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探奥索隐的意思

tànàosuǒyǐn

探奥索隐



拼音tàn ào suǒ yǐn

注音ㄊㄢˋ ㄠˋ ㄙㄨㄛˇ 一ㄣˇ

解释奥:深奥;隐:秘密。探索幽深隐微的事理。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一卷:“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见其终,探奥索隐,孰窥其宗?”

用法作谓语;指探究深奥的道理。

感情探奥索隐是中性词。

繁体探奥索隱

近义探赜索隐

英语search for hidden meanings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tàn   注音  ㄊㄢˋ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PWS  仓颉  QBCD  郑码  DWOF  四角  57094  结构  左右电码  2232  区位  4429  统一码  63A2  笔顺  一丨一丶フノ丶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探的拼音:tàn(ㄊㄢˋ)  

⒈ 寻求:探求。探讨。探索。探试。勘探。试探。钻探。探幽访胜。探本穷源。

⒉ 侦察打听:探问。探听。探询。探查。探察。

⒊ 做侦察工作的人:探马(侦察骑兵)。敌探。密探。

⒋ 访问,看望:探望。探亲。探监。

⒌ 头或上体伸出,手伸入:探身。探头探脑。探囊取物。

统一码

探字UNICODE编码U+63A2,10进制: 25506,UTF-32: 000063A2,UTF-8: E6 8E A2。

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探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xplore、scout、spy、stretch forward、try to find out、visit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find, locate; search, grope fo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探的拼音: tàn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罙( shēn  )声。本义:摸取)

(2) 同本义 [fish for]

探,远取之也。——《说文》。按,远取犹深取也。

探,取也。——《尔雅》。注:“摸取也。”

必探筹而定分。——《铨言》。注:“捉筹也。”

则惟尔多方探天之威。——《书·多方》

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

不待探筹投钩而公。——《荀子·君道》

日中如探汤。——《列子·汤问》

探石发穴。——《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探丸(摸取药丸;又指摸取弹丸以决定谋杀官吏之事);探囊(伸手到袋中摸取)

(4) 探求 [seek]

前来一探。——《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5) 又如:探本(探求根本);探真(探求玄理);探意(探求本意);探微(探索微妙的事理);探源(寻求源头;探求本源)

(6) 打听 [ask about]

探,试也。——《释言》。注:“刺探尝试。”

(7) 又如:探声候气(探听消息,等候动静);探事(探听消息);探讯(探信,打听消息);探侦(打听)

(8) 看望 [pay call on]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唐· 李商隐《无题》

(9) 又如:探望;探病(看望病人);探房(新娘过门的次日,娘家人前往看望)

(10) 伸出 [stretch]。如:探爪(探手。伸手);探头探脑(不断伸头张望)

(11) 彻底调查或考察 [explore]。如:探穴;探路;探研(探讨研究);探流;探综(探究贯通)

(12) 预先支付 [prepay]。如:探支(预支);探借(预借)

(13) 侦察 [scout]

探颐索隐。——《易·系辞上》。疏:“窥探。”

(14) 又如:探细(侦察);探刺(暗中侦察);探伺(侦察);探虎穴(冒险);探使(负有侦察任务的使者);探候(侦察打听);探报(谍报)

词性变化

探的拼音: tàn  

〈词性:名〉

侦察人员 [detective;scout]。如:敌探;探子;暗探;探人(军中从事侦察工作的人);探丁(探卒,探兵。军中的侦察兵)

常用词组

探案、探测、探测器、探查、探察、探访、探风、探花、探家、探监、探究、探勘、探看、探口风、探口气、探矿、探骊得珠、探路、探马、探明、探摸、探囊取物、探亲、探求、探伤、探身、探视、探索、探讨、探听、探头探脑,探头探脑儿、探望、探问、探悉、探险、探寻、探询、探幽索隐、探渊索珠、探赜索隐、探照灯、探针、探知、探子、探足

  拼音  ào yù   注音  ㄠˋ ㄩˋ   繁体    
部首  大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TMOD  仓颉  HBK  郑码  NLUG  四角  27804  结构  上下电码  1159  区位  1634  统一码  5965  笔顺  ノ丨フ丶ノ一丨ノ丶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奥的拼音:ào(ㄠˋ)  

⒈ 含义深,不易理解:深奥。奥妙。奥秘。奥旨。

⒉ 室内的西南角,泛指房屋及其他深处隐蔽的地方:堂奥。经堂入奥。

⒊ 姓。

其他字义

奥的拼音:yù(ㄩˋ)  

⒈ 浊。

⒉ 古同“燠”,暧。

统一码

奥字UNICODE编码U+5965,10进制: 22885,UTF-32: 00005965,UTF-8: E5 A5 A5。

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奥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bstruse、profound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mysterious, obscure, profoun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奥的拼音: ào  

〈词性:名〉

(1) (形声。本义:古时指房屋的西南角。古时祭祀设神主或尊者居坐之处)

(2) 同本义 [southwest corner of house]

奥,宛也。室之西南隅。——《说文》

燔柴于奥。——《礼记·礼器》

西南隅谓之奥。——《尔雅》

司宫筵于奥。——《仪礼·少牢礼》

设于奥。——《仪礼·士丧礼》

经堂入奥。——《楚辞·招魂》

(3) 又如:奥阼(室之西南隅,为尊者、主人之位)

(4) 泛指室内深处 [the depths of the room]

室无奥阼。——《仲尼燕居》

无能老蝙蝠,乘夜出堂奥。——张耒《夏日杂感》

(5) 又如:堂奥

(6) 宫廷内机密的地方 [hidden recesses]

出入往来禁奥。——《三国志·董昭传》

(7) 又如:奥主(国内之主。比喻国君。奥有深居内室之意)

词性变化

奥的拼音: ào  

〈词性:形〉

(1) 深 [deep]

野无奥草。——《国语·周语》。注:“深也。”

结根坚且奥。——陆机《塘上行》

(2) 又如:奥处(深居);奥室(内室;深宅);奥祉(深厚的福祉)

(3) 深奥,精深不易理解 [profound;b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雅诰奥义。——《书·序》。释文:“深也。”

遂与对榻讲论经奥义。——脱脱等《宋史》

抑之欲其奥。——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水亭陋室,曲有奥趣。——柳宗元《永州龙兴寺东丘记》

皆曲有奥思。——李格非《洛阳名园记》

(4) 又如:奥说(奥妙的学说);奥深(高深不易理解)

(5) 姓

奥的拼音: ào  

〈词性:名〉

(1) 奥地利的简称 [Austria]

(2) [物]奥斯特的简称 [oersted]

(3) 奥林匹克的简称 [Olympic]。如:奥运会

(4) 姓

常用词组

奥博、奥秘、奥妙、奥援、奥义、奥运,奥运会、奥旨

  拼音  suǒ   注音  ㄙㄨㄛˇ   
部首  糸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FPXI  仓颉  JBVIF  郑码  EDWZ  四角  40903  结构  上下电码  4792  区位  4387  统一码  7D22  笔顺  一丨丶フフフ丶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索的拼音:suǒ(ㄙㄨㄛˇ)  

⒈ 大绳子或大链子:索子。索道。钢索。绞索。线索。

⒉ 搜寻,寻求:索引。思索。搜索。探索。

⒊ 讨取,要:索还。索求。索取。勒索。

⒋ 尽,毫无:索然无味。

⒌ 单独:离群索居。

⒍ 姓。

统一码

索字UNICODE编码U+7D22,10进制: 32034,UTF-32: 00007D22,UTF-8: E7 B4 A2。

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索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sk、cable、demand、dull、large rope、search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large rope, cable; rules, laws; to demand, to exact; to search, inquire; isolat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索的拼音: suǒ  

〈词性:名〉

(1) (会意。意为用绳子把木头束起。 于省吾认为是绳索。本义:大绳子)

(2) 同本义 [large rope]。后泛指各种绳索

索,草有茎叶可作绳索。——《说文》

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司马迁《报任安书》

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列士·天瑞》

追讨南度河,使军吏田晏、夏育慕先登,悬索相引。复战于罗亭,大破之。——《后汉书·段颍传》

昼尔于茅,宵而索綯。——《诗·豳风·七月》

(3) 又如:索苇(用苇作成的绳索);索头(绳头);索桥(用绳索连结两岸的桥)

(4) 人的发辫 [pigtail]。如:索葛(头发);索虏(发辫)

(5) 法度 [law]

皆启以商政,疆以 周索。——《左传·定公四年》。 杜预注:“索,法也。”

(6) 链条 [chain]。如:索桥

(7) 中国古地名 [Suo town]。故地在今河南荥阳县。秦末刘邦与项羽战于京、索之间的索,即此地

(8) 索县 [Suo county]。中国汉代建立的县,在今湖南省常德市东。属武陵郡,顺帝时更名汉寿。今为湖南汉寿县

词性变化

索的拼音: suǒ  

〈词性:动〉

(1) 搜索 [search;try to find out]

索,入家搜也。——《说文》

忘索之。——《史记·范睢蔡泽传》

大索天下。——《汉书·张良传》

举国大索。——《汉书·韩安国传》

延年索怀中,得重劾。——《汉书·严延年传》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 扁鹊,已逃 秦矣。——《韩非子·喻老》

遂闻君将合众于 楚,约与食客门下二个人偕,不外索。——《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2) 又如:遍索不得;搜索(搜查);索隐行怪(深求隐僻的事而行为怪谲)

(3) 寻求;探索 [seek]

探求异闻,采摭典故,解其所未改,申其所未申,故以索隐为名。——唐· 司马贞《史记索隐》自序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 又如:索垢寻庇(无事生非,找荐儿滋事);索摸(寻找,寻觅);索合(寻求志同道合的人);索秘(探索隐微)

(5) 挑选 [choose]

以索马牛。——《左传·襄公二年》

(6) 又如:索牛(挑选出来的好牛);索引(又称引得,把书刊,文献等作品中的重要课题录出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以便检索)

(7) 求取,讨取 [demand;ask for]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唐· 杜甫《兵车行》

凡死刑狱上行刑者先俟于门外,使其党入索财物,名曰“斯罗”。——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索战(讨战);索号(回令;求取约定的暗号);索将(索取;求取);索逋(索要欠款);索掯(索取);索句(索取诗句);索米(求取米粮);索命(索取性命);索饭(讨取食物)

(9) 须,应,得 [must]

一壁厢纳草除根,一边又要差夫,索应付。——元· 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虽无人窃听,也索悄声儿海誓山盟。——白仁甫《元曲选·梧桐树》

(10) 又如:索将(须使);索是(须是,煞是,真是);只索(只得);索须(必须)

(11) 捻绳使紧 [tighten]

传语又称纣力能索铁伸钩。——《论衡·语譄》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屈原《离骚》

(12) 又如:索绳(紧绳)

(13) 搓;绞 [twist]。如:索铁(绞铁成索)

(14) 娶妻曰索 [marry(a woman)]。如:索妇(娶妻)

索的拼音: suǒ  

〈词性:形〉

(1) 独自,孤单 [all alone]

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晋· 陶渊明《和刘柴桑》

索索无真气,昏昏有俗心。——北国· 庾信《拟咏怀》

(2) 又如:离群索居;索处(索居);索居(独居一方);索索(冷落的样子)

(3) 涕泪流出貌 [tearing]

子綦索然出涕曰:“吾子何为以至于是极也。——《庄子·徐无鬼》

(4) 又如:索索落落(眼泪纷纷落下的样子)

(5) 索性;干脆 [clear-cut;straightforward]

只是士大夫不青索性尽底里说话,不可专咎人主。——宋· 朱熹《与魏之履书》

(6) 又如:索兴(干脆;直截了当)

(7) 煞是。确是;真是 [certainly]。如:索是(煞是。甚是;真是)

(8) 尽;空 [exhausted]

悉索敝赋,以讨于蔡。——《左传·襄公八年》

(9) 又如:索手(空手);索知(尽知);索空(竭尽);索莫(空乏穷尽的样子);索索(空虚、空乏的样子)

索的拼音: suǒ  

〈词性:量〉

(1) 古时民间计量单位,十丈为一索

(2) 古用绳计量长度,因以为计量单位。如:种粟千百索

(3) 计算钱币的单位。古代以绳索穿铜钱,每千文为一索,或称一贯。如:受贿三千索

常用词组

索道、索贿、索解、索尽枯肠、索居、索具、索寞、索赔、索桥、索求、索取、索然、索索、索梯、索喜、索性、索要、索引、索诈、索子

  拼音  yǐn yìn   注音  一ㄣˇ 一ㄣˋ   繁体    
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BQVN  仓颉  NLNSP  郑码  YRXW  四角  77237  结构  左右电码  7148  区位  5094  统一码  9690  笔顺  フ丨ノフフ一一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隐(隱)的拼音:yǐn(一ㄣˇ)  

⒈ 藏匿,不显露:隐藏。隐匿。隐居。隐士。隐讳。

⒉ 伤痛:隐恻。

⒊ 怜悯:恻隐之心。

其他字义

隐(隱)的拼音:yìn(一ㄣˋ)  

⒈ 倚,靠:隐几而卧(靠着几案睡眠)。

统一码

隐字UNICODE编码U+9690,10进制: 38544,UTF-32: 00009690,UTF-8: E9 9A 90。

隐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隐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隱隠

汉英互译

concealed、dormant、latent

相关字词

现、显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hide, conceal; hidden, secre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隐的拼音:

yǐn  

〈词性:动〉

(1) 藏匿;隐蔽 [hide;screen;shield;vover]

隐,蔽也。——《说文》

隐,微也。——《尔雅》

隐五刃。——《国语·齐语》。注:“隐藏也。”

则事可以隐定。

隐忌雍蔽之人。——《荀子·致仕》。注:“隐,亦蔽也。”

桓公管仲虽善匿,弗能隐矣。——《吕氏春秋·重言》。注:“隐,蔽也。”

则盘纡隐深。——《文选·嵇康·琴赋》。注:“隐,幽深邃也。”

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德。——《左传·文公十八年》

故隐居屠间。——《史记·魏公子列传》

可以隐形。——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日月隐耀。——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各隐卷底。——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隐占身体(隐藏、掩护自己真实面目);隐遁(隐藏);隐谋(隐密计划);隐秀(隐藏智慧,不露锋芒或才华);隐候(在暗处等待);隐耀(隐藏光辉,隐藏身体。比喻才华不外露);隐身术(古代方士所隐蔽自己身形而使他人不可见的一种法术);隐冒(隐匿冒充);隐翳(掩蔽;遮蔽);隐掩(遮蔽掩护)

(3) 隐瞒 [conceal]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论语·子路》

上以无隐。——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又如:隐欺(隐瞒欺骗);隐情(隐瞒情况);隐拒(隐瞒抵赖);隐忍(忍耐,不露真情)

(5) 隐测,审度 [conjecture]

又隐实户口,料出无名万余人,以充军实。——《晋书·庾冰传》

(6) 又如:隐心(审度);隐实(查证落实;核实)

(7) 怜悯 [pity to]

隐其无罪。——《孟子·梁惠王上》

(8) 又如:隐恤(哀怜抚恤);隐恻(恻隐,同情怜惜);隐痛(内心深感苦痛);隐爱(恻隐疼爱);隐愍(怜悯);隐亲(怜悯抚恤)

(9) 隐逸不出 [hermit]

隐者也。——《论语·微子》

反国而隐焉。——明· 顾炎武《复庵记》

(10) 又如:隐辟(隐退回避);隐静(避世隐居);隐学(隐居避世,读书自娱);隐吏(退隐的官吏);隐相(深居简出,不露面)

(11) 塞,堵塞 [block up;stop up]

士不隐塞,庶人不数罟。——《诗·小雅·鱼丽》

(12) 又如:隐塞(堵塞)

(13) 隐没;熄灭 [vanish;go out;die out]

隐武事,行文道。——《国语·齐语》

隐武行文。——《春秋繁露·五行变救》

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南朝· 梁简文帝《咏栀子花》

(14) 又如:隐形(隐没形体);隐灭(隐没消失);隐微(隐约细微);隐显(隐没与显现);隐息(休止);隐忽(时隐时现)

词性变化

隐的拼音:

yǐn  

〈词性:形〉

(1) 精深;微妙 [profound;delicate;subtle]

《春秋》推见至隐,《易》本隐之以显。——《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论》

《谷梁》简约而隐要,宜存于世。——《宋书·礼志一》

(2) 又如:隐要(精深简要);隐训(诡僻的训释);隐书(旨意隐秘之书);隐略(隐晦粗略);隐奥(隐晦深奥)

(3) 用同“稳”( wěn  )。安稳;稳定 [steady;sedate;stable]

隐练职位。——汉《荡阴令张迁表颂》

即便求隐。——汉《李翕析里桥輔阁颂》

(4) 又如:隐坐(稳坐;安坐)

(5) 威重的样子,深沉稳重 [concealing one's real feelings;steady]

鲜之为人通率,在 高祖坐,言无所隐,时人甚惮焉。而隐厚笃实,瞻卹亲故。——《宋书·郑鲜之传》

(6) 又如:隐冥(深沉含蓄);隐厚(稳重忠厚);隐隐桓桓(威武的样子);隐重(威重)

(7) 宏大 [great]。如:隐虹(长虹)

(8) 忧伤;疾苦 [distressed;sad;sufferings]。如:隐隐遑遑(忧愁不妥的样子)

(9) 穷困 [poor]。如:隐民(穷人,穷困的人民)

(10) 幽静 [quiet]。如:隐舍(隐居的房舍);隐秀(幽雅秀丽)

(11) 殷盛 [rich]

尔乃邑居隐账。——左思《蜀都赋》

(12) 又如:隐赈(富庶繁盛);隐蔼(茂盛的样子)

隐的拼音:

yǐn  

〈词性:名〉

(1) 矮墙 [low wall]

逾隐而待之。——《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2) 痛苦;疾苦 [pain]

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国语》

(3) 隐居的人 [recluse]

贪夫殉身,圣亦保之;烈士殉名,隐亦好之。——王闿运《邹汉勋传》

(4) 又如:隐佚(隐逸者)

(5) 隐语 [enigmatic language]

齐威王之时喜隐。——《史记·滑稽列传》

(6) 隐衷,隐情 [feelings or troubles one wishes to keep to oneself;facts one wishes to hide]

孤癖之隐。——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7) 通“櫽”。櫽栝,矫正竹木弯曲的工具 [straightening machine]

故遂隐栝。——何休《公羊经传解诂序》

夫弃隐栝之法。——《韩非子·难势》

训考量隐栝。——《后汉书·邓训传》

(8) 姓

隐的拼音:

yǐn  

〈词性:副〉

暗暗地 [secretly;inwardly]

隐中胸怀。——《聊斋志异·促织》

常用词组

隐蔽、隐避、隐藏、隐遁、隐恶扬善、隐伏、隐含、隐患、隐讳、隐晦、隐迹埋名、隐疾、隐居、隐君子、隐瞒、隐秘、隐灭、隐没、隐情、隐颧、隐然、隐燃、隐忍、隐色、隐射、隐身草,隐身草儿、隐士、隐事、隐饰、隐私、隐痛、隐土、隐退、隐退、隐位、隐显目标、隐现、隐姓埋名、隐血、隐意、隐逸、隐隐、隐隐绰绰、隐隐约约、隐映、隐忧、隐语、隐喻、隐约其辞、隐衷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