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他山攻错的意思

shāngōngcuò

他山攻错



拼音tā shān gōng cuò

注音ㄊㄚ ㄕㄢ ㄍㄨㄥ ㄘㄨㄛˋ

解释比喻拿别人的长处,补救自己的短处。

出处《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例子借他山攻错之资,集世界交通之益,翘盼旌旄,勿吝金玉!(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八回)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取长补短。

感情他山攻错是中性词。

繁体他山攻錯

近义他山之攻

英语advice from others may help one to overcome one's short comings as stones from other hills may serve to polish the jade of this

俄语чужие словá годятся для исправления своих ошибок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ㄊㄚ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5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  WBN  仓颉  OPD  郑码  NYI  四角  24212  结构  左右电码  0100  区位  4391  统一码  4ED6  笔顺  ノ丨フ丨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他的拼音:tā(ㄊㄚ)  

⒈ 称你、我以外的第三人,一般指男性,有时泛指,不分性别:他们(可包括男性和女性)。他杀。

⒉ 别的,另外的:他人。他日。他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他。

⒊ 虚指:睡他一觉。

统一码

他字UNICODE编码U+4ED6,10进制: 20182,UTF-32: 00004ED6,UTF-8: E4 BB 96。

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他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它怹馱

汉英互译

he、him

造字法

形声:从亻、也声

English

other, another; he, she, i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他的拼音:   

〈词性:代〉

(1) (本作“佗”。形声。从人,“它”省声。本义:负担)

(2) 古代、近代泛指男女及一切事物,现代则用于称代自己和对方以外的男性第三者 [he]

某以非他故。——《仪礼·士昏礼》。注:“弥亲之辞。”

他用刚日。——《仪礼·士虞礼记》

(3) 又如:他家(他或她);他每(他们,他懑);他爹(他大。方言。孩子的爹);他俩(他们两人)。任指第三者。当没有必要区分性别或性别不明时用“他”。如:他谁(犹言何人、谁);他适(指女子改嫁他人,改嫁)

(4) 表示指称,相当于“别的”、“其他的”,与“此”相对 [other]。

又况于他物乎?——《吕氏春秋·贵生》。注:“犹异也。”

我亦无他。——宋· 欧阳修《归田录》

他工辈。——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此无他。——清· 黄宗羲《原君》

不在他人。——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5) 又如:他山(别处的山);他心(别的打算;异心);他志(别的想法、企图);他故(别的理由、原因;别的事);他室(别室);他途(别的途径。多指不正当的途径);他处(别处);他肠(异心,恶意);他意(别的企图;异心)

(6) 虚指 [it]。如:吃他一顿;打他个措手不及。

常用词组

他们、他人、他日、他杀、他山攻错、他伤、他乡

  拼音  shān   注音  ㄕㄢ   
部首  山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MMMM  仓颉  U  郑码  LL  四角  22770  结构  单一电码  1472  区位  4129  统一码  5C71  笔顺  丨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山的拼音:shān(ㄕㄢ)  

⒈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⒉ 形状像山的: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⒊ 形容大声:山响。山呼万岁。

⒋ 姓。

统一码

山字UNICODE编码U+5C71,10进制: 23665,UTF-32: 00005C71,UTF-8: E5 B1 B1。

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山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hill、mountain、jebel

造字法

象形:像山峰绵延之形

English

mountain, hill, pea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山的拼音: shān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 同本义 [mountain]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 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山神);山阿(山中凹曲的地方);山岩(山峰;山崖);山隈(山角);山啜(山岔);山落(山岔;山角落);山孤钉(小山包);山头(绿林好汉占据的山寨;坟地;山墙);山长(科举时代的书院主讲及总领院务者);山主(寺院的主持);山观(山中道观);山关(依山而建的城堡)

(4) 形状像山的东西 [anything in the shape of a mountain]

刃树剑山。——《南齐书·高逸传伦》

(5) 又如:冰山;鳌山;山枕(枕头。古代枕头多用木、瓷制作,中凹,形似山);山堆阜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山棚(结彩的牌楼;比武台,戏台);山家(佛寺)

(6) 特指“五岳” [the Five mountains]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孔传:“高山,五岳。大川,四渎。”

(7) 又如:山斗(“泰山北斗”的缩略。借指卓有成就令人仰慕的人物);山右(指山西省,西在太行山之右);山左(山东的别称)

(8) 山墙 [gable wall]。如:山架(把几层木板镶嵌在墙里的架子)

(9) 指酒肆的楼上 [storey of a bar]

酒阁名曰厅院,若楼上则又或名为山,一山、二山、三山之类。牌额写过山,非特有山,谓酒力高远也。——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

(10) 山中。指隐居之处 [hermitage]。如:山谷臣(隐士的自称);山谷之士(隐士);山囚(隐居山野不得志的士人);山巾(山野隐士的便帽)

(11) 坟 [mound]。如:山陵(帝王的陵墓);山园(坟地);山门(墓门)

(12) 蚕簇。由禾杆、油菜杆搭成的小簇 [a small bundle of straws,etc.,for silkworms to spin cocoons on]。如:蚕上山了

(13) 姓

词性变化

山的拼音: shān  

〈词性:形〉

(1) 大,巨大 [big]。如:山嚷怪叫,太吵人了;山响

(2) 粗俗 [hoarse]

你道山不山?中了状元一道烟。——《牡丹亭》

(3) 山野——谦称 [my rustic]。如:山妻(隐士之妻)

常用词组

山隘、山坳、山包、山胞、山崩地裂、山崩钟应、山不转路转、山茶、山产、山场、山川、山丛、山村、山道年、山地、山顶、山顶洞人、山东、山洞、山阿、山风、山峰、山腹、山旮旯儿、山冈、山高海深、山高皇帝远、山高水长、山高水低、山高水险、山歌、山根、山沟、山谷、山海关、山河、山洪、山回路转、山货、山脊、山涧、山脚、山径、山口、山岚、山梁、山林、山陵、山岭、山路、山麓、山峦、山脉、山毛榉、山峁、山帽云、山门、山盟海誓、山明水秀、山南海北、山坡、山墙、山清水秀、山穷水尽、山丘、山泉、山人、山水、山塘、山体、山头、山洼、山弯、山窝、山坞、山西、山系、山峡、山险、山乡、山响、山魈、山崖、山阳、山羊胡子、山肴、山摇地动、山药蛋、山野、山阴、山雨欲来、山雨欲来风满楼、山芋、山岳、山寨、山珍海味、山庄、山子、山陬海澨、山嘴

  拼音  gōng   注音  ㄍㄨㄥ   
简体部首  攵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攴部  
五笔  ATY  仓颉  MOK  郑码  BIMO  四角  18140  结构  左右电码  2396  区位  2505  统一码  653B  笔顺  一丨一ノ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攻的拼音:gōng(ㄍㄨㄥ)  

⒈ 打击,与“守”相对:攻击。攻占。攻取。攻心。攻关。攻陷。

⒉ 指责,驳斥:攻难(nàn  )。群起而攻之。

⒊ 治病:以毒攻毒。

⒋ 致力学习或研究:攻读。攻书。专攻医学。

统一码

攻字UNICODE编码U+653B,10进制: 25915,UTF-32: 0000653B,UTF-8: E6 94 BB。

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攻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accuse、attack、study

相关字词

守、防

造字法

形声:从攵、工声

English

attack, assault; criticiz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攻的拼音: gōng  

〈词性:动〉

(1) (形声。从攴(   ),工声。本义:进攻,攻打)

(2) 同本义(与“守”相对) [assail;attack;assault]

攻,击也。——《说文》

攻灵公于 桃园。——《左传·宣公二年》

宽则两军相攻。——《战国策·秦策》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僖公四年》

公输盘为 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 宋。——《墨子·公输》

其次伐兵,下政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孙子·谋攻》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汉· 贾谊《过秦论》

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

(3) 又如:攻车(古代的一种兵车。用于进攻);攻钞(攻打劫掠);攻围(攻敌时切断敌人要塞与外界的交通,予以四面包围);攻无不取(只要进攻,必能夺取)

(4) 指责 [censure;accuse;blame;bring charge against;rail at]

五曰攻,六曰说。——《周礼·太祝》。注:“以辞责之。”

攻者责也。——《论衡·顺鼓》

(5) 又如:攻瑕指失(批评缺点,指出失误);攻瑕索垢(批评不足,寻找缺点);攻摘(批评指摘)

(6) 引申为以药物治疗疾病 [cure]

凡疗疡,以五毒攻之。——《周礼·天官·疡医》

(7) 又如:攻疗(治疗);攻治(医治);攻熨(原指以药物炒热敷患处,散寒止痛。引申为改正);攻泻(饮服烈性药物使之宣泻)

(8) 致力研究,专心从事 [assiduously study;specialize in]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唐· 韩愈《师说》

(9) 又如:攻苦食淡(致力于勤苦之事,食用无味之物。引申为艰苦自励,一心求学);攻苦(从事于劳苦之事。多指苦心求学);攻习(攻读;奋力学习)

(10) 治理,加工 [administer;process;work]

攻,治也。——《广雅·释诂三》

庶民攻之。——《国语·楚语上》

农攻粟,工攻器,贾攻货。——《吕氏春秋·上农》

贤第新成,攻坚。——《汉书·董贤传》

(11) 又如:攻玉(琢磨玉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词性变化

攻的拼音: gōng  

〈词性:形〉

(1) 通“功”。器物精好坚利 [firm]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诗·小雅·车攻》

械用兵革攻完便利者强。——《荀子·议兵》

先者难为知,而后者易为攻也。——《淮南子·原道》

(2) 又如:攻牢(坚固);攻致(坚固紧密);攻完(坚固完好)

攻的拼音: gōng  

〈词性:名〉

通“功”。功绩 [achievement]

易攻伐以治我国,攻必倍。——《墨子·非攻下》

常用词组

攻必克,守必固、攻城打援、攻错、攻打、攻读、攻关、攻击、攻击行为、攻坚、攻坚战、攻讦、攻克、攻略、攻难、攻破、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攻取、攻势、攻守、攻守同盟、攻书、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攻袭、攻下、攻陷、攻心、攻占

  拼音  cuò   注音  ㄘㄨㄛˋ   繁体    
部首  钅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QAJG  仓颉  OPTA  郑码  PEK  四角  84761  结构  左右电码  6934  区位  2077  统一码  9519  笔顺  ノ一一一フ一丨丨一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错(錯)的拼音:cuò(ㄘㄨㄛˋ)  

⒈ 不正确,与实际不符:差错。过错。错讹。错谬。错觉。错怪。不错。错爱。将错就错。

⒉ 交叉着:交错。错乱。错杂。错综(纵横交叉)。错动。错落(交错纷杂)。盘根错节。

⒊ 叉开:错开。错车。错过机会。

⒋ 用来打磨玉石的石头: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⒌ 打磨玉石:攻错。

⒍ 镀金、银,涂饰:错金。错银。错彩镂金。

统一码

错字UNICODE编码U+9519,10进制: 38169,UTF-32: 00009519,UTF-8: E9 94 99。

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错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錯逪䥘

汉英互译

alternate、complex、fault、wrong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钅、昔声

English

error, blunder, mistake; wro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错的拼音:

cuò  

〈词性:动〉

(1) (形声。从金,昔声。本义:用金涂饰,镶嵌)

(2) 同本义 [inlay with gold,silver,etc.]

错,金涂也。今所谓镀金。俗字作镀。——《说文》

金银要饰谓之错镂。——《通俗文》

鼎错日用而不足贵。——《淮南子·说山》

(3) 又如:错臂(用丹青画饰手臂)

(4) 互相磨擦 [grind]

错,磨也。——《广雅》

错者所以治锯。——《列女传·仁智》

八卦相错。——《易·说卦》。虞注:“摩也。”

(5) 又如:错牙

(6) 杂 [mix]

错,杂也。——《小尔雅》

错综其数。——《易·系辞传》

交错以辩。——《仪礼·特牲礼》

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国殇》

(7) 又如:错石(彩石,错杂叠积各种石头而成文彩);错列(错杂排列);错戾(错杂,交杂);错行(交替运行);错落(交错纷杂)

(8) 废弃 [abandon]

殷既错天命。——《书·微子序》

(9) 分开;岔开 [separate]。如:错口儿(开口);错缝儿(微小的过失)

(10) 转动 [turn]。如:错眼珠;错身

词性变化

错的拼音:

cuò  

〈词性:名〉

(1) 琢玉用的粗磨石 [coarse wetstone]

锡贡磬错。——《书·禹贡》。孔传:“治玉石曰错。”

(2) 适于磨光或磨快刀具的石头;磨石 [grindstone]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诗·小雅·鹤鸣》

(3) 锉刀。磋治骨角铜铁的工具 [file]。如:错刀(还作古钱币名。王莽时所铸)

(4) 错误 [error;mistake]。如:错事(错误的事);错缪(谬误,差误。也作错谬);错见(失算);错上了坟(看错了人)

错的拼音:

cuò  

〈词性:形〉

(1) 杂乱;交错 [in disorder;alternate]

觥筹交错。——欧阳修《醉翁亭记》

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又如:错文(交错为文);错落(不一致);错合(交互配合)

(3) 坏的;差的 [bad]。如:这件事办得还不错

常用词组

错爱、错案、错别字、错车、错处、错动、错读、错愕、错过、错角、错解、错觉、错开、错漏、错乱、错落、错失、错位、错位、错误、错用、错杂、错字、错综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