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头梢自领的意思

tóushāolǐng

头梢自领



拼音tóu shāo zì lǐng

注音ㄊㄡˊ ㄕㄠ ㄗˋ ㄌ一ㄥˇ

解释自己扯着头发。比喻自讨苦吃,自找麻烦。

出处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这妮子更敢有四星,把体面妆沉,把头梢自领。”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头梢自领是贬义词。

繁体頭梢自領

近义头稍自领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tóu tou   注音  ㄊㄡˊ ˙ㄊㄡ   繁体    
部首  大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UDI  仓颉  YK  郑码  TDGD  四角  34800  结构  单一电码  7333  区位  4523  统一码  5934  笔顺  丶丶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头(頭)的拼音:tóu(ㄊㄡˊ)  

⒈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头骨。头脑。头脸(①头和脸;②指面貌;③指面子,体面)。头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⒉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头。剃头。

⒊ 物体的顶端:山头。笔头。两头尖。

⒋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头儿说起。头绪。

⒌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头儿。

⒍ 以前,在前面的:头三天。

⒎ 次序在前,第一:头等。头生。

⒏ 首领:头子。头目。

⒐ 方面:他们是一头的。

⒑ 临,接近:头睡觉先洗脸。

⒒ 量词,多指牲畜:一头牛。

⒓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头五百。

⒔ (tou)名词后缀(①接于名词词根,如“木头”。②接于动词词根,如“念头”。③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头儿”)。

⒕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头”。“里头”。“后头”。)

统一码

头字UNICODE编码U+5934,10进制: 22836,UTF-32: 00005934,UTF-8: E5 A4 B4。

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头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aput、cobbra、conk、garret、head、knowledge-box、nob、noddle、offal、sconce、twopenny

相关字词

尾、脚

造字法

原为形声:从页、豆声

English

head; top; chief, first; bos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头的拼音:

tóu  

〈词性:名〉

(1) (形声。从页( xié  ),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2) 同本义 [head] 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頭,首也。——《说文》

苞头者,神所居。——《春秋·元命》

头容直。——《礼记·玉藻》

左头奉之。——《仪礼·士相见礼》

杀人者刎头。——《公羊传》注

王购子头千金。——晋· 干宝《搜神记》

将子头与剑来。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举头望明月。——唐· 李白《静夜思》

低头思故乡。

(3) 又如:头直上(头顶上);光头(剃光的头;头上没有戴帽子);头大(形容遇到困难头昏脑胀的样子);头抵(敌对,对头。也作“头敌”、“敌头”);头足异处(头脚分离。指人被杀。也作“头足异所”);头昏脑闷(头脑昏晕。形容思虑不清)

(4) 发,毛发 [hair]。如:头须(束发的丝带);剃头;平头;头毛(头发);头白(老人发白。即白头);头发上指(形容盛怒);头发种种(形容老人头发短少)

(5) 事情的开端 [beginning]。如:起头;从头做起;头裹(开始);头阵(一切事情的开端或前段);头达(古代走在最前面的仪仗);头题(杂志目录中最前面的篇目);头讫(开端和结尾);头秋(秋收前的一段时间)

(6) 物的两端或末梢 [end;top]

暮至黑山头。——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既登峰头。——《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船头坐三人。——明· 魏学洢《核舟记》

(7) 又如:水头;梢头;桥头;露头;炕头儿;街头;弹头;杆头;床头

(8) 首领,头儿 [head;chief;boss]。如:头目(首领;领导人);他是我们的头儿;头营(驻有指挥部的军营);头头脑脑(为首的人);头马(领头马);头儿脑儿(头面人物);头行人(带头的人)

(9) 最上等级 [first-rate]。如:头高(指欲望大,要价高);头房(客舍中的上等房间);头酒(最香醇的酒,指醑);头厅(古称中央的最高行政机构)

(10) 第一,第一次 [first]。如:头上末下(第一次);头食(第一道食品。指面粉);头阵(战斗时的第一次交锋);头纲(指第一批运送到京都的春茶);头筹(第一。较技时得第一称为得头筹)

(11) 上一个 [last]。如:头年;头天(前一天);头里(先前;事先)

(12) 借代人 [person]。如:头影(人影子);头役(旧时官府中的差役);头翁(旧时对官府差役的謏称)

(13) 特指敌对的人 [enemy]

冤有头,债有主。——《五灯会元》

(14) 头部有发部分 [top]

头,首自发以上为头。——《六书故》

(15) 路;途径 [way]。如:分头进军

(16) 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commission]

凡有卖字画、古董物件的,俱要抽头。——《豆棚闲话》

词性变化

头的拼音:

tóu  

〈词性:动〉

(1) 磕头 [kowtow]。旧时的一种跪拜礼

父亲母亲吩咐我,叫给舅母行礼,请舅母到厢房里坐下受头。——《儿女英雄传》

(2) 〈词性:方〉∶临到;接近 [be near to]。如:头吃饭要洗手;头五点就得动身

头的拼音:

tóu  

〈词性:量〉

(1) 件,桩 [piece]

这头亲事,不是情愿与的。——《水浒传》

(2) 如∶多用以计算牲畜

潭中鱼可百许头。——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每责一头。

捕得两三头。

(3) 又如:一头牛;三头猪

(4) 另见 tou  

头的拼音:

tóu  

〈词性:助〉

置于方位词后,表处所可不译。

路转溪头忽见。——宋· 辛弃疾《西江月》

惶恐滩头说惶恐。——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溪头卧剥莲蓬。——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常用词组

头版、头半天,头半天儿、头寸、头等、头顶、头兜、头儿、头发、头发胡子一把抓、头伏、头功、头骨、头号、头昏、头昏脑胀、头昏眼花、头角、头角峥嵘、头巾、头盔、头里、头脸,头脸儿、头领、头颅、头路、头面、头面人物、头名、头目、头脑、头脑发胀、头脑冷静、头年、头牛、头牌、头皮发麻、头破血流、头钱、头前、头秋、头球、头人、头绳、头虱、头饰、头水,头水儿、头套、头疼、头疼脑热、头天、头条、头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头头、头头是道、头秃、头陀、头晚、头尾、头衔、头像、头囟儿、头型、头绪、头癣、头油、头晕、头胀、头重、头重脚轻、头子、头座

基本词义

头的拼音:

(1) 頭 tou  

后缀

(2) 附在某些名词后面,构成新的名词。如:木头;石头

(3) 附在某些动词后面,构成名词。如:念头

(4) 附在形容词后面,构成名词。如:他越学越有甜头

(5) 附在方位后面,构成新的方位词。如:前头;后头;抽屉里头

(6) 另见 tóu  

  拼音  shāo sào   注音  ㄕㄠ ㄙㄠˋ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SIEG  仓颉  DFB  郑码  FKQ  四角  49927  结构  左右电码  2744  区位  4150  统一码  68A2  笔顺  一丨ノ丶丨丶ノ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梢的拼音:shāo(ㄕㄠ)  

⒈ 树枝或条状物的末端:树梢。末梢。梢头。梢林。

⒉ 末尾:眉梢。收梢。

⒊ 古代奏乐时拿的竿子。

⒋ 古同“艄”,船舵尾。

其他字义

梢的拼音:sào(ㄙㄠˋ)  

⒈ 像圆锥体的形状。

⒉ 柱形物体的横剖面向一端面逐渐缩小的形式。

统一码

梢字UNICODE编码U+68A2,10进制: 26786,UTF-32: 000068A2,UTF-8: E6 A2 A2。

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梢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䔠萷揱橚

汉英互译

end、tip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pointed tip of something long like a branch; rudd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梢的拼音: shāo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肖声。本义:树木的末端)

(2) 同本义 [thin end of a twig top]

梢,梢木也。——《说文》

梢,梢擢。——《尔雅》。注:“谓木无枝柯,梢擢长而杀者。”

开花寄树梢。——白居易《有木诗》

高者挂罥长林梢。——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又如:树梢;枝梢

(4) 树木的枝条 [twig]

曳梢肆柴。——《淮南子·兵略》。注:“小柴也。”

(5) 如:梢头;梢条;梢棒(亦作“哨棒”。一种兵器,木棒)

(6) 事物的末尾或一段时间的尽头 [end]

被云梢。——《汉书·扬雄传》

(7) 又如:眉梢;春梢

(8) 舵尾 [rudder end]

梢,船舵尾也。——《广韵》。又如:在梢上坐着

(9) 船夫 [boat man]。如:梢公(对船家的尊称);梢婆(艄公的妻子;船妇)

(10) 竹竿 [pole]

饰玉梢以舞歌,体招摇若永望。——《汉书·礼乐志》

(11) 一伙人 [group]

隐约下来一梢人。——《吕梁英雄传》

(12) 〈词性:方〉∶木桶 [bucket]。如:梢梁(木桶的提梁);梢桶(木桶)

(13) 现钱,赌本。又称“梢儿” [stock]。如:梢儿(赌本)

词性变化

梢的拼音: shāo  

〈词性:动〉

(1) 击,冲激;扫 [strike;sweep]

梢沟三十里而广倍。——《周礼·考工记·匠人》

(2) 又如:叫兔鹘梢了一翅膀

(3) 捎,顺便带 [bring]。如:梢带(装载在牲口背上);梢信(梢带书信)

常用词组

梢公、梢马、梢门、梢条、梢头、梢子

  拼音    注音  ㄗˋ   
部首  自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THD  仓颉  HBU  郑码  NL  四角  26000  结构  单一电码  5261  区位  5552  统一码  81EA  笔顺  ノ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自的拼音:zì(ㄗˋ)  

⒈ 本人,己身:自己。自家。自身。自白。自满。自诩。自馁。自重(zhòng   )。自尊。自谦。自觉(jué   )。自疚。自学。自圆其说。自惭形秽。自强不息。

⒉ 从,由:自从。自古以来。

⒊ 当然:自然。自不待言。自生自灭。放任自流。

⒋ 假如: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统一码

自字UNICODE编码U+81EA,10进制: 33258,UTF-32: 000081EA,UTF-8: E8 87 AA。

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自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rom、since、oneself、self

造字法

象形像鼻形

English

self, private, personal; from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自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2) 同本义 [nose]

自,鼻也。——《说文》。段玉裁注:“ 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

(3) 始;开头 [beginning]

故法者,王之本也;刑者,爱之自也。——《韩非子》

(4) 起源 [origin]

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礼记》

(5) 又如:自顷(近来)

词性变化

自的拼音:   

〈词性:代〉

(1) 自己,自我;本身 [self;oneself;one’s own]

不自为政,卒劳百姓。——《诗·小雅 ·节南山》

自引而起,绝袖。——《战国策·燕策》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孟子》

自比于人。(“人”指信陵君。)——《史记·魏公子列传》

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度”,估计;“得”,指圆满得到;“之”,代援赵的具体措施。)——《史记·魏公子列传》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自疏,自己疏远。濯,通“浊”。淖(nào  )泥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其:第一人称代词,自己。陋:见闻少,知识浅薄。而:转折连词,可是,却。谨护其失:谨慎小心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失:过错。)——清· 刘开《问说》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白居易《琵琶行》

(2) 又如:自戕(戕害自己;自杀);自呈(自首;认罪);自敝(自己困败);自各儿(自己);自凛(自身寒微);自引(自行引退;自杀)

自的拼音:   

〈词性:介〉

(1) 由;从 [from;since]

自,从也。——《广雅》

自天右之。——《易·大有》

退食自公。——《诗·召南·羔羊》

出自东方。——《诗·邶风·日月》

自去史职。——《后汉书·张衡传》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

自李唐以来。—— 宋· 周敦颐《爱莲说》

自张柴村。——《资治通鉴·唐纪》

感觉何自起。——蔡元培《图画》

自南海还。——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自海入侵。——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自从(介词。表示时间的起点)

(3) 在;于 [at;in]

不自我先,不自我后。——《诗·小雅》

(4) 又如:自诸(犹其余);自余(犹其余;以外;此外)

自的拼音:   

〈词性:副〉

(1) 自然,当然 [naturally]

重罚不用而民自治。(自治,自然太平。)——《韩非子·五蠹》

神明自得。——《荀子·劝学》

自见异物。——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自足制之。——《资治通鉴》

自从本说。(意思是说,自然应当遵从《本草经》的说法。)——宋· 沈括《梦溪笔谈》

自有同志者在。——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自恁(自然;径自);自化(自然化育);自可(自然可以);自老(自然衰老)

(3) 本是;本来 [originally;at first]

人之死生自有长短,不在操行善恶也。——汉· 王充《论衡》

小人自姓崔名 宁,与那小娘子无半面之识。——《京本通俗小说》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乐府诗集》

(4) 又如:自可(本来可以);自性(个性;本性);自合(自应;本该);自恁(本当)

(5) 仍旧,依然 [remain the same;as before]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唐· 王勃《滕王阁》

(6) 亲自 [personally;in person]

早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自抱持武。——《汉书·李广苏建传》

王自往临视。—— 晋· 干宝《搜神记》

自将三千人。——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7) 又如:自鞫(亲自审讯罪犯)

(8) 别自、另外 [besides;in addition]

一板已自布字。——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自的拼音:   

<连>

(1) 假如,苟。与“非”连用 [if]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2) 又如:自这般(假如像这样)

(3) 即使,虽 [even if]

乐正子春之母死,五日而不食。曰:“吾悔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礼记·檀弓》

(4) 却,可是 [but]

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记梦》

不是俺要结果你,自是前日来时,有那陆虞候传着 高太尉钧旨,教我两个到这里结果你,立等金印回去回话。——《水浒传》

(5) 因为,由于 [because]

自我致冠,敬慎不败也。——《易·需》

自的拼音:   

〈词性:动〉

(1) 用 [use;employ]

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书·皋陶谟》

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荀子·儒效》

(2) 是 [be;really]

女子无计可奈,见王先生也自一表非俗,只得从了他。——《初刻拍案惊奇》

常用词组

自爱、自傲、自拔、自白、自报公议、自报家门、自暴自弃、自卑、自卑感、自备、自贬、自便、自播、自不量力、自裁、自惭、自惭形秽、自测、自称、自成一家、自乘、自持、自吹自擂、自从、自打、自大、自得、自动、自渎、自发、自费、自焚、自封、自奉、自负、自负盈亏、自甘堕落、自高自大、自告奋勇、自割、自个儿、自耕农、自供、自豪、自后、自毁、自毁、自激、自己、自己个儿、自己人、自给、自给自足、自家、自家人、自荐、自交、自矜、自禁、自尽、自刭、自净、自救、自疚、自咎、自居、自觉、自觉性,自我意识性、自决、自绝、自掘坟墓、自控、自苦、自夸、自郐以下、自愧不如、自来、自来红、自来水、自理、自力、自力更生、自立、自恋、自量、自料、自流、自流井、自留、自留畜、自留地、自律、自卖自夸、自满、自明、自鸣得意、自命、自命不凡、自欺欺人、自弃、自洽、自谦、自遣、自谴、自强不息、自轻自贱、自取灭亡、自取其咎、自然、自然地理学、自然对数、自然而然、自然科学、自燃、自认、自如、自若、自杀、自伤、自上而下、自身、自生自灭、自食其果、自食其力、自食其言、自始至终、自适、自视、自恃、自是、自首、自赎、自说自话、自述、自私、自讼、自诉、自讨苦吃、自投罗网、自外、自为、自卫、自慰、自刎、自问、自我、自习、自下而上、自相残杀、自相矛盾、自小,自小儿、自新、自信、自行、自行车、自省、自修、自诩、自序、自炫、自旋、自选、自寻、自言自语、自养、自以为然、自以为是、自缢、自营、自用、自由、自由下落、自由主义、自娱、自愈、自圆其说、自愿、自怨自艾、自在、自赞、自责、自找、自知、自知之明、自治、自治区、自治县、自治州、自制力、自重、自主、自主权、自助、自助餐、自专、自传、自转、自装、自足、自罪、自尊、自作多情、自作自受、自尊心

  拼音  lǐng   注音  ㄌ一ㄥˇ   繁体    
部首  页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WYCM  仓颉  OIMBO  郑码  ODWG  四角  81382  结构  左右电码  7325  区位  3376  统一码  9886  笔顺  ノ丶丶フ丶一ノ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领(領)的拼音:lǐng(ㄌ一ㄥˇ)  

⒈ 颈,脖子:引领而望。

⒉ 衣服上围绕脖子的部分:衣领。领口。领结。领带。领章。

⒊ 事物的纲要:领袖。要领。提纲挈领。

⒋ 带,引,率(shuài  ):带领。率(shuài  )领。领头。领衔。

⒌ 治理的,管辖的:领海。领空。领土。领域。占领。

⒍ 接受,取得:领奖。领命。领款。领教(jiào   )。招领。

⒎ 了解,明白:领悟。领略。心领神会。

⒏ 量词,用于衣服、席、箔等:一领席。

⒐ 古同“岭”,山岭。

统一码

领字UNICODE编码U+9886,10进制: 39046,UTF-32: 00009886,UTF-8: E9 A2 86。

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领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 in possession of、collar、lead、neck、outline、receive、understand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页、令声

English

neck; collar; lead, guid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领的拼音:

lǐng  

〈词性:名〉

(1) (形声。从页( xié  ),令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脖子)

(2) 同本义 [neck]

领,项也。——《说文》

领,项也。——《广雅·释亲》

领如蝤蛴。——《诗·卫风·硕人》

缅然引领南望。——《国语·楚语上》

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左传》

(3) 又如:领门儿(衣领;领口);领鬃(鬃毛);领颚(下巴);领腰(脖子与腰部);领圈(项圈)

(4) 领子,衣领 [collar;neckband]

若挈裘领。——《荀子·劝学》。又如:领抹(领系、领戏。外衣领上的系巾);领口;领盘儿(托领);领章;领结

(5) 要领 [outline;main point]。如:提纲挈领

(6) 山道,山坡。后作“岭” [mountain ridge; slope]

舆轿而逾领。——《汉书·严助传》

词性变化

领的拼音:

lǐng  

〈词性:动〉

(1) 统领,居上领导指挥 [lead]

各领万人,与备俱进。——《三国志·吴主传》

(2) 又如:领盘(主持定婚仪式);领家的(妓院老鸨);领护(统治);领御(统率支配);领衔;领袖

(3) 带领;引导 [lead;guide]

识以领之,方能中鹄。——清· 袁枚《续诗品》

(4) 又如:领道(在前引路);领首(带头);领工(带领从事劳动)

(5) 兼任 [hold concurrent posts]

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6) 治理 [administer]

领恶而全好者欤。——《礼记·仲尼燕居》

(7) 又如:领牧(治理,管辖);领理(治理);领职(守职,治理政事);领料(管理、照料)

(8) 理解, 懂得 [understand]

领父子君臣之节。——《礼记·乐记》

(9) 又如: 领悟; 领略;领解;领会;领览(领会,理解);领握(领会掌握);领悟(明白,理解)

(10) 接受, 受取 [receive]

李典领命,自去典兵埋伏。——《三国演义》

(11) 又如:领命(照指示办);领诺(答应,领命);领纸(向公家领取钱物的收据)

领的拼音:

lǐng  

〈词性:形〉

通“令”。美好 [fine;good;desirable]

君子纯终领闻。——《汉书·扬雄传》

领的拼音:

lǐng  

〈词性:量〉

表示数量,通常用于地席、草席、席 [a mat]。如:一领席

常用词组

领班、领唱、领带、领导、领导、领地、领读、领队、领队、领队驼、领风骚、领港、领海、领航、领会、领教、领巾、领空、领口、领扣,领扣儿、领款、领路、领略、领诺、领情、领取、领圈、领示、领事、领水、领条,领条儿、领头、领土、领悟、领先、领衔、领袖、领养、领域、领章、领主、领罪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