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贪吏猾胥的意思

tānhuá

贪吏猾胥



拼音tān lì huá xū

注音ㄊㄢ ㄌ一ˋ ㄏㄨㄚˊ ㄒㄨ

解释猾胥:狡诈的小官吏。贪财狡诈的小官吏。

出处宋·苏轼《辩试馆职策问札子》:“先帝本意使民产率出钱专力于农,虽有贪吏猾胥,无所施其虐。”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贪吏猾胥是贬义词。

繁体貪吏猾胥

英语covetous petty officials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tān   注音  ㄊㄢ   繁体    
部首  贝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WYNM  仓颉  OINO  郑码  ODXL  四角  80802  结构  上下电码  6304  区位  4416  统一码  8D2A  笔顺  ノ丶丶フ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贪(貪)的拼音:tān(ㄊㄢ)  

⒈ 求多,不知足:贪玩。贪杯(过分好喝酒)。贪婪。贪污(利用职权非法地取得财物)。贪恋(十分留恋)。贪心。贪图。贪财。贪求。贪权。贪欲。贪得无厌。贪赃枉法。

统一码

贪字UNICODE编码U+8D2A,10进制: 36138,UTF-32: 00008D2A,UTF-8: E8 B4 AA。

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贪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orrupt、have an insatiable desire for

造字法

形声:从贝、今声

English

be greedy, covet; covetou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贪的拼音:

tān  

〈词性:动〉

(1) (形声。从贝,今声。从“贝”,与财物有关。本义:贪财)

(2) 同本义 [be greedy for]

贪,欲物也。——《说文》

晋、 魏河内之比,谓惏曰残。 楚谓之贪。——《方言一》

贪于饮食,惰于作务。——《墨子·非儒下》

贪货弃命。——《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爱财曰贪,爱食曰婪。——《楚辞·离骚》注

虞公贪利其璧与马而欲许之。——《韩非子·十过》

(3) 又如:贪赃(官吏接受贿赂);贪便宜;贪得无厌;贪冒(贪图财利);贪鄙(贪婪卑鄙);贪汙(贪求私利,取非分的财物);贪墨(贪财受贿);贪夫徇财(贪婪的人为财而死)

(4) 贪婪。多欲而不知满足 [have an insatiable desire for]

贪欲无艺。——《国语·晋语》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战国策·齐策四》

以贪勤民。——《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秦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如:贪虐(贪婪暴虐);贪娼(贪婪而妒忌);贪狠(贪心暴戾);贪残(贪婪残贼);贪花(怜爱美色);贪粗(贪婪粗犷);贪谗(贪婪并进谗言);贪陵(贪婪侵夺);贪悍(贪婪凶横)

(6) 求。同“探” [seek]

贪权据凡,则高名自立矣。——王充《论衡》

若夫推己以议物,捨状以贪情。——《后汉书·郭躬传论》

(7) 又如:贪祸(取祸);贪黑(摸黑);贪嗜(贪求嗜好);贪贾(贪图小利的商人);贪迷(贪恋,迷恋);贪怯(贪生怕死)

(8) 贪污 [corrupt;venal]

贪于财贺。——《史记·项羽本纪》

贪慕富贵。——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知某不贪。——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官贪吏虐。——《聊斋志异·促织》

(9) 又如:贪滥(贪污渎职);贪黩(贪污);贪洿(贪污);贪官(贪污的官吏);贪罔(贪赃欺罔);贪吏(贪污的官吏)

常用词组

贪杯、贪鄙、贪财、贪财好色、贪财慕势、贪得无厌、贪多嚼不烂、贪多务得、贪官、贪官污吏、贪狠、贪婪、贪恋、贪墨、贪便宜、贪求、贪求无厌、贪荣慕利、贪色、贪生怕死、贪天之功、贪图、贪图安逸、贪玩,贪玩儿、贪污、贪小失大、贪心、贪心不足、贪欲、贪赃、贪占、贪嘴

  拼音    注音  ㄌ一ˋ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86  GKQI  五笔98  GKRI  仓颉  JLK  郑码  AJOS  四角  50006  结构  上下电码  0684  区位  3284  统一码  540F  笔顺  一丨フ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吏的拼音:lì(ㄌ一ˋ)  

⒈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吏治。官吏。

⒉ 旧指小公务员:吏员。胥吏(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统一码

吏字UNICODE编码U+540F,10进制: 21519,UTF-32: 0000540F,UTF-8: E5 90 8F。

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吏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叓㕝

汉英互译

official

造字法

会意:从手、从中

English

government official, magistr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吏的拼音: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从手(又),从中。以手持中。有人认为中为笔。“吏”、“事”、“使”古同字。本义:官吏)

(2) 官员的通称。汉以后,指低级官员或吏卒 [official;mandarin]

吏,治人者也。——《说文》

吏者,名之师也。——《汉书·景帝纪》

吏所以治民也。——《汉书·惠帝纪》

吏者,民之所悬命也。——《管子·朋法》

王使委于三吏。——《左传·成公二年》。注:“二三公也。”

百吏庶民。——《国语·周语》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据法守职不敢为非者,人吏也。——《韩诗外传》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剖分焉。——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吏势(官吏的权势力量);吏议(官吏商讨政事;处分官吏;拟议定罪);吏司(管理司法案牍的官);吏兵(官吏和士兵);吏舍(官吏居住或办公的房子)。汉以后只指一般的小官员或吏卒

(4) 专指官府中的胥吏或差役 [inferior official]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唐· 杜甫《石壕吏》

(5) 又如:吏目(八九品小官。又指地位在御医之下的一般医生);吏员(古代地方官府的小吏);胥吏(小官吏);狱吏(旧时管理监狱的小官)

(6) 吏部狱 [jail;prison]

而右将军独下吏,当死,赎为庶人。——班固《汉书》

(7) 姓

词性变化

吏的拼音:   

〈词性:动〉

(1) 治理;为官 [administer]

夫吏者,理也。——《汉书·王莽传下》

是为长吏。——《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吏,所以治民也。——《汉书·惠帝纪》

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宋之问《蓝田山庄》

(2) 又如:吏才(为政的才能);吏方(为政的方略);吏道(官吏处理政务之道);吏隐(闲居下级官位);吏材(为政的才干)

常用词组

吏部、吏胥、吏治

  拼音  huá   注音  ㄏㄨㄚˊ   
简体部首  犭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  犬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QTME  仓颉  KHBBB  郑码  QMLW  四角  47227  结构  左右电码  3736  区位  2711  统一码  733E  笔顺  ノフノ丨フフ丶フ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猾的拼音:huá(ㄏㄨㄚˊ)  

⒈ 奸诈:狡猾。猾头。

统一码

猾字UNICODE编码U+733E,10进制: 29502,UTF-32: 0000733E,UTF-8: E7 8C BE。

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猾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滑獪

汉英互译

crafty、cunning、sly

造字法

形声:从犭、骨声

English

crafty, cunning, shrewd; deceitfu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猾的拼音: huá  

〈词性:形〉

(1) (形声。从犬,骨声。本义:狡诈,狡猾) 同本义 [cunning;crafty;sly]

猥胥报充里正。——清· 姚鼐《登泰山记》

(2) 又如:猾虏(狡猾之徒);猾伯(最狡猾虚妄的人);狡胥(狡猾的小吏);猾恶(狡猾奸恶)

词性变化

猾的拼音: huá  

〈词性:动〉

(1) 扰乱;侵犯 [invade]。如:猾乱(扰乱;作乱);猾夏(扰乱华夏)

(2) 弄,播弄 [play]

遇兆,挟以衔骨,齿牙为猾,戎夏交捽。——《国语》

猾的拼音: huá  

〈词性:名〉

奸恶的人 [treacherous person]。如:猾头(狡猾、刁滑的人)

常用词组

猾黠

  拼音    注音  ㄒㄨ   
简体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肉部  
五笔  NHEF  仓颉  NOB  郑码  XIQ  四角  17227  结构  上下电码  5171  区位  8167  统一码  80E5  笔顺  フ丨一ノ丶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胥的拼音:xū(ㄒㄨ)  

⒈ 古代的小官:胥吏。钞胥。

⒉ 全,都:万事胥备。民胥然矣。

⒊ 蟹酱:蟹胥。

⒋ 姓。

统一码

胥字UNICODE编码U+80E5,10进制: 32997,UTF-32: 000080E5,UTF-8: E8 83 A5。

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胥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疋稰縃偦楈諝

汉英互译

all、petty official

English

all, together, mutual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胥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疋( shū  )声。本义:蟹酱)

(2) 同本义 [scrab paste]

胥,蟹醢也。——《说文》

青州之蟹胥。——《周礼·庖人》注

蟹胥,取蟹藏之,使骨头解胥胥然也。——《释名》

共祭祀之好胥。——《周礼》

(3) 片刻,一会儿 [moment]

胡蝶胥也。——《列子·天瑞》

胡蝶胥也化而为虫。——《庄子》

词性变化

胥的拼音:   

〈词性:名〉

(1) 古代官府中的小吏;特指古代掌管捕捉盗贼的小官吏。后作“偦” [petty official]

里胥猾黠。——《聊斋志异·促织》

就老胥而问。——清· 方苞《狱中杂记》

部中老胥。

胥某谓曰。

胥某笑曰。

(2) 又如:胥里(乡里小吏);胥役(胥吏与差役);胥靡(刑徒);胥祝(司祭的小吏);胥耆(老吏);胥师(管市场的小吏)

(3) 有才智的人 [man of mind]

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周礼》

(4) 古代乐官 [musical officer]

小胥大胥。——《礼记·王制》。注:“皆乐官属也。”

大胥是敛,众胥佐之。——《礼记》

(5) 又如:胥人(古代乐官)

(6) 姓

胥的拼音:   

〈词性:副〉

(1) 相互 [each other]

以比追胥之事。——《周礼·士师》

兄弟昏姻,无胥远矣。——《诗·小雅·角弓》

(2) 又如:胥命(诸侯相见,约言不誓);胥溺(相继沉没);胥译(互译,翻译);胥怨(互怨)

(3) 都;皆 [all;whole]

尔之教矣,民胥效矣。——《诗·小雅·角弓》

胥的拼音:   

〈词性:动〉

(1) 通“须”。等待 [await]

胥与公往见之。——《史记·扁仓传》

胥令而动者也。——《管子·君臣》

太后盛怒而胥之。——《史记·赵世家》

(2) 看,观察 [see;observe]

胥后令。——《史记·廉颇蔺相如传》

将胥有所定也。——《管子·大匡》

于胥斯原,既庶既繁。——《诗·大雅·公刘》

常用词组

胥吏

贪吏猾胥: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