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堂哉皇哉的意思

tángzāihuángzāi

堂哉皇哉



拼音táng zāi huáng zāi

注音ㄊㄤˊ ㄗㄞ ㄏㄨㄤˊ ㄗㄞ

解释犹堂而皇之。

出处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八回:“他有了这个引子,就格外的打点,格外的应酬,不到半年便放了海关道,堂哉皇哉的带了家眷,出京赴任。”

例子据说是曾和现代派的‘主将’在‘北京文艺界’上交过战了。好不堂哉皇哉。鲁迅《而已集·革“首领”》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公然如此。

感情堂哉皇哉是中性词。

近义堂而皇之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táng   注音  ㄊㄤˊ   
部首  土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IPKF  仓颉  FBRG  郑码  KOJB  四角  90104  结构  上下电码  1016  区位  4435  统一码  5802  笔顺  丨丶ノ丶フ丨フ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堂的拼音:táng(ㄊㄤˊ)  

⒈ 正房,高大的房子:堂屋。堂客。堂倌。礼堂。澡堂。

⒉ 同祖父的亲属关系:堂房。堂兄弟。

⒊ 旧时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大堂。公堂。过堂。

⒋ 量词:上了一堂课。一堂家具。

统一码

堂字UNICODE编码U+5802,10进制: 22530,UTF-32: 00005802,UTF-8: E5 A0 82。

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堂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㙶坣隚

汉英互译

hall、of the same clan、the main room of a house

造字法

形声:从尚、土声

English

hall; government offic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堂的拼音: táng  

〈词性:名〉

(1) (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2) 同本义[hall;a hall or room for a specific purpose]

堂,殿也。——《说文》。段注:“古曰堂, 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 汉上下皆称殿。至 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

殿,堂之高大者也。——《说文古本考》

立于西堂。——《书·顾命》

吾见封之若堂者矣。——礼记·檀弓》。注:“堂形四方而高。”

王坐于堂上。——《孟子·梁惠王上》

燕坐于华堂之上。——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观其坐高堂。——明· 刘基《卖柑者言》

华堂旅会。——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堂上(殿堂上);堂下(宫殿、厅堂阶下);堂宇(殿堂的顶棚);堂事(于正厅祭祀祖先之事);堂阶(堂下的台阶);堂阁(殿堂楼阁);堂廉(殿堂的侧边)

(4) 后泛指房屋的正厅 [the principal room of a house]

审堂下之阴。——《吕氏春秋·察今》

堂前松柱。——晋· 干宝《搜神记》

崔九堂前几度闻。—— 唐· 杜甫《江南逢季龟年》

堂有炼珍。——清· 周容《芋老人传》

(5) 又如:堂轴(挂在厅堂壁上的字画);高堂(高大的厅堂);堂户(门庭之内);堂筵(堂中坐席);堂坳(堂的低处;泛指低洼之处);堂扁(厅堂上的题额);堂室(厅堂和内室);堂前(正房前面;正厅);堂房(堂和房)

(6) 旧时官府议论政事、审理案件的地方 [principal hall in a yamen;court of law]

宾客满堂。——《史记·魏公子列传》

(7) 如:堂参(于公堂上参谒上司);大堂(衙门中审理案件的厅堂);过堂;堂食(堂馔。堂餐。唐时政事堂的公膳);堂案(唐代宰相政事堂的文书档案);堂厨(政事堂的公膳房)

(8) 尊称别人的母亲 [mother]。如:令堂;萱堂

(9) 用于商店、厅事、书斋名称 [name for shops,stores,etc.]。如:同仁堂;杜甫草堂;春在堂

(10) 也指署事的官吏 [official]。如:堂官(明清时各部主官的称谓);都御史称都堂;尚书称部堂;府州县正印官称正堂

(11) 山上宽阔平坦的地方 [open place on the mountain]

外堂即向东之坞。——《徐霞客游记》

(12) 佛堂 [temple]。如:堂头(寺院中对方丈的称呼);堂头和尚(僧寺住持)

词性变化

堂的拼音: táng  

〈词性:形〉

(1) 在外表、举止或言语上表现出尊严的 [dignified]。如:堂堂大丈夫;堂而皇之,堂哉皇哉(形容公然、大模大样或有气派)

(2) 同一祖父但不同父亲的兄弟姊妹关系 [people of same clan]。如:堂族(关系较远的同族);堂姊妹

(3) 高显的样子 [high]

刊层平堂,设切崖。——《文选·张衡·西京赋》

堂的拼音: táng  

〈词性:量〉

用于分节的课程或一套物件。如:一堂课;一堂家具

常用词组

堂奥、堂而皇之、堂房、堂倌、堂皇、堂会、堂客、堂上、堂堂、堂堂正正、堂屋、堂子

  拼音  zāi   注音  ㄗㄞ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FAKD  仓颉  JIR  郑码  EHJ  四角  43650  结构  右上包围电码  0762  区位  5253  统一码  54C9  笔顺  一丨一丨フ一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哉的拼音:zāi(ㄗㄞ)  

⒈ 文言语气助词(①表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吗”,“呢”,如“何哉?”“有何难哉?”②表感叹,相当于“啊”,如“快哉!”)。

⒉ 古同“才”,开始。

统一码

哉字UNICODE编码U+54C9,10进制: 21705,UTF-32: 000054C9,UTF-8: E5 93 89。

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哉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㦲才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final exclamatory particl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哉的拼音: zāi  

〈词性:助〉

(1) (形声。本义:语气词。《说文》:“言之间也。”表感叹)

(2) 同本义 [alas]

(3) 表示感叹,相当于“啊”

幸甚至哉。——曹操《步出夏门行》

非人哉。——《世说新语·方正》

旦旦有是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变诈几何哉。——《聊斋志异·狼三则》

美哉,我少年中国。—— 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4) 又如:远哉遥遥;快哉此风;命不易哉;谁不为之痛心哉

(5) 表示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如:敢不畏君王哉;不若鸡犬哉

(6) 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呢”或“吗”

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岂独一琴哉。——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岂主之子孙不必善哉。——《聊斋志异·促织》

岂独一箸间哉。——清· 周容《芋老人传》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哉,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7) 又如:以此为治,岂不难哉?吾又何能为哉?

(8) 表示测度,相当于“吧”

我其试哉!——《书·尧典》

(9) 又如:我岂有所失哉!

(10) 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吧”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诗·召南》

  拼音  huáng   注音  ㄏㄨㄤˊ   
部首  白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RGF  仓颉  HAMG  郑码  NKC  四角  26104  结构  上下电码  4106  区位  2742  统一码  7687  笔顺  ノ丨フ一一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皇的拼音:huáng(ㄏㄨㄤˊ)  

⒈ 君主,亦指神话传说中的神:皇帝。皇后。皇宫。皇储(已确定的皇位继承人)。皇权。

⒉ 大:皇皇巨著。冠冕堂皇。

⒊ 对先代的敬称:皇考(对亡父的尊称)。

⒋ 古同“遑”,闲遐。

⒌ 古同“惶”,恐惧。

⒍ 姓。

统一码

皇字UNICODE编码U+7687,10进制: 30343,UTF-32: 00007687,UTF-8: E7 9A 87。

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皇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凰煌

汉英互译

emperor、sovereign

造字法

象形:像灯火辉煌形

English

royal, imperial; ruler, superio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皇的拼音: huáng  

〈词性:形〉

(1) (象形。金文,象灯火辉煌形。上面的三点,象灯光参差上出之形;中间的部分象灯缸;下面的“土”是灯柱。“皇”即“煌”的古字。本义:灯火辉煌)

(2) 同本义[shining]

服其命服,朱芾斯皇。——《诗·小雅·采芑》

騐皇者,煌煌也。——《书·帝命》

(3) 大 [great]

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王者,三皇大君也。——《说文》

建用皇极。——《书·洪范》

上帝是皇。——《诗·周颂·执竞》

(4) 又如:皇祜(大福);皇业(大业;帝王的事业);皇道(大道);皇竹(大竹名)

(5) 美好 [fine]

皇,美也。——《广雅·释诂一》

继序其皇之。——《诗·周颂·烈文》。传:“美也。”

皇以间之。——《诗·周颂·桓》

(6) 又如:皇土(美土);皇直(美好忠直);皇想(美好的怀念)

(7) 通“遑”。空闲的;有闲暇的 [leisure]

不皇出矣。——《诗·小雅·渐渐之石》

不皇朝矣。

不僭不滥,不敢怠皇,命以多福。——《左传·哀公五年》

孤与其二三臣悼心失图社稷之不皇。——《左传·昭公七年》

(8) 又如:皇宁(闲适;安闲);皇暇(空闲;闲暇)

(9) 通“惶” [fearful;dreadful]

大臣皆皇惧而退。——宋·佚名《新编五代史平话》

(10) 又如:皇惧(恐慌害怕);皇遽(惊恐);皇骇(惊慌;恐惧);皇乱(惊慌失措)

(11) 黄白色 [yellow and white]

皇驳其马。——《诗·豳风·东山》

(12) 又如:皇驳(黄白色与赤白色)

词性变化

皇的拼音: huáng  

〈词性:名〉

(1) 指天 [Heaven]

思皇多士。——《诗·大雅·文王》。传:“天也。”

皇霸。皇者天也。——《风俗通》

(2) 又如:皇命(天命);皇穹(犹皇天);皇门(天门);皇皇天帝(天)

(3) 指天神 [god;deity]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楚辞·九歌·东皇太一》

(4) 又如:皇天上帝(天帝,上帝);皇公(天帝);皇穹(指天帝);皇祗(天神与地神的并称)

(5) 君主,天子,皇帝 [emperor]

皇丈受天子之富贵。——元·佚名《武王伐纣平话》

(6) 又如:皇统(历代帝王相传的世系);皇丈(皇帝的岳父);皇极(帝王治世的准则);皇太孙(太子死,以太子的儿子为皇储,称为皇太孙)

(7) 旧时对封建王朝的尊称 [dynasty;imperial court]。如:皇图(封建王朝的版图。亦指封建王朝);皇廷(朝廷);皇纲(朝廷的纲纪);皇维(朝廷的纲纪;王法)

(8) 对已去世的父母或祖父母的尊称 [decaded parents or grandparents]。如:皇考(对亡父的尊称);皇姑(对丈夫亡母的尊称);皇祖(远祖,称高祖以上的祖先);皇舅(女子称丈夫的亡父);皇妣;皇祖考;皇祖妣

(9) 鸟名。凰的古字。传说中的雌凤 [femal phoenix]。如;皇鸟(传说中的雌凤);皇翼(凤凰的羽翼。借指笙管)

(10) 冠名 [crown]。如:皇冠

(11) 对神明的敬称 [gods]

伏羲、 女娲、 神农为三皇。——《春秋·元命苞》

(12) 又如:皇祗(地神);皇娲(指女娲氏);皇羲(指伏羲氏);皇娥(传说中古帝少昊的母亲)

(13) 姓

皇的拼音: huáng  

〈词性:动〉

(1) 匡正 [correct]

皇,正也。——《释言》

四国是皇。——《诗·豳风·破斧》

皇我万民。——《穆天子传》

(2) 通“迋”。往 [go to]

先祖是皇。——《诗·小雅·信南山》

常用词组

皇储、皇帝、皇恩、皇甫、皇宫、皇古、皇冠、皇后、皇皇、皇家、皇历、皇亲国戚、皇权、皇上、皇室、皇太后、皇太子、皇天后土、皇位、皇子、皇族

  拼音  zāi   注音  ㄗㄞ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FAKD  仓颉  JIR  郑码  EHJ  四角  43650  结构  右上包围电码  0762  区位  5253  统一码  54C9  笔顺  一丨一丨フ一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哉的拼音:zāi(ㄗㄞ)  

⒈ 文言语气助词(①表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吗”,“呢”,如“何哉?”“有何难哉?”②表感叹,相当于“啊”,如“快哉!”)。

⒉ 古同“才”,开始。

统一码

哉字UNICODE编码U+54C9,10进制: 21705,UTF-32: 000054C9,UTF-8: E5 93 89。

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哉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㦲才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final exclamatory particl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哉的拼音: zāi  

〈词性:助〉

(1) (形声。本义:语气词。《说文》:“言之间也。”表感叹)

(2) 同本义 [alas]

(3) 表示感叹,相当于“啊”

幸甚至哉。——曹操《步出夏门行》

非人哉。——《世说新语·方正》

旦旦有是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变诈几何哉。——《聊斋志异·狼三则》

美哉,我少年中国。—— 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4) 又如:远哉遥遥;快哉此风;命不易哉;谁不为之痛心哉

(5) 表示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如:敢不畏君王哉;不若鸡犬哉

(6) 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呢”或“吗”

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岂独一琴哉。——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岂主之子孙不必善哉。——《聊斋志异·促织》

岂独一箸间哉。——清· 周容《芋老人传》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哉,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7) 又如:以此为治,岂不难哉?吾又何能为哉?

(8) 表示测度,相当于“吧”

我其试哉!——《书·尧典》

(9) 又如:我岂有所失哉!

(10) 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吧”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诗·召南》

堂哉皇哉: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