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送佛送到西天的意思

sòngsòngdàotiān

送佛送到西天



拼音sòng fó sòng dào xī tiān

注音ㄙㄨㄥˋ ㄈㄛˊ ㄙㄨㄥˋ ㄉㄠˋ ㄒ一 ㄊ一ㄢ

解释比喻做好事做到底。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姐姐原是为救安公子而来,如今自然送佛送到西天。”

用法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感情送佛送到西天是中性词。

近义送佛送到西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sòng   注音  ㄙㄨㄥˋ   
简体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辵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UDPI  仓颉  YTK  郑码  UAGW  四角  38308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23  区位  4345  统一码  9001  笔顺  丶ノ一一ノ丶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送的拼音:sòng(ㄙㄨㄥˋ)  

⒈ 把东西从甲地运到乙地:送信。送审。输送。护送。呈送。

⒉ 赠给:送礼。赠送。雪中送炭。

⒊ 陪伴人到某一地点:欢送。送别。送亲。

⒋ 丢掉:断送。

统一码

送字UNICODE编码U+9001,10进制: 36865,UTF-32: 00009001,UTF-8: E9 80 81。

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送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ccompany、deliver、give、send-off

相关字词

收、迎、取、接

造字法

先内后外会意

English

see off, send off; dispatch, giv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送的拼音: sòng  

〈词性:动〉

(1) (会意。小篆字形)

(2) 同本义 [accompany bride to bridegroom's family on wedding day]

送,遣也。——《说文》。

送迎无礼。——《荀子·富国》。注:“致女也。”

(3) 又如:送嫁(送亲);送娘(方言。送新娘子);送房(结婚之夕,亲友陪送新郎入洞房);送亲(娘家人送出嫁的姑娘上轿或送新娘到男家)

(4) 送行;送别 [see sb.off wish sb.bon voyage]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 楚山孤。——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

(5) 又如:送车(到车站送行;又指送行的车);送迎钱(迎送官员的开销);送任(送亲属去当人质);送迎(送往迎来);送路(送行;饯别);送故迎新(送旧官,迎新官;送旧岁,迎新年)

(6) 将东西运去或传交 [deliver;carry]。又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干戈日滋,行者赍,居者送,中外骚扰相奉。——《汉书·食货志》

(7) 如:送茶(送礼);送还(送给);送款(表示诚心诚意的投降);送风(传递消息,通风报信);送盏(递送酒器以劝饮);送语(传话);送意(传送情意);送怀(传达思想感情)

(8) 遣送 [send back;repatriate]

愬以槛车送 元济诣京师。——《资治通鉴·唐纪》

(9) 又如:送遣(遣送,送归);送转(方言。送归,送还);送传(押送递解);送官(送交官府)

(10) 送葬;送丧 [take part in a funeral procession;attend a funeral]

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器者百里不绝。——《明史·海瑞传》

(11) 又如:送老(安葬老人或长辈);送横(为横死者送丧);送哭(哀哭而送葬)

(12) 馈赠 [give as a present]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曾有所失哉。——《史记·魏公子列传》

(申屠臾)坐为 九江太守受故官送有罪,国除。——《史记·申屠嘉列传》

(13) 又如:送定(为定婚,男方给女方家里送聘礼);送锅(送饭锅祝贺乔迁之喜);送粥米(妇女坐月子时,娘家和亲戚送给她鸡蛋、小米等东西);送鲜(赠送新鲜食品);送赆(赠送钱财、礼物);送盘(方言。送聘礼);送遗(赠送);送汤(亲友女儿出嫁或生产,送礼致贺)

(14) 了结;断送 [bring upon oneself]

夫以慕容超之强,身送东市; 姚泓之盛,面缚西都。——《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

才上马齐声儿喝道,只这的便是那送了人的根苗。——《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张云庄·红绣鞋》

(15) 又如:送断(断送;葬送);送死

(16) 度过,排遣 [spend]。如:送老(排遣年老的时光);送春(送社。送别春天);送夏(送别夏天);送腊(辞送腊月)

(17) 送神 [send off the gods after the offering of sacrifices]。如:送社(送春);送祟(巫师祛送鬼祟的仪式);送佛送到西天(帮人帮到底)

常用词组

送别、送殡,送丧、送呈、送达、送放、送风、送给、送故迎新、送货、送检、送交、送旧迎新、送客、送礼、送殓、送命、送暖偷寒、送气、送情、送穷、送秋波、送人情、送三、送死、送往迎来、送信儿、送行、送葬、送灶、送终、送走

  拼音  fó fú bì bó   
注音  ㄈㄛˊ ㄈㄨˊ ㄅ一ˋ ㄅㄛˊ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  WXJH  仓颉  OLLN  郑码  NYND  四角  25227  结构  左右电码  0154  区位  2380  统一码  4F5B  笔顺  ノ丨フ一フノ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佛的拼音:fó(ㄈㄛˊ)  

⒈ 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佛爷。佛像。借花献佛。

⒉ 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经。佛龛。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

其他字义

佛的拼音:fú(ㄈㄨˊ)  

⒈ 〔仿佛〕见“仿”。

⒉ 古同“拂”,违背,违反。

其他字义

佛的拼音:bì(ㄅ一ˋ)  

⒈ 古同“弼”,辅弼。

其他字义

佛的拼音:bó(ㄅㄛˊ)  

⒈ 古同“勃”,兴起。

统一码

佛字UNICODE编码U+4F5B,10进制: 20315,UTF-32: 00004F5B,UTF-8: E4 BD 9B。

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佛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㚕仏仸彿

汉英互译

Buddha

造字法

形声:从亻、弗声

English

Buddha; of Buddhism; merciful person; Buddhist image; the dead (Jap.)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佛的拼音:   

〈词性:名〉

(1) 梵文 Buddha音译“佛陀”的简称 [梵文 Buddha ]。意译为“觉者”、“知者”、“觉”。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据称,凡夫缺此三项,声闻、缘觉缺后二项,菩萨缺最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小乘讲的“佛”,一般是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除指释迦牟尼外, 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

西方有神,名曰佛。——《后汉书·西域传》

(2) 又如:佛天(佛;西天;美好的地方);佛化(佛的教化);佛光(佛所带来的光明);佛会(佛菩萨众圣会聚的地方);佛图(佛塔);佛位(成佛正果之位)

(3) 佛教 [Buddhism]

攘斥佛老。——韩愈《进学解》

(4) 又如:信佛;佛学(佛教的学问);佛义(佛教的经义);佛典(佛教的典籍)

(5) 佛像 [image of Buddha]

此上手房宇,乃管待老爷们的佛堂、经堂、斋堂。——《西游记》

(6) 又如:铜佛;佛面(佛像面部);佛座(安置佛像的台);佛殿;佛宝(各种佛像)

(7) 比喻慈悲的人 [kindhearted person]

民举手加额,呼余为佛。——宋· 吕祖谦《吕氏家塾记》

(8) 佛经 [Buddhist Scripture]

两个姑子先念了佛偈。——《红楼梦》

(9) 又如:诵佛;念佛;佛偈(佛经中的颂词)

(10) 另见 fú;bó  

常用词组

佛法、佛光寺、佛教、佛教徒、佛经、佛龛、佛门弟子、佛山、佛事、佛寺、佛塔、佛图、佛陀、佛眼相看、佛像、佛牙、佛爷、佛珠,佛珠儿

基本词义

佛的拼音:   

〈词性:动〉

通“拂”。违背 [violate]

佛,戾也。或作拂。——《集韵》

词性变化

佛的拼音:

(1) 彿、髴   

(2) ——见“仿佛”( fǎngfú  )

(3) 另见   

  拼音  sòng   注音  ㄙㄨㄥˋ   
简体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辵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UDPI  仓颉  YTK  郑码  UAGW  四角  38308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23  区位  4345  统一码  9001  笔顺  丶ノ一一ノ丶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送的拼音:sòng(ㄙㄨㄥˋ)  

⒈ 把东西从甲地运到乙地:送信。送审。输送。护送。呈送。

⒉ 赠给:送礼。赠送。雪中送炭。

⒊ 陪伴人到某一地点:欢送。送别。送亲。

⒋ 丢掉:断送。

统一码

送字UNICODE编码U+9001,10进制: 36865,UTF-32: 00009001,UTF-8: E9 80 81。

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送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ccompany、deliver、give、send-off

相关字词

收、迎、取、接

造字法

先内后外会意

English

see off, send off; dispatch, giv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送的拼音: sòng  

〈词性:动〉

(1) (会意。小篆字形)

(2) 同本义 [accompany bride to bridegroom's family on wedding day]

送,遣也。——《说文》。

送迎无礼。——《荀子·富国》。注:“致女也。”

(3) 又如:送嫁(送亲);送娘(方言。送新娘子);送房(结婚之夕,亲友陪送新郎入洞房);送亲(娘家人送出嫁的姑娘上轿或送新娘到男家)

(4) 送行;送别 [see sb.off wish sb.bon voyage]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 楚山孤。——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

(5) 又如:送车(到车站送行;又指送行的车);送迎钱(迎送官员的开销);送任(送亲属去当人质);送迎(送往迎来);送路(送行;饯别);送故迎新(送旧官,迎新官;送旧岁,迎新年)

(6) 将东西运去或传交 [deliver;carry]。又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干戈日滋,行者赍,居者送,中外骚扰相奉。——《汉书·食货志》

(7) 如:送茶(送礼);送还(送给);送款(表示诚心诚意的投降);送风(传递消息,通风报信);送盏(递送酒器以劝饮);送语(传话);送意(传送情意);送怀(传达思想感情)

(8) 遣送 [send back;repatriate]

愬以槛车送 元济诣京师。——《资治通鉴·唐纪》

(9) 又如:送遣(遣送,送归);送转(方言。送归,送还);送传(押送递解);送官(送交官府)

(10) 送葬;送丧 [take part in a funeral procession;attend a funeral]

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器者百里不绝。——《明史·海瑞传》

(11) 又如:送老(安葬老人或长辈);送横(为横死者送丧);送哭(哀哭而送葬)

(12) 馈赠 [give as a present]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曾有所失哉。——《史记·魏公子列传》

(申屠臾)坐为 九江太守受故官送有罪,国除。——《史记·申屠嘉列传》

(13) 又如:送定(为定婚,男方给女方家里送聘礼);送锅(送饭锅祝贺乔迁之喜);送粥米(妇女坐月子时,娘家和亲戚送给她鸡蛋、小米等东西);送鲜(赠送新鲜食品);送赆(赠送钱财、礼物);送盘(方言。送聘礼);送遗(赠送);送汤(亲友女儿出嫁或生产,送礼致贺)

(14) 了结;断送 [bring upon oneself]

夫以慕容超之强,身送东市; 姚泓之盛,面缚西都。——《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

才上马齐声儿喝道,只这的便是那送了人的根苗。——《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张云庄·红绣鞋》

(15) 又如:送断(断送;葬送);送死

(16) 度过,排遣 [spend]。如:送老(排遣年老的时光);送春(送社。送别春天);送夏(送别夏天);送腊(辞送腊月)

(17) 送神 [send off the gods after the offering of sacrifices]。如:送社(送春);送祟(巫师祛送鬼祟的仪式);送佛送到西天(帮人帮到底)

常用词组

送别、送殡,送丧、送呈、送达、送放、送风、送给、送故迎新、送货、送检、送交、送旧迎新、送客、送礼、送殓、送命、送暖偷寒、送气、送情、送穷、送秋波、送人情、送三、送死、送往迎来、送信儿、送行、送葬、送灶、送终、送走

  拼音  dào   注音  ㄉㄠˋ   
简体部首  刂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刀部  
五笔  GCFJ  仓颉  MGLN  郑码  HBKD  四角  12100  结构  左右电码  0451  区位  2129  统一码  5230  笔顺  一フ丶一丨一丨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到的拼音:dào(ㄉㄠˋ)  

⒈ 从别处来:到达。到站。到来。到场。到任。到职。到案。签到。恰到好处。

⒉ 往:到群众中去。

⒊ 周全,全顾得着:周到。面面俱到。

⒋ 成功:得到。办到。

⒌ 姓。

统一码

到字UNICODE编码U+5230,10进制: 21040,UTF-32: 00005230,UTF-8: E5 88 B0。

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到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dsum、to、unto、up

造字法

形声:从至、刀声

English

go to, arrive, been to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到的拼音: dào  

〈词性:动〉

(1) (形声。从至,刀声。本义:到达,达来,去到)

(2) 同本义 [arrive]

到,至也。——《说文》

靡国不到。——《诗·大雅·韩奕》

虽隆薛之城到于天。——《战国策·齐策》

朝发白帝,暮到 江陵。——《水经注·江水》

豹往到 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史记·滑稽列传》

功施到今。——李斯《谏逐客书》

复到舅家。——宋· 王安石《伤仲永》

(3) 又如:到时(到达之时);飞机半夜到北京;官员到后,会就开始了;到头来(结果;后来)

(4) 颠倒。通“倒” [put upside down;reverse]

草木之到(倒)植者过半。——《庄子·外物》。注:“锄拔反之更生者曰到植。今字作倒。”

公子学去尊,今又王齐王,何其到也?——《吕氏春秋·爱类》

(5) 又如:到植(倒立);到三不着两(行事无准则,颠三倒四)

(6) 往 [go to;leave for]

百川东到海。——《乐府诗集·长歌行》

(7) 又如:到北京去

词性变化

到的拼音: dào  

〈词性:助〉

——用作动词的补语,表示动作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如:办得到;说到做到;想到

到的拼音: dào  

〈词性:介〉

可作状语,介绍出动作的时间,表明动作到此时的状况

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清· 林觉民《与妻书》

到的拼音: dào  

〈词性:形〉

周到;周密 [thoughtful;considerate]。如:到地(亦作道地。周祥);想得很周到

常用词组

到案、到差、到场、到处、到此为止、到达、到底、到点、到顶、到家、到来、到期、到任、到手、到庭、到头、到头来、到位、到职

西  拼音    注音  ㄒ一   
简体部首  覀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6画  
繁体部首  襾部  
五笔  SGHG  仓颉  MCW  郑码  FJ  四角  10604  结构  单一电码  6007  区位  4687  统一码  897F  笔顺  一丨フノ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西的拼音:xī(ㄒ一)  

⒈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西面。西晒。西域。西方。西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西宫(借指妃嫔)。

⒉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西学。西画。西餐。西医。

⒊ 姓。

统一码

西字UNICODE编码U+897F,10进制: 35199,UTF-32: 0000897F,UTF-8: E8 A5 BF。

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西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棲覀㢴卤卥

汉英互译

west、Western

相关字词

中、东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west(ern); westward, occide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西的拼音:   

〈词性:动〉

(1)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2) 同本义 [(of birds) perch]

西,鸟在巢上,象形。——《说文》

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敦煌曲子词集》

(3) 又如:西迟(游息,流连。同栖迟)

(4) 往西走;向西去 [go to west]

西通巴蜀。——《三国志·诸葛亮传》

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长歌行》

从小丘西行……——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西出阳关无故人。——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 又如:西上(向西去);西驾(皇帝的车驾西行);西夕(太阳西下而天黑)

词性变化

西的拼音:   

〈词性:名〉

(1) 方位词。日落的方向,西方 [west]

日在西方而鸟栖,故因以为东西之西。——《说文》

王用享于西山。——《易·随》

宅西。——《书·尧典》

以白琥礼西方。——《周礼·大宗伯》

赵王因起兵南戍 韩梁之西边。——《战国策·赵策一》

故有东宫、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宫,异居而同财,有余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仪礼·丧服》

(2) 又如:西班(武官。唐凡朝会,武官班于西);各奔西东(各奔前程);西帮(经营钱庄业的山西人);西都(古指洛阳);西裔(西部边远地区);西牛贺洲(佛经中四大部洲之一,在西方)

(3) 古称西边的邻国 [western neighbouring state]

越山千万云门绝,西僧貌古还名月。—— 唐· 皎然《寄题云门寺梵月无侧房》

(4) 又如:西僧(西蕃僧人);西人(宋时指西夏人)

(5) 现代我国称欧美为“西洋”或“泰西”,简称“西” [Western;Occidental]

初中西不睦,地方官出示,禁止华人受雇外洋,供其服役。—— 清· 夏燮《粤民义师记》

(6) 又如:西珠(西洋商人贩运到中国来的珍珠);西番柿子(番茄)

(7) 西天的简称。佛经中指佛祖所在之处为极乐世界,也叫“西天” [Western Paradise]。如:西土(指佛教发源地印度。印度古称天竺,因在中国之西,故称);西方净土(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

(8) 复姓。如:西乞;西王;西宫;西郭

常用词组

西安、西安事变、西半球、西北、西北风、西伯利亚、西餐、西沉、西方、西方国家、西非、西风、西服、西宫、西瓜、西汉、西河、西河大鼓、西红柿、西后、西葫芦、西湖、西化、西化、西画、西江、西晋、西经、西历、西门、西南、西欧、西皮、西人、西戎、西沙群岛、西晒、西施、西市、西式、西天、西王母、西西里、西席、西夏、西洋、西洋画、西洋景、西洋参、西药、西医、西游记、西语、西域、西苑、西乐、西岳、西崽、西藏、西装

  拼音  tiān   注音  ㄊ一ㄢ   
部首  大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GDI  仓颉  MK  郑码  AGD  四角  10804  结构  上下电码  1131  区位  4476  统一码  5929  笔顺  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天的拼音:tiān(ㄊ一ㄢ)  

⒈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⒉ 在上面: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⒊ 气候:天气。天冷。

⒋ 季节,时节:冬天。

⒌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天。

⒍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天上。天宫。

⒎ 自然界:天堑。天时。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⒏ 〔天干(gān  )〕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⒐ 自然的、生成的:天然。天性。天职(应尽的职责)。天才(a.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b.有这种才能的人)。天伦之乐。

统一码

天字UNICODE编码U+5929,10进制: 22825,UTF-32: 00005929,UTF-8: E5 A4 A9。

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天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䒶兲靝

汉英互译

day、God、Heaven、nature、sky、weather

相关字词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sky, heaven; god, celestia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天的拼音: tiān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 同本义 [top]

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说文解字注》

(3) 又如:天灵(人或其他动物的头顶骨);天灵盖(头顶骨)

(4) 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tatto in front]

天,刑名。剠凿其额曰天。——《集韵》

(5) 《其人天且劓。——《易·睽卦》。 虞注:“黥额为天。”

(6) 天空 [sky]

天,至高无上。——《说文》

天,气也。——《论衡·谈天》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神话四则·形天》

天似穹庐。——《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天苍苍。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仰视天。——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7) 又如:天澄澄(天色澄清的样子);天色(天空色);天宇(天空);天日(天空与太阳);天角(天之一隅);天盘(天际);天弩(天空;天空高远)

(8) 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Heaven]

休祲降于天。——《战国策·魏策》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书·商书》

天下所启。——《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天赐也。

天其或者将逮诸。

天将兴之,谁能废之。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项羽本纪》

天将降大任。——《孟子·告子下》

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资治通鉴》

(9) 又如:天可怜见(上天救助,老天保佑);天庖(天帝的庖厨);天马(神马;骏马的美称);天丁(天兵);天功(天的职任;天然形成的工巧);天打雷劈;天休(天赐福佑);天佑(上天佑助)

(10) 天堂 [palace]。

(11) 如:天居(住在天上);天陛(天宫台阶)

(12) 一昼夜 [day;period of timt in a day]。

(13) 如:天把(一两天,一天半天);夏天天长夜短;今天;明天

(14) 比人类品质更高尚和能力更强大的存在 [god]

违天不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此乃天也。——《资治通鉴》

(15) 又如:天晓得;我的天

(16) 自然所生成的事物 [nature]

与天不老。——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7) 又如:巧夺天工;天性如此;天衣无缝;文章天成;天演(自然进化);天巧(自然工巧);天式(自然法式);天光(自然的智慧之光);天财(自然财富)

(18) 一年里的特定时候 [season]。

(19) 如:天中节(端午节);夏天;黄梅天

(20) 气象状态 [weather]

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天阴雨湿声啾啾。——唐· 杜甫《兵车行》

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天阴黑。——《资治通鉴·唐纪》。

(21) 又如:天风馋(冷风袭人,易使人生病);天变了

(22) 丈夫 [husband]。

(23) 如:失其所天

(24) 指先天不足 [defects of male]

此天之所不足也。——《灵枢》

(25) 古代指君王 [emperor]。

(26) 如:天颜(皇帝之面);天表(天子的仪表);天恩;天邑(帝王之都);天位(天子之位)

(27) 头等大事[major event;matter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28) 人的额部 [front]。

(29) 如:天炙(朱水点额)

(30) 姓

词性变化

天的拼音: tiān  

〈词性:形〉

(1) 天然的;天生的 [natural]

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庄子·庖丁解牛》

(2) 又如:天性;天资

(3) 顶上的;架空的 [built on stilts;suspending in midair]。

(4) 如:天桥;天窗;天棚

常用词组

天安门、天半、天宝、天崩地坼、天边、天兵、天禀、天不绝人、天不怕,地不怕、天不转地转、天才、天差地远、天长地久、天长日久、天朝、天赐之福、天赐良机、天从人愿、天大、天道、天敌、天底、天底下、天地、天地良心、天帝、天电、天顶、天罚、天翻地覆、天方、天方夜谭、天分、天府、天府之国、天父、天赋、天干、天高地厚、天高皇帝远、天高气爽、天各一方、天工、天公、天公地道、天宫、天沟、天钩、天光、天国、天寒地冻、天汉、天河、天黑、天候、天花、天花板、天花乱坠、天荒地老、天皇、天昏地暗、天昏地暗,天昏地黑、天鸡、天机、天极、天际、天假良缘、天骄、天经地义、天井、天镜、天开、天空、天籁、天蓝色、天朗气清、天老儿、天老爷、天理、天理教、天理良心、天理难容、天理昭彰、天良、天亮、天灵盖、天伦、天伦之乐、天罗地网、天麻、天马行空、天门、天门冬、天明、天命、天幕、天南地北,天南海北、天年、天牛、天怒人怨、天棚、天启、天平、天气、天气形势、天气预报、天遣、天堑、天桥、天穹、天球仪、天趣、天然、天然气、天壤、天壤之别、天人、天人相应、天日、天色、天山、天上人间、天生、天圣、天师、天时、天使、天授、天书、天数、天塌地陷、天坛、天堂、天梯、天体、天天、天条、天庭、天头地角、天外有天、天王、天王老子、天王星、天网恢恢、天威、天文、天文地理、天文数字、天文台、天文望远镜、天无二日、天无绝人之路、天物、天下、天下大乱、天下鼎沸、天下归心、天下太平、天下乌鸦一般黑、天下无双、天下一家、天仙、天险、天线、天香国色、天象、天象仪、天晓得、天心、天性、天幸、天旋地转、天悬地隔、天涯、天涯海角、天涯若比邻、天呀、天演、天爷、天衣无缝、天意、天有不测风云、天哟、天渊、天渊之别、天缘、天缘奇遇、天运、天灾、天灾人祸、天葬、天造地设、天真、天真烂慢、天之骄子、天知道、天知地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天值地值、天职、天质、天诛地灭、天竺、天主、天主教、天主堂、天姿、天姿国色、天资、天资雄厚、天资卓越、天子、天字第一号、天纵、天尊、天作之合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