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谇帚德锄的意思

suìzhǒuchú

谇帚德锄



拼音suì zhǒu dé chú

注音ㄙㄨㄟˋ ㄓㄡˇ ㄉㄜˊ ㄔㄨˊ

解释汉贾谊《治安策》:“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后以“谇帚德锄”形容风俗败坏,不仁爱。

出处汉·贾谊《治安策》:“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

例子元·吴莱《狙赋》:“分房割奥,谇帚德锄。”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败坏风俗。

感情谇帚德锄是中性词。

繁体誶帚惪鋤

近义伤风败俗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suì   注音  ㄙㄨㄟˋ   繁体    
部首  讠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YYWF  仓颉  IVYOJ  郑码  SSOE  四角  30748  结构  左右电码  6144  区位  5839  统一码  8C07  笔顺  丶フ丶一ノ丶ノ丶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谇(誶)的拼音:suì(ㄙㄨㄟˋ)  

⒈ 责骂:谇语(埋怨,责备)。

⒉ 问,告。

⒊ 谏劝。

统一码

谇字UNICODE编码U+8C07,10进制: 35847,UTF-32: 00008C07,UTF-8: E8 B0 87。

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谇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誶譢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speak ill of, vilify; ber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谇的拼音:

suì  

〈词性:动〉

(1) (形声。从言,卒声。本义:责骂)

(2) 同本义 [berate;scold]

谇,让也。——《说文》

立而谇语。——《汉书·贾谊传》

察士无凌谇之事。——《庄子·徐无鬼》

(3) 又如:谇语(骂人话);谇辱(辱骂);谇骂(责骂)

(4) 劝告;谏诤 [counsel against]

謇朝谇而夕替。——《离骚》

(5) 责问;用责备的口气问 [call(或bring)sb.to account]

立而谇语。——《汉书·贾谊传》

察士无凌谇之事。——《庄子·徐无鬼》

(6) 又如:谇候(讯问);谇诟(责难辱骂)

词性变化

谇的拼音:

suì  

〈词性:名〉

古乐章的尾声。相当于“乱” [disorder]

谇曰:“已矣,国其莫吾知兮,子独台郁其谁语!”——《汉书·贾谊传》。颜师古注:“ 张晏曰:谇,《离骚》下章乱也。”

  拼音  zhǒu   注音  ㄓㄡˇ   
部首  巾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VPMH  仓颉  SMBLB  郑码  XBWL  四角  17227  结构  上中下电码  1590  区位  5467  统一码  5E1A  笔顺  フ一一丶フ丨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帚的拼音:zhǒu(ㄓㄡˇ)  

⒈ 扫除尘土、垃圾的用具:扫帚。笤帚。

统一码

帚字UNICODE编码U+5E1A,10进制: 24090,UTF-32: 00005E1A,UTF-8: E5 B8 9A。

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帚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菷箒

汉英互译

broom

造字法

象形:像扫帚形

English

broom, broomstic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帚的拼音:

zhǒu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扫帚形。本义:扫帚) 同本义 [broom]

(2) 又如:笤帚(扫帚);帚卜(吴中旧俗,妇女于正月灯节用裙束破帚以占事)

  拼音    注音  ㄉㄜˊ   
部首  彳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  TFLN  仓颉  HOJWP  郑码  OIAW  四角  24231  结构  左右电码  1795  区位  2134  统一码  5FB7  笔顺  ノノ丨一丨丨フ丨丨一一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德的拼音:dé(ㄉㄜˊ)  

⒈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⒉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⒊ 恩惠:德施。德泽(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

⒋ 姓。

统一码

德字UNICODE编码U+5FB7,10进制: 24503,UTF-32: 00005FB7,UTF-8: E5 BE B7。

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德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㥀㥁徳恴悳惪

汉英互译

heart、mind、morals、virtu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ethics, morality, virtu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德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彳( chì  ),惪(   )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2) 同本义 [ascend]

德,升也。——《说文》

君子德车。——《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

(3) 感激 [be grateful]

然则德我乎。——《左传·成公三年》

(4) 通“得”。取得,获得 [get]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四十九章》

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墨子·节用上》

词性变化

德的拼音:   

〈词性:名〉

(1) 道德,品行 [virtue;moral character;integrity]

德,德行。——《篇海类编》

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周礼·地官》注

德何如可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

六三德。正直、刚克、柔克也。——《书·洪范》。注:“至德,敏德,孝德也。”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三国志·诸葛亮传》

无德不贵,无能不官。——《荀子·王制》

(2) 又如:德薄(德行浅薄);德望(品德与名誉);德器(德行器量);德被四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德薄望浅(谦词。品德低下,名望轻微);德门(能恪遵礼教道德的人家);德誉(道德声誉);德馨(道德芳馨);德艺(道德与才艺);德操(道德操行)

(3) 恩惠;恩德 [kindness;favor]

是不敢倍德畔施。——《战国策·秦策》。注:“恩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德施(恩惠;恩泽);德惠(德泽恩惠)

(5) 仁爱;善行 [kindheartedness]。如:德意(善意);德政(良好的政治措施或政绩);德法(儒家谓合乎仁德的礼法);德厚(仁厚)

(6) 心意 [heart;mind]。如:同心同德

(7) 福 [happy]

百姓之德也。——《礼记·哀公问》

常用词组

德才兼备、德操、德高望重、德高望尊、德化、德色、德馨、德行、德行、德性、德祐、德语、德育、德泽、德政

  拼音  chú   注音  ㄔㄨˊ   繁体    
部首  钅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86  QEGL  五笔98  QEGE  仓颉  OPBMS  郑码  PLYM  四角  84727  结构  左右电码  6915  区位  1990  统一码  9504  笔顺  ノ一一一フ丨フ一一一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锄(鋤)的拼音:chú(ㄔㄨˊ)  

⒈ 弄松土地及除草的工具:锄头。铁锄。

⒉ 耪,弄松土地及除草:锄草。锄耘。锄地。

⒊ 铲除:锄奸。

统一码

锄字UNICODE编码U+9504,10进制: 38148,UTF-32: 00009504,UTF-8: E9 94 84。

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锄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鋤耡

汉英互译

hoe、uproot

造字法

形声:从钅、助声

English

hoe; eradic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锄的拼音:

鋤、鉏 chú  

〈词性:名〉

(1) (形声。从金,助声。本义:锄头。一种长柄农具,其刀身平薄而横装,专用于中耕、除草、疏松植株周围的土壤) 同本义 [hoe]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杜甫《兵车行》

(2) 又如:大锄;小锄

词性变化

锄的拼音:

chú  

〈词性:动〉

(1) 用锄头整理田地,除草 [work with a hoe]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2) 又如:锄社(古代北方农村的一种组织。平时协同耕作,有事时则互相帮助);锄耘(耕作农地。也作鉏耘);锄谷(耕作)

(3) 根除,铲除 [eliminate]

又不可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术钱也。——龚自珍《病梅馆记》

(4) 又如:锄拔(去除);锄理(清理)

常用词组

锄草、锄地、锄奸、锄强扶弱、锄头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