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uò gǔ qiē jīn
注音ㄕㄨㄛˋ ㄍㄨˇ ㄑ一ㄝ ㄐ一ㄣ
解释犹言融贯古今。形容学识渊博。
出处明·顾起元《客座赘语·文士》:“孙幼如起都,少而称诗,长而经义,雅丽宏肆,铄古切今,极才人之致。”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铄古切今是中性词。
繁体鑠古切今
动物生肖牛,虎,蛇
铄(鑠)的拼音:shuò(ㄕㄨㄛˋ)
⒈ 熔化金属: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⒉ 消毁,消损:“秦先得齐宋,则韩氏铄”。
⒊ 同“烁”。
铄字UNICODE编码U+94C4,10进制: 38084,UTF-32: 000094C4,UTF-8: E9 93 84。
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铄字收录于 现通表 。
鑠
形声:从钅、乐声
melt, smelt; shine
详细解释◎ 铄的拼音:
鑠 shuò
〈词性:动〉
(1) (形声。从金,乐声。本义:熔化)
(2) 同本义 [melt]
铄,销金也。——《说文》
流金铄石些。——《楚辞·招魂》
夫铄金在炉,庄蹻不顾。——《盐铁论·诏圣》
大热铄石流金。——《淮南子·诠言训》
人无筋骨之强,爪牙之利,故割革而为甲,铄铁而为刃。——《淮南子·兵略》
(3) 又如:铄金(销熔金属);铄石流金(使金石熔化。比喻酷热。同“流金铄石”);铄化(熔化);铄金点玉(熔化金属,玷污美玉)
(4) 销毁 [destroy]
彼人含其明,则天下铄矣。——《庄子·胠箧》
(5) 又如:铄绝竽瑟(完全销毁乐器)
(6) 削弱 [weaken]
秦先得 齐宋,则 韩氏铄, 韩氏铄则 楚孤而受兵也。——《战国策》
(7) 渗入 [permeate]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
(8) 毁谤 [slander]。如:铄金毁骨(比喻毁谤太多,使人无以自存)
(9) 同“烁”。灼烁,光彩夺目 [blaze]。如:铄闪(闪烁);铄铄(光芒闪耀的样子)
◎ 铄的拼音:
鑠 shuò
〈词性:形〉
(1) 明亮,光明 [bright]
故其华表则镐镐铄铄,赫奕章灼若日月之丽天也。——魏· 何晏《景福殿赋》
(2) 又如:铄亮(非常明亮)
(3) 美好的样子 [fine]。如:铄懿渊积(德行美好,学问渊博)
(4) 光辉美盛的样子 [beautiful]。如:铄颖(光辉美盛,颖秀突出)
古的拼音:gǔ(ㄍㄨˇ)
⒈ 时代久远的,过去的,与“今”相对:古代。古稀(人七十岁的代称,源于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古典。古风。古训。古道(a.指古代的道理;b.古朴;c.古老的道路)。
⒉ 古体诗的简称:五古(五言古诗)。七古(七言古诗)。
⒊ 姓。
古字UNICODE编码U+53E4,10进制: 21476,UTF-32: 000053E4,UTF-8: E5 8F A4。
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古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age-old、ancient
今
会意:从十、从口
old, classic, ancient
详细解释◎ 古的拼音: gǔ
〈词性:名〉
(1)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2) 同本义 [ancient times]
古,故也。——《说文》
大古冠布。——《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
以是为近古也。——《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
慨长思而怀古。——《文选·张衡·东京赋》
别求闻由古先哲王。——《书·康诰》
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吕氏春秋·察今》
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 务光是也。—— 清· 黄宗羲《原君》
(3) 又如:远古(遥远的古代);古字(指隶书以前的古代文字);古器(可供玩赏的古代器物;古代乐器);古货(古代货币);古贤(古代贤人)
(4) 古代的事物,特指先哲的遗典、道统。古代的典章、文献 [books or orthodoxies of ancient sages]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唐· 韩愈《师说》
宽至雒阳,复从 周王孙受古义,号《周氏传》。——《汉书·丁宽传》
(5) 又如:仿古;考古;拟古;怀古;古义(古书的义理);古谊(古代典籍之义理);古逸(指未加纂辑的古诗文等)
(6) 古人 [the ancients]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陈古义以刺今,不说德而好色也。——《诗·郑风·女曰鸡鸣序》
(7) 又如:古老上人(古人);古义(古人立身行事的道理;古人对经籍的传统解释);古节(古人立身的节操);古谊(古贤人之风义)
(8) 天 [Heaven]
天为古。——《周书·周祝》
曰若稽古。——《书·尧典》
其于中古乎。——《易·系辞传》
(9) 又如:古帝(指天帝);古后(先王,前代帝王)
(10) 古体诗的简称 [form of pre-Tang poetry]。如:古风(古体诗。每篇字数不拘,每句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不讲平仄,用韵亦较自由);五言古;七言古
(11) 古巴的简称 [Cuba]。如:中古建交
(12) 象声词。如;古剌剌(旗子飘动或甩鞭的声响);古鲁鲁(古鹿鹿。形容物体转动;也指腹内肠子蠕动或液体喷出的声响);古都都(多形容水不断涌出的声响)
◎ 古的拼音: gǔ
〈词性:形〉
(1) 久远;古老 [ancient;age-old] ——用来指从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的东西
古,久也。——《玉篇》
逝不古处。——《诗·邶风·日月》
古训是式。——《诗·大雅·烝民》
今之于古也。——《吕氏春秋·长见》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唐· 杜牧《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承湘南亲友》
(2) 又如:古文明;古王朝;古堡(边疆古老的城堡;营垒);古渡(古老的渡口);古始(远古);古礼(古时的礼制)
(3) 质朴 [simple]。如:古穆(古朴凝重);古峭(古朴端肃;古朴简劲);古健(古朴雄健);古常(古朴寻常)
(4) 奇特,不同凡俗;执拗 [strange]
(5) 又如:古执(固执。古板执拗);古董(方言。比喻顽固守旧的人);古涩(形容文句古奥难读)
(6) 旧,原来 [old;former]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宋· 沈括《梦溪笔谈》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古诗十九首》
古奥、古板、古北区、古刹、古厝、古代、古代、古道、古道热肠、古典、古董、古都、古方,古方儿、古风、古怪、古冠、古国、古话、古画、古籍、古记、古迹、古今、古今中外、古井无波、古劲、古旧、古来、古兰经、古老、古里古怪、古历、古貌古心、古朴、古气、古腔古调、古钱、古人、古色古香、古尸、古诗、古时、古式、古书、古玩、古往今来、古为今用、古文、古文字、古文字学、古物、古昔、古稀、古训、古雅、古谚、古意、古音、古远、古语、古筝、古装、古拙
切的拼音:qiē(ㄑ一ㄝ)
⒈ 用刀从上往下用力:切菜。切除。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在业务、思想各方面互相吸取长处,纠正缺点,如“切切琢磨”)。
切的拼音:qiè(ㄑ一ㄝˋ)
⒈ 密合,贴近:切当(dàng )。切肤(切身)。切己。亲切。
⒉ 紧急:急切。迫切。
⒊ 实在:切忌。恳切。
⒋ 旧时汉语标音的一种方法,用两个字,取上一字的声母与下一字的韵母拼成一个音。亦称“反切”。
切字UNICODE编码U+5207,10进制: 20999,UTF-32: 00005207,UTF-8: E5 88 87。
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切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砌
anxious、be sure to、chip、chop、correspond、cut、knife、log、shear
形声:从刀、七声
cut, mince, slice, carve
详细解释◎ 切的拼音: qiē
〈词性:名〉
通“砌”。台阶 [steps]
切皆铜沓黄金涂。——《汉书·外戚·孝成赵皇后传》
◎ 切的拼音: qiē
〈词性:动〉
(1) (形声。从刀,七声。本义: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
(2) 同本义 [cut into parts;slice]。如:切花(从植株上剪下的花枝或枝叶);切心(比喻痛切);切肺(祭祀所用的肺);切象(切,割取。取象以作比喻);切腹(剖腹自杀);切菜;切肉
(3) 治骨。加工珠宝骨器的工艺名称 [cut]。如:切错(治理器物);切玉(割玉);切镂(镂刻;雕刻)
(4) 切磋。指学行上切磋相正 [compare notes]。如:切切(相互敬重切磋勉励的样子);切正(切磋相正);切直(切磋相正);切摩(切磋相正);切磨(切磋相正);切责(互相切磋责勉);切厉(切磋砥砺)
(5) 直线、曲线或面等与圆、弧或球相交于一点 [tangent]。如:切面;切球;切圆
(6) 另见 qiè
切变、切除、切磋、切磋琢磨、切点、切断、切割、切口、切面、切片、切片、切片机、切向力、切向速度、切削、切屑
◎ 切的拼音: qiè
〈词性:动〉
(1) 摩擦;接触 [rub]
切,摩也。——《广雅》
不待切脉。——《史记·扁鹊仓公传》
可切循把握。——《淮南子·原道》
(2) 又如:切齿(咬紧牙齿。形容痛恨);切磨(摩擦;摩搓);切摩(摩擦);切循(抚摩)
(3) 契合。与…相一致 [correspond to]。如:不切实际;译文不切原意;切正(恰切平正);切用(切合实用);切至(犹切当);切事(切合情事);切病(切中弊病)
(4) 一定要 [be sure to]
诸位切不可乱动。——《老残游记》
(5) 又如:切照(依照;按照);切须(必须;切要);切不可骄傲;切勿吸烟;切勿(务必不要);切戒(务须避免);切莫(务必不要);切须(务必)
(6) 靠近;贴近 [press close to]
切于身心。——清· 刘开《问说》
(7) 又如:切倚(相依相偎,十分亲昵);切邻(近邻);切心(贴身);亲切(亲近;密切)
◎ 切的拼音: qiè
〈词性:形〉
(1) 急切;急迫 [anxious]
切问而近思。——《论语》。皇疏:“犹急也。”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迨诉频切。——唐· 李朝威《柳毅传》
其切如是。——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2) 又如:出国心切;激切(言语直而急);心切(心情急迫);切峻(急切严厉);切事(迫切的事);切问(急切问难);切紧(迫切、要紧)
(3) 深;深切 [deep]
切,深也。——《汉书·霍光传》注
(4) 又如:切恐(深怕);切爱(深深的爱);痛切(悲痛而深切);切究(深究);切怛(深切悲伤);切谢(深切感谢)
(5) 恳切;率直 [earnest and straightforward]
直言世谏。——《汉书·东方朔传》
(6) 又如:切谓(恳切地说);切劝(诚恳地相劝);热切(热烈恳切);切至(恳切周至)
(7) 严厉 [stern]
故为政以苛为察,以切为明…大败大裂之道也。——《文子·上礼》
(8) 又如:切责(严厉谴责);切让(严厉责备);切厉(严厉)
(9) 激烈 [intense]
旋以论事过切,为宰臣所非。——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
(10) 又如:切论(激切的议论);切愕(谓激切直言)
(11) 严重 [severe]。如:切手(致人死命的招数)
(12) 另见 qiē
切齿、切肤之痛、切骨之仇、切合、切激、切记、切忌、切近、切口、切脉、切盼、切迫、切切、切切私语,切切细语、切身、切实、切实、切题、切望、切要、切音、切云、切责、切诊、切中、切中时弊、切嘱
今的拼音:jīn(ㄐ一ㄣ)
⒈ 现在:今天。今生。今世。今番(这次)。古为今用。今是昨非。
今字UNICODE编码U+4ECA,10进制: 20170,UTF-32: 00004ECA,UTF-8: E4 BB 8A。
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今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modern、now、this、today
古、昔
会意
now, today, modern era
详细解释◎ 今的拼音: jīn
〈词性:名〉
(1) (会意。从佶亼( jí )。本义:现在)
(2) 同本义 [the present]
今,是时也。——《说文》
今,时辞也。——《苍颉篇》
迨其今兮。——《诗·召南·摽有梅》
于今三年。——《诗·豳风·东山》
吾今召君矣。——《史记·汲郑传》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战国策·燕策》
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今其室十无一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今之高爵显位。——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今年四月。(指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即戊戌年。四月,旧历。公历是六月。)——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3) 又如:今朝三明朝四(指一天天地推诿、拖延);今雨(新近结交的朋友);今愁古恨(今人之愁和古人之恨);今下(现时,眼下);今夕何夕(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赞叹语。谓此良辰)
(4) 现代;当代。与“古”相对 [modern times]
今之乐,犹古之乐也。——《孟子·梁惠王下》
(5) 又如:今上(帝制时代,尊称当代在位的皇帝);今体(当代所通行的诗、文、书法等体裁。别于古体而言);今字(指当代所使用的文字。即:楷书;隶书)
(6) 通“金” [gold]。如:今蝉蜕壳(金蝉脱壳。今,通“金”。比喻用计谋逃脱)
(7) 姓
◎ 今的拼音: jīn
〈词性:副〉
即将;立刻;马上 [immediately;at once;right away]
夺项王天下者,必 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项羽本纪》
◎ 今的拼音: jīn
〈词性:连〉
假使,如果 [if]
今有人于此。——《墨子·公输》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 鲧禹笑矣。(今,如果。)——《韩非子·五蠹》
今王鼓乐。——《孟子·梁惠王下》
今括一旦为将。—— 汉· 刘向《列女传》
今若断斯织。
◎ 今的拼音: jīn
〈词性:代〉
这,此 [this]。如:今次(这次);今遭(这一回);今早(今朝;今天)
今不如昔、今番、今非昔比、今后、今年、今儿、今生、今世、今是昨非、今岁、今天、今昔、今译、今音、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