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天造草昧的意思

tiānzàocǎomèi

天造草昧



拼音tiān zào cǎo mèi

注音ㄊ一ㄢ ㄗㄠˋ ㄘㄠˇ ㄇㄟˋ

解释①谓天地之始,万物草创于混沌蒙昧之中。②谓草创之时。

出处《周易·屯》:“天造草昧。”

例子章炳麟《革命道德说》:“天造草昧,壮士乌集,纪律未申,符籍未著。”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天造草昧是中性词。

繁体天造艸昧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tiān   注音  ㄊ一ㄢ   
部首  大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GDI  仓颉  MK  郑码  AGD  四角  10804  结构  上下电码  1131  区位  4476  统一码  5929  笔顺  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天的拼音:tiān(ㄊ一ㄢ)  

⒈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⒉ 在上面: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⒊ 气候:天气。天冷。

⒋ 季节,时节:冬天。

⒌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天。

⒍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天上。天宫。

⒎ 自然界:天堑。天时。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⒏ 〔天干(gān  )〕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⒐ 自然的、生成的:天然。天性。天职(应尽的职责)。天才(a.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b.有这种才能的人)。天伦之乐。

统一码

天字UNICODE编码U+5929,10进制: 22825,UTF-32: 00005929,UTF-8: E5 A4 A9。

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天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䒶兲靝

汉英互译

day、God、Heaven、nature、sky、weather

相关字词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sky, heaven; god, celestia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天的拼音: tiān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 同本义 [top]

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说文解字注》

(3) 又如:天灵(人或其他动物的头顶骨);天灵盖(头顶骨)

(4) 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tatto in front]

天,刑名。剠凿其额曰天。——《集韵》

(5) 《其人天且劓。——《易·睽卦》。 虞注:“黥额为天。”

(6) 天空 [sky]

天,至高无上。——《说文》

天,气也。——《论衡·谈天》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神话四则·形天》

天似穹庐。——《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天苍苍。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仰视天。——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7) 又如:天澄澄(天色澄清的样子);天色(天空色);天宇(天空);天日(天空与太阳);天角(天之一隅);天盘(天际);天弩(天空;天空高远)

(8) 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Heaven]

休祲降于天。——《战国策·魏策》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书·商书》

天下所启。——《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天赐也。

天其或者将逮诸。

天将兴之,谁能废之。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项羽本纪》

天将降大任。——《孟子·告子下》

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资治通鉴》

(9) 又如:天可怜见(上天救助,老天保佑);天庖(天帝的庖厨);天马(神马;骏马的美称);天丁(天兵);天功(天的职任;天然形成的工巧);天打雷劈;天休(天赐福佑);天佑(上天佑助)

(10) 天堂 [palace]。

(11) 如:天居(住在天上);天陛(天宫台阶)

(12) 一昼夜 [day;period of timt in a day]。

(13) 如:天把(一两天,一天半天);夏天天长夜短;今天;明天

(14) 比人类品质更高尚和能力更强大的存在 [god]

违天不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此乃天也。——《资治通鉴》

(15) 又如:天晓得;我的天

(16) 自然所生成的事物 [nature]

与天不老。——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7) 又如:巧夺天工;天性如此;天衣无缝;文章天成;天演(自然进化);天巧(自然工巧);天式(自然法式);天光(自然的智慧之光);天财(自然财富)

(18) 一年里的特定时候 [season]。

(19) 如:天中节(端午节);夏天;黄梅天

(20) 气象状态 [weather]

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天阴雨湿声啾啾。——唐· 杜甫《兵车行》

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天阴黑。——《资治通鉴·唐纪》。

(21) 又如:天风馋(冷风袭人,易使人生病);天变了

(22) 丈夫 [husband]。

(23) 如:失其所天

(24) 指先天不足 [defects of male]

此天之所不足也。——《灵枢》

(25) 古代指君王 [emperor]。

(26) 如:天颜(皇帝之面);天表(天子的仪表);天恩;天邑(帝王之都);天位(天子之位)

(27) 头等大事[major event;matter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28) 人的额部 [front]。

(29) 如:天炙(朱水点额)

(30) 姓

词性变化

天的拼音: tiān  

〈词性:形〉

(1) 天然的;天生的 [natural]

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庄子·庖丁解牛》

(2) 又如:天性;天资

(3) 顶上的;架空的 [built on stilts;suspending in midair]。

(4) 如:天桥;天窗;天棚

常用词组

天安门、天半、天宝、天崩地坼、天边、天兵、天禀、天不绝人、天不怕,地不怕、天不转地转、天才、天差地远、天长地久、天长日久、天朝、天赐之福、天赐良机、天从人愿、天大、天道、天敌、天底、天底下、天地、天地良心、天帝、天电、天顶、天罚、天翻地覆、天方、天方夜谭、天分、天府、天府之国、天父、天赋、天干、天高地厚、天高皇帝远、天高气爽、天各一方、天工、天公、天公地道、天宫、天沟、天钩、天光、天国、天寒地冻、天汉、天河、天黑、天候、天花、天花板、天花乱坠、天荒地老、天皇、天昏地暗、天昏地暗,天昏地黑、天鸡、天机、天极、天际、天假良缘、天骄、天经地义、天井、天镜、天开、天空、天籁、天蓝色、天朗气清、天老儿、天老爷、天理、天理教、天理良心、天理难容、天理昭彰、天良、天亮、天灵盖、天伦、天伦之乐、天罗地网、天麻、天马行空、天门、天门冬、天明、天命、天幕、天南地北,天南海北、天年、天牛、天怒人怨、天棚、天启、天平、天气、天气形势、天气预报、天遣、天堑、天桥、天穹、天球仪、天趣、天然、天然气、天壤、天壤之别、天人、天人相应、天日、天色、天山、天上人间、天生、天圣、天师、天时、天使、天授、天书、天数、天塌地陷、天坛、天堂、天梯、天体、天天、天条、天庭、天头地角、天外有天、天王、天王老子、天王星、天网恢恢、天威、天文、天文地理、天文数字、天文台、天文望远镜、天无二日、天无绝人之路、天物、天下、天下大乱、天下鼎沸、天下归心、天下太平、天下乌鸦一般黑、天下无双、天下一家、天仙、天险、天线、天香国色、天象、天象仪、天晓得、天心、天性、天幸、天旋地转、天悬地隔、天涯、天涯海角、天涯若比邻、天呀、天演、天爷、天衣无缝、天意、天有不测风云、天哟、天渊、天渊之别、天缘、天缘奇遇、天运、天灾、天灾人祸、天葬、天造地设、天真、天真烂慢、天之骄子、天知道、天知地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天值地值、天职、天质、天诛地灭、天竺、天主、天主教、天主堂、天姿、天姿国色、天资、天资雄厚、天资卓越、天子、天字第一号、天纵、天尊、天作之合

  拼音  zào   注音  ㄗㄠˋ   
简体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辵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TFKP  仓颉  YHGR  郑码  MBJW  四角  34306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44  区位  5276  统一码  9020  笔顺  ノ一丨一丨フ一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造的拼音:zào(ㄗㄠˋ)  

⒈ 制作,做:制造。创造。造物。造反。造孽。建造。造表。造册。造价。造型。粗制滥造。

⒉ 瞎编:胡编乱造。捏造。

⒊ 成就:造诣。

⒋ 培养:造就。

⒌ 相对两方面的人,法院里指诉讼的两方。即原告和被告:两造。甲造。乙造。

⒍ 到,去:造访。

⒎ 稻子等作物从播种到收割的次数:一年两造。晚造。

⒏ 时代,年代:末造。

统一码

造字UNICODE编码U+9020,10进制: 36896,UTF-32: 00009020,UTF-8: E9 80 A0。

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艁䒃

汉英互译

build、concoct、create、educate、fashion、go to、invite、mak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辶、告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造的拼音: zào  

〈词性:动〉

(1) (形声。从辵( chuò  ),告声。本义:到;往某地去)

(2) 同本义 [arrive;go to]

造,就也。——《说文》

咸造勿亵在王庭。——《书·盘庚》

凡四方之宾 客造焉。——《周礼·司门》

造于西阶下。——《仪礼·士丧礼》

而造大国之城下。——《战国策·宋策》

造饮辄尽。——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明日造朝。——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造玉清宫。—— 宋· 沈括《梦溪笔谈》

造左公第。——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径造袁所寓之 法华寺。——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3) 又如:造劫历世(佛教语。来到人世间经历一番苦难生活);造历幻缘(佛教语。去到人世间经历一番像梦幻一样的情缘);造适(寻访);造胜(访求胜迹);造门(上门;到别人家去)

(4) 拜访 [尊贵者] [call to pay respect;pay a visit]

庾公造 周伯仁。——《世说新语·言语》

(5) 又如:夜造(深夜前往造访);造府拜瞻(敬辞。到府上去拜访);造请(前往问候、拜见);造谒(造请);造谢(登门致谢)

(6) 假借为“作”,制造;制作 [make;build;create]

复造候风地动仪。——《后汉书·张衡传》

王将伐 吴,造船于 蜀。——《晋书·吾彦传》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梦溪笔谈·雁荡山》

(7) 又如:造第(建造府第);造恶(作恶);造逆(开始纂逆作乱);造房子;仿造(模仿一定的式样制造);打造(制造);建造(建筑;修建)

(8) 虚构;伪造 [cook;fabricate]

我生之初,尚无造。——《诗·王风》

(9) 又如:造言生衅(造谣生事);造言(造谣);造语(造作谣言);造言生事(造设谣言,滋生事端);捏造(假造事实)

(10) 培养;造就;创造 [form;bring up;create]

屈原造为宪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天造草昧。——[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民国肇造。——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1) 又如:创造;造士(造就人才);造字(创造文字);造怀(抒写胸怀)

(12) 撰写;汇集 [compile]

非禹, 益不不能行远《山海》不造。—— 王充《论衡》

(13) 又如:造册(编制簿籍);造述(著述;著作)

(14) 制定 [work up;formulate;work out]

怀王使 屈原造为宪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5) 又如:造施(制订并实施);造律(制订律令);造设(制订建立)

(16) 建立 [set up]

遂迁许都,造我京畿。——《三国志·武帝纪》

(17) 又如:造立(建筑;建造);造邦(创立国家);造国(新创立的国家);造谊(创立新义);造说(立说)

(18) [学业等]达到的程度或境界 [achieve; attain; result]

小子有造。——《诗·大雅·思齐》

君子深造有道。——《孟子·离娄下》

(19) 又如:造玄(达到玄妙之境界);造妙(臻于奇妙之境地);造微入妙(达到微妙的境界);造微(达到精妙的程度);造极(达到极高点)

词性变化

造的拼音: zào  

〈词性:名〉

(1) 成就 [achievement]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诗·大雅·思齐》

(2) 又如:造士(古时称学术道业已有成就的人);造秀(成绩优异);造人(学业有成就之人)

(3) 〈词性:方〉∶农作物的收成或收成的次数 [crop]。如:早造;一年三造

(4) 时代 [time; age]

公侯之有冠礼也,夏之末造也。——《仪礼·士冠礼》

(5) 旧时星命术士称人生辰干支 [fortune]。如:贱造(生辰八字不好;命苦);乾造;坤造

(6) 姓

造的拼音: zào  

〈词性:副〉

(1) 通“猝”(   )。忽然;仓卒 [suddenly]

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礼记》

景公造然变色。——《韩非子·难二》

(2) 又如:造此(仓猝,匆忙);造子(一会儿)

造的拼音: zào  

〈词性:量〉

农作物收获的次数。如:一年三造皆丰收

常用词组

造成、造船厂、造次、造端、造反、造访、造福、造父、造化、造假、造就、造句、造林、造孽、造山运动、造始、造窝、造物、造物主、造型、造型园艺、造谣、造诣、造意、造影、造纸、造作

  拼音  cǎo   注音  ㄘㄠˇ   
简体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艸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AJJ  仓颉  TAJ  郑码  EKED  四角  44406  结构  上下电码  5430  区位  1861  统一码  8349  笔顺  一丨丨丨フ一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草的拼音:cǎo(ㄘㄠˇ)  

⒈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

⒉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草料。柴草。稻草。

⒊ 粗糙,不细致:草率(shuài   )。草鄙(粗野朴陋)。草具(粗劣的食物)。

⒋ 汉字的一种书体:草书。草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草。草体(①指汉字草书;②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

⒌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草拟。草诏(为皇帝草拟诏书)。

⒍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草野。草莽。草寇。草贼。

⒎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草鸡。

统一码

草字UNICODE编码U+8349,10进制: 33609,UTF-32: 00008349,UTF-8: E8 8D 89。

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草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艸艹騲

汉英互译

grass、hasty、rough

造字法

形声:从艹、早声

English

grass, straw, thatch, herb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草的拼音:

cǎo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   )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2) 草本植物的总称 [grass]

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说文》

大草不生。——《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

草食者羶。——《吕氏春秋·本味》

草苴比而不芳。——《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 刘禹锡《陋室铭》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又如:除草;粮草(军用的粮食和草料);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草堂;厅堂);草莽(草丛。比喻无用的东西)

(4) 指用作燃料、饲料的干草 [hay]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资治通鉴》

(5) 又如:草库伦(指围起来的草场);草料

(6) 未开垦过的荒地 [wasteland]

垦草创邑,辟地生粟。——《韩非子·外储说》

(7) 又如:草甸子(方言。长满野草的低湿地);草洼(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方);草间(民间);草茅危言(百姓对国政的剀切言论。草茅,指在野百姓;百姓论庙堂,恐有危险,故谓危言)

(8) 文书的底稿;初稿 [draft]

吴中士人家藏其草。—— 宋· 洪迈《容斋续笔》

(9) 又如:草藁(同草稿);起草;奏草(奏张的草稿);草本(原稿的底本)

(10) 一种书写体 [script type of calligraphy]。如:章草;狂草;草行(书法中的行书兼草体)

词性变化

草的拼音: cǎo  

〈词性:形〉

(1) 粗糙;粗劣 [rough;coarse]

令人事无大小皆潦草过了。——《朱子类语·训门人》

(2) 又如:草略(马虎,疏忽);草具(粗劣;粗劣的饭食);草酌(简便的筵席。多用作设宴请客的谦词);潦草(字不工整;不仔细;不认真)

(3) 匆促,急促 [hasty]。如:草蹙(匆促)

草的拼音: cǎo  

〈词性:动〉

(1) 割草,除草 [mow]。如:草薙(芟夷,像除草似的加以杀戮)

(2) 创造;创立 [create]

草,造也。——《广雅》

天造草昧。——《易·屯》。虞注:“草,草创物也。”

(3) 又如:草立(创立);草昧(创始;草创);草律(创制法律)

(4) 草拟;起稿 [draft]

萧何草律。——《汉书·艺文志》。注:“创造之。”

草立土德时历制度。——《汉书·任敖传》。注:“创始也。”

召今草檄。——《南史·蔡景立传》

(5) 又如:草立(创立);草制(拟订制书);草诏(草拟诏书);草表(草拟章奏)

草的拼音:

cǎo  

〈词性:名〉

雌马 [mare]。也泛指母畜。如:草狗;草骡(牝骡)

常用词组

草案、草坂、草包、草本植物、草标儿、草草、草草了事、草测、草场、草创、草丛、草地、草甸子、草垫,草垫子、草垛、草房、草稿、草菇、草荒、草灰、草鸡、草菅人命、草荐、草芥、草窠、草寇、草料、草庐、草驴、草绿、草马、草码、草莽、草帽、草莓、草昧、草木灰、草木皆兵、草拟、草皮、草坪、草签、草书、草率、草索、草台戏、草堂、草图、草席、草鞋、草写、草药、草野、草野、草鱼、草原、草约、草泽、草纸、草字

  拼音  mèi   注音  ㄇㄟˋ   
部首  日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86  JFIY  五笔98  JFY  仓颉  AJD  郑码  KBKO  四角  65090  结构  左右电码  2505  区位  3533  统一码  6627  笔顺  丨フ一一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昧的拼音:mèi(ㄇㄟˋ)  

⒈ 暗,不明:幽昧。昧旦(清晨还未明亮时)。

⒉ 昏,糊涂,不明白:愚昧。蒙昧。素昧平生(一向不认识)。

⒊ 目不明:“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

⒋ 隐藏,隐瞒:暧昧。昧心(违背良心做坏事)。

⒌ 冒犯:冒昧(多作谦辞)。

统一码

昧字UNICODE编码U+6627,10进制: 26151,UTF-32: 00006627,UTF-8: E6 98 A7。

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昧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 ignorant of、hide

English

obscure, dark; darke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昧的拼音: mèi  

〈词性:形〉

(1) (形声。从日,未声。从日,与光线有关。本义:昏暗不明)

(2) 同本义 [obscure]

昧,冥也。——《广雅·释诂四》

时甲子昧爽。——《书·牧誓》

日昧昧其将暮。——《楚辞·九章·怀沙》

君昧爽而栉冠。——《荀子·哀公》。注:“昧,闇;爽,明也。谓初晓尚暗之时。”

神非其所宜而行之则昧。——《淮南子·原道》

虽昧必亮。——《后汉书·苏竟传》

愚者昧于成事。——《战国策·赵策》

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楚辞·离骚》

轻身而昧大义。——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昧旦(天未全亮的时候);昧然(昏暗不明的样子);昧昧(昏暗不明的样子);昧色(暮色);昧明(天未全明的时刻;拂晓)

(4) 眼不明的样子 [blind]

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5) 愚昧;糊涂 [be ignorant of;have hazy notions about]

兼弱攻昧。——《左传·宣公十二年》

(6) 又如:昧陋(愚昧浅陋);味瞀(昏聩;糊涂);昧昧(糊涂无知);昧错(糊涂出错)

词性变化

昧的拼音: mèi  

〈词性:动〉

(1) 掩蔽;欺骗 [conceal;hide;delude]

吾家碑不昧。——杜甫《回棹》

(2) 又如:昧公义(埋没了公理和正义);昧心咒(昧了良心该受什么报应的誓言);昧心钱(坏了良心赚来的钱);昧蔽(隐瞒);昧诡(隐秘;诡秘);昧密(犹隐晦)

(3) 违背 [do evil against]

今日果成妙计,捉了唐僧,就好昧了前言?——《西游记》

(4) 又如:昧信(背信;失信);昧良心;昧心

(5) 贪,贪图 [be greedy for]。如:昧利(贪利);昧私(贪图私利);昧冒(贪图)

(6) 冒犯 [offense]

丞相臣斯昧死言。——《史记·秦始皇本纪》

(7) 又如:昧死(冒死;冒昧);昧犯(冒犯)

常用词组

昧良心、昧没、昧死、昧心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