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áo huā liú shuǐ
注音ㄊㄠˊ ㄏㄨㄚ ㄌ一ㄡˊ ㄕㄨㄟˇ
解释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出处唐 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例子桃花流水,不出人间。(明 徐宏祖《徐霞客游记 盘江考》)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桃花流水是中性词。
繁体桃蘤流水
近义流水桃花
动物生肖牛,虎,蛇
桃的拼音:táo(ㄊㄠˊ)
⒈ 落叶小乔木,品种很多,果实略呈球形,表面有短绒毛,味甜,有大核,核仁可入药:桃儿。桃李(喻所教的学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实至名归,尚事实,不尚虚名)。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⒉ 形状像桃子的:棉桃儿。
⒊ 指核桃:桃仁。桃酥。
⒋ 姓。
桃字UNICODE编码U+6843,10进制: 26691,UTF-32: 00006843,UTF-8: E6 A1 83。
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桃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peach
形声:从木、兆声
peach; marriage; surname
详细解释◎ 桃的拼音: táo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兆声。本义:果木名)
(2) 桃树 [peach]
桃,桃果也。——《说文》
桃之夭夭。——《诗·周南·桃夭》
园有桃。——《诗·魏风·园有桃》
(3) 木名。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春季开花,花淡红、粉红或白色。果实略呈球形,表面有茸毛。如:桃 茢(桃枝编的扫帚。迷信以为鬼畏桃木,用以扫除不祥);桃三李四(桃树三年结实,李树四年结实);桃弓苇矢(桃竹制的弓,荻苇做的箭。旧俗用以辟邪);桃印(用桃木刻成的辟邪饰物);桃林(指《桃花源记》中的桃源)
(4) 桃子 [peach]
投我以桃。——《诗·大雅·抑》
简桃核修狭者。——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如:桃来李答(相互馈赠);桃李之馈(送礼,贿赂)
(6) 指桃树开的花 [peach flower]
华如桃李。——《诗·召南·何彼禯矣》
(7) 又如:桃花烧卖(面食之一,开口处呈桃花之状,类似开口的小笼包子);桃夭之子(比喻像盛开桃花一样的才女);桃笺(桃花纸。过去的一种纸名);桃花(还形容女子容貌);桃片(桃花瓣儿)。又指像桃花一样的颜色 ——多用来形容女子的颜面。如:桃夭(红颜娇女);桃花人面(形容女子和花都很美);桃夭柳媚(形容女子年轻貌美);桃夭新妇(年少貌美的新婚女子);桃花妆(古代女子盛妆之一。用胭脂淡抹两腮);桃花面(女子美如桃花的面容);桃腮(桃腮粉脸。形容女子粉红色的脸颊)
(8) 指形状像桃的其他果实 [a peach-shaped thing]。如∶棉桃
(9) 桃花开放的时令 [spring freshets]。如:桃夭李艳(桃李盛开时节。泛指春日美景);桃汛(桃花盛开时节出现的汛情)
(10) 地名。春秋鲁邑 [Tao town]。故址在今山东省汶上县北
桃符、桃红、桃花心木、桃花汛、桃花源、桃花运、桃李、桃李门墙、桃李遍天下,桃李满天下、桃李争妍、桃色、桃子
花的拼音:huā(ㄏㄨㄚ)
⒈ 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由“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组成,有各种形状和颜色,一般长得很美丽,有的有香味,凋谢后结成果实。
⒉ 供观赏的植物:花木。花草。花匠。花事(游春看花等事)。
⒊ 形状像花的东西:雪花。浪花。钢花。火花。棉花(棉的絮亦称花)。礼花(烟火)。挂花(指战斗中受伤)。
⒋ 用花装饰的:花圈(quān )。花篮。花灯。花车。
⒌ 具有条纹或图形的,不只一种颜色的:花样。花边。花花绿绿。印花。
⒍ 指“痘”:天花(一种急性传染病)。
⒎ 混杂的,不单纯的:花猫。花白头发。
⒏ 虚伪的,用来迷惑人的:花言巧语。
⒐ 表面好看,没有实效的:打花拳。花架子。
⒑ 模糊不清:头昏眼花。
⒒ 喻事业的精华:体育之花。
⒓ 喻女子:姊妹花。
⒔ 用掉:花钱。
⒕ 名目繁复的:花名册(人员名册)。
⒖ 犒赏的钱或物:花红。
⒗ 某些细嫩的东西:蚕花。鱼花。
⒘ 指妓女或与妓女有关的:花娘(妓女)。花魁。
⒙ 〔花甲〕指六十岁,如“年逾花花。”
⒚ 姓。
花字UNICODE编码U+82B1,10进制: 33457,UTF-32: 000082B1,UTF-8: E8 8A B1。
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花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化芲華蘤
flower、bloom、blossom、flowerage、inflorescence
形声:从艹、化声
flower; blossoms
详细解释◎ 花的拼音:
蘤 huā
〈词性:名〉
(1) 同本义 [flower]
(2) 草木花的总称
百卉含蘤。——《汉书·张衡传》。注:“蘤,古花字也。经传皆以华为之。”
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杜甫《北征》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白居易《买花》
(3) 如:花洞(茂密的花丛。或指花丛深处);花石纲(运送花石的船队);花朝日(传说农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称为花朝);花魂(花的精神、魂魄);花相(芍药的别名。古时品花,群芳中,牡丹品为第一,芍药为第二,故世称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花酒(用花酿成的酒);花气(花朵的香气);花经(品论花卉的书);花历(记载群花开落时期的历法);花口(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4) 泛指能开花供观赏的草本与木本植物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秦观《好事近》
(5) 又如:花丁(种花的园丁);花池(庭园中种植花草的地方。一般有矮栏围绕);花草(泛指可供观赏的花和草)
(6) 特指某一名花
洛人凡花不曰花,独牡丹曰花。——《尘史》
(7) 又如:花王(花中之王。指牡丹);花水(农历二、三月间桃花开放时盛涨的河水。即桃花水);花相(古称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
(8) 形状像花朵的东西
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有约》
(9) 又如:花下子(结婚第一夜怀孕而生的孩子);花湖(一种纸牌);花门儿(贴在门上的画);花生彩笔(笔下生花,喻才华横溢)
(10) 喻指美女 [beauty]
娇花巧笑久寂寥。——唐· 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11) 又如:花林粉阵(比喻群集的美女);花枝(比喻美女);花月缘(佳人才子的情缘);花魁娘子(美称妓女)
(12) 喻出卖色相的女子 [prostitute]
花娘十二能歌舞。——宋· 梅尧臣《花娘歌》
(13) 又如:花捐(旧时对娼妓所征的税。也叫妓捐、乐户捐);花娘(歌妓。后也指娼妓);花奶奶(旧时对从良妓女的称呼);花曲(指妓院所在处)
(14) 比喻美丽(指人) [beauty]。如:花貌(如花之貌。极言其美);花面(美丽如花的脸庞);花嫣柳媚(比喻女子姿容美丽);花容(如花的容貌)
(15) 指女子 [woman]。如:花钗(妇人的头饰。同花钿);花黄(古时女子的面饰。用金黄色纸剪成花鸟星月等形贴在额上,或于额上涂点黄色,如今之抹腮红);花多实少(女儿多,儿子少)
(16) 烟火的一种。以黑色火药加别种化学物质制成,在夜间燃放,能喷出多种 形状和颜色的火花,供人观赏 [fireworks]。如:放花;礼花;花炮;花爆(花炮)
(17) 古时妇女贴画在面颊上的装饰 [design]。如:花黄(古时妇女的面饰);花靥(妇女颊上用彩色涂点的妆饰)
(18) 水花。指漩儿 [vortex]。如:花乳(煎茶时水面浮起的泡沫。俗名“水花”)
(19) 棉花的简称 [cotton]。如:花田(江浙一带称棉为花,棉田为花田);花桃(即棉桃);花纱(棉花和棉纱合称“花纱”)
(20) 天花 [smallpox]。如:出花儿
(21) 某些动物的幼仔 [the young of some animal]。如:猪花,鱼花
(22) 作战时受的外伤 [wound]。如:挂花
(23) 姓
◎ 花的拼音: huā
〈词性:动〉
(1) 开花 [flower;blossom;bloom]
朱雀桥边野草花。——刘禹锡《乌衣巷》
未花时采。——宋· 沈括《梦溪笔谈》
花过而采。
平地三月花。
深山中则四月花。
不花而结实。——裴渊《广州记》
(2) 在支付或支出上用掉钱 [spend]
我不入社花几个钱。——《红楼梦》
(3) 又如:花钱;花用(耗费);花朴朴(隆重铺张;消费大量财物)
(4) 利用一段时间间隔,度过 [spend time]。如:他每天花三小时学习
◎ 花的拼音: huā
〈词性:形〉
(1) 杂色的,有花纹的 [colored;patterned]。如:花衫(有花纹的衣衫);花面(刺有花纹的脸面);花瓷(绘饰花纹图案的瓷器,称花瓷);花马(斑驳杂色的马);花猪(一种毛色驳杂的猪);花不楞登(形容颜色错杂。含厌恶意)
(2) 模糊不清 [dim]
眼花落井水底眠。——杜甫《饮中八仙歌》
(3) 又如:花镜;花腊搽(犹言昏花模糊)
(4) 虚伪,可以迷惑人 [sweet;false]。如:花马吊嘴(花言巧语。同花马掉嘴);花甜蜜嘴(甜言蜜语);花胡哨(花言巧语;虚情假意的敷衍);花活(方言。指花招。欺骗人的狡猾手法)
(5) 像花一样的。形容美丽 [flower;beautiful]。如:花巧(灵巧好看);花花(好看;漂亮);花花柳柳(形容艳丽轻盈的样子);花面(如花的脸。形容女子貌美)
(6) 风流浪荡 [dissolute;loose]。如:花脚猫(比喻闲游浪荡、爱串门子的女人);花腿闲汉(指市井无赖。旧时彼辈每于腿上刺花,故称)
(7) 华美 [magnificent]。如:花衣(华美的衣服)
(8) 形容色彩缤纷,繁华 [variegated]。如:花团锦簇(形容繁华艳丽);花攒锦簇(形容景象鲜艳、色彩缤纷。同花团锦簇);花天锦地(形容都市繁华);花哄(浮华热闹)
花把势、花白、花瓣、花被、花边、花边人物、花不棱登、花布、花彩、花菜、花草、花茶、花车、花池子、花丛、花簇、花大姐、花旦、花灯、花灯戏、花点子、花雕、花缎、花朵、花萼、花儿、花房、花费、花费、花粉、花鼓、花冠、花好月圆、花红、花红柳绿、花户、花花肠子、花花搭搭、花花点点、花花公子、花花世界、花花太岁、花环、花黄、花卉、花甲、花架子、花匠、花椒、花轿、花街柳巷、花精、花镜、花酒、花卷、花魁、花篮、花蕾、花里胡哨、花脸、花柳、花露、花露水、花苗、花名、花名册、花木、花呢、花鸟、花农、花炮、花盆、花瓶、花期、花旗、花钱、花枪、花腔、花俏、花圈、花拳、花拳绣腿、花儿匠、花容月貌、花色、花纱布、花衫、花哨、花生、花石纲、花市、花事、花说柳说、花台、花坛、花毯、花天酒地、花厅、花图、花团锦簇、花托、花纹、花无百日红、花息、花媳妇儿、花箱、花销、花信、花序、花絮、花押、花言巧语、花言巧语、花眼、花样、花样滑冰、花用、花园、花账、花招、花朝节、花朝月夕、花遮柳掩、花辙、花针、花枝招展、花烛、花砖、花子
流的拼音:liú(ㄌ一ㄡˊ)
⒈ 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⒉ 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ǎn )。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
⒊ 传播: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 )。
⒋ 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
⒌ 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
⒍ 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
⒎ 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
⒏ 品类,等级:流辈。流派。
⒐ 指不正派:二流子。
流字UNICODE编码U+6D41,10进制: 27969,UTF-32: 00006D41,UTF-8: E6 B5 81。
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流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㳅
flow、stream、current、stream of water、class
淌、源
形声:左形右声
flow, circulate, drift; class
详细解释◎ 流的拼音: liú
〈词性:动〉
(1) (会意。本义:水流动)
(2) 同本义 [flow]
观其流泉。——《诗·大雅·公刘》
顄淡滂流。——《文选·马融·长笛赋》
血流殷地。——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黄河流水。——《乐府诗集·林兰诗》
碧水东流自此回。——唐· 李白《望天门山》
桃花流水鳜鱼肥。——唐· 张志和《渔歌子》
(3) 又如:流迸(涌流而出);流水行云(流动的水和飘浮的云彩);流冰(冰块在河面上漂动和流动);流泉(流动的泉水);引申为流动。如:流丹(流动的红色;指流血);流脓搭水(流脓水)
(4) 顺水漂流 [drift about;be driven by the current]
譬彼舟流,不知所届。——《诗·小雅·小弁》
(5) 又如:流觞(在环曲水道;旁宴聚时,将杯放入水中,任其漂流,如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当即取饮);流柿(江中漂流的木片);流泊(在水面漂流);流花(水面漂流的落花)
(6) 漂没;移动不定;流浪 [lead a wandering life]
君子和而流。——《礼记》
(7) 又如:流穴(辖转流落,居无定所);流沔(流连沉溺)
(8) 传布;扩散 [propagate;diffuse]
其故家贵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孟子·公孙丑上》
(9) 又如:流风(遗风);流称(传颂);流闻(辗转传闻;流播);流迈(传播远方);流声(流播名声,流传的名声);流誉(传播声誉);流语(流传的话)
(10) 流露;显露 [reveal;betray]。如:流韵(诗文等表现出的风格韵味)
(11) 放纵;无节制 [indulge in]。如:流泆(放纵,放荡);流荡(放荡,交往不正当;又形容文章流畅有气势)
(12) 放逐,流放,古代五刑之一 [banish]
虽放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流于彘。(彘,晋地,在现在山西省霍县。周厉王后来被流放到彘。)——《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
(13) 又如:流递(将犯人送到远处管制);流户(流放边区服劳役的人家);流逐(流放);流囚(被流放的囚徒)
(14) 变化;演变 [change]。如:流离琐尾(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流易(演变;变换)
(15) 涂饰 [paint]。如:流金(涂饰泥金)
(16) 通“留”。停留,停止 [stay]
旁行而不流。——《易·系辞上》
(17) 通“摎”。求取 [seek;take]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诗·周南·关雎》
词性变化的拼音:◎ 流的拼音: liú
〈词性:名〉
(1) 河川;江河的流水 [river;stream of water]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庄子》
通流入海。——清· 张廷玉《明史》
不积小流。——《荀子·劝学》
临清流。——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从流飘荡。——吴均《与朱元思书》
(2) 又如:流川(江河的流水);流温(谓流水温和);流涧(山间的流水)
(3) 像水流的东西 [sth. resembling a stream of water;current]。如:流馥云外(形容香飘万里);寒流;暖流;气流;电流
(4) 潮流;风气 [trend]。如:流化(犹流俗);流俗(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
(5) 流派;派别 [school; sect]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汉书·艺文志》
(6) 品类;等级 [school;class]
滑稽之流。——明· 刘基《卖柑者言》
(7) 又如:三教九流;流亚(同一类人物);流比(同类比照类推);流伍(同辈;同类);流序(流品,等级)
(8) 避难者 [refugee]。如:盲流
◎ 流的拼音: liú
〈词性:形〉
流畅 [smoothly]。如:流亮(流畅明白);流便(指文笔流畅,不滞涩);流美(流畅华美;流畅动听)
流辈、流弊、流变、流别、流播、流布、流产、流畅、流程、流传、流窜、流弹、流宕忘反、流荡、流动、流动资金、流毒、流毒、流芳、流芳后世、流放、流感、流光、流滑、流会、流火、流金铄石、流口水、流寇、流览、流浪、流浪儿、流浪汉、流泪、流离、流离失所、流离遇合、流里流气、流利、流连、流连忘返、流量、流露、流落、流氓、流氓集团、流氓无产者、流民、流明、流脑、流年、流脓、流派、流盼、流配、流痞、流气、流憩、流洒、流散、流沙、流失、流石、流食、流矢、流逝、流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水无情、流水席、流水账、流水作业法、流送、流苏、流苏金镂鞍、流俗、流速、流汤滴水、流淌、流体、流涕、流通、流亡、流涎、流线型、流向、流泻、流星、流星雨、流行、流行歌曲、流刑、流血、流血漂橹、流言、流言蜚语、流寓、流域、流贼、流质食物、流转、流转
水的拼音:shuǐ(ㄕㄨㄟˇ)
⒈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水稻。水滴石穿。水泄不通。
⒉ 河流:汉水。湘水。
⒊ 江河湖海的通称。水库。水利。水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水可载舟。跋山涉水。依山傍水。
⒋ 液汁:水笔。墨水。
⒌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外水。肥水。
⒍ 指洗的次数:这衣服洗过两水了。
⒎ 姓。
水字UNICODE编码U+6C34,10进制: 27700,UTF-32: 00006C34,UTF-8: E6 B0 B4。
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水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沝氵氺
Adam's ale、Adam's wine、liquid、water
火
象形
water, liquid, lot5on, juice
详细解释◎ 水的拼音: shuǐ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 2 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2) 同本义 [water]
水,准也。——《说文》
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释名》
积阴之寒气为水。——《淮南子·天文》
五行一曰水。——《书·洪范》
凡平原出水为大水。——《左传·桓公元年》
水曰清滌。——《礼记·曲礼》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3) 又如:水铫(烧水用的小型器具);水头儿(风波);水湿(水气;潮气);水蛊病(水臌病);水中丞(砚台旁边用来贮水磨墨的小水盂);水落归槽(比喻心里踏实安定);水喷桃花(比喻脸色好看);水镜先生(指三国时的司马徽,清明如水和镜);水陆杂陈(水陆毕陈。山珍海味一齐陈列出来);水廓(傍水之城廓);水涡(水中漩涡);水馆(临水的馆舍或驿站)
(4) 特指河流 [river]
在水之湄。——《诗·秦风·蒹葭》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水口(渡口);水汊(河的支流);水志(记载河道水系的书籍);水牒(指记述河道水系的文献);水谷(山间河沟);水尾(江河的末端);水老鼠(专在船上偷窃的贼);水事(关于江河水利的事宜);水禁(有关河川方面的禁令);水会(河流汇合处)
(6) 泛指一切水域 [waters]
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唐· 李朝威《柳毅传》
刘备、周瑜水陆并进。——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7) 又如:水陆(佛教中的水陆道场);水泊(湖泽);水居(居住于水乡);水隍(水沟);水王(海的别称);水伯(传说中的水神;大河流);水宿(水上宿夜;水中住宿);水脉(水路,地下的伏流);水潦(因雨水过多而积在田地里的水或流于地面的水)
(8) 汁、液的通称 [liquid]。如:水礼(果饵等礼物);水果糖(掺用果汁制成的糖果);墨水;口水;泪水;药水;汽水
(9) 大水;水灾 [flood]
故尧 禹有九年之水, 汤有七年之旱。—— 汉· 晁错《论贵粟疏》
曰:天地有法乎?曰: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清· 洪亮吉《治平篇》
(10) 又如:水备(防止水患的设施);水墉(防洪墙)
(11) 星名 [morning star]。如:水宿(星座名。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方列星七宿的总称)
(12) 官名 [official’s name]。如:水虞(古代官名。掌管川泽的政令);水官(掌管治水、征收鱼税的官)
(13) 货币中银的含量。银子的成色,转为货币兑换贴补金及汇费之称 [silver content in coins]。如:贴水;扣水;汇水;水丝(成色低劣的银子)
(14) 五行之一 [water, one of the five elements]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书·洪范》
(15) 水生动植物 [water animal or plant]。如: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16) 旧指尼姑和娼妓的痛苦生活境遇 [deep distress]。如:水局(旧指妓院娼家);水客(跑码头的商人,也指人贩子)
(17) 额外收入或附加费用。又“发水”就是“发财” [extra income]
(18) 指水军 [troops fight on the waters]
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19) 水族 [Shui nationality]。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居住在贵州省
(20) 姓
◎ 水的拼音: shuǐ
〈词性:动〉
(1) 泅水,游泳 [swimming]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2) 又如:水式(指游水的技能);水行(谓游水);水事(指驾船、泅水之类的事情)
(3) 哄诱探询 [coax]。如:连水带拍,把他问的三心二意
(4) 用水测平 [level]
匠人建国,水地以县。——《周礼》
(5) 〈词性:方〉∶不成功,败了 [defeat]
我这个月,水啦。——《伐木人传》
◎ 水的拼音: shuǐ
〈词性:形〉
〈词性:方〉∶马虎的,不负责任的 [careless]
这个办事的太水了!事情没办妥,还损坏了一辆车子。——《常用东北方言词浅释》
水案,水案儿、水坝、水霸、水泵、水笔、水表、水滨、水兵、水波、水波不兴、水彩、水彩画、水仓、水草、水涔涔、水层、水产、水车、水成岩、水丞、水尺、水淬、水袋、水荡、水到渠成、水道、水稻、水滴石穿、水电、水淀、水豆腐、水碓、水遁、水舵、水肥、水肺、水费、水粉、水分、水阁、水工、水垢、水臌、水怪、水国、水果、水旱、水合、水红、水壶、水滑、水患、水荒、水火、水火、水火无交、水火无情、水货、水脚、水窖、水经注、水晶、水晶玻璃、水晶灯笼、水晶宫、水精、水井、水景、水警、水镜、水酒、水军、水坑、水来土掩、水牢、水涝、水礼、水里、水力、水利、水帘、水量、水灵、水流、水龙、水龙带、水龙头、水陆、水陆毕陈、水路、水漉漉、水绿、水落管、水落归槽、水落石出、水幔、水煤气、水门汀、水米无交、水面、水磨工夫、水磨石、水墨画、水母、水能、水泥、水碾、水牛、水牛兵、水牛过河、水扭、水沤、水炮、水漂儿、水平、水平线、水瓶、水皮儿、水泼不进、水禽、水情、水渠、水乳交融、水深火热、水师、水蚀、水式、水势、水室、水手、水手号子、水手衫、水塔、水天一色、水田、水头、水土、水土不服、水土保持、水土流失、水汪汪、水网、水位、水文、水文表、水雾、水系、水下、水乡、水箱、水泻、水泄不通、水榭、水性、水秀、水压、水涯、水妖、水银、水银灯、水印、水浴、水源、水月镜像、水运、水葬、水泽、水闸、水战、水涨船高、水照云光、水蒸气、水至清则无鱼、水蛭、水中捞月、水肿、水竹、水柱、水准、水准仪、水族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