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通宵达旦的意思

tōngxiāodàn

通宵达旦



拼音tōng xiāo dá dàn

注音ㄊㄨㄥ ㄒ一ㄠ ㄉㄚˊ ㄉㄢˋ

解释整整一夜到天亮。通宵:整夜;达:到;旦:天亮。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独孤生归途闹梦》:“狮蛮社火,鼓乐笙箫,通宵达旦。”

例子峻青《秋色赋 在干旱的日子里》:“满山遍野,到处是灯笼火把,通宵达旦,遍地是歌声不绝。”

正音“通”,不能读作“tòng”。

辨形“宵”,不能写作“肖”。

辨析通宵达旦和“夜以继日”;都有从黑夜到白天的意思。通宵达旦强调时间很长“从夜晚直到天亮”;多用于玩乐;“夜以继日”强调一种坚持的精神;多用于工作、学习。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状语;用于学习、工作等。

谜语夕阳西下几时回

感情通宵达旦是中性词。

繁体通宵達旦

近义夜以继日

反义一朝一夕

英语all through the night

俄语всю ночь до утрá

日语夜(よる)から朝(あさ)まで,一晩中

德语die ganze Nacht hindurch

造句toute la nuit(jusqu'à l'aurore)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tōng   注音  ㄊㄨㄥ   
简体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辵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CEPK  仓颉  YNIB  郑码  WXLD  四角  37302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39  区位  4508  统一码  901A  笔顺  フ丶丨フ一一丨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通的拼音:tōng(ㄊㄨㄥ)  

⒈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通风。通天。通气。通宵。通行。通过。通衢。贯通。四通八达。曲径通幽。

⒉ 懂得,彻底明了:通晓。通彻。通今博古。通情达理。

⒊ 传达:通令。通讯。通报。通告。通知。通缉。通谍。

⒋ 往来交接:通敌。通商。通邮。通融。通假(jiǎ   )(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通。沟通。

⒌ 普遍、全:通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通论。通体。通身。通读。通常。通病。通盘。普通。

⒍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通奸。私通。

统一码

通字UNICODE编码U+901A,10进制: 36890,UTF-32: 0000901A,UTF-8: E9 80 9A。

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通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ll、authority、connect、general、go to、notify、open、through、understand、whole

造字法

形声:从辶、甬声

English

pass through, common, communic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通的拼音: tōng  

〈词性:动〉

(1) (形声。从辵( chuò  ),甬( yǒng  )声。本义:没有堵塞,可以通过)

(2) 同本义 [open;through;unimpeded]

通,达也。——《说文》

往来不穷谓之通。——《易·系辞》

推而行之谓之通。

坎为通。——《易·说卦》

道远难通。——《国语·晋语》。注:“至也。”

血脉欲其通也。——《吕氏春秋·达郁》。注:“利也。”

凝绝不通声暂歇。——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中通外直。——宋· 周敦颐《爱莲说》

(3) 又如:通衢大道(四通八达的大道,指交通要道);通漕(直通水运);通塞(指境遇的顺利与滞涩);通水(通水运;能行船的地域);通畅(通行无阻的);通川(有河川流通的地方);通邑(四通八达的城市)

(4) 通往 [lead to]

指通豫南。——《列子·汤问》

道不通。——《史记·陈涉世家》

才通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北通巫峡。——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5) 又如:通天(通往天界。后用以形容本能非凡);通吊(至丧家吊唁)

(6) 传递;传达 [pass on;communicate]

主簿通语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通其意。——汉· 贾谊《过秦论》

信耗莫通。——唐· 李朝威《柳毅传》

(7) 又如:通状(申递各级官厅的上行公文);通信;通消息;通辞(呈递书面意见;传达话语);通化(传达教化);通书(通信);通问(互相致意问候;互通信息)

(8) 沟通;接通 [link up]

阡陌交通。——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旁推交通。——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始能少通。——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通流入海。——清· 张廷玉《明史》

(9) 又如:通同造意(串通谋划);通脚(跑腿说合);通灵(与神灵相通);通房连阁;通源(源头相通);通属(连接);通同(串通,勾结)

(10) 往来友好 [friendly intercourse]

数通使相窥观。——《汉书·李广苏建传》

(11) 又如:通家至契(世代有交情的好友);通谱(同姓的人互认为同族);通正(和畅平正);通关(交往联系);通欢(往来交好);通交(结交;交往)

(12) 了解;精通 [understand;comprehend;be proficient in;be well versed in]

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后汉书·张衡传》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不能通其意。——唐· 韩愈《杂说》

诸母皆通文。——清· 林觉民《与妻书》

(13) 又如:通玄(通晓深奥的道理);通方(通达道术);通心(内心通达);通明(洞晓事物的道理);通幽(通晓幽深的道理);通悟(洞达事理,而具有高度的领悟力)

(14) 通报;说 [report;tell]。

(15) 如:通报(通知禀报);互通姓名;通志(表达意趣志向);通呈(通报呈递)

(16) 疏通;开通 [dredge;remove obstacles from;open]

疏之欲其通。——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政通人和。——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17) 又如:通路(开通道路);用泻药通便;通急(排解急难);通堙(开浚堵塞的水道);通沟(疏通沟渠);通瘀(疏通瘀滞)

(18) 通行;通用 [pass through;in common use]。如:通关文牒(通行证);通率(通用的比例);通语(普遍通行的语言);通义(通行不变的道理、法则);通礼(通行的礼仪)

(19) 流通,互相交换 [exchange]

商而通之。——《史记·货殖列传》

通鱼盐。

(20) 又如:通关节(暗中行贿、勾通官吏);通刺(通报名刺;交往)

(21) 陈述 [state]。

(22) 如:通款(向敌方表示愿意降服);通诚(在神前表白诚意)

(23) 通奸,过非婚性生活 [commit adultery]。

(24) 如:与人有通

(25) 调和 [reconcile]

以通八风。——吕氏春秋·慎行论》

词性变化

通的拼音: tōng  

〈词性:形〉

(1) 整个,全部 [whole]

皆通习之。——唐· 韩愈《师说》

(2) 又如:通班马步快(全体骑马、步行的捕快);通悉(都知道;全部了解);通国(全国,整个国家);通般(全部,全面);通检(全部检查);通览(遍观)

(3) 博识 [learned;erudite]

博览古今者为通人。——《论衡·超奇》

(4) 又如:通品(博学多识、才能出众的人);通士(学识丰富而通达事理的读书人);通雅(博识多才,品格雅正)

(5) 总共 [in all;altogether]。

(6) 如:通共(总计);通计(总计);通纽(总合,合在一起);通址(合计;总共)

(7) 共同 [common]。

(8) 如:通财(共享财物);通性(一般人所共有的性质);通同(共同);通谋(共同合谋)

(9) 透彻 [penetrating]。

(10) 如:通平(通畅平正);通妥(通顺妥帖);通快(通畅快捷)

通的拼音: tōng  

〈词性:名〉

(1) 在某一方面,技术高超、有独创性或聪明灵巧的人 [master;expert]。

(2) 如:通方(通晓为政之道);万事通;日本通;中国通;美国通

(3) 古州名 [Tong prefecture]

(4) 西魏设。在今四川达县

(5) 五代周置,在今江苏省南通县

(6) 金置。在今北京市通县

(7) 乐器名 [one of musical instrument]

又立为四器,名之为通。通受声广九寸,宣声长九尺,临岳高一寸二分。——《隋书》

(8) 古代土地面积单位 [unit of land]。十井为通

地方一里为井,井十为通。——《汉书》

(9) 药名。马粪 [horse excrement]

通的拼音: tōng  

〈词性:量〉

(1) 遍;次 [time]。

(2) 如:说了一通

(3) 用于文书电报。

(4) 如:一通电报

通的拼音: tōng  

〈词性:副〉

(1) 很;十分 [very]。

(2) 如:通圆(十分圆满);通黄(很黄)

(3) 总是 [always]

心邱听着这些话,只微微的笑,通不言语。——《花月痕》

(4) 另见 tòng  

常用词组

通报、通便、通禀、通病、通才、通常、通畅、通车、通彻、通称、通称、通达、通道、通敌、通电、通电、通电话、通牒、通都大邑、通读、通房、通匪、通分、通风、通风报信、通风机、通风设备、通稿、通告、通告、通共、通古斯、通关、通观、通观全局、通国、通过、通航、通好、通侯、通话、通婚、通货、通货膨胀、通缉、通籍、通计、通家、通假、通奸、通解、通今博古、通考、通栏标题、通览、通礼、通力、通力合作、通例、通连、通联、通量、通亮、通令、通路、通名、通明、通年、通盘、通判、通票、通铺、通气、通气孔、通窍、通勤、通情、通情达理、通权达变、通人、通融、通商、通商口岸、通史、通事、通书、通顺、通俗、通俗化、通俗易懂、通体、通天、通条、通通、通同、通同一气、通同作弊、通统、通透、通途、通脱、通问、通显、通宵、通宵达旦、通宵守夜、通晓、通心粉、通信、通信兵、通行、通行、通行证、通性、通宿、通学、通学生、通讯、通讯、通讯录、通讯员、通译、通译、通用、通邮、通谕、通则、通知、通知、通知单、通知书、通直、通州

基本词义

通的拼音: tòng  

〈词性:量〉

(1) 遍 [times]。用于演奏某些乐器的动作。如:打了三通鼓;唢呐已经吹过两通

(2) 番 [one]。多用于贬义的言语行为。数词多用“一”。如:胡说一通;乱讲了一通

(3) 另见 tōng  

常用词组

通红

  拼音  xiāo   注音  ㄒ一ㄠ   
部首  宀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PIEF  仓颉  JFB  郑码  WDKQ  四角  30227  结构  上下电码  1366  区位  4792  统一码  5BB5  笔顺  丶丶フ丨丶ノ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宵的拼音:xiāo(ㄒ一ㄠ)  

⒈ 夜:通宵达旦。春宵。宵夜。宵禁。宵衣旰食(天不亮就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宵遁。元宵。夜宵。

统一码

宵字UNICODE编码U+5BB5,10进制: 23477,UTF-32: 00005BB5,UTF-8: E5 AE B5。

宵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宵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night

造字法

形声:从宀、肖声

English

night, evening, dar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宵的拼音: xiāo  

〈词性:名〉

(1) (形声。从宀( mián  ),肖声。从“门”表夜间昏暗。本义:夜晚)

(2) 同本义 [night]

宵,夜也。——《说文》

宵中星。——《书·尧典》

禁宵行者。——《周礼·司寤氏》

甘暝太宵之长。——《淮南子·精神》。注:“长夜之中也。”

宵扈宵。——《尔雅·释鸟》。樊注:“夜为农驱兽者也。”

昼尔于茅,宵尔索宵。——《诗·豳风·七月》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李白《塞下曲》

今宵酒醒何处。——宋· 柳永《雨霖铃》

(3) 又如:宵烟(指夜晚的烟雾);宵宿(住宿;住宿的地方);宵夕(晚上);宵中(夜里,晚上);宵分(半夜,深夜);宵行(夜间出行);宵征(宵行,夜行);宵朗(夜空晴朗)

(4) 前半夜[the first half of the night(from night-fall to midnight)]

禁宵行者,夜游者。——《周礼·秋官》

(5) 通“绡”。丝织品的一种 [silk]

姆纅笄宵衣。——《仪礼·士昏礼》

(6) 又如:宵衣(黑色的丝服。古代妇女助祭时所穿。宵,通“绡”)

(7) 小吃、便餐、快餐 [snack]。如:夜宵

词性变化

宵的拼音: xiāo  

〈词性:形〉

(1) 假借为“小”。小 [small;bad]

宵雅肆三。——《礼记·乐记》。注:“宵之言小也。”

宵人之离外刑者。——《庄子·列御寇》。注:不由明坦之途者,谓之宵人。”

毋桐好逸,毋迩宵人。——《汉书·武五子传》。颜注:“无好逸游之事,迩小人也。”

(2) 又如:宵碎(小而细碎);宵民(小民。普通老百姓)

常用词组

宵旰、宵旰忧劳、宵禁、宵衣旰食

  拼音    注音  ㄉㄚˊ   繁体    
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DPI  仓颉  YK  郑码  GDW  四角  34308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71  区位  2079  统一码  8FBE  笔顺  一ノ丶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达(達)的拼音:dá(ㄉㄚˊ)  

⒈ 通:四通八达。达德(通行天下的美德)。达人。达士(达人)。

⒉ 通晓:洞达。练达。

⒊ 遍,全面: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不计个人的得失)。

⒋ 到:到达。抵达。通宵达旦。

⒌ 实现:目的已达。

⒍ 传出来:传(chuán  )达。转(zhuǎn   )达。

⒎ 得到显要的地位:显达。达官贵人。

⒏ 姓。

统一码

达字UNICODE编码U+8FBE,10进制: 36798,UTF-32: 00008FBE,UTF-8: E8 BE BE。

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达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迏迖達㒓

汉英互译

express、extend、reach

造字法

形声:从辶、大声

English

arrive at, reach; intelligent; smooth, slipper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达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辵( chuò  ),羍声。本义:道路畅通)

(2) 同本义。泛指畅通 [lead to;go to]

达,行不相遇也。——《说文》

达,通也。——《广雅》

左右达为夹室,所以相隔。——《礼记·内则》

寡人其达王于甬句东。——《国语·吴语》

达四聪。——《虞书》

达于河。——《书·禹贡》

七曰达吏。——《周礼·大宰》

下达。——《仪礼·士昏礼》

天下达道。——《礼记·中庸》

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唐· 李朝威《柳毅传》

屋极有窗以达气。——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四通八达;达越(疏通瑟底之孔使其声迟重);达乡(相对而畅达的窗户)

(4) 到达,通到 [reach;achieve;attain]

凉州之兵始达 咸阳。——《资治通鉴》

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李白《丁都护歌》

指通豫南,达于 汉阴。——《列子·汤问》

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清· 方苞《狱中杂记》

自昏达曙,目不交睫。——《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小麦亩产达千斤;达济(渡水到达彼岸);达标(达到规定的标准)

(6) 通达事理;通晓,见识高远 [thoroughly understand]

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柳宗元《送薛存义序》

都给事中舒化论 瑞迂滞不达政体。——《明史·海瑞传》

(7) 又如:达者(通达事理的人);达才(通达事理的人);达臣(通达义理的臣子);达言(通达事理的言论);达见(洞晓事物的道理)

(8) 通晓事理,理解,明白 [understand]

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王勃《滕王阁序》

(9) 又如:达心(心里明白通达);达生(能参透人生,了解性命的本质);达权(明白权宜的道理,能临急应变)

(10) 荐举 [recommend]

在位多所荐达。——《后汉书·黄香传》

(11) 又如:达能(举荐有才能的人);达吏(向上举荐官吏)

(12) 将意思表达出来 [express;convey]

子曰:“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13) 又如:转达(把一方的意思告诉另一方);达旨(表达思想);达诚(表达诚挚之情);达善(表达善意);达信(传达消息);达知(通知;告知)

词性变化

达的拼音:

  

〈词性:形〉

(1) 通行的;共同的 [current;general]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礼记·中庸》

(2) 又如:达尊(天下人公认的尊贵事物);达孝(天下共认的最大孝道);达制(通行的制度)

(3)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看得开) [comprehensive]。如:达节(不拘常规而合于节义)

(4) 显达(地位高而有名声) [illustrious and influential]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达遂(显达顺遂);达宦(职位显要的官吏);达官贵人(地位高的官吏和尊贵显赫的人物)

达的拼音:

  

〈词性:名〉

(1) 〈词性:方〉∶指父亲 [father]。如:俺达

(2) 地名 [Da county]。今四川省达县

(3) 各处 [everywhere]。如:达听(多方听闻)

(4) 姓

达的拼音:

  

<象>

形容物体相碰时发出的声响

达、达、达,泥浆直溅。——叶圣陶《寒假的一天》

常用词组

达标、达成、达旦、达到、达尔文、达尔文学说、达观、达·芬奇、达官、达赖、达赖喇嘛、达人、达士、达意

  拼音  dàn   注音  ㄉㄢˋ   
部首  日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JGF  仓颉  AM  郑码  KAVV  四角  60100  结构  上下电码  2481  区位  2109  统一码  65E6  笔顺  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旦的拼音:dàn(ㄉㄢˋ)  

⒈ 早晨:旦暮。通宵达旦。枕戈待旦。

⒉ 表示某一天,亦指农历的初一日:旦望(农历的初一和十五日)。元旦。旦日(a.明天:b.白天)。

⒊ 传统戏剧里扮演女子的角色:老旦。花旦。

⒋ 纤度单位,九千米长的纤维重量为多少克,它的纤度就是多少旦。

统一码

旦字UNICODE编码U+65E6,10进制: 26086,UTF-32: 000065E6,UTF-8: E6 97 A6。

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旦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awn、day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dawn; morning; da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旦的拼音: dàn  

〈词性:名〉

(1)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太阳从地面刚刚升起的样子。本义:天亮,破晓,夜刚尽日初出时)

(2) 同本义 [dawn;daybreak]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诗·郑风·女曰鸡鸣》

夜穿墉以视之,达旦忘反。——《世说新语·贤媛》

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旦而战,见星未已。——《左传·成公十六年》

号呼达旦。——清· 方苞《狱中杂记》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乐府诗集·木兰诗》

(3) 又如:旦日(天亮时);旦明(天亮时)

(4) 早晨 [morning]

旦夕得甘毳以养亲。——《史记·刺客列传》

(5) 又如:旦夕之危(比喻非常迫促的危险);旦气(清晨的空气);旦晚(早晚)

(6) 天,日;某日 [day]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战国策·燕策》

(7) 又如:一旦(一天之间);元旦(新年的第一天);旦昏(白天与夜晚);旦昼(第二天的白天);旦朝(次日清早)

(8) 特指农历初一日 [the first day of the lunar month] 。如: 旦望(朔望。即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旦会(农历初一之朝会)

(9) 旦角,传统戏剧中的女演员或女性角色类型。女主角称正旦,又有副旦、贴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花旦、色旦、搽旦等 [actress or female character type in opera]

常用词组

旦旦、旦旦信誓、旦暮、旦日、旦角儿、旦夕,旦昔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