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ǔ jì hú zōng
注音ㄕㄨˇ ㄐ一ˋ ㄏㄨˊ ㄗㄨㄥ
解释比喻人行踪鬼祟。
出处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拈毕》:“羽椿忠大节,而世有责之备者;蒙鼠迹狐踪,而世有赞其能者。”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鼠迹狐踪是贬义词。
繁体鼠跡狐蹤
动物生肖牛,虎,蛇
鼠的拼音:shǔ(ㄕㄨˇ)
⒈ 哺乳动物的一科,门齿终生持续生长,常借啮物以磨短,繁殖迅速,种类甚多,有的能传播鼠疫等病原,并为害农林草原,盗食粮食,破坏贮藏物、建筑物等(俗称“耗子”):老鼠。鼠胆。鼠目寸光。投鼠忌器。鼠辈。
⒉ 隐忧:鼠思。
鼠字UNICODE编码U+9F20,10进制: 40736,UTF-32: 00009F20,UTF-8: E9 BC A0。
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鼠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䑕鼡
rat
象形:像鼠之形
rat, mouse; KangXi radical 208
详细解释◎ 鼠的拼音: shǔ
〈词性:名〉
(1) (象形。头部象锐利的鼠牙,下象足、脊背、尾巴形。本义:老鼠)
(2) 同本义 [mouse;rat]
鼠,穴虫之总名也。——《说文》
谁谓鼠无牙?——《诗·召南·行露》
鼠小虫,性盗窃。——《汉书·五行志》
鼠者,人之所薰也。——《说苑·善说》
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汉· 贾谊《陈政事疏》
逆夷各狐凭鼠伏。——《三元里人民抗英》
(3) 又如:鼠窜而狼忙(形容逃窜得匆忙狼狈);鼠牙雀角(比喻强暴侵凌,引起争讼);鼠盗蜂起(封建统治阶级对小股农民起义的污蔑);鼠腹蜗肠(形容器量狭小);鼠市(一种戏鼠的器具);鼠布(以鼠毛制成的布);鼠裘(用鼠皮制的裘袍)
(4) 十二生肖之一
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周书》
(5) 喻指小人、奸臣。如:鼠目(比喻见识狭小);鼠璞(比喻有名无实的人或物);鼠窃(比喻小贼);鼠雀之辈(卑微之徒)
(6) 通“癙”,忧;病 [disease]
鼠思泣血。——《诗·小雅·雨无止》
狸头愈鼠,鸡头已瘘。——《淮南子》
(7) 比喻胆小怕事 [cowardly]。如:鼠步(指趑趄却步如鼠。形容恭谨畏惧);鼠胆(比喻胆小)
(8) 瘰疬,淋巴结核 [scrofulous]。如:鼠疮;鼠瘘
鼠辈、鼠窜、鼠胆、鼠肚鸡肠、鼠目寸光、鼠窃狗盗、鼠疫
迹的拼音:jì(ㄐ一ˋ)
⒈ 脚印:踪迹。足迹。血迹。笔迹。
⒉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印迹。
⒊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古迹。实迹。
⒋ 追寻踪迹:“汉求将军急,迹且至臣家”。
⒌ 据实迹考知:“迹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
迹字UNICODE编码U+8FF9,10进制: 36857,UTF-32: 00008FF9,UTF-8: E8 BF B9。
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迹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蹟跡脔䢌䟱
mark、remains、ruins、trace、vestige
形声:从辶、亦声
traces, impressions, footprints
详细解释◎ 迹的拼音:
跡、蹟 jì
〈词性:名〉
(1) 同本义 [footmark]
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 播吾(山名),刻疏人迹其上。——《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 又如:浪迹天涯;人迹(人的足迹);人迹罕至;迹蹈(重复走过的路);迹状(行迹);迹响(踪迹和声响)
(3) 留下的印子 [mark]
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聊斋志异·促织》
(4) 又如:痕迹;血迹;笔迹;墨迹
(5) 前人留下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 [remains]
故平公之迹不可明也。——《韩非子·难一》
(6) 又如:古迹;胜迹;古城墙的遗迹;史迹;迹相(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情况,可借以推断过去或将来)
(7) 通“绩”。功劳 [achievement;merit]
如是则其迹长矣。——《荀子·正名》
◎ 迹的拼音: jì
〈词性:动〉
(1) 追踪;追寻 [shadow]
逻者见之,知非其国人也,迹其所憩执之。——岳珂《桯史》
(2) 又如:迹察(寻迹察访);迹盗(跟踪查捕盗贼);迹访(寻访)
(3) 遵循 [follow]。如:迹附(追随)
迹象
狐的拼音:hú(ㄏㄨˊ)
⒈ 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略像狼。毛赤黄色,性狡猾多疑,遇见攻击时肛门放出臭气,乘机逃跑。皮可做衣服(通称“狐狸”):狐臭(腋下臭气)。狐肷(狐腋下和腹部的毛皮)。狐疑(多疑)。狐媚(曲意逢迎,投入所好)。狐死首丘(传说狐狸将死,头必向出生的山丘。喻不忘本,亦喻对故乡的思念)。
⒉ 姓。
狐字UNICODE编码U+72D0,10进制: 29392,UTF-32: 000072D0,UTF-8: E7 8B 90。
狐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狐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瓠瓡
fox
形声:从犭、瓜声
species of fox
详细解释◎ 狐的拼音: hú
〈词性:名〉
(1) (形声。从犬,瓜声。本义:狐狸)
(2) 同本义 [fox]
朕狐疑。——《汉书·文帝纪》。注:“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故言疑者称狐疑。”
小狐汔济。——《易·未济》
狐鸣呼曰。——《史记·陈涉世家》
狐裘不暖锦衾薄。——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狐凭鼠伏。——《广东军务记》
(3) 又如:狐丘(狐穴居之小山);狐白(狐腋下的白毛);狐兔(狐和兔);狐仙(传说狐狸能修炼成仙,化为人形,与人来往)
(4) 喻坏人,小人 [bad person]。如:狐唱枭和(喻坏人互相呼应);狐狼(喻奸诈凶恶);狐鼠(喻小人;坏人);狐鸣枭噪(喻小人嚣张);狐禅(异端邪说)
狐臭、狐假虎威、狐狸、狐狸精、狐狸尾巴、狐媚、狐朋狗友、狐裘羔袖、狐犬、狐群狗党、狐臊、狐死首丘、狐仙、狐疑、狐疑不决
踪的拼音:zōng(ㄗㄨㄥ)
⒈ 人或动物走过留下的脚印:踪影。踪迹。追踪。失踪。跟踪。无影无踪。
踪字UNICODE编码U+8E2A,10进制: 36394,UTF-32: 00008E2A,UTF-8: E8 B8 AA。
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踪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蹤䢨
footprint、trace、trail
形声:从足、宗声
footprints, traces, tracks
详细解释◎ 踪的拼音:
蹤 zōng
〈词性:名〉
(1) (形声。从足,从(宗)声。本义:脚印,踪迹)
(2) 同本义 [trace]
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李白《谒老君庙》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访其遗踪。——宋· 苏轼《石钟山记》
绝无踪响。——《聊斋志异·促织》
胆寒潜踪。——《广东军务记》
(3) 又如:踪尘(尘世的事情);踪绪(踪迹,头绪);踪响(踪迹和声响);踪辙(踪迹)
(4) 事物的痕迹 [track]
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己随风。——《鹿虔扆·临江仙》
(5) 又如:踪由(事情的始末);跟踪
◎ 踪的拼音: zōng
〈词性:动〉
(1) 追随 [follow]
朕欲远追周文,近踪 光武,使宗庙有太山之安。——《晋书·刘曜载书》
质菲薄而难踪,心恬愉而去惑。——《隋书》
(2) 又如:踪行(跟着走)
踪迹、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