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袒胸露臂的意思

tǎnxiōng

袒胸露臂



拼音tǎn xiōng lù bì

注音ㄊㄢˇ ㄒㄩㄥ ㄌㄨˋ ㄅ一ˋ

解释袒:裸露。敞开上衣,露出胳膊,指没有修养和礼貌。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7回:“远远望见一个长大汉子,草帽短衣,肩上背了行囊,袒胸露臂,忙忙的走来。”

例子我不喜欢袒胸露臂的样子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衣冠不整。

感情袒胸露臂是中性词。

繁体襢胷露臂

近义袒胸露背、坦胸露臂

反义衣冠楚楚

英语expose one's neck and shoulders

俄语оголить грудь и руки

日语胸や腕(うで)をはだける

德语tief dekolletiert sein(busenfrei)

造句décolleté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tǎn   注音  ㄊㄢˇ   
简体部首  衤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衣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PUJG  仓颉  LAM  郑码  WTKA  四角  36210  结构  左右电码  5917  区位  4427  统一码  8892  笔顺  丶フ丨ノ丶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袒的拼音:tǎn(ㄊㄢˇ)  

⒈ 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袒露。

⒉ 不公正地维护一方:袒护。偏袒。左袒。

统一码

袒字UNICODE编码U+8892,10进制: 34962,UTF-32: 00008892,UTF-8: E8 A2 92。

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袒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亶但襢

汉英互译

leave uncovered、shield

造字法

形声:从衤、旦声

English

strip; lay bare; bared; nak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袒的拼音:

tǎn  

〈词性:动〉

(1) (形声。从衣,旦声。本义:绽开)

(2) 同本义 [burst;splig]

袒,衣缝解也。——《说文》

(3) 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 [strip oneself naked to the waist]

乃右肉袒于庙门之东。——《仪礼·遂觏礼》

劳毋袒。——《礼记·曲礼》

袒右。——《史记·陈涉世家》

袒胸露乳。——明· 魏学洢《核舟记》

(4) 又如:袒臂(袒露胳膊。表示奋发、激昂或愿意归降);袒肉(脱去上衣,裸露肢体。古人谢罪或祭礼时的一种表示);袒肩(袒膊。袒露右肩);袒开(袒露解开)

(5) 古代行礼时脱去上衣的左袖,露出裼衣 [expose arm]

于是汉王为义帝发丧,袒而大哭。——《汉书·高帝纪》

(6) 又如:袒左(古代行礼时,袒出上衣之左袖,以左袖插入前襟之右,而露出裼衣,或袒所有衣服之左袖,而露出左臂。古代凡礼事皆左袒);袒免亲(指五服以外的远亲);袒哭(袒左痛哭。古代哀悼死者的一种表示);袒裘(谓在君之侧袒出正服、裼衣、皮衣的左袖而露出中衣。是一种违礼不敬之举);袒裼(脱去上衣左袖,露出内衣)

词性变化

袒的拼音: tǎn  

〈词性:动〉

(1) 表白 [vindicate]。如:袒开(毫无掩饰地敞开);袒荡(垣率,不做作)

(2) 偏袒 [give unprincipled support to]。如:袒庇(袒护包庇);袒护 “襢”

(3) 另见 zhàn  

常用词组

袒护、袒露、袒裼裸裎、袒胸露臂

  拼音  xiōng   注音  ㄒㄩㄥ   
简体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肉部  
五笔86  EQQB  五笔98  EQRB  仓颉  BPUK  郑码  QROZ  四角  77220  结构  左右电码  5172  区位  4856  统一码  80F8  笔顺  ノフ一一ノフノ丶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胸的拼音:xiōng(ㄒㄩㄥ)  

⒈ 身体前面颈下腹上的部分,借指心里:胸脯。胸膛。胸腔。胸口。胸骨。胸椎。胸膜。胸怀(抱负、气量)。胸襟(同“胸怀”)。胸无点墨(指读书太少,文化水平极低)。直抒胸臆。胸中有数(shù  )。

统一码

胸字UNICODE编码U+80F8,10进制: 33016,UTF-32: 000080F8,UTF-8: E8 83 B8。

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胸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胷匈

汉英互译

chest、bosom、thorax、mind

造字法

形声:从月、匈声

English

breast, bosom, chest; thorax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胸的拼音:

xiōng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匈声。本作“匈”,胸是后起字。本义:胸膛)

(2) 同本义 [bosom;chest]

胸满腹胀。——《素问·腹中论》

两手紧抱胸前。——宋· 宋慈《洗冤录》

(3) 又如:胸雪(雪白的胸部。倒文。多见于五代词)

(4) 内心;心里[mind;heart]

忧苦欲何为,缠绵胸与臆。——晋· 陆机《赴洛》

(5) 又如:胸衾(胸怀;胸襟);胸藏锦绣(比喻富有才识);胸藏翰墨(比喻极有学识);胸中大有丘壑(比喻思虑深远;亦作胸中有了丘壑)

(6) 喻指前面 [front]。如:胸廝撞(两个迎面相撞)

常用词组

胸部、胸骨、胸怀、胸襟、胸口、胸宽、胸廓、胸膜炎、胸脯、胸腔、胸墙、胸肉、胸膛、胸围、胸胁、胸噎、胸臆、胸音、胸有成竹、胸章

  拼音  lòu lù   注音  ㄌㄡˋ ㄌㄨˋ   
部首  雨部  部外笔画  13画  总笔画  21画  
五笔  FKHK  仓颉  MBRMR  郑码  FVRJ  四角  10164  结构  上下电码  7216  区位  3422  统一码  9732  笔顺  一丶フ丨丶丶丶丶丨フ一丨一丨一ノフ丶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露的拼音:lù(ㄌㄨˋ)  

⒈ 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露水。白露。寒露。朝(zhāo   )露。甘露。

⒉ 在室外,无遮盖:露天。露宿。露营。

⒊ 加入药料或果子汁制成的饮料或药剂:露酒。枇杷露。

⒋ 滋润:覆露万民。

⒌ 表现,显现:露布(a.通告;b.古代指未加封缄的文书;c.檄文;d.捷报等)。露骨。袒露。吐露。揭露。暴露。

其他字义

露的拼音:lòu(ㄌㄡˋ)  

⒈ 用于一些口语词语,如“露怯”、“露马脚”。

统一码

露字UNICODE编码U+9732,10进制: 38706,UTF-32: 00009732,UTF-8: E9 9C B2。

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露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ew、reveal、show、syrup

相关字词

含、藏

造字法

形声:从雨、路声

English

dew; bare, open, expos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露的拼音: lòu  

〈词性:动〉

(1) [口]∶显出;冒出 [reveal;show]。如:露刃(刀剑出鞘);露光;露相;露白(露于外。白:银子)

(2) 另见   

常用词组

露白、露丑、露底、露风、露富、露脸、露马脚、露面、露苗、露怯、露头、露馅儿、露相、露一手

基本词义

露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雨,路声。本义:露水)

(2) 同本义 [dew]

露,润泽也。——《说文》。段注:“泽与露叠韵。五经通义曰:和气津凝为露。蔡邕月令曰:露者,阴之液也。按,露之言胪也。故凡陈列表见于外曰露。” 朱曰:“士气津液从地而兴,若薄以寒气,即结而为霜。”

阳气胜则散为雨露。——《多戴礼记·曾子天圆》

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3) 又

白露未已。

朝露待日晞。——《乐府诗集·长歌行》

人生如朝露。——《汉书·李广苏建传》

(4) 又如:雨露(雨和露。比喻恩惠);露草(沾露的草;植物名);露师(军队蒙受风霜雨露,住宿在外);露水姻缘(短暂的、不正当的男妇关系)

(5) 水气 [hydrosphere; vapor; moisture]

白露横江。——苏轼《赤壁赋》

(6) 糖浆,糖汁[drink distilled from flowers,fruit or leaves;syrup]。如:果子露;玫瑰露;荷叶露

(7) 滋润;恩泽 [kindness]。如:露雨(比喻恩泽);露脸(比喻脸如露珠般晶莹润泽)

(8) 通“路”。道路 [road]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诗·邶风·式微》

朝群臣于露门。——《周书·武帝纪上》

词性变化

露的拼音:   

〈词性:动〉

(1) 显露;显现在外 [show;become visible;reveal]

今乐远出以露威灵。——《文选·扬雄·长杨赋》

都邑露。——《荀子·富国》。注:“谓无城郭墙垣。”

乃露布上书。——《后汉书·李云传》。注:“露布,谓不封也。”

止露尻尾。——《聊斋志异·狼三则》

袒胸露乳。——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赤身露体;藏头露尾;抛头露面;露白(财宝被人看见);露天生意(〈词性:方〉∶摆摊卖货);露堂(室外;露天);露止(栖宿在屋外或野外);露立(露天站立);露布(指不封口的公文或布告)

(3) 滋润 [moisten]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诗·小雅·白华》

(4) 庇护 [protect; shelter; shield]

智子之道善矣,是先生覆露子也。——《国语》

(5) 败坏 [corrupt; ruin]

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左传》

(6) 另见 lòu  

常用词组

露齿、露底、露点、露骨、露申辛夷、露水、露宿、露台、露天、露天开采、露天矿、露头、露头角、露营、露原形、露止、露珠

  拼音  bì bei   注音  ㄅ一ˋ ˙ㄅㄟ   
简体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13画  总笔画  17画  
繁体部首  肉部  
五笔  NKUE  仓颉  SJB  郑码  XMSQ  四角  70227  结构  上下电码  5242  区位  1759  统一码  81C2  笔顺  フ一ノ丨フ一丶一丶ノ一一丨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臂的拼音:bì(ㄅ一ˋ)  

⒈ 从肩到手腕的部分:臂力。臂腕。臂肘。左膀右臂。助你一臂之力。

其他字义

臂的拼音:bei(˙ㄅㄟ)  

⒈ 〔胳臂〕见“胳”。

统一码

臂字UNICODE编码U+81C2,10进制: 33218,UTF-32: 000081C2,UTF-8: E8 87 82。

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臂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rm

造字法

形声:从月、辟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臂的拼音: bei  

(1) ——见“胳臂”( gēbei  )

(2) 另见   

基本词义

臂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辟声。本义:胳膊)

(2) 胳臂 [arm]

臂,手上也。——《说文》

肱谓之臂。——《广雅·释亲》

肩臂。——《仪礼·少牢礼》。注:“肱骨。”

奋袖出臂。——《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臂缚(古时缚在两臂以抵御兵刃的铠甲。也称“臂手”);臂纱(缠手臂的纱布)

(4) 动物的前肢

滑水其中多水马,其状如马文臂。——《山海经·北山经》。注:“前脚也。”

以汝为虫臂乎?——《庄子·大宗师》

(5) 又如:长臂猿;螳臂当车;臂臑(牲畜前体的中下部)

(6) 器械伸长部分,似人之有臂,如弓把、弩柄、梯帮等。如:悬臂,弩臂;支持墙架的金属臂

(7) 一个较大地区的狭长地带。如:银河的旋臂

词性变化

臂的拼音:   

〈词性:动〉

(1) 放在胳膊上 [put on the arm]。如:臂鹰(使鹰停在手臂上。即架鹰。引申为打猎)

(2) 另见 bei  

常用词组

臂膀、臂膊、臂长、臂甲、臂力、臂弯、臂腕、臂章、臂助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