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搜肠刮肚的意思

sōuchángguā

搜肠刮肚



拼音sōu cháng guā dù

注音ㄙㄡ ㄔㄤˊ ㄍㄨㄚ ㄉㄨˋ

解释比喻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出处明 冯惟敏《不伏老》第一折:“一个家搜肠刮肚,不知饥,不知渴,只觉得口内生烟。”

例子清 蒲松龄《逃学传》:“似这作文,搜肠刮肚,可待写上什么?”

正音“肚”,不能读作“dǔ”。

辨形“刮”,不能写作“瓜”。

辨析搜肠刮肚与“苦思冥想”有别:搜肠刮肚多用于口语:“苦思冥想”多用于书面语。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用于人。

谜语杀猪开膛

感情搜肠刮肚是中性词。

繁体搜腸刮肚

近义挖空心思、冥思苦想

反义无所用心

英语beat one's brains(puzzle oneself about)

俄语ломáть голову над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sōu   注音  ㄙㄡ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  手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86  RVHC  五笔98  REHC  仓颉  QHXE  郑码  DNXS  四角  57047  结构  左右电码  2282  区位  4349  统一码  641C  笔顺  一丨一ノ丨一フ一一丨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搜的拼音:sōu(ㄙㄡ)  

⒈ 寻求,寻找:搜集。搜寻。搜求。搜讨。搜罗。搜刮。搜索枯肠。

⒉ 检查:搜查。搜身。搜腰。搜捕。搜索。

统一码

搜字UNICODE编码U+641C,10进制: 25628,UTF-32: 0000641C,UTF-8: E6 90 9C。

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搜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叟捜摉騪

汉英互译

search、rout

造字法

形声:从扌、叟声

English

search, seek; investig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搜的拼音: sōu  

〈词性:动〉

(1) 聚集 [gather]。如:搜斥(广为积聚)

(2) 搜索;搜查 [hunt after;track down and arrest;ransack]

搜,求也。秦晋之间曰搜,就室曰搜。——《方言二》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秋水》

(3) 又如:搜弊(搜查弊端,弄清欺诈行为);搜猜(搜查,搜寻);搜筒(搜检,搜查);搜看(搜索检查,搜查);搜阅(搜查,查看);搜山煮海(严密搜查各个角落);搜伏(搜索隐伏之敌);搜刷(搜索)

(4) 从事搜劫和掠夺 [rifle]。如:遍搜她的书桌,拼命地寻找书写的材料

(5) 寻求 [search;poke about]

时太子詹事周捨撰《礼疑义》,自 汉魏至于 齐梁,并加搜采。——《梁书·孔休源传》

(6) 又如:搜剔(搜寻,寻找);搜遗(寻找、检查遗漏之处);搜须捉虱(竭力搜寻);搜刷(搜捕,清查);搜才(寻求贤才);搜句(寻求佳句);搜抉(搜求选择);搜吟(寻觅诗句);搜拔(寻求选拔);搜奇;搜采

(7) 检查,检点 [check]

不肯搜自己狂为,只待要觅别人破绽。——《西厢记》

(8) 选择 [choose]

王安丰选女婿,从挽郎搜其胜者。——《世说新语》

(9) 挖,掏 [dig]

着这逼绰刀子搜开这墙阿,磕掉我靠倒这墙。——《珠砂担》

(10) 打猎 [hunt]

春振旅以搜。——《汉书》

(11) 消除,清除。通“埽” [elimit]

常用词组

搜捕、搜查、搜刮、搜集、搜辑、搜检、搜剿、搜劫、搜括,搜刮、搜罗、搜觅、搜拿、搜求、搜身、搜索枯肠、搜寻、搜腰包、搜章摘句、搜整

  拼音  cháng   注音  ㄔㄤˊ   繁体    
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ENRT  仓颉  BNSH  郑码  QYOD  四角  77227  结构  左右电码  5214  区位  1906  统一码  80A0  笔顺  ノフ一一フノ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肠(腸)的拼音:cháng(ㄔㄤˊ)  

⒈ 人或动物内脏之一,呈长管形,主管消化和吸收养分,分“大肠”、“小肠”等部:肠子。肠衣。肝肠寸断。羊肠小道。脑满肠肥。

统一码

肠字UNICODE编码U+80A0,10进制: 32928,UTF-32: 000080A0,UTF-8: E8 82 A0。

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肠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腸膓

汉英互译

intestines

造字法

形声:从月、昜声

English

intestines; emotions; sausag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肠的拼音:

cháng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昜( yáng  )声。本义:人和动物消化器官之一)

(2) 肠子或肠子制成的食品 [intestine]。如:小肠;肥肠;香肠

(3) 内心,情怀 [heart]。如:心肠(用心;存心);肠肚(心思);肠荒(心慌意乱)

常用词组

肠断、肠穿孔、肠肥脑满

  拼音  guā   注音  ㄍㄨㄚ   繁体    
部首  刂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TDJH  仓颉  HRLN  郑码  MIKD  四角  22600  结构  左右电码  0450  区位  2546  统一码  522E  笔顺  ノ一丨丨フ一丨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刮(颳)的拼音:guā(ㄍㄨㄚ)  

⒈ 用刀子去掉物体表面的东西:刮脸。刮宫(子宫手术)。刮削。刮痧(民间治疗某些疾患的方法,刮皮肤,使充血,以减轻炎症)。

⒉ 掠夺财物:搜刮。刮地皮(搜刮民财)。

⒊ 在物体表面上涂抹:刮糨子。

⒋ 风吹动:大风刮倒一棵树。

统一码

刮字UNICODE编码U+522E,10进制: 21038,UTF-32: 0000522E,UTF-8: E5 88 AE。

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刮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low、fleece、ream、scrape、scratch、shaving

造字法

会意:从刂、从舌

English

shave, pare off, scrap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刮的拼音: guā  

〈词性:动〉

(1) (形声。小篆作字形,从刀。本义:削,用刃平削物体,或把物体表面的某些东西去掉)

(2) 同本义 [scrape]

刮,掊杷也。——《说文》

刮,减也。——《广雅》

刮楹达乡。——《礼记·明堂位》。注:“刮,刮摩也。”

刮摩之工。——《考工记》

采椽不刮,茅茨不剪。——《史记·太史公自序》

医曰:“矢镞有毒,毒入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三国志·关羽传》

(3) 又如:刮毒(刻毒,狠毒);刮子(耳光);刮刷(刮除干净);刮垢磨光;刮楹(刮削摩擦过的柱子);刮锅子;刮磨(磨练);刮摩(琢磨器物,使之光平);刮火柴;以瓦片刮疥

(4) 扫拂;刷抹 [wipe out]

爬罗剔抉,刮垢磨光。——唐· 韩愈《进学解》

(5) 又如:刮土儿(刮扫土地。扫除无余);刮除(扫除);刮揸(刮扫清除)刮目(拭目;用新眼光看)

(6) 搜刮 [plunder;extort]。如:刮削(搜刮,剥削);从人民身上刮来的财富

(7) 牵扯 [involve; implicate; drag in]。如:刮擦(牵连);刮拉(方言。牵扯)

(8) 被钩住 [catch]。如:这只长袜在钉子上刮破了

(9) 男女间挑逗、勾搭 [seduce]。如:刮上(勾搭上);刮涎(勾引;挑逗);刮剌(勾搭)

(10) 吵嚷,喧闹 [make a racket; clamor]。如:刮躁(喧闹,吵闹);刮言(闲聊)

(11) 象声词。如:刮喇(形容断裂声);刮刮杂杂(刮刮匝匝,刮刮拶拶。形容枯柴着火时的声音);刮剌剌(刮喇喇。暴响声)

词性变化

刮的拼音:

(1) 颳 guā  

[风]吹 [blow]

冻埋蛟龙南浦缩,寒刮肌肤北风利。——唐· 杜甫《前苦寒行》

(2) 又如:刮风(吹风);刮水(风吹动水面);刮地(大风掠地);刮面(吹面,扑面);刮野扫地(大风吹扫野地)

常用词组

刮板、刮鼻子、刮尺、刮刀、刮地皮、刮缝、刮宫、刮刮叫、刮刮杂杂、刮痕、刮具、刮脸、刮目相待,刮目相看、刮平、刮痧、刮削、刮阴风

  拼音  dù dǔ   注音  ㄉㄨˋ ㄉㄨˇ   
简体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肉部  
五笔  EFG  仓颉  BG  郑码  QBVV  四角  74210  结构  左右电码  5137  区位  2239  统一码  809A  笔顺  ノフ一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肚的拼音:dù(ㄉㄨˋ)  

⒈ 腹部,胸下腿上的部分,亦指人的肠胃部分:肚子。肚胁。肚皮。牵肠挂肚(挂念,不放心)。

⒉ 器物下面的中心部分:炉肚儿。

⒊ 圆而凸起像肚子的:腿肚子。手指头肚儿。

其他字义

肚的拼音:dǔ(ㄉㄨˇ)  

⒈ 供食用的动物的胃:猪肚子。羊肚儿。烩肚丝。

统一码

肚字UNICODE编码U+809A,10进制: 32922,UTF-32: 0000809A,UTF-8: E8 82 9A。

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肚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bdomen、belly、gut、stomach、tummy

造字法

形声:从月、土声

English

belly; abdomen; bowel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肚的拼音:   

〈词性:名〉

(1) 人和动物的胃 [tripe]。如:猪肚;牛肚;羊肚

(2) 另见   

常用词组

肚子

基本词义

肚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土声。本义:人或动物的腹部)

(2) 同本义 [belly]。如:肚喃(嘟囔);肚包(系在腹部的布袋);肚肠嫩(喻才疏学浅);肚束涤蔑(勒紧腰带);肚兜(贴身遮护胸腹的布片)

(3) 物体突起或中间鼓出的部分 [bulge]。如:腿肚子;手指头肚儿

(4) 指思维器官 [heart]。如:肚里明白;肚里(心中;胸中);肚里存见(私下认为);肚里打草稿(心里谋划;考虑);肚皮里蛔虫(善于迎合、猜度别人意图的人)

(5) 另见   

常用词组

肚肠、肚带、肚量、肚皮、肚脐、肚子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