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āo tāo gǔ gǔ
注音ㄊㄠ ㄊㄠ ㄍㄨˇ ㄍㄨˇ
解释水涌流貌。多比喻说话连续不断。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说罢,又把题诗的人名字,屈着手指头数出来,说了许多甚么生,甚么主人,甚么居士,甚么词人,甚么词客,滔滔汩汩,数个不了。”
例子大家一听到提起火烧的事,言语好像开了闸,滔滔汩汩泻个不歇。叶圣陶《四三集·一桶水》
用法作定语、状语;多用于说话。
感情滔滔汩汩是中性词。
近义滔滔不绝、滔滔滚滚
动物生肖牛,虎,蛇
滔的拼音:tāo(ㄊㄠ)
⒈ 弥漫,充满:滔天。滔滔。
⒉ 倨慢:“士不滥,官不滔”。
滔字UNICODE编码U+6ED4,10进制: 28372,UTF-32: 00006ED4,UTF-8: E6 BB 94。
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滔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㴞
flood
形声:从氵、舀声
overflow; rushing water, a torrent
详细解释◎ 滔的拼音: tāo
〈词性:形〉
(1) (形声。从水,舀( yǎo )声。本义:水势盛大的样子)
(2) 同本义 [inundating]
滔,水漫漫大貌。——《说文》
滔,漫也。——《广雅》
象恭滔天。——《书·尧典》
浩浩滔天。
汶水滔滔。——《诗·齐风·载驱》
滔滔江汉。——《诗·小雅·四月》
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书·益稷》
(3) 又如:滔涸(水漫溢与干涸);滔漭(水弥漫浩广的样子);滔滔滚滚,滔漫(大水漫溢)
(4) 傲慢,专横霸道 [haughty]
士不滥, 官不滔。——《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5) 又如:滔德(倨慢不恭的品格)
(6) 广大 [wide and long]。如:滔土(广阔的土地);滔窕(广远不着边际)
◎ 滔的拼音: tāo
〈词性:动〉
(1) 使大水泛滥 [inundate]
舜之时, 共工振滔洪水,以薄 空桑。——《淮南子》
(2) 云集一起地涌往 [swarm]
无器而民滔乎前。——《庄子》
滔滔、滔滔不绝、滔天、滔天之罪
滔的拼音:tāo(ㄊㄠ)
⒈ 弥漫,充满:滔天。滔滔。
⒉ 倨慢:“士不滥,官不滔”。
滔字UNICODE编码U+6ED4,10进制: 28372,UTF-32: 00006ED4,UTF-8: E6 BB 94。
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滔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㴞
flood
形声:从氵、舀声
overflow; rushing water, a torrent
详细解释◎ 滔的拼音: tāo
〈词性:形〉
(1) (形声。从水,舀( yǎo )声。本义:水势盛大的样子)
(2) 同本义 [inundating]
滔,水漫漫大貌。——《说文》
滔,漫也。——《广雅》
象恭滔天。——《书·尧典》
浩浩滔天。
汶水滔滔。——《诗·齐风·载驱》
滔滔江汉。——《诗·小雅·四月》
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书·益稷》
(3) 又如:滔涸(水漫溢与干涸);滔漭(水弥漫浩广的样子);滔滔滚滚,滔漫(大水漫溢)
(4) 傲慢,专横霸道 [haughty]
士不滥, 官不滔。——《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5) 又如:滔德(倨慢不恭的品格)
(6) 广大 [wide and long]。如:滔土(广阔的土地);滔窕(广远不着边际)
◎ 滔的拼音: tāo
〈词性:动〉
(1) 使大水泛滥 [inundate]
舜之时, 共工振滔洪水,以薄 空桑。——《淮南子》
(2) 云集一起地涌往 [swarm]
无器而民滔乎前。——《庄子》
滔滔、滔滔不绝、滔天、滔天之罪
汩的拼音:gǔ(ㄍㄨˇ)
⒈ 水流的样子:汩流(急流)。汩汩(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
⒉ 治理,疏通:决汩九川。
⒊ 扰乱:“天公岂物欺,若此汩时序”。
⒋ 涌出的泉水。
⒌ 沉没(mò ):汩没(mò )。
汩的拼音:yù(ㄩˋ)
⒈ 迅疾的样子:悲风汩起。
汩字UNICODE编码U+6C69,10进制: 27753,UTF-32: 00006C69,UTF-8: E6 B1 A9。
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汩字收录于 现通表 。
淈
形声:从氵、曰声
run swiftly
详细解释◎ 汩的拼音: gǔ
〈词性:动〉
(1) (形声。从水,曰( yuè )声。本义:治水,疏通)
(2) 同本义 [regulate rivers and watercourses]
汩,治水也。——《说文》
决汩九川。——《国语·周语》
不住汩鸿,师何以尚之?——《楚辞·屈原·天问》
(3) 又如:汩鸿(治理洪水);汩越(治理)
(4) 发咯咯声 [gurgle],发出一种近似液体流动的声音。如:崩云霄雨,沥沥汩汩
◎ 汩的拼音: gǔ
〈词性:动〉
(1) 弄乱;扰乱 [disorder]
我闻在昔,鲧洪水,汩陈其五行。——《书·洪范》
与汩俱出。——《庄子·达生》
(2) 又如:汩乱(扰乱,混乱);汩湮(惑乱湮灭);汩陈(错乱陈列);汩和(扰乱和气);汩泥(搅浑泥沙)
(3) 沉迷 [indulge;wallow]。如:汩溺(沉迷;迷惑);汩丧(沦丧);汩振(沦落;没落)
(4) 淹没;湮灭 [submerge;flood]
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李白《日出入行》
(5) 又如:汩灭(形迹、印象等消灭;磨灭);汩漱(淹没冲刷);汩暗(湮没不明)
◎ 汩的拼音: gǔ
〈词性:象〉
(1) 汩都都(水流声);汩碌碌(象声词。多形容转动声)
(2) 另见 yù
汩没
◎ 汩的拼音: yù
〈词性:形〉
(1) 疾行 [rapid]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楚辞》。王逸注:“汩,去貌,疾若水流也。”
(2) 又如:汩汩(水急流的样子);汩徂(疾行);汩话(水疾流的样子);汩流(急流);汩越(水涌的样子)
(3) 另见 gǔ
汩的拼音:gǔ(ㄍㄨˇ)
⒈ 水流的样子:汩流(急流)。汩汩(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
⒉ 治理,疏通:决汩九川。
⒊ 扰乱:“天公岂物欺,若此汩时序”。
⒋ 涌出的泉水。
⒌ 沉没(mò ):汩没(mò )。
汩的拼音:yù(ㄩˋ)
⒈ 迅疾的样子:悲风汩起。
汩字UNICODE编码U+6C69,10进制: 27753,UTF-32: 00006C69,UTF-8: E6 B1 A9。
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汩字收录于 现通表 。
淈
形声:从氵、曰声
run swiftly
详细解释◎ 汩的拼音: gǔ
〈词性:动〉
(1) (形声。从水,曰( yuè )声。本义:治水,疏通)
(2) 同本义 [regulate rivers and watercourses]
汩,治水也。——《说文》
决汩九川。——《国语·周语》
不住汩鸿,师何以尚之?——《楚辞·屈原·天问》
(3) 又如:汩鸿(治理洪水);汩越(治理)
(4) 发咯咯声 [gurgle],发出一种近似液体流动的声音。如:崩云霄雨,沥沥汩汩
◎ 汩的拼音: gǔ
〈词性:动〉
(1) 弄乱;扰乱 [disorder]
我闻在昔,鲧洪水,汩陈其五行。——《书·洪范》
与汩俱出。——《庄子·达生》
(2) 又如:汩乱(扰乱,混乱);汩湮(惑乱湮灭);汩陈(错乱陈列);汩和(扰乱和气);汩泥(搅浑泥沙)
(3) 沉迷 [indulge;wallow]。如:汩溺(沉迷;迷惑);汩丧(沦丧);汩振(沦落;没落)
(4) 淹没;湮灭 [submerge;flood]
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李白《日出入行》
(5) 又如:汩灭(形迹、印象等消灭;磨灭);汩漱(淹没冲刷);汩暗(湮没不明)
◎ 汩的拼音: gǔ
〈词性:象〉
(1) 汩都都(水流声);汩碌碌(象声词。多形容转动声)
(2) 另见 yù
汩没
◎ 汩的拼音: yù
〈词性:形〉
(1) 疾行 [rapid]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楚辞》。王逸注:“汩,去貌,疾若水流也。”
(2) 又如:汩汩(水急流的样子);汩徂(疾行);汩话(水疾流的样子);汩流(急流);汩越(水涌的样子)
(3) 另见 g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