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óng jīn tiě lèi
注音ㄊㄨㄥˊ ㄐ一ㄣ ㄊ一ㄝˇ ㄌㄟˋ
解释见“铜筋铁骨”。
出处明·宋濂《秦士录》:“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时也。”
例子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四回:“毋论回民不是铜筋铁肋,试想草枯水涸,人马如何走得去呢?”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的身体健壮。
感情铜筋铁肋是中性词。
繁体銅筋鐵肋
近义铜筋铁骨
英语tough and strong as iron and steel
动物生肖牛,虎,蛇
铜(銅)的拼音:tóng(ㄊㄨㄥˊ)
⒈ 一种金属元素,富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强,它的合金是电气、机械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紫铜(纯铜。亦称“红铜”)。青铜。黄铜。铜矿。铜器。铜币。铜臭(ch恥 )(指铜钱的臭味,用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如“浑身铜铜”)。铜墙铁壁(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亦称“铁壁铜墙”)。
铜字UNICODE编码U+94DC,10进制: 38108,UTF-32: 000094DC,UTF-8: E9 93 9C。
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铜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銅
copper、cuprum
形声:从钅、同声
copper, brass, bronze
详细解释◎ 铜的拼音:
銅 tóng
〈词性:名〉
(1) (形声。从金,同声。本义:金属名,古称赤金)
(2) 同本义 [copper]
铜,赤金也。——《说文》
章山之铜,所谓丹阳铜也。今世有白铜,盖点化为之,非其本质。——《汉书·货殖列传》
以精铜铸成。——《后汉书·张衡传》
首衔同凡。
(3) 以一价和二价为主的金属元素,有延性和展性,是热和电最佳导体之一,是唯一的能大量天然产出的金属,也存在于各种矿石(例如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赤铜矿和孔雀石)中,能以金属状态及黄铜、青铜和其他合金的形态用于工业、工程技术和工艺上。如:铜山(出产铜矿的山);铜花(铜屑);铜金(赤铜);铜粉(铜屑。铜和其他金属熔融在一起所做出来的黄金色粉状合金,可当作颜料);铜陵(产铜的山);铜落(铜屑。可入药);铜腥(铜的腥臭味)
(4) 铜制的[器物] [bronze;brass;copper]。如:铜丸(铜铸的小球);铜牙(弩上钩弦的钩叫牙,以铜制者称铜牙);铜瓦(铜制的瓦);铜史(漏刻铜壶上的铜人像);铜印(铜铸的印章。也称“铜章”);铜兵(铜制的兵器);铜狄(铜铸的人。即“铜人”。或称“金人”);铜洗(铜制的盥洗用具);铜柱(铜制的柱子);铜荷(铜制的烛台。形似荷叶);铜猊(铜制的狮形香炉);铜浑(铜制的浑天仪。又叫“铜仪”);铜鼻(古代官印上铜制的鼻状纽孔)
(5) 铜铸的货币。也用以泛指金钱 [copper;money]
(6) 铜制乐器 [brasswind instrument]
太子生而泣,太师吹铜,曰:“声中某律”。——汉· 贾谊《胎教》
(7) 铜印 [bronze seal]
不由其德,五两之纶,半通之铜,亦泰矣。——《法言》
(8) 铜镜 [bronze mirror]
对客心如怯,窥铜只自怜。——明· 袁宏道《病起偶题》
◎ 铜的拼音:
銅 tóng
〈词性:形〉
(1) 喻坚固的 [solid]。如:铜郭(形容城郭的坚固,如同铜铸一般);铜堞(像铜铁般坚固的城堞。堞是城上的女墙);铜楼(华美坚固的楼房);铜山铁壁(比喻风节的坚毅刚正);铜头铁额(比喻人非常勇猛强悍)
(2) 喻坚强,强大有力的 [strong]。如:铜豌豆(喻有经验的老狎妓者)
铜板、铜版、铜币、铜臭、铜锤、铜鼓、铜管乐、铜焊、铜活、铜婚、铜匠、铜匠鸟、铜筋铁骨、铜镜、铜锣、铜模、铜器、铜器时代、铜钱、铜墙铁壁、铜丝、铜像、铜圆、铜子儿
筋的拼音:jīn(ㄐ一ㄣ)
⒈ 肌肉的俗称:筋力。筋肉。筋疲力尽。
⒉ 肌腱或附着在骨头上的韧带:筋骨。筋道(“道”读轻声)。蹄筋。
⒊ 可见的皮下静脉的俗称:筋络。筋脉。青筋暴露。
⒋ 像筋的东西:钢筋。橡皮筋儿。
筋字UNICODE编码U+7B4B,10进制: 31563,UTF-32: 00007B4B,UTF-8: E7 AD 8B。
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筋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竻肋荕觔䈥
muscle、tendon、veins that stand out
会意
muscles; tendons
详细解释◎ 筋的拼音: jīn
〈词性:名〉
(1) (会意。从肉,从力,从竹。因为竹多筋,故从“竹”。本义:附着在骨上的韧带)
(2) 同本义 [tendon]
筋,肉之力也。——《说文》
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五藏生成论》
强者在内而摩其筋。——《考工记·弓人》
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先折筋骨。——清· 方苞《狱中杂记》
筋骨尽脱。——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筋皮(筋骨与皮肉);筋厮锁(身体已肢解,只剩筋络相连。比喻山河破碎);筋血(精力与血汗);筋条(身体结实强健);筋马(筋骨强健而不过于肥壮的马)
(4) 肌肉的旧称 [muscle]。如:筋丝无力(没有一点力气);筋疙疸(凸出的肌肉)
(5) 静脉 [veins that stand out under the skin]。如:筋脉
(6) 类似或可比作肋的东西 [articles resembling tendons or veins]。如:叶筋;丝瓜筋;橡皮筋
(7) 加强物、加固物 [reinforcement]。如:钢筋
(8) 植物的脉络 [veins]。如:这菜筋多嚼不烂
筋斗、筋骨、筋节、筋挛、筋络、筋肉
铁(鐵)的拼音:tiě(ㄊ一ㄝˇ)
⒈ 一种金属元素,工业上用途极广,可以炼钢,可制各种器械,亦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⒉ 形容坚硬:铁拳。铁军。铁骑。金戈铁马。铁汉。铁蹄。铁腕。
⒊ 形容确定不移:铁铮铮。铁的纪律。铁证。
⒋ 形容刚正:铁面无私。
⒌ 形容表情严肃:他总是铁着脸。
⒍ 黑色:铁骊。铁青。
⒎ 兵器的代称:手无寸铁。
⒏ 姓。
铁字UNICODE编码U+94C1,10进制: 38081,UTF-32: 000094C1,UTF-8: E9 93 81。
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铁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鐵鉄銕鐡䥫
iron、determine
形声
iron; strong, solid, firm
详细解释◎ 铁的拼音:
鐵、銕 tiě
〈词性:名〉
(1) (形声。从金,臷( zhì )声。本义:化学元素。符号Fe。一种很重的可锻、有延展性和有磁性的、主要是两价和三价的金属元素,纯铁为银白色,但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
(2) 同本义 [iron]
铁,黑金也。——《说文》
铁锁长三丈。——《墨子·备穴》
邯郸郭纵以冶铁成业。——《史记·货殖列传》
(3) 又如:铁冶(冶铁工场);铁山(产铁的矿山);铁石(铁与石;铁矿石);铁锡(铁和锡);铁砂(含铁的矿砂);铁炭(铁和炭);铁皮(铁的外层);铁精(纯铁)
(4) 铁制的器物 [ironware]
柄铁折叠环复——明·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铁花(金属器物的光泽);铁戒尺(佛教徒戴在头上的环形物);铁尺(铁戒尺;用来体罚的铁板子);铁锚(用来作为停船时稳定船身的铁制大钩子);铁鼓(铁制的战鼓);铁绠(铁索,铁绳);铁牌(铁制的牌子);铁钵(铁制的钵。僧人化缘求食的用具);铁钩(铁制的钩子);铁箍(铁制的圆环,用以箍物。如木桶之类可用铁箍箍住,使不松开)
(6) 指兵器 [arms;weapon]。
(7) 如:铁蒺藜骨朵(古代的一种兵器,以铁或硬木制成,为一长棒,顶端为附有铁刺的长圆形头);铁蒺藜(军用的铁制三角物,尖刺如蒺藜籽。常布设于地上或浅水中,阻碍人马、车辆行动);铁兵(铁制兵器);铁杖(铁制的棍棒);铁衣(用铁片制成的战衣)
(8) 赤黑色的马 [black and red horse]
乘玄路,驾铁骊。——《礼记·月令》
(9) 古丘名 [Tie hill]。春秋时卫地。在今河南濮阳北
(10) 姓。
(11) 如:铁力(复姓);铁弗(复姓);铁伐(复姓)
◎ 铁的拼音:
鐵 tiě
〈词性:形〉
(1) 黑色 [black]。
(2) 如:铁色(像铁的颜色。即铁灰色);铁骢(毛色青黑的马);铁骊(毛色青黑如铁的马);铁连钱(指马身上黑色的钱形斑点);铁藓(黑色苔藓)
(3) 比喻坚固 [hard or strong as iron]。
(4) 如:铁郭(形容外城坚固如铁);铁壁(比喻城壁或屋壁的坚固);铁纱帽(比喻稳固的官职);铁脚板(形容善于长途行走的脚);铁屋(比喻监狱)
(5) 比喻坚强不屈;强硬 [firm;solid]。
(6) 如:铁石(比喻意志坚强刚毅);铁誓(坚定不二、至死不变的誓言);铁砚未穿(除非铁砚磨穿,所定志向决不动摇。比喻意志坚定,未达既定目的,决不改变);铁心肠(形容意志坚定,不为感情所动)
(7) 驳不倒的 [irrefutable]。
(8) 如:铁的事实
(9) [指食品]∶油煎(炸)的 [fried]。
(10) 如:铁雀
◎ 铁的拼音:
鐵 tiě
〈词性:动〉
(1) 下决心 [resolve;determine;stone]。
(2) 如:残酷的现实使他铁了心
(3) 板着面孔(表情严肃) [look serious]。
(4) 如:他总是铁着脸
铁案如山、铁板、铁板钉钉、铁板一块、铁笔、铁饼、铁杵磨成针、铁窗、铁椎、铁窗风味、铁磁体、铁道、铁道兵、铁钉、铁钉铁铆、铁定、铁饭碗、铁杆,铁杆儿、铁縆、铁工、铁工活、铁公鸡、铁箍、铁轨、铁汉、铁画、铁活、铁环、铁甲、铁匠、铁军、铁矿、铁矿石、铁了心、铁链、铁流、铁路、铁路车辆、铁路职工、铁马、铁门、铁面无私、铁幕、铁牛、铁皮、铁骑、铁器、铁器时代、铁锹、铁青、铁拳、铁人、铁石心肠、铁树、铁树开花、铁水、铁丝、铁算盘、铁索桥、铁塔、铁蹄、铁桶、铁腕、铁腕人物、铁锨、铁心、铁心铁意、铁锈、铁靴政策、铁血政策、铁氧体、铁衣、铁叶、铁则、铁铮铮、铁证、铁子
肋的拼音:lèi(ㄌㄟˋ)
⒈ 胸部的两侧:两肋。肋骨。肋膜。
⒉ 像肋骨的:肋木。
肋的拼音:lē(ㄌㄜ)
⒈ 〔肋脦〕衣裳肥大,不整洁。
肋字UNICODE编码U+808B,10进制: 32907,UTF-32: 0000808B,UTF-8: E8 82 8B。
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肋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costal region、rib
形声:从月、力声
ribs; chest
详细解释◎ 肋的拼音: lē
另见 lèi
肋脦
◎ 肋的拼音: lèi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力声。本义:肋骨)
(2) 同本义 [rib]
肋,肋骨也。——《说文》
肋,勒也,所以捡勒五脏也。——《释名·释形体》
(3) 又如:肋下(腋下);肋肢(腋下,胳肢窝);肋窝(也作“肋罗”。胸前腋下的部位。通称胳肢窝)
(4) 房屋或其它建筑物中的构架木材 [stall bar]。如:肋木
(5) 胸部的侧面 [costal region]。如:两肋插刀
(6) 另见 lē
肋骨、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