  丨丨フ丶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贤(賢)的拼音:xián(ㄒ一ㄢˊ)  

⒈ 有道德的,有才能的:贤明。贤德。贤能。贤良。贤惠。贤淑。贤哲。贤人。圣贤。礼贤下士。

⒉ 敬辞,多指行辈较低的:贤弟。贤侄。贤契(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

统一码

贤字UNICODE编码U+8D24,10进制: 36132,UTF-32: 00008D24,UTF-8: E8 B4 A4。

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贤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賢贒䝨

汉英互译

a worthy person、virtuous、worthy

造字法

形声:上形下声

English

virtuous, worthy, good; abl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贤的拼音:

xián  

〈词性:形〉

(1) (形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多财)

(2) 有德行;多才能 [virtuous;talented]

贤,多才也。——《说文》

以财分人之谓贤。——《庄子·徐无鬼》

相如既归, 赵王以为贤大夫。——《史记》

闲贤臣。——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贤声远达(好的名声远扬四处);贤歌(品行技艺都好的歌妓);贤才(德才并美之人);时贤(指当代有贤能有声望的人)

(4) 对人的敬称 [my dear;used for people of the same generation or lower generation]

凡与人言……自叔父母以下,则加“贤”字。——《颜氏家训》

分明是如贤所教,但是小生自小坐书斋,不谙其他生活。——《新编五代史评话》

(5) 又如:贤宰(知县);贤乔梓(尊称人家父子);贤竹林(魏晋间“竹林七贤”。后用作对他人叔姪的敬称);贤弟;贤甥

(6) 良,美善 [fine;good]

东家有贤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多闻其贤。——《史记·陈涉世家》

非不贤也。——《吕氏春秋·察今》

(7) 又如:贤否(好的与坏的);贤妻(贤淑的妻子);贤慧(称美女子善良而明大义)

(8) 艰难;劳苦 [work hard]

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小雅·北山》

词性变化

贤的拼音:

xián  

〈词性:名〉

(1) 有才德的人;人才 [virtuous person;talented person]

三曰进贤。——《周礼·太宰》。注:“有善行也。”

思贤如渴。——《三国志·诸葛亮传》

唐贤今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尊贤而重士(贤,形容词作名词用,贤人)。——汉· 贾谊《过秦论》

思贤如渴。——《三国志》

(2) 又如:贤圣(圣贤);前贤(有才德的前辈);先贤(已去世的有才德的人);圣贤(圣人和贤人)

(3) 人的贤能 [worth;ability]

其贤不及孔子。——唐· 韩愈《师说》

贤的拼音:

xián  

〈词性:动〉

(1) 胜过,超过 [surpass]

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贤于长安君。——《战国策·赵策》

贤于己者。——清· 刘开《问说》

(2) 尊重;崇尚 [advocate]

子夏说:“贤贤易色”。——《老残游记》

(3) 又如:贤贤易色(学习贤美的品德来改变好色之心)

常用词组

贤才君子、贤从、贤达、贤德、贤惠、贤劳、贤良、贤良方正、贤路、贤明、贤能、贤契、贤人、贤士、贤淑、贤哲

授职惟贤: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