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搜肠润吻的意思

sōuchángrùnwěn

搜肠润吻



拼音sōu cháng rùn wěn

注音ㄙㄡ ㄔㄤˊ ㄖㄨㄣˋ ㄨㄣˇ

解释谓饮茶润泽喉吻,促进文思。极言饮茶的乐趣。

出处唐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例子清·钱谦益《谢于昭远寄庙后茶》诗:“搜肠润吻如有灵,破闷祛烦不须猛。”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饮茶等。

感情搜肠润吻是中性词。

繁体搜腸潤肳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sōu   注音  ㄙㄡ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  手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86  RVHC  五笔98  REHC  仓颉  QHXE  郑码  DNXS  四角  57047  结构  左右电码  2282  区位  4349  统一码  641C  笔顺  一丨一ノ丨一フ一一丨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搜的拼音:sōu(ㄙㄡ)  

⒈ 寻求,寻找:搜集。搜寻。搜求。搜讨。搜罗。搜刮。搜索枯肠。

⒉ 检查:搜查。搜身。搜腰。搜捕。搜索。

统一码

搜字UNICODE编码U+641C,10进制: 25628,UTF-32: 0000641C,UTF-8: E6 90 9C。

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搜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叟捜摉騪

汉英互译

search、rout

造字法

形声:从扌、叟声

English

search, seek; investig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搜的拼音: sōu  

〈词性:动〉

(1) 聚集 [gather]。如:搜斥(广为积聚)

(2) 搜索;搜查 [hunt after;track down and arrest;ransack]

搜,求也。秦晋之间曰搜,就室曰搜。——《方言二》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秋水》

(3) 又如:搜弊(搜查弊端,弄清欺诈行为);搜猜(搜查,搜寻);搜筒(搜检,搜查);搜看(搜索检查,搜查);搜阅(搜查,查看);搜山煮海(严密搜查各个角落);搜伏(搜索隐伏之敌);搜刷(搜索)

(4) 从事搜劫和掠夺 [rifle]。如:遍搜她的书桌,拼命地寻找书写的材料

(5) 寻求 [search;poke about]

时太子詹事周捨撰《礼疑义》,自 汉魏至于 齐梁,并加搜采。——《梁书·孔休源传》

(6) 又如:搜剔(搜寻,寻找);搜遗(寻找、检查遗漏之处);搜须捉虱(竭力搜寻);搜刷(搜捕,清查);搜才(寻求贤才);搜句(寻求佳句);搜抉(搜求选择);搜吟(寻觅诗句);搜拔(寻求选拔);搜奇;搜采

(7) 检查,检点 [check]

不肯搜自己狂为,只待要觅别人破绽。——《西厢记》

(8) 选择 [choose]

王安丰选女婿,从挽郎搜其胜者。——《世说新语》

(9) 挖,掏 [dig]

着这逼绰刀子搜开这墙阿,磕掉我靠倒这墙。——《珠砂担》

(10) 打猎 [hunt]

春振旅以搜。——《汉书》

(11) 消除,清除。通“埽” [elimit]

常用词组

搜捕、搜查、搜刮、搜集、搜辑、搜检、搜剿、搜劫、搜括,搜刮、搜罗、搜觅、搜拿、搜求、搜身、搜索枯肠、搜寻、搜腰包、搜章摘句、搜整

  拼音  cháng   注音  ㄔㄤˊ   繁体    
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ENRT  仓颉  BNSH  郑码  QYOD  四角  77227  结构  左右电码  5214  区位  1906  统一码  80A0  笔顺  ノフ一一フノ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肠(腸)的拼音:cháng(ㄔㄤˊ)  

⒈ 人或动物内脏之一,呈长管形,主管消化和吸收养分,分“大肠”、“小肠”等部:肠子。肠衣。肝肠寸断。羊肠小道。脑满肠肥。

统一码

肠字UNICODE编码U+80A0,10进制: 32928,UTF-32: 000080A0,UTF-8: E8 82 A0。

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肠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腸膓

汉英互译

intestines

造字法

形声:从月、昜声

English

intestines; emotions; sausag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肠的拼音:

cháng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昜( yáng  )声。本义:人和动物消化器官之一)

(2) 肠子或肠子制成的食品 [intestine]。如:小肠;肥肠;香肠

(3) 内心,情怀 [heart]。如:心肠(用心;存心);肠肚(心思);肠荒(心慌意乱)

常用词组

肠断、肠穿孔、肠肥脑满

  拼音  rùn   注音  ㄖㄨㄣˋ   繁体    
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IUGG  仓颉  ELSG  郑码  VTC  四角  37120  结构  左右电码  3387  区位  4083  统一码  6DA6  笔顺  丶丶一丶丨フ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润(潤)的拼音:rùn(ㄖㄨㄣˋ)  

⒈ 不干枯,湿燥适中:湿润。润泽。滋润。

⒉ 加油或水使不干枯:润肠。润滑。浸润。

⒊ 细腻光滑:光润。滑润。珠圆玉润。

⒋ 使有光泽,修饰:润饰。润色。

⒌ 利益:利润。分润。

⒍ 以财物酬人:润笔。

统一码

润字UNICODE编码U+6DA6,10进制: 28070,UTF-32: 00006DA6,UTF-8: E6 B6 A6。

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润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mbellish、moist、profit、sleek、smooth

造字法

形声:从氵、闰声

English

soft, moist; sleek; freshe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润的拼音:

rùn  

〈词性:动〉

(1) (形声。从水, 闰( rùn  )声。本义:雨水下流,滋润万物)

(2) 同本义 [moisten]

润,水曰润下。——《说文》

润,渍也。——《广雅》

润之以风雨。——《易·系辞》

雨润万物。——《论衡·雷虚》

温润而泽。——《礼记·聘义》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

(3) 又如:润一润喉咙;润下(雨水下以滋润万物);润雨(受雨水滋润);润改(滋润涵养);润滋(滋润)

(4) 修饰,使有光彩 [embellish]

润,饰也。——《广雅》

必待明圣润色。——《汉书·终军传》

(5) 又如:润屋(装饰房屋);润正(润色纠正);润笔之绢(为人作诗文书画所得的报酬);润改(润色修改)

(6) 使得到好处,扶助 [assist]

泽加百姓,功润诸侯。——《汉书》

词性变化

润的拼音:

rùn  

〈词性:形〉

(1) 潮湿 [moist]

衣润费垆烟。——宋· 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

(2) 又如:润肺爽口(痛快;酣畅);润浸(浸湿;浸透);润溽(湿润);润滋滋(润湿的样子)

(3) 细腻光滑 [smooth]

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4) 又如:润气(光泽);润腻(光滑细腻;润泽细腻)

润的拼音:

rùn  

〈词性:名〉

(1) 雨 [rain]。如:润气(水气)

(2) 恩惠 [benefit]。如:润泽(恩泽)

(3) 沾益,利益;财物 [pay for service]。如:外润;利润;润利(犹获利);润槖(丰润口袋。谓收受贿赂)

(4) 润水 [Run River]。淮河支流。在今安徽省西北部。发源于临泉县,东南流至润河集入淮,今称润河

(5) 古州名 [Run prefecture]

(6) 隋置。治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

(7) 辽置。治海阳,故城在今秦皇岛市西北部

常用词组

润笔、润肤膏、润格、润滑、润滑油、润色、润身、润湿、润饰、润物、润泽、润资

  拼音  wěn   注音  ㄨㄣˇ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KQRT  仓颉  RPHH  郑码  JROD  四角  67020  结构  左右电码  0708  区位  4639  统一码  543B  笔顺  丨フ一ノフノ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吻的拼音:wěn(ㄨㄣˇ)  

⒈ 嘴唇:吻合(意见、看法完全相同)。

⒉ 用嘴唇接触表喜爱、亲热:接吻。吻别。

⒊ 动物的嘴。

统一码

吻字UNICODE编码U+543B,10进制: 21563,UTF-32: 0000543B,UTF-8: E5 90 BB。

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吻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㖧㗃䐇呅呡肳

汉英互译

kiss、canoodle、proboscis

造字法

形声:从口、勿声

English

kiss; the lips; coincidi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吻的拼音:

wěn  

〈词性:名〉

(1) (形声。从口,勿声。本义:嘴唇)

(2) 同本义 [lips]

吻,唇两角头边也。——《华严经音义》

黄吻澜漫赤。——左思《娇女诗》

遂鼓吻奋爪以向先生。——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接吻;亲吻

(4) 嘴;口 [mouth]

使人之吻助己言谈。——《墨子·尚同中》

(5) 又如:吻舌(吻唇。口和舌);吻吮(用口吹奏);吻流(利口之辈);吻创(口疮);吻翰(口与笔);吻噤(闭口);吻儒(善谑利口的儒生)

(6) 语气;口气 [mood]。如:口吻

(7) 指鸱吻。古建筑屋脊两端的装饰物 [ornament on roof ridge,in the shape of a legendary animal]

其制设吻者为殿,无吻者不为殿矣。——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

词性变化

吻的拼音: wěn  

〈词性:动〉

(1) 合;闭 [close]

道士摇着铃注卵子,念几句生意经,吻了材盖。——清· 张南庄《何典》

(2) 又如:吻着唇点点头

(3) 亲嘴 [kiss]。如:他渴望着吻她一下

(4) 紧接;相符合 [coincide]

闽城吻海而派江,辅山以居。—— 唐· 沈亚之《闽城开新池记》

常用词组

吻合

搜肠润吻: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