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条修叶贯的意思

tiáoxiūguàn

条修叶贯



拼音tiáo xiū yè guàn

注音ㄊ一ㄠˊ ㄒ一ㄡ 一ㄝˋ ㄍㄨㄢˋ

解释枝长叶连。比喻有条理、有系统。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下至介鳞,上及毛羽,条修叶贯,万物百族,由本至末,莫不有序。”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条修叶贯是中性词。

繁体條修葉貫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tiáo tiāo   注音  ㄊ一ㄠˊ ㄊ一ㄠ   繁体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TSU  仓颉  HED  郑码  RSF  四角  27904  结构  上下电码  2742  区位  4485  统一码  6761  笔顺  ノフ丶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条(條)的拼音:tiáo(ㄊ一ㄠˊ)  

⒈ 植物的细长枝:枝条。柳条儿。荆条。

⒉ 泛称条形的东西:条子。面条儿。便(biàn  )条儿。金条。铁条。

⒊ 细长的形状:条形。条纹。条案。条几(  )。条凳。条幅(直挂的长条字画)。苗条。身条。

⒋ 项目,分项目的:条例。条令。条文。条陈(a.分条叙述;b.旧时向上级分条陈述的文件)。

⒌ 层次,秩序:条理。条贯。有条不紊。

⒍ 量词。

其他字义

条(條)的拼音:tiāo(ㄊ一ㄠ)  

⒈ 挑取:“蚕月条叠”。

统一码

条字UNICODE编码U+6761,10进制: 26465,UTF-32: 00006761,UTF-8: E6 9D A1。

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条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條樤

汉英互译

bar、item、order、strip、twig、piece

造字法

形声:从木、攸声

English

clause, condition; string, strip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条的拼音:

tiáo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攸( yōu  )声。本义:小枝)

(2) 同本义 [twig]

条,小枝 也。——《说文》

桑柳丑条。——《尔雅》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诗·周南·汝坟》

高柯擢条干,远眺同天色。——陶潜《联句》

疏条交映。——吴均《与朱元思书》

柳条将舒。——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养其旁条。——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3) 如:条枚(枝干);条枝(树枝);条柯(枝条);条修叶贯(枝长叶连。比喻有条理、有系统);条叶(枝叶。比喻分支;支派);条蔓(枝蔓);条干(枝干)

(4) 泛指一般长条形的物体 [strip]

缕条紧而贯矩,针鼻细而穿中。——北周· 庾信《七夕赋》

(5) 又如:长条巨幅;口条(用作食品的猪舌或牛舌);发条;肋条;齿条;苗条;炉条;毡条;通条;辐条;布条

(6) 条款;项目[clauses]

科条既备,民多伪态。——《战国策·秦策》

(7) 又如:条会(条目大纲);条领(条目要领);条汇(条目类别);条秩(条目次第)

(8) 条理;次序 [order]

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书·盘庚上》

(9) 如:有条不紊

(10) 姓

词性变化

条的拼音:

tiáo  

〈词性:量〉

(1) 用于长条形的东西。

(2) 如:一条街(路、公路、铁路);一条河(江、沟、渠、小溪);一条山脉;一条裤子(裙子);两条绳子(带子、鞭子、电线);在纸上画了三条线;几条口袋(麻袋);一条床单(毯子、被子、被面、被里)

(3) 引申用于人体。

(4) 如:一条人命;一条好嗓子;要跟群众一条心,不要两条心

(5) 用于某些抽象事物。

(6) 如:一条计策(妙计);一条正确路线;两条意见(建议);十条罪状;只有一条出路;这一版共有九条新闻(消息)

条的拼音:

tiáo  

〈词性:形〉

(1) 长方形的 [rectangular]。

(2) 如:条几(长方形的几案);条子(长方形的纸张;便条);条石;条桌;条褥;条柜;条凳

(3) 长条形的 [long and narrow]。

(4) 如:条扇(裱糊后挂起来的画轴);条印;条田;条盆;条纹;条幅

条的拼音:

tiáo  

〈词性:副〉

(1) 逐条地。逐项地 [item by item]。

(2) 如:条分节解(逐条逐节分析);条析(逐条辨析);条呈(分条陈述的呈文);条比(分项排列);条正(逐条订正);条疏,条奏(逐条上奏)

条的拼音:

tiáo  

〈词性:动〉

(1) 分列条款、条目[classify;categorize according to article]

其余事况,条写如后。——白居易《与元微之书》

(2) 又如:条写(分条书写);条晰(分条叙明);条具(分条开列);条述(分条叙述);条列(分条列举);条白(分条陈明)

(3) 通达 [lesd to]

声气远条。——《汉书·礼乐志》

常用词组

条案、条播、条畅、条陈、条凳、条分缕析、条贯、条规、条痕、条件、条件反射、条款、条理、条例、条令、条目、条施、条条、条条大路通罗马、条条框框、条文、条纹、条形、条形磁铁、条约、条子

  拼音  xiū   注音  ㄒ一ㄡ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人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WHTE  仓颉  OLHH  郑码  NIRP  四角  27222  结构  左右电码  0208  区位  4862  统一码  4FEE  笔顺  ノ丨丨ノフ丶ノノ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修的拼音:xiū(ㄒ一ㄡ)  

⒈ 装饰,使完美:修饰。修辞。装修。

⒉ 整治,恢复完美:修复。修治。修缮(修理)。修浚(修理疏通)。修好。修明(古代指政治清明)。

⒊ 剪或削:修剪。

⒋ 兴建,建造:修建。修筑。

⒌ 编纂,撰写:修书。修史。修纂。

⒍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修学。修业。修养。

⒎ 长(cháng   ),高:修长。

⒏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修行。修女。

⒐ 姓。

统一码

修字UNICODE编码U+4FEE,10进制: 20462,UTF-32: 00004FEE,UTF-8: E4 BF AE。

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修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脩㣊

汉英互译

repair、build、decorate、mend、trim

相关字词

建、筑

造字法

形声:从彡、攸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修的拼音: xiū  

〈词性:动〉

(1) (形声。从彡( shān  ),攸( yōu  )声。“彡”有装饰义。本义:修饰,装饰)

(2) 同本义 [embellish;decorate]

修,饰也。——《说文》

义之修而礼之藏也。——《礼记·礼运》。注:“犹饰也。”

美要眇兮宜修。——《楚辞》

以修敬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又如:修容(整饰容貌);修词(修饰词句。亦指作文;文辞);修饰边幅(形容注意仪容、衣着祳恼);修娖(整理修补)

(4) 整修;修理 [repair]

古不修墓。——《礼记·檀弓》

修橹轒辒。——《孙子·谋攻》

修守战之具。——汉· 贾谊《过秦论》

吾妻死,室坏不修。——归有光《项脊轩志》

(5) 又如:修娖(整理修补);修完补辑(修葺整治;补缀损缺);修月(古代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

(6) 兴建;建造 [build]

钟鼓不修。——《吕氏春秋·先已》

乃重修岳阳楼。——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修堤梁,通沟浍。——《荀子·王制》

(7) 又如:修立(修建);修治(制作);修构(修建);修废(兴复废业);修营(修建);修辟(修整开垦)

(8) [学问、品行方面]学习、锻炼和培养 [study]

修武之德。——《国语·晋语》

束发修学。——《汉书·叙传下》

一善易修。——唐· 韩愈《原毁》

忌者畏人修。

怠者不能修

(9) 又如:修省(提高道德修养,不断反省自己);修省退悔(修身反省,退而自悔);修己(自我修养)

(10) 修行 [practise Buddhism or Taoism]。如:修积(行善积德);修服(指道教的修炼服气。服气,即吐纳);修持(持戒修行);修真(道教指学道修行为修真)

(11) 整治 [put in order;administer]

管子修之。——《史记·货殖列传》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三国志·诸葛亮传》

修之于朝廷。——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12) 又如:修文偃武(修明文教,停止武备);修文(采取措施加强文治,主要指修治典章制度,提倡礼乐教化等);修近(整顿内务);修言(统一号令);修事(治理政事)

(13) 实行;从事某种活动 [practise;carry out]

地之不休。——《国语·吴语》。注:“垦也。”

修其宗庙。——《礼记·中庸》。注:“谓埽粪也。”

(14) 又如:修全(补救;变通);修削(进攻;砍杀);修禊(古代习俗,在三月三日到水边游玩,以祓除不祥)

(15) 编纂;撰写;写 [compile]

始末修撰,凡十六载。——《北史·序传》

(16) 又如:修撰(编辑又指掌修国史的官);修文郎(称阴曹掌著作之官);修札(写信)

(17) 设。置备 [be ready]

修其簠簋。——《国语·周语》。注:“备也。”

(18) 又如:修名(修刺。置备名帖,以作通报姓名之用);修馔(准备饭食)

(19) 循;遵循 [follow]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20) 又如:修今(拘守现状);修古(遵行古道);修本(犹溯源);修名(循名,依照名称)

(21) 通“休”。休整;休养 [rest]。如:修摄(保养;调护);修鳞养爪(喻保养、积蓄战斗力)

(22) 修订,修改,改正 [revise;amend]

欲自修改。——《世说新语·自新》

词性变化

修的拼音: xiū  

〈词性:形〉

(1) 长 [long]

修,长也。——《广雅》

德惠修长。——《史记·秦始皇纪》。索隐:“修亦长也。”

邹忌修八尺有余。——《战国策·齐策》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曹植《洛神赋》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明· 魏学洢《核舟记》

巨身修尾。——《聊斋志异·促织》

庞然修尾。

(2) 又如:修龄(长龄,长寿);修短固天(生命的长短本由天定);修亘(连绵不断);修篁(修筠。长长的竹子)

(3) 高;大 [tall;big]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王羲之《兰亭集序》

(4) 又如:修茂(树木高而繁茂);修波(大波);修峻(高峻);修雅(高雅,不粗俗);修皙(身材高而皮肤白)

(5) 远 [distant]。如:修阻(路途遥远而阻隔)

(6) 善;美好 [good]

伊中情之信修兮。——张衡《思玄赋》

(7) 又如:修名(美好的名声);修直(高尚正直);修眸(漂亮的眼睛;美目);修禀(良好的禀赋)

修的拼音: xiū  

〈词性:名〉

(1) 通“脩”。致送师长的酬金 [present]

降说屦,升坐修。——《礼记·乡饮酒义》。钱宫詹云:“即仪礼之升堂乃羞,今之修爵。”

(2) 又如:修金(学费);修脡(旧指送给老师的薪金。修,通“脩”。干肉);修脯(旧时称送给教师的礼物或酬金);修馔(教师的薪金及饭食。修,通脩,束修)

(3) 修正主义 [revisionism]。如:防修反修;帝、修、反

(4) 姓

常用词组

修边、修补、修布、修长、修饬、修辞、修道院、修订、修复、修改、修好、修剪、修建、修脚、修教、修旧利废、修理、修炼、修门、修面、修明、修女、修配、修平、修葺、修色、修缮、修身、修身洁行、修士、修饰、修手、修书、修行、修省、修学、修养、修业、修凿、修造、修整、修正、修枝、修治、修竹、修筑、修纂

  拼音  yè xié   注音  一ㄝˋ ㄒ一ㄝˊ   繁体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KFH  仓颉  RJ  郑码  JED  四角  64000  结构  左右电码  0673  区位  5022  统一码  53F6  笔顺  丨フ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叶(葉)的拼音:yè(一ㄝˋ)  

⒈ 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树叶。菜叶。叶子。叶落归根。一叶知秋。一叶蔽目(喻目光短浅,常被眼前细小事物所遮蔽,看不到远处、大处。亦称“一叶障目”)。

⒉ 像叶子的:铁叶。百叶窗。

⒊ 同“页”。

⒋ 世,时期:初叶。末叶。

⒌ 姓。

其他字义

叶的拼音:xié(ㄒ一ㄝˊ)  

⒈ 和洽,合:叶韵。

统一码

叶字UNICODE编码U+53F6,10进制: 21494,UTF-32: 000053F6,UTF-8: E5 8F B6。

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叶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協葉

汉英互译

leaf、foliage、frondage、part of a hisorical period

造字法

会意:从口、从十

English

to harmonize, to rhyme; to unite; (borrowed for) leaf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叶的拼音: Shè  

〈词性:名〉

(1) 古邑名 [She village]。在今河南省叶县南。春秋时属楚领地。汉置县。如:叶县凫(指得到皇上眷念的县令)

(2) (今读   )姓。如:叶公好龙(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3) 另见 yè;xié  

基本词义

叶的拼音: xié  

〈词性:动〉

(1) 和洽。同“协” [be harmonious]

犀牛一角叶箜篌。——《老残游记》

逢吉与 李程同执政,不叶。——《新唐书》

(2) 又如:叶律(叶韵;韵律);叶韵(协韵;押韵);叶中(犹适中);叶吉(和协吉祥);叶和(和睦;和合;和谐;亦作应和);叶契(协和,配合);叶泰(协和安泰)

(3) 协助;帮助 [assist]。如:叶佐(辅佐,配合);叶齐(协力一致);叶赞(协同翊赞)

(4) 合,共同 [together]

股肱叶谋,爪牙宣力。——《旧五代史》

(5) 又如:叶力(协力;合力);叶心(同心);叶谋(合谋;共谋)

(6) 另见   

基本词义

叶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枽(   )声。植物的叶子。“叶”,同“协”,会意字,从十从口。本是两个字。本义:草木之叶)

(2) 同本义 [leaf]

叶,草木之叶也。——《说》

其叶为胡蝶。——《列子·天瑞》。注:“散也。”

枝叶未有害。——《诗·大雅·荡》

(3) 又如:叶尖(植物学名词。叶片的尖端部位);叶序(植物学名词,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称为叶序);叶芽(植物学名词。与花芽相对。发育后成为茎、枝及叶的芽);叶基(植物学名词。叶片的下端靠近叶柄的部分)

(4) 比喻轻小、轻飘像叶子的东西 [leaf-like thing]

万里风波一叶舟。——李商隐《无题》

(5) 又如:百叶窗;一叶扁舟;肺叶

(6) 历史时期的分段 [part of a historical period]。如:唐朝末叶;20世纪中叶

(7) 世,代 [generation]

勋载二叶。——汉《太尉刘宽碑》

继德前叶,清和挺懿。——汉《豫州从事孔褒碑》

李势在 蜀既久,承藉累叶。——《世说新语》

(8) 又如:叶语(世代相传说)

(9) 量词。轻薄物体的计量单位。如:叶叶(片片)

(10) 古邑名 [Ye village],在今河南叶县南

公爱班固而忽 崔骃,此 叶公之好龙也。(叶公:本名沈诸梁,楚国贵族,叶是他的封地。)——《后汉书·崔骃传》

(11) 姓

(12) 另见 xié  

常用词组

叶斑病、叶柄、叶蜂、叶公好龙、叶红素、叶猴、叶黄素、叶绿素、叶轮、叶落归根、叶落知秋、叶脉、叶面、叶片、叶鞘、叶肉、叶酸、叶甜菜、叶序、叶叶、叶腋、叶枝、叶子

  拼音  guàn   注音  ㄍㄨㄢˋ   繁体    
部首  贝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XFMU  五笔98  XMU  仓颉  WJBO  郑码  ZYLO  四角  77802  结构  上下电码  6306  区位  2565  统一码  8D2F  笔顺  フフ丨一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贯(貫)的拼音:guàn(ㄍㄨㄢˋ)  

⒈ 古代穿钱的绳索(把方孔钱穿在绳子上,每一千个为一贯):“贯朽而不可校”。腰缠万贯。

⒉ 穿,通,连:贯穿。贯串。贯通(a.连接,沟通;b.对学术等全部透彻地了解)。连贯。贯注。贯彻。贯珠(连珠成串,常用来形容声音的圆润动听)。鱼贯而入。

⒊ 古同“惯”,习惯。

⒋ 原籍,出生地:籍贯。

⒌ 姓。

统一码

贯字UNICODE编码U+8D2F,10进制: 36143,UTF-32: 00008D2F,UTF-8: E8 B4 AF。

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贯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貫䝺

汉英互译

be linked together、birthplace、pass through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a string of 1000 coins; to go throug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贯的拼音:

guàn  

〈词性:名〉

(1) (会意。从毌( guàn  ),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毌”是贯穿之贯,象穿物之形。本义:穿钱的绳子)

(2) 同本义 [string]

贯,钱贝之贯也。——《说文》

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挍。——《汉书》

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唐· 白居易《伤宅》

反尔如贯。——《诗·小雅·何人斯》

(3) 又如:贯朽(串钱的绳子朽断,形容积钱多而经久不用)

(4) 旧时用绳索穿钱,每一千文为一贯 [a string of 1000 cash]

着落店主人家追要原典身钱三千贯。——《水浒》

(5) 又如:贯百(贯伯。一贯钱,一些钱。百:一百文钱);钱串一贯(一千文钱);万贯家私

(6) 事情,事例 [thing;example]

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论语·先进》

(7) 又如:贯利(事功和利益)

(8) 条理;系统 [system]

鱼贯而进。——《三国志·邓艾传》

(9) 又如:贯类(从同类事物的比较中贯通其理);贯鱼(穿成一串的鱼。比喻有次序)

(10) 罪恶 [crime]

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书·秦誓》

(11) 又如:贯恶(一贯的罪恶);贯盈(罪恶满盈);贯天(滔天。形容罪恶、灾祸极大)

(12) 祖籍;籍贯 [native place]

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聖代无征战。—— 唐· 白居易《新丰折臂翁》

(13) 又如:贯系(籍贯世系);贯址(籍贯和地址)

(14) 序次;按顺序排列 [order;arrange in order]

今猥以轻鄙,超伦踰等,上乱聖朝贯鱼之序,下违群士准平立论。——《晋书·蔡谟传》

(15) 又如:贯序(序次;按顺序排列);贯叙(贯序;按次序铨叙录用);贯次(前后有序);贯列(排列);贯比(排列比较)

(16) 通“丱”。儿童束发成两角的样子 [forklike hairs]。如:贯发(束发;总发)

(17) 古国名 [Guang state]。故址在曹州济阴县南五六十里

(18) 姓。汉有 贯高

词性变化

贯的拼音:

guàn  

〈词性:动〉

(1) 用绳子穿连成串 [string]

贯,累也。——《广雅》

贯,穿也。以绳穿物曰贯。——《苍颉》

贯魚以宫人宠。——《易·剥卦》

贯金石。——《列子·周穆王》

射则贯兮。——《诗·齐风·猗嗟》

不贯不释。——《仪礼·乡射礼》

(2) 又如:贯结(用绳子穿起来结牢。形容牢记在心);贯绳(串钱绳);贯繦(串钱绳);贯玉(成串的珠玉。形容文章或容颜体态之美);贯系(贯穿连结)

(3) 穿过;贯通,精通 [pass through]

贯,穿也。——《广雅·释言》

予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

始而合,而矢贯余手及肘。——《左传·成公二年》

白虹贯日。——《战国策·魏策》

贯穿经传,驰聘古今,上下数千载间,斯己勤矣。——《汉书·司马迁传·赞》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后汉书·张衡传》

(4) 又如:贯串(贯通;通达);贯越(贯通穿越);贯穴(贯通);贯心(贯穿心脏);贯头(古代某些民族在布匹中央挖一圆洞套入头颈,作为衣服);贯珠(穿戴珠宝);贯耳(指穿耳戴环以妆饰)

(5) 累;连续 [continue]

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礼记·礼器》

若夫贯日而治洋,一日而曲列之,是所使夫百吏官人为也,不足以是伤游玩安燕之乐。——《荀子·王霸》

(6) 又如:贯鱼承宠(来来往往的宫中女官依次受到宠爱);贯属(连贯;连属);贯辰(贯日;连日);贯日(积日;累日)

(7) 射中;穿透 [hit]。如:贯虱(射中虱子);贯颐(穿通面颊);贯割(身体被箭射中和被割伤);贯洞(穿孔;穿透);贯侯(中靶);贯的(射中靶心)

(8) 经历;经过 [experience]。如:贯秋(经历秋天);贯纬(经历)

(9) 侍奉,服事 [serve]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10) 又如:贯女(侍女);华贯(华美的服事)

(11) 灌注;注入 [pour into]。如:贯输(灌注,聚集;灌输)

(12) 满 [fill;full]。如:贯满(充满;灌满);贯蔽(充满;布满);贯溢(盈满外溢);贯洽(遍满充塞)

(13) 登记入籍 [register;record]。如:贯籍(在户籍簿上登记入册)

(14) 学习;复习 [study]

昼而讲贯,夕雨刃复。——《国语·鲁语下》

(15) 又如:讲贯(讲习)

(16) 通“惯”

(17) 熟习;熟练 [be skillful at;skilled]

无术之智,不教之能,而恃强速贯刃,不足以成也。——《吕氏春秋·不二》

(18) 又如:贯知(习知;熟知);贯酣(通晓熟习);贯习(熟练;熟悉);贯熟(熟习;熟悉)

(19) 习惯 [custom]

我不贯与小人乘,请辞。——《孟子·滕文公下》

(20) 又如:贯战(惯战;善战);贯渎(惯于亵渎鬼神)

(21) 通“弯”( wān  )。弯弓,张满弓 [draw a bow]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亦不敢贯弓而报怨。——《史记·陈涉世家》

常用词组

贯彻、贯穿、贯串、贯气、贯通、贯注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