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树德务滋的意思

shù

树德务滋



拼音shù dé wù zī

注音ㄕㄨˋ ㄉㄜˊ ㄨˋ ㄗ

解释树:立;德:德惠;务:必须;滋:增益,加多。向百姓施行德惠,务须力求普遍。

出处《尚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例子章炳麟《致段祺瑞电》:“亦曰:‘除恶务尽,树德务滋’而已。”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统治者。

感情树德务滋是中性词。

繁体樹惪務滋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shù   注音  ㄕㄨˋ   繁体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SCFY  仓颉  DEDI  郑码  FXDS  四角  44900  结构  左中右电码  2885  区位  4287  统一码  6811  笔顺  一丨ノ丶フ丶一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树(樹)的拼音:shù(ㄕㄨˋ)  

⒈ 木本植物的通称:树木。树林。树大根深(喻势力大,根基牢固)。

⒉ 种植,培育:树艺(“艺”,种植)。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荫。

⒊ 立,建立:树立。树敌。

⒋ 量词,相当于“株”、“棵”:一树梅花。

⒌ 姓。

统一码

树字UNICODE编码U+6811,10进制: 26641,UTF-32: 00006811,UTF-8: E6 A0 91。

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树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rbor、tree、cultivate

造字法

形声:从木、对声

English

tree; plant; set up, establis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树的拼音:

shù  

〈词性:动〉

(1) (形声。从木,尌( shù  )声。本义:栽树)

(2) 同本义 [plant trees]

树,生植之总名。——《说文》。段注:“植,立也。假借为尌竖字。

宿敢不封殖此树。——《左传·昭公二年》

夫坚树在始。——《国语·晋语》。注:“树木也。”

地道敏树。——周礼《中庸》。注:“谓殖草木也。”

二曰树艺。——《周礼·大司徒》

树之榛栗。——《诗·鄘风·定之方中》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树事(种植草木之事);树杨(种植杨树);十年之计,在于树木;树其树以荫行人

(4) 种植 [plant;grow]

树,种也。——《广雅》

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孟子·滕文公下》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孟子·滕文公上》

(5) 又如:树萱(种植萱草);树稼(种植农作物);树植(种植);树养(种植培养)

(6) 竖起或建起;树立 [erect]

崇牙树羽。——《诗·周颂·有瞽》

犹有未树也。——《庄子·逍遥游》

如是,则人有树事之患,而有争功之祸矣。——《荀子·富国》

皆稽颡树颔,扶服蛾伏。——《汉书·扬雄传下》

树德而济同欲焉。——《左传·成公二年》

无易树子。——《公羊传·僖公三年》

筑石寨土堡于要隘,树帜曰:“谢庄团练 冯”。——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又如:树炮(架炮);树建(建立,树立);树表(竖立标志);树栅(构筑栅栏);树牙(建立牙旗);树竿(竖着竹竿);树功(建立功勋);树事(建立事业);树基(建立根基);树教(建立教化);树君(立君主);树子(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

(8) 培植;培养 [cultivate;foster]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

词性变化

树的拼音:

shù  

〈词性:名〉

(1) 树木 [tree]

树,木总名也。——《广韵》

树,木生植之总名。——《说文系传》

有嘉树焉,宣子誉之。——《左传·昭公二年》

树木方盛。——《礼记·月令》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又如:果树;松树;树科(草丛;灌木丛);树上开花(比喻好上加好);树老招风,人老招贱(树老被风吹,人老被轻视);树末(树梢);树桠(树杈子);树杪(树梢);树株(树棵);树阙(树间空隙);树簇(树木丛生);树瘢(树木经砍伐后留下的疤痕)

(3) 树状物 [sth.resembling a tree]。如:铅树;脉管树;肺泡树;活树,小脑活树

(4) 姓

常用词组

树碑立传、树本、树本、树杈、树串儿、树丛、树大招风、树倒猢狲散、树德、树敌、树顶、树蔸、树干、树根、树功立业、树冠、树胶、树立、树林,树林子、树苗、树木、树人、树梢、树身、树势、树熟儿、树薯、树阴,树荫、树欲静而风不止、树枝、树脂、树种

  拼音    注音  ㄉㄜˊ   
部首  彳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  TFLN  仓颉  HOJWP  郑码  OIAW  四角  24231  结构  左右电码  1795  区位  2134  统一码  5FB7  笔顺  ノノ丨一丨丨フ丨丨一一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德的拼音:dé(ㄉㄜˊ)  

⒈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⒉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⒊ 恩惠:德施。德泽(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

⒋ 姓。

统一码

德字UNICODE编码U+5FB7,10进制: 24503,UTF-32: 00005FB7,UTF-8: E5 BE B7。

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德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㥀㥁徳恴悳惪

汉英互译

heart、mind、morals、virtu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ethics, morality, virtu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德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彳( chì  ),惪(   )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2) 同本义 [ascend]

德,升也。——《说文》

君子德车。——《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

(3) 感激 [be grateful]

然则德我乎。——《左传·成公三年》

(4) 通“得”。取得,获得 [get]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四十九章》

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墨子·节用上》

词性变化

德的拼音:   

〈词性:名〉

(1) 道德,品行 [virtue;moral character;integrity]

德,德行。——《篇海类编》

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周礼·地官》注

德何如可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

六三德。正直、刚克、柔克也。——《书·洪范》。注:“至德,敏德,孝德也。”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三国志·诸葛亮传》

无德不贵,无能不官。——《荀子·王制》

(2) 又如:德薄(德行浅薄);德望(品德与名誉);德器(德行器量);德被四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德薄望浅(谦词。品德低下,名望轻微);德门(能恪遵礼教道德的人家);德誉(道德声誉);德馨(道德芳馨);德艺(道德与才艺);德操(道德操行)

(3) 恩惠;恩德 [kindness;favor]

是不敢倍德畔施。——《战国策·秦策》。注:“恩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德施(恩惠;恩泽);德惠(德泽恩惠)

(5) 仁爱;善行 [kindheartedness]。如:德意(善意);德政(良好的政治措施或政绩);德法(儒家谓合乎仁德的礼法);德厚(仁厚)

(6) 心意 [heart;mind]。如:同心同德

(7) 福 [happy]

百姓之德也。——《礼记·哀公问》

常用词组

德才兼备、德操、德高望重、德高望尊、德化、德色、德馨、德行、德行、德性、德祐、德语、德育、德泽、德政

  拼音    注音  ㄨˋ   繁体    
部首  力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86  TLB  五笔98  TER  仓颉  HEKS  郑码  RSYM  四角  27427  结构  上下电码  0523  区位  4681  统一码  52A1  笔顺  ノフ丶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务(務)的拼音:wù(ㄨˋ)  

⒈ 事情:事务。任务。公务。特务。不识时务(不认识时代潮流和当前形势)。

⒉ 从事,致力:务工。务实(从事或讨论具体的工作)。务虚。当务之急。

⒊ 追求:好(hào   )高务远。

⒋ 必须,一定:务必。务须。除恶务尽。

⒌ 旧时收税的关卡(现多用于地名):曹家务(在中国河北省)。

⒍ 姓。

统一码

务字UNICODE编码U+52A1,10进制: 21153,UTF-32: 000052A1,UTF-8: E5 8A A1。

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务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ffair、be sure to、business、devote one's efforts to

造字法

形声:从力、声

English

affairs, business; must, shoul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务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力,務(   )声。从力,表示要致力于某事。本义:致力,从事)

(2) 同本义 [be engaged in]

非务相反也。——《吕氏春秋·察今》

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战国策·秦策一》

务耕织。——汉· 贾谊《过秦论》

(3) 又如:务能(竭力);务精(极力求精;精益求精);务穑(务农);务法(致力于法治);务本(专心致力于根本);务外(谓研究学问,只致力于表面,不求深入);务纯(致力于深钻细研,以达炉火纯青);务本(致力于根本);务于东(在东方致力作战)

(4) 操劳 [work hard]。如:务时(谓及时耕作,不误农时)

(5) 谋求 [seek]

不务文字奇。——白居易《寄唐生》

(6) 追求 [pursue]

务采色。——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7) 又如:贪多务得

(8) 热;焐 [heat]。如:务脚(焐脚;暖脚)

词性变化

务的拼音:

  

〈词性:名〉

(1) 事业;事务 [affair;business]

必因此为务。——《史记·货殖列传》

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汉· 晁错《论贵粟疏》

方今之务。

军中多务。——《资治通鉴·汉纪》

卿言多务

(2) 又如:公务;私务;家务;税务;国务;校务

(3) 紧要的事情 [important thing]。如:务头(词曲中最动人的地方)

(4) 工作 [work]。如:务外(在外游荡,不干正事)

(5) 职业 [occupation]

以剥削贫民为务。——谭嗣同《仁学》

(6) 古代官署名。多为掌管贸易和税收的机构 [an ancient local authority]

有言汝州地可为稻田者,因用其言,置务掌之,号稻田务。——《宋史·食货志上二》

(7) 宋、元时的酒店 [shop]

村务里嗑酒去。——汤显祖《牡丹亭》

务的拼音:

  

〈词性:副〉

(1) 一定;务必 [must;be sure to]

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孟子·告天下》

来日吾出战,务要生擒黄忠。——《三国演义》

陈言之务去。——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而务去之。

(2) 又如:务能(尽量;尽其所能);务请出席;务使大家明白这一点

常用词组

务必、务工、务农、务期、务求、务实、务须、务虚、务要、务正

  拼音    注音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  IUXX  仓颉  ETVI  郑码  VUZZ  四角  38132  结构  左右电码  3320  区位  5544  统一码  6ECB  笔顺  丶丶一丶ノ一フフ丶フ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滋的拼音:zī(ㄗ)  

⒈ 生出,长:滋生。滋芽。滋事。滋扰(骚扰生事)。潜滋暗长。

⒉ 增益,加多:滋养。滋补。滋阴。

⒊ 汁液,润泽:滋润。

⒋ 味道:滋味。

⒌ 喷射:往外滋水。

⒍ 浊:“何故使吾水滋?”

统一码

滋字UNICODE编码U+6ECB,10进制: 28363,UTF-32: 00006ECB,UTF-8: E6 BB 8B。

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滋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孖濨稵

汉英互译

grow、multiply

造字法

形声:从氵、兹声

English

grow, multiply, increase; thriv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滋的拼音:   

〈词性:名〉

(1) 滋水 [Zi River]

滋水出牛饮山白陉谷,东入 呼沱。从水,兹声。——《说文》

(2) 一名兹水,今名磁河。源出河北省阜平县西部南坨山东,今为潴龙河支流

(3) 浆,液汁 [thick liquid]

墨井盐池,玄滋素液。——左思《魏都赋》

流光驿驿,甘滋泥泥。——邹阳《酒赋》

(4) 滋味 [taste]

丧有疾,食肉饮酒,必有草木之滋焉,以为姜桂之谓也。——《礼记》

词性变化

滋的拼音:   

〈词性:动〉

(1) 通“孳”。滋生;繁殖 [multiply;grow]

滋,益也。——《说文》

无使滋蔓。——《左传·隐公元年》。服注:“益也。”

草木庳小不滋。——《吕氏春秋·明理》

事滋无成。——《左传·襄公八年》

树德务滋,除恶务本。——《书·泰誓下》

(2) 又如:滋疑(引起怀疑);滋乳(滋生繁衍);滋漫(滋生蔓延);滋演(滋生演变);滋蕃(滋生繁育);滋茂(植物生长繁茂);滋硕(竹长茂盛);滋荣(生长繁茂)

(3) 滋补。供给身体以养分;补养 [tonic]。如:滋阴(滋补阴虚);滋膳(补养的膳食);滋助(滋补)

(4) 栽种 [plant]

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楚辞》

(5) 又如:滋培(栽培;养育);滋植(培植)

(6) 浸染 [permeate]。如:滋沥(汁液渗滴);滋液(渗透的汁液);滋穴(喷涌泉水的洞穴)

(7) 增长 [increase](今国之疵,民之病,有滋而无损焉,乌所谓言之效邪?)—— 王安石《上田正言书二》

(8) 又如:滋殖(增加;增长)

滋的拼音:   

〈词性:副〉

更加,愈益 [more]——表示程度

去人滋久,思人滋生。——魏源《默觚上》

滋可痛已。(更加使人悲痛。可,值得。已,同“矣”。)——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滋的拼音:   

〈词性:形〉

(1) 繁盛;茂盛 [flourishing]。如:滋阜(繁盛);滋盛(众多;兴旺);滋繁(益繁;滋生繁多)

(2) 味美 [delicious]。如:滋美(美食);滋旨(美好的滋味或意味)

(3) 肥腻 [fat]。如:滋腴(肥腻的荤食);滋膏(脂膏)

(4) 脏污,污浊 [dirty]

不获世之滋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滋垢(污垢);滋泥(污浊的烂泥);滋秽(污秽)

常用词组

滋补、滋蔓、滋扰、滋润、滋润、滋生、滋事、滋味、滋养、滋长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