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桃蹊柳陌的意思

táoliǔ

桃蹊柳陌



拼音táo qī liǔ mò

注音ㄊㄠˊ ㄑ一 ㄌ一ㄡˇ ㄇㄛˋ

解释指春景艳丽的地方。亦作“桃蹊柳曲”。

出处唐·刘禹锡《蹋歌词》:“桃蹊柳陌好经过,镫下妆成月下歌。”

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桃蹊柳陌是中性词。

繁体桃蹊桺陌

近义桃蹊柳曲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táo   注音  ㄊㄠˊ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86  SIQN  五笔98  SQIY  仓颉  DLMO  郑码  FVRD  四角  42913  结构  左右电码  2711  区位  4450  统一码  6843  笔顺  一丨ノ丶ノ丶一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桃的拼音:táo(ㄊㄠˊ)  

⒈ 落叶小乔木,品种很多,果实略呈球形,表面有短绒毛,味甜,有大核,核仁可入药:桃儿。桃李(喻所教的学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实至名归,尚事实,不尚虚名)。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⒉ 形状像桃子的:棉桃儿。

⒊ 指核桃:桃仁。桃酥。

⒋ 姓。

统一码

桃字UNICODE编码U+6843,10进制: 26691,UTF-32: 00006843,UTF-8: E6 A1 83。

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桃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peach

造字法

形声:从木、兆声

English

peach; marriage; sur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桃的拼音: táo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兆声。本义:果木名)

(2) 桃树 [peach]

桃,桃果也。——《说文》

桃之夭夭。——《诗·周南·桃夭》

园有桃。——《诗·魏风·园有桃》

(3) 木名。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春季开花,花淡红、粉红或白色。果实略呈球形,表面有茸毛。如:桃 茢(桃枝编的扫帚。迷信以为鬼畏桃木,用以扫除不祥);桃三李四(桃树三年结实,李树四年结实);桃弓苇矢(桃竹制的弓,荻苇做的箭。旧俗用以辟邪);桃印(用桃木刻成的辟邪饰物);桃林(指《桃花源记》中的桃源)

(4) 桃子 [peach]

投我以桃。——《诗·大雅·抑》

简桃核修狭者。——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如:桃来李答(相互馈赠);桃李之馈(送礼,贿赂)

(6) 指桃树开的花 [peach flower]

华如桃李。——《诗·召南·何彼禯矣》

(7) 又如:桃花烧卖(面食之一,开口处呈桃花之状,类似开口的小笼包子);桃夭之子(比喻像盛开桃花一样的才女);桃笺(桃花纸。过去的一种纸名);桃花(还形容女子容貌);桃片(桃花瓣儿)。又指像桃花一样的颜色 ——多用来形容女子的颜面。如:桃夭(红颜娇女);桃花人面(形容女子和花都很美);桃夭柳媚(形容女子年轻貌美);桃夭新妇(年少貌美的新婚女子);桃花妆(古代女子盛妆之一。用胭脂淡抹两腮);桃花面(女子美如桃花的面容);桃腮(桃腮粉脸。形容女子粉红色的脸颊)

(8) 指形状像桃的其他果实 [a peach-shaped thing]。如∶棉桃

(9) 桃花开放的时令 [spring freshets]。如:桃夭李艳(桃李盛开时节。泛指春日美景);桃汛(桃花盛开时节出现的汛情)

(10) 地名。春秋鲁邑 [Tao town]。故址在今山东省汶上县北

常用词组

桃符、桃红、桃花心木、桃花汛、桃花源、桃花运、桃李、桃李门墙、桃李遍天下,桃李满天下、桃李争妍、桃色、桃子

  拼音  qī xī   注音  ㄑ一 ㄒ一   
部首  足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7画  
五笔  KHED  仓颉  RMBVK  郑码  JIZG  四角  62184  结构  左右电码  6459  区位  8572  统一码  8E4A  笔顺  丨フ一丨一丨一ノ丶丶ノフフ丶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蹊的拼音:qī(ㄑ一)  

⒈ [蹊跷](—qiao)奇怪,可疑:这事有点儿蹊。

其他字义

蹊的拼音:xī(ㄒ一)  

⒈ 小路:“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蹊径(途径,如“独辟蹊蹊”)。

⒉ 践踏:“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

统一码

蹊字UNICODE编码U+8E4A,10进制: 36426,UTF-32: 00008E4A,UTF-8: E8 B9 8A。

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蹊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ootpath

造字法

形声:从足、奚声

English

footpath, trail; trac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蹊的拼音:   

另见   

常用词组

蹊跷

基本词义

蹊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足,奚声。本作徯。本义:等待)

(2) 小路。亦泛指路 [footpath;road]

蹊,道也。——《广雅》

步所由道曰蹊。——《释名》

是以间介无蹊。——马融《长笛赋》

不识蹊之所由。——张衡《思玄赋》

罾缴充蹊,坑阱塞路。——《三国演义》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孟子》

黄四娘家花满蹊。——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都邑蹊道居仟一。——《商君书·算地》

(3) 又如:蹊磴(山路上的石级);蹊路(小路,狭路)

(4) 路线;途径 [route;way]。如:蹊径;蹊隧(门径,门路)

词性变化

蹊的拼音:   

〈词性:动〉

(1) 践踏 [tread on;trample under foot]

牵牛以蹊人之田。——《左传·宣公十一年》

(2) 又如:蹊践(践踏);蹊田(践踏田禾);蹊田夺牛(喻指罪轻罚重,从中谋利)

(3) 另见   

常用词组

蹊径

  拼音  liǔ   注音  ㄌ一ㄡˇ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SQTB  仓颉  DHHL  郑码  FRMY  四角  47920  结构  左右电码  2692  区位  3388  统一码  67F3  笔顺  一丨ノ丶ノフノ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柳的拼音:liǔ(ㄌ一ㄡˇ)  

⒈ 落叶乔木或灌木,枝柔韧,叶狭长,春天开黄绿色花,种子上有白色毛状物,成熟后随风飞散,种类很多,有“垂柳”、“河柳”、“杞柳”等:柳条。柳絮。柳暗花明。

⒉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⒊ 姓。

统一码

柳字UNICODE编码U+67F3,10进制: 26611,UTF-32: 000067F3,UTF-8: E6 9F B3。

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柳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栁桺橮

汉英互译

willow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willow tree; pleasu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柳的拼音:

桺、栁 liǔ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丣( yǒu  )声。本义:木名。枝条柔韧。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垂柳、旱柳、杞柳等)

(2) 同本义 [willow],柳属的一种落叶乔木或灌木,枝细长下垂,叶狭长,其中多种有重要经济用途,如作木材,编篮用柳条,或树皮用于鞣皮,其中少数(如白柳和垂柳)为观赏遮荫树木

桺,小杨也。——《说文》

折柳樊圃。——《诗·齐风·东方未明》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古诗十九首》

(3) 又如:柳花(柳树的花);柳黄(像柳树芽那样的浅黄色);柳陌花街(寻花买笑的场所);柳绿(柳叶的青绿色);柳眼(初发的柳芽);柳下(柳树之下;春秋鲁柳下惠的省称);柳火(榆柳之火);柳市(柳树成荫的街市);柳巷(植柳的里巷)

(4) 垂柳枝 [wicker]。多用以形容女子腰肢。如:柳带(柳条);柳黄(春柳嫩条);柳浪(形容柳枝随风摆动的起伏之状);柳笼栲栳(柳条编成的笆斗之类的盛物器具);柳线(柳条细长下垂如线);柳意(柳丝飘拂的情韵);柳烟(柳树枝叶茂密似笼烟雾);柳丝(垂柳枝条细长如丝)

(5) 比喻美女 [beauty]。多用以指歌姬、娼妓。如:柳夭桃艳(形容女子貌美);柳户花门(旧时称妓院);柳市花街(旧指妓院密集之处);柳巷花街(柳陌花街。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柳阴子(方言。幼女);柳弱花娇(形容女子苗条妍美)

(6) 春天[spring]。如:柳绿花红(形容春天的美丽景色);柳绿桃红(形容美丽的春景);柳烟花雾(形容春色迷蒙的景象);柳风(春风);柳思(春心;情思)

(7)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雀七宿的第三宿,有星八颗 [name of one of the 28 Consellations]。如:柳星(二十八宿中南方朱雀的第七宿中的第三星)

(8) 通“瘤”。肿瘤 [tumor]

俄而,柳生其左肘。——《庄子·至乐》

(9) 姓

常用词组

柳暗花明、柳编、柳罐、柳江、柳眉、柳眉踢竖、柳媚花明、柳陌花衢、柳琴、柳青、柳啼花怨、柳体、柳条、柳条包、柳条帽、柳下惠、柳絮、柳腰、柳叶吊梢眉、柳永、柳子戏、柳宗元

  拼音    注音  ㄇㄛˋ   
简体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阜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BDJG  仓颉  NLMA  郑码  YANK  四角  71262  结构  左右电码  7099  区位  3616  统一码  964C  笔顺  フ丨一ノ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陌的拼音:mò(ㄇㄛˋ)  

⒈ 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泛指田间小路:阡陌。陌上。陌头(路边)。陌路(a.田间道路;b.指路上相见而不认识的人,如“视同陌陌”)。

⒉ 生疏,不熟悉:陌生。

⒊ 市中街道:街陌。

统一码

陌字UNICODE编码U+964C,10进制: 38476,UTF-32: 0000964C,UTF-8: E9 99 8C。

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陌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road

造字法

形声:从阝、百声

English

foot path between rice field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陌的拼音: bǎi  

[数]

(1) 通“百” [hundred]

与窦娥一陌八。—— 关汉卿《窦娥冤》

(2) 另见   

基本词义

陌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   ),百声。阜,土山,与地形有关。本义:田间小路)

(2) 田间东西方向的小路。也泛指田间小路 [a path between fields(running east and west)]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史记·商君列传》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又如:南陌(南方的田间小路);陌路(田间的小路);陌头(路旁)

(4) 泛指道路 [road]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陶潜《咏荆轲》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曹操《短歌行》

(5) 又如:陌头杨柳

(6) 田野 [field]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贾谊《过秦论》

(7) 街道 [street]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 头巾 [scarf]。如:陌头(束发的头巾);陌额(头巾)

词性变化

陌的拼音:   

〈词性:量〉

(1) 用同“佰”。用于钱,指一百文 [hundred]

又官库出纳缗钱,皆以八十为陌。——《旧五代史·王章传》

三分天下犹嫌小,一陌黄钱值几文?——《蠖斋诗话》

张氏早使 敬济拿五两银子,几陌金银钱纸,往门外与长老,替他父亲念经。——《金瓶梅词话》

(2) 用于旧时祭奠所烧的纸钱,约相当于“叠” [pile]

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 关汉卿《窦娥冤》

(3) 又如:陌钱(纸钱)

常用词组

陌路、陌生、陌生人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