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āo yào hán guāng
注音ㄊㄠ 一ㄠˋ ㄏㄢˊ ㄍㄨㄤ
解释掩藏隐匿光明。谓不显耀名声。
出处明·何景明《七述》:“出则施声教,款遐荒,臻盛美,流休详;处则韫椟深藏,韬曜含光。”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韬曜含光是中性词。
繁体韜曜含光
动物生肖牛,虎,蛇
韬(韜)的拼音:tāo(ㄊㄠ)
⒈ 弓或剑的套子。
⒉ 隐藏,隐蔽:韬光养晦(隐藏才能,收敛锋芒,不使外露。亦作“韬晦”)。
⒊ 用兵的谋略:韬钤。韬略。
韬字UNICODE编码U+97EC,10进制: 38892,UTF-32: 000097EC,UTF-8: E9 9F AC。
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韬字收录于 现通表 。
韜轁弢鞱
形声:从韦、舀声
sheath, scabbard, bow case
详细解释◎ 韬的拼音:
韜、鞱 tāo
〈词性:名〉
(1) (形声。从韦,舀( yǎo )声。韦,熟皮。本义:剑套)
(2) 同本义 [scabbard]
韬,剑衣也。——《说文》
(3) 装弓的袋子 [bow case]
韬,弓衣也。——陆德明《经典释文》
(4) 用兵的计谋 [military strategy]
不劳孙子法,自得 太公韬。—— 李德裕《 李文饶集》
(5) 又如:韬钤(用兵的谋略);韬略(指军事上的谋略)
◎ 韬的拼音:
韜 tāo
〈词性:动〉
(1) 掩藏 [conceal;hide;cover up]
韬舌辱壮志,叫阍无助声。——杜牧《感怀诗一首》
(2) 又如:韬光晦迹,韬光讳彩(收敛锋芒;隐藏踪迹);韬日(日光隐藏);韬世(比喻度量之大,足以容世);韬光(收敛光彩,比喻人怀才不露);韬沉(隐逸);韬含(谙记,熟诸);韬表(弥封书表);韬面(遮面)
(3) 纳弓于弓袋 [put bow into case]
韬,弓藏也。——《广雅·释器》
(4) 如:韬弓(纳弓入弓套)
(5) 包容 [contain]
有韬世之量。——潘岳《寡妇赋》
(6) 又如:韬世(度量大);韬合(包容切合);韬涵(包含)
(7) 宽;缓 [relax]
[梁元帝] 常言:“我韬于文士,愧于武夫。”——《资治通鉴》
韬光养晦、韬晦、韬略
曜的拼音:yào(一ㄠˋ)
⒈ 照耀;明亮:“日出有曜”。
⒉ 日、月、星均称“曜”,日、月、火、水、木、金、土七个星合称“七曜”,旧时分别用来称一个星期的七天,如“日曜日”是星期日,“月曜日”是星期一,其余依次类推。
曜字UNICODE编码U+66DC,10进制: 26332,UTF-32: 000066DC,UTF-8: E6 9B 9C。
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曜字收录于 现通表 。
燿㬬
形声:从日、翟声
glorious, as sun; daylight, sunlight; one of the seven planets of pre-modern astronomy (the sun, the moon, Mercury, Venus, Mars, Jupiter, and Saturn)
详细解释◎ 曜的拼音: yào
〈词性:名〉
(1) (形声。从日,翟( dí )声。本义:日光)
(2) 同本义 [sunlight]
曜,耀也,光明照耀也。——《释名·释天》
日出有曜。——《诗·桧风·羔裘》
(3) 又如:光曜
(4) 日、月、星都叫曜,日、月和火、水、木、金、土五星合称七曜,旧时分别用来称一个星期的七天 [names of days of weeks assigned to sun, moon and the planets]。如: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
◎ 曜的拼音: yào
〈词性:动〉
(1) 照耀 [shine]
扬晖吐火,曜野蔽泽。——王粲《羽猎赋》
(2) 又如:曜煜(辉耀);曜仪(闪耀;光辉的仪容)
(3) 炫耀;显示 [show off]
若无越,则吾何以春秋耀吾军士?——《国语》
(4) 又如:曜甲(炫耀武力);曜名(显耀名声);曜兵(曜武。炫耀武力);曜威(整饬军旅,炫耀武力)
含的拼音:hán(ㄏㄢˊ)
⒈ 衔在嘴里,不吐出也不咽下:含一口水。含漱剂。含英咀(jǔ )华(喻反复琢磨体味文章的妙处)。含饴弄孙(含着糖逗小孙子,形容老年人的乐趣)。
⒉ 藏在里面,包容在里面:包含。含义。含量。含苞。含蕴。含混。含垢纳污(指包容坏人坏事)。
⒊ 怀有某种感情或意思,不完全表露出来:含怒。含羞。含情。
含字UNICODE编码U+542B,10进制: 21547,UTF-32: 0000542B,UTF-8: E5 90 AB。
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含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唅琀
cherish、contain、keep in mouth
露
形声:从口、今声
详细解释◎ 含的拼音: hán
〈词性:动〉
(1) (形声。从口,今声。本义:含在嘴里)
(2) 同本义 [keep in the mouth]
含,嗛也。——《说文》
含,口也,合口亭之也。衔亦然也。——《释名·释饮食》
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庄子·马蹄》
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庄子·外物》
含杜若,握玉环。——《韩非子·内储说下》
吾但当含饴弄孙。——《后汉书·明德马皇后传》
口如含朱丹。——《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儿含乳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含乳啼声。
(3) 又如:含哺(口衔食物);含殓(含口;含口垫背。死人入殓时,把珍珠等物放在死人嘴里,叫“含口”。把金钱放在死人身下,叫“垫背”);含咀(衔在口中咀嚼。比喻品味)
(4) 容纳;包含 [contain]
阿女含泪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含有音乐。——蔡元培《图画》
含文学之趣味。
为之含悲。——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5) 又如:含元(包含万物的本原;包含元气);含气(含藏元气);含孕(包含;孕育);含光(内藏光采,包藏美德)
(6) 忍受;宽容 [bear;endure]。如:含悲茹痛(忍受痛苦);含垢(忍受耻辱);含容(容忍;宽恕);含辱(忍受耻辱);含贷(包涵,宽恕)
(7) 怀着不露;隐藏在内 [cherish;nurse]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杜甫《后出塞五首》
使渠弥含憎惧死以侥幸。——《韩非子·难囚》
(8) 又如:含哀(怀着哀痛之情);含戚(怀着忧伤);含道(怀藏正道;抱有主张);含愁(怀着愁苦);含伤(怀着悲伤)
(9) 显现;带着 [bring with;wear]。如:含脸(板着面孔);含春(带着笑容;带着春意);含香(带着香气);含嗔(带着生气和责备的神情)
(10) 另见 hàn
含苞、含悲、含贝、含藏、含垢、含垢忍辱、含含糊糊、含恨、含糊、含糊不清、含糊其词、含混、含量、含怒、含情、含情脉脉、含沙射影、含水、含水量、含笑、含笑入地、含羞、含羞草、含蓄,涵蓄、含血喷人、含饴弄孙、含义、含英咀华、含油层、含有、含冤、含怨、含蕴
◎ 含的拼音: hàn
〈词性:名〉
古时丧葬时放在死人口里的珠玉 [gems or pearls formerly put into the mouth of a corpse]。天子用玉,诸侯用璧,士用米贝
王使荣叔归含且赗。——《左传·文公五年《释文》:含作唅。《说文》作琀。
大丧共(供)含玉。——《周礼·天官·玉府》
含者何,口实也。——《公羊传·文公五年》
贝玉曰含。——《谷梁传·隐公元年》
死则不得饭含。——《战国策·赵策三》
含殓
光的拼音:guāng(ㄍㄨㄤ)
⒈ 太阳、火、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阳光。月光。火光。光华(明亮的光辉)。
⒉ 荣誉:光临(敬辞,意含宾客来临给主人带来光彩)。光顾。光复。
⒊ 使显赫:光大。光宗耀祖。
⒋ 景物:春光明媚。
⒌ 光滑:光滑。光洁。光泽。
⒍ 完了,一点不剩:杀光烧光。吃光用光。
⒎ 露着:光膀子。
⒏ 单,只:光剩下一口气。
⒐ 姓。
光字UNICODE编码U+5149,10进制: 20809,UTF-32: 00005149,UTF-8: E5 85 89。
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光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㫕灮炗炚炛烡
light、ray、honour、merely、naked、scenery、smooth
会意:从小、从兀
light, brilliant, shine; only
详细解释◎ 光的拼音: guāng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2) 同本义 [light;ray]
光,明也。——《说文》
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释名·释天》
与日月兮齐光。——《楚辞·九歌·云中君》
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淮南子·俶真》
日月淑清而扬光。——《淮南子·本经》
国之光。——《易·观》
夜未央,庭燎之光。——《诗·小雅·庭燎》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史记·屈原列传》
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光明之耀也。——《国语·晋语》
容光必照焉。——《孟子》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3) 又如:阳光;灯光;反光(反射的光线);色光(带颜色的光);晨光(清晨的太阳光);曙光(清晨的日光);光晃(光芒闪烁)
(4) 色泽;光彩 [color and lustre]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蛾脸不舒,中袖无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丝光;油光(光亮润泽);光色(光彩色泽);砑光
(6) 荣耀;昭著 [honor;glory]
邦家之光。——《诗·齐风·南山有台》
连我脸色都无光了。——《儒林外史》
士之处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唐· 韩愈《原毁》
(7) 又如:为国争光;沾光;光宠(光荣;增光);光国(为国争光);光天(光辉达于天下);光隆(光辉隆盛);光烂(光辉明亮);光晶(光辉);光赫(光辉显赫)
(8) 光阴,时光 [time]
始屏忧以愉思,乐兹情于寸光。——南朝宋· 鲍照《观漏赋》
(9) 又如:寸光(短暂的光阴);光阴荏苒(时光一天一天地逝去。荏苒:[时间]渐渐过去);光景如梭(光阴如梭。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拈指(阳光在弹指间逝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10) 景色 [scenery]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11) 又如:风光;山光
(12) 恩慧;好处 [favor]。如:叨光;沾光;借光
(13) 特指日、月、星辰等天体 [sun,moon,star]。如:光岳(天地。光:星辰。岳:河山)
(14) 称人来访的敬词 [grace the occasion with sb.'s presence]
四位老先生,今日光顾小园,老夫有何德能?——明· 桑绍良《独乐园司马入桐》
◎ 光的拼音: guāng
〈词性:形〉
(1) 光明,明亮 [bright]
宝剑直千金,被服光且鲜。——三国蜀· 曹植《名都篇》
(2) 又如:光净(明亮洁净);光朗朗(光亮);光眼(大而有神的眼);光灯(明亮的灯火);光润(光亮润泽)
(3) 光滑 [smooth]
白沙青石光无泥。——唐· 杜甫《中丞严公雨垂寄见忆一绝奉答二绝》
(4) 又如:这种纸很光;磨光;光出律(光滑);光碌碌(光圆滚动的样子);光圆(光滑圆溜);光油油(光滑明亮)
(5) 裸露 [naked;bare]
光头圆脑作僧看。——宋· 郑清之《咏茄》
(6) 又如:光出溜(光秃);光塌塌(光秃秃的样子);光板板(平而裸露的)
(7) 空,净尽 [with nothing left]。如:当光;赔光;输光;吃光;光鞑剌(方言。空荡荡;空旷无物)
(8) 通“广”( guǎng )。广大,宽阔 [vast]
光被四表,格于上下。——《书·尧典》
昔武王克 商,光有天下。——《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9) 又如:地光(地域广大)
◎ 光的拼音: guāng
〈词性:动〉
(1) 照耀 [shine;illuminate]
惟公德明光于上下。——《书·洛诰》
(2) 又如:光烛(照耀)
(3) 增辉,发扬光大 [glorify]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诸葛亮《出师表》
(4) 又如:光宗耀祖;光国(为国争光);光德(显扬有德之人);光价(显扬其身价);光演(光大延续);光昌(显扬昌盛);光前(光大前人的功业)
◎ 光的拼音: guāng
〈词性:副〉
仅仅,单 [alone;merely;only]。如:不光为我,也是为他;要为集体着想,不能光考虑个人
光巴、光斑、光板、光板儿、光标、光波、光彩、光彩、光彩夺目、光灿灿、光程、光赤、光大、光导纤维、光点、光电、光度、光风霁月、光缝、光复、光杆儿、光感应、光顾、光怪陆离、光光、光棍、光棍儿、光合作用、光盒、光华、光华、光滑、光环、光辉、光辉、光辉灿烂、光火、光降、光洁、光解、光解、光景、光景、光阑、光缆、光亮、光量、光临、光溜、光溜溜、光芒、光面、光明、光明、光明磊落、光明正大、光能、光年、光谱、光气、光前裕后、光圈、光热、光荣、光润、光栅、光束、光速、光堂堂、光趟、光天化日、光头、光头、光秃、光秃秃、光雾、光纤、光鲜、光线、光学、光压、光艳、光焰、光焰万丈、光洋、光耀、光耀、光耀、光阴、光阴似箭、光源、光晕、光泽、光照、光照、光针、光锥、光子、光宗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