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òng wū chǒu dǐ
注音ㄊㄨㄥˋ ㄨ ㄔㄡˇ ㄉ一ˇ
解释尽情诬蔑,用很难听的话毁谤。
出处清 薛福成《庸庵笔记 轶闻 〈盾鼻随闻录〉当毁》:“[汪堃所著《盾鼻随闻录》对]何氏自文安公凌汉以下,并逮其家妇孺,无不痛诬丑诋,至令人不忍观。”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痛诬丑诋是贬义词。
繁体痛誣醜詆
动物生肖牛,虎,蛇
痛的拼音:tòng(ㄊㄨㄥˋ)
⒈ 疾病、创伤等引起的难受的感觉:头痛。肚子痛。痛风。痛痒(a.喻疾苦,如“痛痛相关”;b.喻紧要的事,如“不关痛痛”)。
⒉ 悲伤:悲痛。哀痛。痛楚。痛惜。痛不欲生。
⒊ 尽情地,深切地,彻底地:痛击。痛悼。痛责。痛快。痛改前非。
痛字UNICODE编码U+75DB,10进制: 30171,UTF-32: 000075DB,UTF-8: E7 97 9B。
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痛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ache、extremely、pain、sorrow
形声:从疒、甬声
pain, ache; sorry, sad; bitter
详细解释◎ 痛的拼音: tòng
〈词性:动〉
(1) (形声。从疒,甬声。疒( chuáng ),与疾病有关。本义:疼痛)
(2) 同本义 [ache;pain]
痛,病也。——《说文》
坎为耳痛。——《易·说卦》
桓侯体痛。——《韩非子·喻老》
身体痛。——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病痛恐惧。
身自疾痛。
(3) 又如:痛不欲生;痛定思痛;创巨痛深;累得酸痛;痛毒(痛苦,残酷);痛疾(病痛);痛脚(疼痛的脚);痛煞(疼痛之甚);痛痹(病名。中医指以疼痛剧烈为主症的痹症);痛痒(疼痛,发痒)
(4) 痛恨 [hate]
自痛负汉。——《汉书·李广苏建传》
叹息痛恨。——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痛入骨髓(形容痛恨到极点);深恶痛绝(极端痛恨、厌恶);痛绝(痛恨到极点)
(6) 痛惜;怜惜;叹惜[deeply regret;take pity on]
苦痛之。——《吕氏春秋·博志》
哀痛未尽,思慕未忘。——《荀子·礼论》
(7) 又如∶痛惋(谓极其怅恨而惋惜)
(8) 损削;损伤[damage]。如:痛创(难受的创伤);痛毒(使痛苦;毒害);痛处(指隐痛所在)
(9) 痛爱,怜爱[love dearly;have tender affection for]
痛玉不痛身,抱璞求所归。——孟郊《古兴》
(10) 又如:痛爱(怜爱;疼爱;关切喜爱);痛热(疼爱亲热)
(11) 尽力;竭力[do one’s utmost;try one’s best]。如:痛贬(极力贬低);痛诋(竭力诋毁、辱骂);痛毁(竭力诋毁)
◎ 痛的拼音: tòng
〈词性:形〉
(1) 痛苦,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painful;sad]
疾痛惨怛。——《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痛定思痛。——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痛何如哉?
(2) 又如:痛毒(痛苦之甚);痛疾(痛苦);痛恼(痛苦烦恼);痛伤(痛苦忧伤);痛挠(痛苦难受)
(3) 悲痛;悲伤[grieved;sorrowful]
痛哉斯言。——清· 黄宗羲《原君》
滋可痛已。——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既痛逝者。
(4) 又如:痛切(悲痛哀切);痛心拔脑,痛心疾首(形容悲痛到极点);痛怛(哀痛悲伤);痛咽(悲伤哀泣貌);痛恻(悲痛哀伤);痛惭(悲痛惭愧);痛绝(悲痛到极点);痛伤(悲痛伤心)
(5) 痛切,沉痛恳切[with intense sorrow;most sorrowfully]。如:痛楚(沉痛)
(6) 痛快;尽兴[very happy;delighted]
登城痛饮。——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7) 又如:痛醉(尽情地饮酒至醉);痛肠(犹衷肠;衷情);痛谈(尽情地交谈)
(8) 严酷;严厉[harsh;bitter;sever]。如:痛斥(严厉斥责);痛比(严厉地斥责);痛坐(严厉定罪);痛法(严厉的刑法);痛治(严厉地惩处);痛绳(严厉地制裁);痛惩(严厉地惩戒);痛断(严厉判决);痛诮(严厉责备)
◎ 痛的拼音: tòng
〈词性:副〉
(1) 极;甚;尽情 [extremely;deeply;bitterly]。如:痛口(极口。口不停声的样子);痛杖(狠狠地杖击);痛决(犹痛打);痛砭(狠狠地用石针扎皮肉治病);痛辱(极大的耻辱);痛杀(尽力冲杀或围歼;狠狠地击杀)
(2) 彻底地[thoroughly]。如:痛毁(彻底毁坏);痛歼(彻底歼灭);痛矫(彻底矫正);痛涤前非(彻底涤除以前所犯的错误);痛悔(彻底悔恨)
(3) 深切地[deeply]。如:痛疾(深切地憎恨);痛警(深切地警戒)
痛不可忍、痛不欲生、痛彻心腑、痛陈、痛斥、痛楚、痛处、痛打、痛悼、痛定思痛、痛风、痛改前非、痛感、痛恨、痛击、痛歼、痛经、痛疚、痛哭、痛哭流涕、痛苦、痛快、痛快淋漓、痛骂、痛殴、痛切、痛入骨髓、痛诉、痛痛快快、痛恶、痛惜、痛心、痛痒、痛痒相关、痛饮、痛责
诬(誣)的拼音:wū(ㄨ)
⒈ 人没有做坏事,硬说他做了坏事;把没有的事说成有:诬蔑。诬赖。诬陷。
诬字UNICODE编码U+8BEC,10进制: 35820,UTF-32: 00008BEC,UTF-8: E8 AF AC。
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诬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誣誈
accuse falsely
形声:从讠、巫声
make false accusation; defame
详细解释◎ 诬的拼音:
誣 wū
〈词性:动〉
(1) 欺骗 [cheat]
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司马迁《报任安书》
佞誉诬谀。——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诬禄(假冒有功而受禄)
(3) 无中生有,捏造事实害人 [accuse falsely]
诬善之人,其辞游。——《易·系辞》
诬守纳己赇。——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诬去贤使君。
诬太守者。
(4) 又如:诬扳(犯罪的人诬告攀扯他人);诬罪(诬陷使人入罪);诬系(捏造事实,使人获罪);诬良为盗;诬言(诬罔之言。虚伪骗人的言辞);诬罔(诬蔑冤枉);诬诋(捏造事实以诋毁人);诬善(诬陷,欺骗善良)
(5) 抹杀 [blot out]
而高人所述,不可诬矣。——隋· 王度《古镜记》
(6) 冤屈 [torture indiscriminately]
其刑矫诬。——《国语·周语》
诬谤、诬告、诬害、诬控、诬赖、诬蔑、诬枉、诬陷、诬栽、诬指
丑(醜)的拼音:chǒu(ㄔㄡˇ)
⒈ 地支的第二位,属牛。
⒉ 用于计时:丑时(凌晨一点至三点)。
⒊ 传统戏剧角色名:丑角。丑旦。
⒋ 相貌难看:丑陋。
⒌ 可厌恶的,可耻的,不光荣的:丑化。丑恶。丑闻。丑态百出。跳梁小丑。
丑字UNICODE编码U+4E11,10进制: 19985,UTF-32: 00004E11,UTF-8: E4 B8 91。
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丑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魗醜丒
uglily
丑恶、丑陋、美、俊
形声
clown, comedian; 2nd terrestrial branch
详细解释◎ 丑的拼音:
醜 chǒu
〈词性:形〉
(1) (形声。从鬼,酉声。古人以为鬼的面貌最丑,故从鬼。本义:貌丑。按:在古代,“醜”和“丑”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除作地支和时辰用“丑”以外,都不能写作“丑”。现在“醜”字简化为“丑”)
(2) 可恶 [hateful]
醜,可恶也。——《说文》
耗土之人醜。——《大戴礼记·易本命》
姱而不醜兮。——《楚辞·橘颂》
亦孔之醜。——《诗·小雅·十月之交》。传:“恶也。”
(3) 又如:丑名(恶名);丑言(恶劣的话);丑攀谈(说粗俗话);丑徒(恶徒);丑语(恶劣的话。也作丑话)
(4) 污秽 [dirty]
行莫醜于辱先生。——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注:“秽也。”
(5) 又如:丑秽(丑陋污秽)
(6) 众多 [numerous]
醜,众也。——《尔雅》
在醜夷不争。——《礼记·曲礼》。注:“众也。”
(7) 又如:丑虏(众多的敌人。也指丑恶的敌人);丑杂(众多杂乱)
(8) 形貌陋劣 [ugly]。如:丑露(丑陋;难看);丑状(指形貌丑陋)
(9) 指事物不好 [bad]。如:丑田
(10) 不光彩,可耻 [disgraceful;scandalous]。如:丑吒(丑事,不光彩的事);丑行(丑恶的行为)
(11) 类,相同 [same]
比物醜类。——《礼记·学记》
获匪其醜。——《易·离》
(12) 又如:丑夷(年辈相同、学业相等的人);丑侪(同类,等辈)
◎ 丑的拼音:
醜 chǒu
〈词性:动〉
(1) 厌恶;憎恶 [detest]
醜类恶物。——《左传·文公十八年》
(2) 又如:丑沮(丑诋毁谤)
(3) 侮辱;玷污 [insult]
秦昭王闻之,而欲丑之以辞。——《吕氏春秋》
(4) 愤怒 [anger]
莫不醜于色。——《淮南子·说林》
(5) 又如:丑诋(谩骂诋毁);丑辞(谩骂之言);丑诋(辱骂;诋毁)
(6) 惭愧 [be shamed]
寡人醜乎。——《庄子·德充符》。注:“愧也。”
(7) 又如:丑比(以曲从阿党为耻);丑剌剌(方言。羞人答答);丑辱(耻辱)
◎ 丑的拼音:
醜 chǒu
〈词性:名〉
(1) 指坏人、恶人 [evil person]。如:丑逆(叛逆的人);丑徒(叛逆之徒);丑贼生(丑生。骂人的话。畜生,坏蛋)
(2) 动物的肛门处 [anus]。如:去丑(除去动物的肛门)
(3) 怪异之事 [fantasticality]
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荀子·宥坐》
(4) 传统戏曲中的一种角色,扮演滑稽人物 [clown;buffoon]
◎ 丑的拼音: chǒu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象爪形。①本义:爪 ②地支的第二位)
(2) 地支的第二位
丑,纽也。十二月万物动用事。——《说文》
(3) [the second of the twelve“Terrestrial Branches”]
(4)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如:一九八五年为农历乙丑年
(5) 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二月
(6) 用以纪日
(7) 用以纪时,即早晨一时至三时
(8) 十二生肖属牛 [ox]。如:丑肉(牛肉);丑宝(牛黄的别称)
(9) 戏剧中的脚色名 [clown]。如:丑三(丑角戴的三绺短须);丑旦(戏剧中饰演女性的丑角)
(10) 姓
丑八怪、丑诋、丑恶、丑化、丑话、丑剧、丑角、丑类、丑陋、丑婆子、丑史、丑时、丑事、丑事外扬、丑态、丑态百出、丑闻、丑相、丑行
诋(詆)的拼音:dǐ(ㄉ一ˇ)
⒈ 毁谤:诋毁。诋斥。诋辱。
诋字UNICODE编码U+8BCB,10进制: 35787,UTF-32: 00008BCB,UTF-8: E8 AF 8B。
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诋字收录于 现通表 。
詆呧
形声:从讠、氐声
slander, comdemn, reproach
详细解释◎ 诋的拼音:
詆 dǐ
〈词性:动〉
(1) (形声。从言,氐( dǐ )声。本义:诬蔑,毁谤)
(2) 同本义 [calumnify;defame;slander]
诋,毁也。——《广雅·释诂二》
诋毁也,辱也。——《汉书·刘向传》注
历诋公卿大臣。——《汉书·息夫躬传》
虽有诋讦之民,无所依矣。——《墨子·修身》
(3) 又如:诋诟(诬蔑;毁谤);诋讦(诋毁攻击);诋辱(毁谤侮辱)
(4) 谴责 [rebuke]
露表告将入关,因诋宦竖柄朝,垢蠹纪纲。——《新唐书》
(5) 骂 [swear]
弟闻得世兄也诋尽流俗,性情中另有一番见解。——《红楼梦》
诋大酋当死。——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6) 欺 [cheat]
朔擅诋欺天子从官,当弃市。——《汉书》
(7) 抵赖,抵讳。用同“抵” [deny]
上责( 史)万岁, 万岁诋谰。——《资治通鉴》
诋毁、诋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