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贪名图利的意思

tānmíng

贪名图利



拼音tān míng tú lì

注音ㄊㄢ ㄇ一ㄥˊ ㄊㄨˊ ㄌ一ˋ

解释贪图好的名声,追逐个人私利。

出处明·徐元《八义记·婴投杵臼》:“贪名图利世间人,不修因果恁痴心。”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

感情贪名图利是中性词。

繁体貪名圖利

近义贪名逐利

英语pine after fame and money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tān   注音  ㄊㄢ   繁体    
部首  贝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WYNM  仓颉  OINO  郑码  ODXL  四角  80802  结构  上下电码  6304  区位  4416  统一码  8D2A  笔顺  ノ丶丶フ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贪(貪)的拼音:tān(ㄊㄢ)  

⒈ 求多,不知足:贪玩。贪杯(过分好喝酒)。贪婪。贪污(利用职权非法地取得财物)。贪恋(十分留恋)。贪心。贪图。贪财。贪求。贪权。贪欲。贪得无厌。贪赃枉法。

统一码

贪字UNICODE编码U+8D2A,10进制: 36138,UTF-32: 00008D2A,UTF-8: E8 B4 AA。

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贪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orrupt、have an insatiable desire for

造字法

形声:从贝、今声

English

be greedy, covet; covetou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贪的拼音:

tān  

〈词性:动〉

(1) (形声。从贝,今声。从“贝”,与财物有关。本义:贪财)

(2) 同本义 [be greedy for]

贪,欲物也。——《说文》

晋、 魏河内之比,谓惏曰残。 楚谓之贪。——《方言一》

贪于饮食,惰于作务。——《墨子·非儒下》

贪货弃命。——《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爱财曰贪,爱食曰婪。——《楚辞·离骚》注

虞公贪利其璧与马而欲许之。——《韩非子·十过》

(3) 又如:贪赃(官吏接受贿赂);贪便宜;贪得无厌;贪冒(贪图财利);贪鄙(贪婪卑鄙);贪汙(贪求私利,取非分的财物);贪墨(贪财受贿);贪夫徇财(贪婪的人为财而死)

(4) 贪婪。多欲而不知满足 [have an insatiable desire for]

贪欲无艺。——《国语·晋语》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战国策·齐策四》

以贪勤民。——《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秦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如:贪虐(贪婪暴虐);贪娼(贪婪而妒忌);贪狠(贪心暴戾);贪残(贪婪残贼);贪花(怜爱美色);贪粗(贪婪粗犷);贪谗(贪婪并进谗言);贪陵(贪婪侵夺);贪悍(贪婪凶横)

(6) 求。同“探” [seek]

贪权据凡,则高名自立矣。——王充《论衡》

若夫推己以议物,捨状以贪情。——《后汉书·郭躬传论》

(7) 又如:贪祸(取祸);贪黑(摸黑);贪嗜(贪求嗜好);贪贾(贪图小利的商人);贪迷(贪恋,迷恋);贪怯(贪生怕死)

(8) 贪污 [corrupt;venal]

贪于财贺。——《史记·项羽本纪》

贪慕富贵。——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知某不贪。——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官贪吏虐。——《聊斋志异·促织》

(9) 又如:贪滥(贪污渎职);贪黩(贪污);贪洿(贪污);贪官(贪污的官吏);贪罔(贪赃欺罔);贪吏(贪污的官吏)

常用词组

贪杯、贪鄙、贪财、贪财好色、贪财慕势、贪得无厌、贪多嚼不烂、贪多务得、贪官、贪官污吏、贪狠、贪婪、贪恋、贪墨、贪便宜、贪求、贪求无厌、贪荣慕利、贪色、贪生怕死、贪天之功、贪图、贪图安逸、贪玩,贪玩儿、贪污、贪小失大、贪心、贪心不足、贪欲、贪赃、贪占、贪嘴

  拼音  míng   注音  ㄇ一ㄥˊ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QKF  仓颉  NIR  郑码  RSJ  四角  27602  结构  上下电码  0682  区位  3591  统一码  540D  笔顺  ノフ丶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名的拼音:míng(ㄇ一ㄥˊ)  

⒈ 人或事物的称谓: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èn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

⒉ 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⒊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

⒋ 叫出,说出:不可名状。

⒌ 声誉:名誉。名声。名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名噪一时。名过其实。

⒍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名人。名士。名师。名将(jiàng   )。名医。名著。名流。名言。名胜。名剧。

⒎ 占有:不名一文。

⒏ 量词,用于人:三名工人。

统一码

名字UNICODE编码U+540D,10进制: 21517,UTF-32: 0000540D,UTF-8: E5 90 8D。

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名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䫤命詺銘

汉英互译

express、fame、famous、first name、firstname、reputatio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口、从夕

English

name, rank, title, positi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名的拼音: míng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2) 同本义 [give name to]

名,自命也。——《说文》

黄帝正名百物。——《礼记·祭法》

名之曰幽厉。——《孟子》

名公器也。——《庄子·天运》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 罗敷。——《乐府诗集》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名之者谁。——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自名“蟹壳青”。——《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名品(辨明品级)

(4) 称说;说出 [tell]

不能名其一处。——《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5) 又如:不可名状;莫名其妙;名状(形容描述)

(6) 出名,有名声 [lend one's name to an enterprise occasion]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

(7) 以私人名义占有 [own;possess]

不名一钱。——王充《论衡》

(8) 通“明”。明白 [understand]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老子·四十七章》

词性变化

名的拼音: míng  

〈词性:名〉

(1) 名字;名称 [name]

请问名。——《仪礼·士昏礼》

记百名以上书于策。——《仪礼·聘礼》

慎器与名。——《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注:“爵号也。”

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周书·谥法》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2) 又如:名榜(名帖);名物(物品的名称及形状);名纸(名片);名象(泛指称谓、法制、器物等。名,指称;象,法象)

(3) 名门,名家 [influencial family]。如:名胤(名门的后裔);名迹(名家的手迹);名画(名家的图画);名书(名家的墨迹)

(4) 名人, 杰出的人 [notable]。如: 名彦(名人才士);名俊(俊杰,杰出的人);名场(名人聚会之所);名贤(名人贤士);名辈(名流)

(5) 名声,名誉,名望 [fame;reputation;renown]

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史记·滑稽列传》

名达于缙绅间。——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6) 又如:名宿(有名誉、负众望的读书人);名实(声誉与真才。或指名称与实质);名体(声名与实才)。如:名父(指人父有名望);名分(名望和身分)

(7) 功业,功名 [fame and position]。如:名心(求功名之心);名品(名位品级);名级(名位品级);名烈(功业);名业(功名业绩)

(8) 名义 [titular]

名曰馆伴。(名义上是招待使者的官员。)——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又如:名分(名义);名田(以私名占有田地);名色(名义)

(10) 对人在数列中位置的规定 [number]。如:第三名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诗·齐风·猗嗟》

名的拼音: míng  

〈词性:形〉

(1) 有名的,著名的;名贵的 [well-known;famous]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有仙则名。——唐· 刘禹锡《陋室铭》

(2) 又如:名姝(著名的美女);名宿(有名的老前辈);名素(一向有名望的人);名族(著名的家族;名字姓氏);名花(名贵的花。俗称美女、名妓为名花);名贵(著名而显贵的人;贵重难得的器物);名都(著名的都市)

(3) 大的 [big;great]

因名山升中于天。——《礼记·礼器》。注:“犹大也。”

环如因而赂一名都。——《战国策·秦策》。注:“大也。”

(4) 又如:名山(大山);名川(大河);名藩(重要的大藩镇);名器(大器)

名的拼音: míng  

〈词性:量〉

用于人的数量 [used in human number]。如:二十名工人;三十名学生

常用词组

名不副实、名不虚传、名册、名产、名称、名城、名菜、名垂青史、名词、名次、名刺、名从主人、名存实亡、名单、名额、名副其实、名贵、名号、名讳、名家、名将、名缰利锁、名句、名角,名角儿、名利、名列前茅、名流、名录、名落孙山、名满天下、名门、名门望族、名目、名目繁多、名牌、名片、名气、名人、名人录、名山大川、名声、名胜、名师、名实、名士、名手、名数、名堂、名帖、名下、名学、名言、名医、名义、名义、名义账户、名优、名誉、名噪一时、名正言顺、名著、名状、名字、名作

  拼音    注音  ㄊㄨˊ   繁体    
部首  囗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LTUI  仓颉  WHEY  郑码  JDRT  四角  60303  结构  全包围电码  0956  区位  4528  统一码  56FE  笔顺  丨フノフ丶丶丶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图(圖)的拼音:tú(ㄊㄨˊ)  

⒈ 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图画。图案。图谱。图鉴。

⒉ 指地图:《亚洲略图》。图穷匕见。

⒊ 画:画影图形。

⒋ 计谋,计划:宏图(亦作“弘图”、“鸿图”)。良图。

⒌ 谋取,希望得到:图谋。图利。企图。妄图。励精图治。唯利是图。

统一码

图字UNICODE编码U+56FE,10进制: 22270,UTF-32: 000056FE,UTF-8: E5 9B BE。

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图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圖図圗

汉英互译

chart、drawing、fig、map、plot、picture、intention、attempt、plan

造字法

原为会意

English

diagram; chart, map, pictu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图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从囗,从啚。囗( wéi  ),表示范围。啚(   ),“鄙”的本字,表示艰难。合起来表示规划一件事,需慎重考虑,相当不容易。本义:谋划,反复考虑)

(2) 同本义 [plan and contrive;consider again and again]

图,画计难也。——《说文》

是究是图。——《诗·小雅·常棣》。传:“谋也。”

君与臣图事。——《仪礼·聘礼》

君不图与。——《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而天下可图也。——《战国策·秦策》

(3) 又如:试图(打算);图计(谋划)

(4) 图谋;谋取 [sheme;seek;pursue;design]

阙秦以利 晋,唯君图之。——《左传·僖公三十年》

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韩愈《原毁》

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不可图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与图大事。——《资治通鉴》

图报复也。——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以图将来。——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图王(图谋王业);图功(图谋建立功业);图回(图谋运转);图全(图谋保全自身);图利(图谋私利);图私利;图一时之痛快;图名;图害(谋害);图饱私囊;图吞公款

(6) 筹划;设法对付 [plan and prepare;project]

无使滋蔓,蔓难图也。——《左传·隐公元年》

(7) 又如:图治(想办法把国家治好)

(8) 绘画 [draw]

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角。——《汉书·苏武传》

(9) 又如:图形(画出人的相貌);图工(善于绘画的人);图画(描绘人或物的形像)

(10) 摹拟 [imitate]

命铸铜以图其像。——《水经注》

(11) 预料,料想到。多用于否定 [expect]

子在 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

不图子自归。——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词性变化

图的拼音:

  

〈词性:名〉

(1) 所画的图画 [picture;drawing;chart]

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史记·留侯世家》

然不得列于名臣之图。——《汉书·苏武传》

(2) 又如:看图识字;图载(以图像表达);图障(绘有图画的屏风);图卷;图法(图录和法典);图轴(画轴;画卷);略图(简单的图画);图经(附有图画、地图的书籍或地理志);图说(兼附图画以助解说的著作)

(3) 地图 [map]

有司案图。——《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河出图, 洛出书,圣人则之。——《易·系辞上》

灿若图绣。——《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普法交战图。——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山水之图。——蔡元培《图画》

(4) 又如:图本(图样);图志(附有地图的地方志);图牒(图籍表册);图书(图籍;书籍);图式;图例;图板;图忏(古代方士或儒生编造的关于帝王受命征验一类的书,多为隐语、预言);图纬(图忏和纬书)

(5) 版图。有所有权与管辖权的领土,行使主权的领土 [domain]

州图领同谷,驿道出流沙。——唐· 杜甫《秦州杂诗》

(6) 意图;意愿 [intentions]

帝子留遗恨,曹公屈壮图。—— 杜甫《过南岳入洞庭湖》

(7) 塔,即“浮图”的简称 [tower]

南峰北岭,多结禅栖之士;东岩西谷,又是刹灵之图。——《水经注》

(8) 明清时地方区划名 [tu]

改乡为都,改里为图。——顾炎武《日知录》引《萧山县志》

(9) 书籍 [book]。如:图典(图书和经典);图史(图书和史籍)

常用词组

图案、图报、图财害命、图册、图存、图钉、图画、图籍、图件、图鉴、图解、图景、图赖、图例、图利、图录、图们江、图谋、图穷匕首见、图示、图书、图书馆、图书室、图说、图腾、图腾崇拜、图腾柱、图文并茂、图像、图形、图章、图纸

  拼音    注音  ㄌ一ˋ   
简体部首  刂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刀部  
五笔  TJH  仓颉  HDLN  郑码  MFKD  四角  22900  结构  左右电码  0448  区位  3291  统一码  5229  笔顺  ノ一丨ノ丶丨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利的拼音:lì(ㄌ一ˋ)  

⒈ 好处,与“害”“弊”相对:利弊。利害。利益。利令智昏。兴利除弊。

⒉ 使顺利、得到好处:利己。利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

⒊ 与愿望相符合:吉利。顺利。

⒋ 刀口快,针尖锐,与“钝”相对:利刃。利刀。利剑。利落。利口巧辩。

⒌ 从事生产、交易、货款、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利息。利率(  )。一本万利。

⒍ 姓。

统一码

利字UNICODE编码U+5229,10进制: 21033,UTF-32: 00005229,UTF-8: E5 88 A9。

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利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nefit、favourable、profit、sharp

相关字词

本、钝、害、弊

造字法

会意:从刂、从禾

English

gains, advantage, profit, meri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利的拼音:   

〈词性:形〉

(1)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2) 同本义 [sharp;exert oneself;try hard]

利铦也。——《说文》

其利断金。——《易·系辞》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公孙丑下》

(3) 又

不以兵革之利。

则国之伤也若以利剑刺之。——《韩非子·解老》

非兵不利。——宋· 苏洵《六国论》

求天下之利匕首。——《战国策·燕策》

(4) 又泛指锐利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韩非子·难一》

(5) 又如:利爪;利喙(尖利的嘴);利矢(锋利的箭);利口辩给(能言善辩,含贬义);利金(锋利的兵器)

(6) 快;敏捷 [quick;nimble]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

子贡利口巧辞。——《史记·仲尼弟子传》

(7) 又如:利马(快马);利嗖(轻快利落);利爽(灵活敏捷);利屣(舞屣,头小而尖的鞋子);利便(伶利)

(8) 吉利;顺利 [lucky;smoothly;without a hitch]

时不利兮骓不逝。——《史记·项羽本纪》

探军不利。——《资治通鉴》

因利乘便。——汉· 贾谊《过秦论》

(9) 又如:利钝(顺利与挫折);利市酒(为祈祷好运而喝的酒);利时(吉时)

(10) 有利的 [advantageous;beneficial;favorable]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资治通鉴》

(11) 重要的;要害的 [important]

怀抱利器——韩愈《送董邵南序》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庄子·胠箧》

词性变化

利的拼音:   

〈词性:名〉

(1) 利益 [advantages]

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韩非子·五蠹》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利尽南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火器利袭远。——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

技击利巷战。

(3) 又如:福利(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职工生活的照顾);利孔(获得利益的来源)

(4) 赢利;利息 [interest]

逐什一之利。——《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欲居之以为利。——《聊斋志异·促织》

商人重利轻别离。——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暴利(巨额利润);利赢(赢利;利润);利子(利息)

(6) [功名]利禄 [official's salary in feudal china]

不慕荣利。——晋·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7) 又如:利心(利欲之心);利端(利欲的端绪);利色(私利与情欲)

(8) 财利 [money]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毋示以利。——汉· 桓宽《盐铁论本文》

(9) 又如:利禄(财利与爵禄);利路(生财门路;钱财);利物(给优胜者的钱物;赃物)

(10) 指个人的安危 [safety or danger]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1) 胜利 [vectory]

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孙子》

(12) 物资出产 [product]

荆州北据 汉、 沔,利尽南海。—— 陈寿《三国志》

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汉· 晁错《论贵粟疏》

西有巴蜀汉中之利。——《战国策·秦策一》

(13) 通“痢”[dysentery]

轻土多利。——《淮南子·地形》

(14) 姓

利的拼音:   

〈词性:动〉

(1) 善于 [be good at]。如:利口(善于口辩);利足(善于行走);利趾(善走);利舌(谓能言善辩)

(2) 使有利[do good to]。如:利他(佛教语。施益于他人);利涉(便利渡河。后世也称舟为利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3) 占;谋利 [forcibly occupy;seize;hold]。如:利人妻女;损人利己(损害他人以图私利)

常用词组

利弊、利纯、利钝、利害、利害、利己、利口、利率、利落、利尿、利其然、利器、利钱、利权、利刃、利润、利市、利索、利息、利益、利用、利诱、利于、利足、利嘴、利嘴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