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óu xiá liú bīn
注音ㄊㄡˊ ㄒ一ㄚˊ ㄌ一ㄡˊ ㄅ一ㄣ
解释辖:车轴的键,去辖则车不能行;投辖:丢掉辖。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陈遵传》:“遵嗜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
例子投辖留宾的方式现在不值得提倡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殷勤好客。
感情投辖留宾是中性词。
繁体投轄畱賓
近义闭门投辖
动物生肖牛,虎,蛇
投的拼音:tóu(ㄊㄡˊ)
⒈ 抛,掷,扔(多指有目标的):投篮。投弹(dàn )。
⒉ 跳进去:投河。自投罗网。
⒊ 放进去,送进去:投入。投资。投标。
⒋ 走向,进入:投宿(找地方住宿)。投奔。投靠。投降。投师(从师学习)。投诉。
⒌ 发向:投射。投影。
⒍ 寄,递送:投递。投稿。
⒎ 合:投合。意气相投。
⒏ 临,在…以前:投明。投暮(天黑以前)。
投字UNICODE编码U+6295,10进制: 25237,UTF-32: 00006295,UTF-8: E6 8A 95。
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投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酘
cast、deliver、fling、pitch、send、throw
抛、扔、掷
会意:从扌、从殳声
throw, cast, fling, pitch; jump
详细解释◎ 投的拼音: tóu
〈词性:动〉
(1) (会意。从手,从殳。殳( shū ),古兵器。合起来表示手拿兵器投掷。本义:投掷)
(2) 同本义 [throw]
投,擿(掷)也。——《说文》
受其书而投之。——《左传·昭公五年》
投我以桃。——《诗·大雅·柳》
毋投与狗骨。——《礼记·曲礼上》
投之深渊些。——《楚辞·招魂》
欲投鼠而忌器。——《汉书·贾谊传》
以肉投馁虎。——《史记·魏公子列传》
作投击势。——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投以骨。——《聊斋志异·狼三则》
复投之。
孤羊投群狼。——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投兵(向人投掷兵刃。谓诛杀);投注(投掷);投食(投掷食物);投绂(弃去印绶)
(4) 跳进去;投入(专指自杀行为) [throw oneself into]
务光因自投于河。——《韩非子·说林上》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吕氏春秋·察今》
(5) 又如:投河;投江;投井
(6) 投弃,抛弃 [dump;abandon]
投诸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平生怀仗剑,慷慨即投笔。——刘希夷《从军行》
停杯投箸。——唐· 李白《行路难》
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王勃《滕王阁序》
弃甲投戈。——《广东军务记》
(7) 又如:投簪(丢掉固定帽子的簪子。比喻弃官);投传(投弃符信);投檄(投弃征召的文书);投纶(投弃钓具);投笔(弃文而就他业);投策(弃鞭;弃杖);投畀(抛弃)
(8) 使射影于,特指向一定方向 [cast]。如:树影投在窗户上;投视(投射目光);把眼光投到来访者身上
(9) 递送 [deliver]。如:投片(投递名片);投文(投递状纸);投谒(投递名帖求见);投牒(呈递诉状);投书(投交书信。亦指所投交的书信);投状(呈递文状);投劾(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投刺(投递名帖);投名(投递名帖)
(10) 投奔。前往依靠别人 [go to sb. for shelter]
欲往投之。——《资治通鉴》
欲投吴巨。
(11) 又如:投赴(投奔);投止(投奔托足;投宿)
(12) 投靠,前去依靠别人生活。古时指投奔权贵,求得托身。多指卖身为奴 [go and seek refuge with sb.]。如:投亲(投靠亲戚);投充(投靠权势人家充当奴仆以得到庇护);投托(投靠托身);投化(投顺归化);投附(投顺归附)
(13) 投身,献身于 [throw oneself]。如:投款(诚恳地归顺;投降);投脱(投靠躲避;投奔);投效(自己请求效力);投首(投降);投伏(投降屈服);投殒(损身殒命);投拜(投身下拜。指投降或归附);投死(效死);投躯(舍身;献身);投地(投体下拜)
(14) 投宿,临时住宿 [seek temporarylodging]
暮投石壕村。——唐· 杜甫《石壕吏》
(15) 又如:投驿(投宿驿站);投归(投宿);投到(投宿);投暮(傍晚)
(16) 靠近 [be near to]。如:投老(垂老;临老);投明(破晓);投晚(向暮,傍晚);投晓(临晓);投到(及至;等到)
(17) 放逐 [banish]。如:投荒(被迫或被流放到荒远的地方);投山窜海(放逐到荒凉边远地区);投裔(流放边荒之地);投解(解送)
(18) 放置 [put]。如:投闲(置身于清闲境地)
(19) 赠送,作为礼物送给 [present]。如:投赠(赠送);投献(进献礼物或进呈诗文)
(20) 顿,用力往下踩[stamp]
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
(21) 进献。投献 [offer]。如:投匦(向皇帝上书言事);投诚(投献诚心);投贽(进呈诗文或礼物求见);投文(投赠文章)
(22) 乘;伺 [take advantage of]。如:投隙(乘隙;伺机)
(23) 相合;迎合 [cater to;pander to]。如:投口(投合口味;适口);投洽,投漆(情投意合);意气相投
(24) 投入,投进。
投之江中。《吕氏春秋·察今》
投江死。——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投火死。——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 投的拼音: tóu
〈词性:名〉
(1) 投壶的省称。中国古代宴会时的游戏。设特制之壶,宾主依次投矢其中,中多者为胜,负者饮 [a game during feast in which the winner was decided by the number of arrows thrown into a distant pot]
侍投则拥矢。——《礼记·少仪》
(2) 骰子。赌具 [dice]。骨制,成正立方体,六面分别刻一点至六点之数,掷之以决胜负。点着色,故也称“色子”
(3) 姓
◎ 投的拼音: tóu
〈词性:介〉
表示方位、方向,相当于“朝”、“向” [to]
拨马投西便走。——《三国演义》
投案、投奔、投笔从戎、投鞭断流、投标、投产、投诚、投弹、投敌、投递、投递员、投店、投放、投分、投稿、投合、投壶、投缳、投机、投机倒把、投机取巧、投间、投井、投阱下石、投军、投考、投靠、投袂、投袂而起、投票、投票站、投其所好、投弃、投契、投洽、投钱、投亲、投球、投入、投射、投身、投生、投师、投石、投手、投鼠忌器、投顺、投诉、投宿、投胎、投桃报李、投闲置散、投降、投效、投药、投医、投影、投影仪、投邮、投缘、投掷、投置、投杼之疑、投注、投资、投资、投资公司
辖(轄)的拼音:xiá(ㄒ一ㄚˊ)
⒈ 插在轴端孔内的车键,使轮不脱落。
⒉ 管理:辖区。辖境。辖制。管辖。统辖。直辖。
辖字UNICODE编码U+8F96,10进制: 36758,UTF-32: 00008F96,UTF-8: E8 BE 96。
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辖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轄舝鎋
administer、govern、linchpin
形声:从车、害声
linchpin of wheel; control
详细解释◎ 辖的拼音:
轄、鎋、舝 xiá
〈词性:名〉
(1) (形声。从车,害声。本义:大车轴头上穿着的小铁棍,可以管住轮子使不脱落)
(2) 同本义 [linch pin]
辖,键也。——《说文》
巾车脂辖。——《左传·哀公三年》
轴折鲜联辖。——韩愈等《征蜀联句》
(3) 侍卫 [imperial bodyguard]
当了个难的乾清门辖,好容易升了个等儿。——《儿女英雄传》
◎ 辖的拼音:
轄 xiá
〈词性:动〉
(1) 管辖 [govern]
郯城系 沂州辖邑。—— 清· 黄元鸿《福惠全书》
(2) 又如:辖押(管辖看押);辖下(统辖之下);省辖市;直辖(直接管辖)
(3) 卡,夹 [press from both sides]
为左右所辖,进退不得。——《太平广记》
(4) 又如:辖床(匣床);辖手(夹手)
辖区、辖制
留的拼音:liú(ㄌ一ㄡˊ)
⒈ 停止在某一个地方:停留。留学。留任。留级。留步。留守。留驻。
⒉ 注意力放在上面:留心。留神。留意。
⒊ 不忍舍弃,不忍离去:留连。留恋。
⒋ 不使离开:留客。留宿。挽留。拘留。
⒌ 接受:收留。
⒍ 保存:保留。留存。留别。留念。留后路。
留字UNICODE编码U+7559,10进制: 30041,UTF-32: 00007559,UTF-8: E7 95 99。
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留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榴㽞畄畱
ask sb. to stay、grow、leave、remain、stay
去、离
形声
stop, halt; stay, detain, keep
详细解释◎ 留的拼音:
畱 liú
〈词性:动〉
(1) (会意。从田,从丣,丣亦( yǒu )声。从“田”,表示停留的地方。本义:停留,留下)
(2) 同本义(停止在某一处所,含有不动的意思) [stay]
畱,止也。——《说文》
令之留于酸枣。——《战国策·秦策》
灵连蜷兮既留。——《楚辞·云中君》
风气留其处。——《素问·虐论》
乃令张良留谢。——《史记·项羽本纪》
城入赵而璧留 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留五百人。——《资治通鉴·唐纪》
雪上空留。——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
留像于馆。——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逗留(暂时停留);留舍(留宿);留住(对城市年轻人的泛称);留居(保守,维持现状。停住,居留);留身(宋代大臣朝见,请求退朝时独留面奏机宜);留客住(一种头上装有倒钩的长枪)
(4) 使不离开;挽留 [ask sb. to stay]
廷椽起矣。状 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史记·滑稽列传》
昔子瑜在 柴桑时, 孔明来 吴,孤欲使 子瑜留之。——《三国演义》
(5) 又如:留行(挽留,使不离去);留款(挽留款待);留欢(留客欢宴);留饮(留客宴饮;留下宴饮)
(6) 引申为扣留 [detain;arrest]
赵高因留所赐 扶苏玺书。——《史记·李斯列传》
因留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匈奴留 汉使。——《汉书·李广苏建传》
(7) 又
汉亦留之。
武留 匈奴。
(8) 又如:留系(拘押,拘留);留身(拘留人身);留碍(阻碍,障碍)
(9) 保存;遗留 [reserve;leave]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10) 又如:留头(旧习。女孩幼时剃发,逐渐长大时开始蓄发,叫“留头”);留存(存留,保存);留取(留存)
(11) 滞留;拖延;搁置 [be detained;delay;suspend]
无留居。——《庄子·山水》。注:“滞守之谓。”
宿留海上。——《汉书·郊祀志》。注:“有所须待也。”
(12) 又如:留中(留于宫中不发。皇帝将臣下的奏章留在宫中,不批复不交议);留事(积压的公务);留连(耽搁;拖延);留时(延误时日)
(13) 留心 [be careful;take care]。如:留神方便(注意机会);留目(注目,注视);留盼(顾念,留意观看)
(14) 驻军 [station]。如:留田(屯田);留屯(驻军屯田)
(15) 留守 [stay behind to take care of things]。如:留戌(驻守);留后(留守,留台)
(16) 通“流”。水流动 [flow]
留动而生物。——《庄子·天地》
(17) 通“镏”。杀 [kill]
贤不可威,能不可留。——《管子·侈靡》
(18) 姓
◎ 留的拼音: liú
〈词性:形〉
(1) 长久 [long]
留,久也。——《尔雅》
悉数之乃留。——《礼记·儒行》。注:“久也。”
(2) 又如:留年(延年。亦指长寿);留瘦(中医指久病而体瘦)
(3) 尽,全 [whole]。如:留日(整天;终日)
留白、留班、留别、留步、留成,留成儿、留传、留存、留待、留都、留饭、留芳百世、留芳千古、留后路、留话、留级、留军壁邺、留空、留兰香、留连、留连论诗、留连忘返、留恋、留门、留难、留念、留情、留取丹心照汗青、留任、留神、留声机、留守、留宿、留题、留尾巴、留心、留学、留学生、留言、留洋、留一手、留遗、留意、留饮、留影、留用、留余地、留职、留置、留中、留种、留驻、留作
宾(賓)的拼音:bīn(ㄅ一ㄣ)
⒈ 客人:宾客。来宾。宾馆。宾主。贵宾。宾至如归。
⒉ 古同“傧”,傧相。
⒊ 服从,归顺:宾服。宾附。
⒋ 姓。
宾字UNICODE编码U+5BBE,10进制: 23486,UTF-32: 00005BBE,UTF-8: E5 AE BE。
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宾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賓賔
guest
主
形声:从宀、兵声
guest, visitor; surname; submit
详细解释◎ 宾的拼音:
賓 bīn
〈词性:名〉
(1) (形声。从贝,冥( mián )声。甲骨文字形,会意。上面象屋形,下面是“人”和“止”。表示客人来到屋下,即宾客到门。金文将“止”改为“贝”,小篆从之。王国维说:“金文及小篆易从止为从贝者,乃后起之字。”本义:地位尊贵、受人尊敬的客人,贵客)
(2) 同本义 [guest;visitor]
賓,所敬也。——《说文》。按,从貝者,宾礼必有贽。
宾者,接人以义者也。——《礼记·乡饮酒义》
谋宾介。——《仪礼·乡饮礼》。注:“贤者为宾,其次为介,又其次为众宾。”
诸侯、诸伯、诸子、诸男之相为宾也。诸公之臣相为国客,是散文宾客通称,对称则宾尊而客卑,宾大而客小。——《周礼·司仪》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小雅·鹿鸣》
宾出,主人拜送。——《荀子·礼论》
相待如宾。——《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众宾团坐。——《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来宾;宾鸿(大雁。因是侯鸟,往来守时,有如宾客,故称);宾东(雇员和东家);宾人(宾相;赞礼的人)
率土之宾,莫非王臣。——《汉书·王莽传中》
(4) 古州名 [Bin prefecture]。汉郁林郡地。唐贞观五年置宾州,亦曰安城郡。至德二年改为领方郡。元初为宾州路,寻复为宾州。清属广西思恩府。今为宾阳县
(5) 姓
◎ 宾的拼音:
賓 bīn
〈词性:动〉
(1) 通“傧”。接引客人。用宾客的礼节相待。礼敬 [receive a guest]
宾于四门。——《书·舜典》。郑注:“宾,槟也。”
寅宾出日,平秩东作。——《书·尧典》
协其礼,宾而见之。——《周礼·大行之》
宾者以告列子。——《列子·黄帝》
内史宾侯,北向而立。——《穆天子传六》。注:“宾侯,傧相。”
稍稍宾客其父。——宋· 王安石《伤仲永》
(2) 又如:宾天(旧指帝王死亡,后亦泛指尊者亡故);宾兴(宾贡。周代的选举法,自乡小学举拔贤能,以宾礼相对待,以升于国学;指乡试)
(3) 服从,归服 [be vassal of]
诸侯咸来宾从。——《史记·五帝本记》
(4) 又如:宾从(归顺,服从);宾服(臣服;服帖)
(5) 排斥;弃绝 [discard;get rid of]
先生居山林,食芋栗,厌葱韭,以宾寡人,久矣夫!——《庄子·徐无鬼》
宾白、宾从、宾服、宾格、宾馆、宾客、宾客如云、宾客盈门、宾朋、宾语、宾至如归、宾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