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ián lián qiān mò
注音ㄊ一ㄢˊ ㄌ一ㄢˊ ㄑ一ㄢ ㄇㄛˋ
解释阡陌:田中间纵横交错的小道。形容田地广袤,接连不断。
出处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四》:“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例子陈忠实《白鹿原》第17章:“家业发时没有发得田连阡陌屋瓦连片。”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富有。
感情田连阡陌是中性词。
繁体田連阡陌
近义田连仟佰
英语fields connected by ditches
动物生肖牛,虎,蛇
田的拼音:tián(ㄊ一ㄢˊ)
⒈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田野。耕田。
⒉ 和农业有关的:田家。田园。
⒊ 古同“畋”,打猎。
⒋ 古同“佃”,耕作。
⒌ 姓。
田字UNICODE编码U+7530,10进制: 30000,UTF-32: 00007530,UTF-8: E7 94 B0。
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田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佃畋
cropland、farmland、field
象形
field, arable land, cultivated
详细解释◎ 田的拼音: tián
〈词性:动〉
(1) (象形。小篆认为象阡陌纵横或沟浍四通的一块块农田。“田”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田”的字多与田猎耕种有关。本义:种田)
(2) 后作“佃”。耕作 [till]
田,树谷曰田。——《说文》
田,种禾稼也。——《一切经音义》引《苍颉》
无田甫田,维莠骄骄。——《诗·齐风·甫田》
令民得田之。——《汉书·高帝纪上》
使各居其宅,田其田。——刘向 《说苑》
(3) 又如:田戍(屯田戍守);田作(耕作);田畜(耕种与畜牧);田桑(种田和养蚕);田农(农耕);田种(耕种);田穑(耕作)
(4) 打猎。后作“畋” [go hunting]
不敢盘于游田。——《书·无逸》
田有禽。——《易·师卦》
叔于田。——《诗·郑风·大叔于田》
宣子田于首山。——《左传·宣公二年》
齐侯游于 姑棼,遂田于见丘。——《左传·庄公八年》
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韩非子·难一》
焚林而田,竭泽而渔。——《淮南子·本纪》
(5) 又如:田弋(打猎);田犬(猎狗);田车(打猎用的车子);田事(狩猎之事);田具(狩猎用具);田狩(打猎);田马(打猎所用的马);田备(田猎的用具);田渔(打猎和捕鱼)
◎ 田的拼音: tián
〈词性:名〉
(1) 农田 [cropland;farmland;field]
已耕者曰田。——《释名·释地》
倬彼甫田。——《诗·小雅·甫田》
大田多稼。——《诗·大雅·大田》
田畴荒芜。——《国语·周语下》
引河水灌民田。——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2) 又如:田塍(田间的土埂子);田舍翁(老农;乡巴佬);田夫(农民);田中(田地之中;田野之中);田宅(田地和房屋);田阱(田间洼地);田邑(田野与都邑);田陂(坡田);田坪(田野中平坦的场地)
(3) 一块蕴藏、出产或生产一种自然资源的土地 [field]。
(4) 如:油田;气田;煤田
(5) 大鼓 [big drum]
应田县(悬)鼓。——《诗·周颂·有瞽》
(6) 人体部位,俗称丹田 [the pubic region]
寸田尺宅可治生。——张君房《云笈七签》
(7) 古代统治者赏赐给亲属臣仆的封地 [fief]
乃宦卿之适子,而为之田,以为公族。——《左传》
(8) 古代管理农事的官 [farming official]
后稷为田。——《管子》
田产、田地、田父、田赋、田埂、田鸡、田家、田间、田间管理、田径,田径运动、田径赛、田坎、田客、田猎、田垄、田螺、田陌、田亩、田七、田契、田舍、田田、田土、田头、田野、田园、田园诗、田庄、田字草
连(連)的拼音:lián(ㄌ一ㄢˊ)
⒈ 相接:连日。连夜。连年。连亘(接连不断)。连襟(姐妹的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连载。连缀。连理。烽火连天。连篇累(lěi )牍。
⒉ 带,加上:连带。连坐(一个人犯法,他的家属、亲族、邻居连带受处罚)。
⒊ 就是,既使,甚至于:连我都不信。
⒋ 联合:外连东吴。
⒌ 军队的编制单位,“排”的上一级:连长。
⒍ 姓。
⒎ 古同“琏”,古代宗庙盛黍稷的器具。
⒏ 古同“链”,铅矿。
连字UNICODE编码U+8FDE,10进制: 36830,UTF-32: 00008FDE,UTF-8: E8 BF 9E。
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连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連
company、connect、join、link、even、in succession、including
会意
join, connect; continuous; even
详细解释◎ 连的拼音:
連 lián
〈词性:名〉
(1) (会意。从辵( chuò ),从车。本义:人拉的车)
(2) 同本义 [man-drawn carriage]
連,负车也。——《说文》。段注:“连即古文輦也。
连车组輓。——《周礼·故书巾车》
与其輂连。——《周礼·乡师》
行服连轺辇者。——《管者·海王》
民相连而从之。——《庄子·让王》。郑君、 房君、 司马君皆云:“读为辇。”
[太后]曰:‘老妇持连而瞏(還)。’—— 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
(3) 姻亲关系 [affinity;relationship by marriage]
[吕嘉]及 苍梧(地名) 秦王有连。——《史记·南越列传》
(4) 又如:连亲(连姻);连昏(连婚。本有姻亲关系而又结亲。即俗称亲上加亲)
(5) 由若干个排组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营 [company]。如:连长;连指导员
(6) 连词的简称 [conjunction]
(7) 古州名 [Lian prefecture]
(8) 在今广东连县一带
(9) 在今四川筠连县
(10) 通“兰”。兰草 [fragrant thoroughwort (Eupatorium fortunei )]
薜荔白芷、蘼芜椒连。——《管子·地员》
(11) 通“链”。铅 [lead ( plumbum )]
长沙出边锡。——《史记·货殖列传》
(12) 通“辇”。用人拉的车 [a mandrawn carrriage]
往蹇来连。——《易·蹇》。注:“连,辇也。”
(13) 姓
◎ 连的拼音:
連 lián
〈词性:动〉
(1) (自汉以来,习用连,不用联,故反以借字改正字)
(2) 连接;相连 [link;joint connect]
一曰连山。——《周礼·太卜》
云连徒州。——《国语·楚语》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 五岳掩赤城。——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东连吴会,西接 巴蜀。——《三国志·诸葛亮传》
(3) 又如:藕断丝连;连观(互相连接的楼台);连舻(舟船相连);连属(连接;连续);连枝(树枝相连;连在一起的树枝);连行(鱼类相随而行);连眉(两眉相接连);连云(比喻高与云齐)
(4) 连续,不停止 [in succession;one after another;repeatedly]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5) 又如:连仍(连续不断);连住子(陆续地);连延(连续不断的样子);连更晓夜(昼夜不停);连珠儿(接连不断)
(6) 牵连 [involve;implicate]
少有连,必多方钩致。——清· 方苞《狱中杂记》
(7) 又如:连缠(纠缠,牵连);连引(牵连;引及);连手(交情,牵连;勾搭)
(8) 联合;结合 [ally oneself with;join;unite]
外连衡而斗诸侯。——贾谊《过秦论》
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吕氏春秋·审为》
约以连兵大举。——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又如:连城(连成一片的好多城池);连横(也作“联衡”。战国时秦国对付六国的一种战略。古以南北为纵,东西为横)
(10) 同时获得 [gain simultaneous]
一钓而连六鳌。——《列子》
(11) 包括;全部在内 [include]。如:连他一共五口人;连皮 200 斤
◎ 连的拼音:
連 lián
〈词性:介〉
(1) 自;从 [from]
连太太起,里里外外的都不干净。——《红楼梦》
(2) 并;合并。并为一起。介绍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 [together]。如:连职(一起供职);连步(并走;同行)
◎ 连的拼音:
連 lián
〈词性:形〉
(1) 艰难 [hard]
孟轲虽连蹇,犹为万乘师。—— 扬雄《解嘲》
(2) 又如:连嵝(委曲,困顿);连蹇(艰难,困厄)
(3) 满 [full]。如:连宵(连天;满天);连冬(整个冬天);连江(满江)
◎ 连的拼音:
連 lián
〈词性:副〉
连续;多次 [continuously]
匈奴复连发大兵侵击 乌孙。——《汉书》
连破其众。——脱脱《宋史》
◎ 连的拼音:
連 lián
<连>
含有甚而至于之意 [even]。如:这个,连小孩子也知道
连比、连璧、连鬓胡子、连城之璧、连词、连带、连抵其隙、连队、连发、连罚、连杆、连亘、连拱、连贯、连贯性、连锅端、连合、连衡、连环、连环画、连枷、连接、连襟、连累、连理、连连、连络、连袂、连绵、连忙、连蒙带骗、连年、连辟公府不就、连篇、连篇累牍、连翘、连橇、连任、连日、连声、连手、连手、连书、连署、连锁、连天、连通、连通器、连同、连系词、连线、连宵、连写、连续、连夜、连用、连载、连珠、连珠炮、连缀、连字符、连坐
阡的拼音:qiān(ㄑ一ㄢ)
⒈ 田间的小路:阡陌。
⒉ 通往坟墓的道路:阡表(墓碑)。
阡字UNICODE编码U+9621,10进制: 38433,UTF-32: 00009621,UTF-8: E9 98 A1。
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阡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千圱圲
形声:从阝、千声
footpaths between fields; paths
详细解释◎ 阡的拼音: qiān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千声。“阜”土山。与土有关。本义:田间南北向的小路)
(2) 同本义 [a footpath between fields,leading north and south]
阡,路东西为陌,南北为阡。——《说文新附》
阡,阡陌。——《广韵》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史记·商君列传》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通往坟墓的小道 [the path leading to a grave]
哀挽青门去,新阡绛水遥。——杜甫《敌武卫将军挽词》之三
(4) 泛指田间小路 [foot path between fields]
驱牛向东阡。——柳宗元《田家》
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元· 关汉卿《窦娥冤》
(5) 又如:阡陇(田间高地);阡塍(田埂)
(6) 道路 [road;path]
阡,路亦曰阡。——《增韵》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曹操《短歌行》
野径既盘纡,荒阡亦交互。——南朝梁· 沈约《宿东园》
(7) 坟墓 [grave]
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欧阳修《沋冈阡表》
(8) 又如:阡原(墓地);阡兆(墓地)
阡陌
陌的拼音:mò(ㄇㄛˋ)
⒈ 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泛指田间小路:阡陌。陌上。陌头(路边)。陌路(a.田间道路;b.指路上相见而不认识的人,如“视同陌陌”)。
⒉ 生疏,不熟悉:陌生。
⒊ 市中街道:街陌。
陌字UNICODE编码U+964C,10进制: 38476,UTF-32: 0000964C,UTF-8: E9 99 8C。
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陌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road
形声:从阝、百声
foot path between rice fields
详细解释◎ 陌的拼音: bǎi
[数]
(1) 通“百” [hundred]
与窦娥一陌八。—— 关汉卿《窦娥冤》
(2) 另见 mò
◎ 陌的拼音: mò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 fù ),百声。阜,土山,与地形有关。本义:田间小路)
(2) 田间东西方向的小路。也泛指田间小路 [a path between fields(running east and west)]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史记·商君列传》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又如:南陌(南方的田间小路);陌路(田间的小路);陌头(路旁)
(4) 泛指道路 [road]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陶潜《咏荆轲》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曹操《短歌行》
(5) 又如:陌头杨柳
(6) 田野 [field]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贾谊《过秦论》
(7) 街道 [street]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 头巾 [scarf]。如:陌头(束发的头巾);陌额(头巾)
◎ 陌的拼音: mò
〈词性:量〉
(1) 用同“佰”。用于钱,指一百文 [hundred]
又官库出纳缗钱,皆以八十为陌。——《旧五代史·王章传》
三分天下犹嫌小,一陌黄钱值几文?——《蠖斋诗话》
张氏早使 敬济拿五两银子,几陌金银钱纸,往门外与长老,替他父亲念经。——《金瓶梅词话》
(2) 用于旧时祭奠所烧的纸钱,约相当于“叠” [pile]
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 关汉卿《窦娥冤》
(3) 又如:陌钱(纸钱)
陌路、陌生、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