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uī qún dú bù
注音ㄊㄨㄟ ㄑㄨㄣˊ ㄉㄨˊ ㄅㄨˋ
解释推群:超出一般人。杰出超群,独一无二。
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七回:“那诸葛公弹琴退敌,谢太傅围棋赌墅,名士大半专会摹调,只如今就算得江左夷吾,让他推群独步了。”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推群独步是中性词。
繁体推羣獨步
近义出类拔萃
动物生肖牛,虎,蛇
推的拼音:tuī(ㄊㄨㄟ)
⒈ 手抵物体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移动:推车。推搡。推拿。推倒。推敲。顺水推舟。
⒉ 使用工具向前移动进行工作:推头。推土。
⒊ 使事情开展:推广。推行(xíng )。推动。推销。
⒋ 进一步想,由已知之点想到其它:推及。推究。推导。推论。推测。推事。
⒌ 往后挪动(时间上):推延。推移。
⒍ 辞让,脱卸:推让。推却。推委。推辞。
⒎ 举荐,指出某人优点:推许。推重(zhòng )。推举。推崇。
⒏ 让出,献出:推恩。推心置腹。
推字UNICODE编码U+63A8,10进制: 25512,UTF-32: 000063A8,UTF-8: E6 8E A8。
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推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bunt、choose、deduce、hustle、push、shove、trundle
拉
形声:左形右声
push, expel; push forward
详细解释◎ 推的拼音: tuī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隹( zhuī )声。本义:手向外用力使物体移动或向前移动)
(2) 同本义 [push]
推,排也。——《说文》
推,軵也,前也。——《仓颉篇》
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孟子·万章上》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左传·成公二年》
推堕附马河中。——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始欲着推字。——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作推敲之势。
(3) 又如:推毂(推动车轮轴,使车前进);推抢(推拥抢夺,争抢);推沟(推下沟);推行(推动物体向前);推引(推动;推拉);推天抢地(形容乱推乱搡);推转(推出处死)
(4) 使工具向前移动进行工作 [push forward]。如:推磨;推豆腐;推米面;推头;推草坪;推子
(5) 推移,变化、移动和发展。按顺序更换 [shove]
与世推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推赤心于天下。——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6) 又如:推革(推移变易);推次(相推以次第);推换(推移变换);推遇(随着遭遇而推移变迁);推涉(推移;更易);推变(推移变化);推荡(推移);推嬗(推移演变)
(7) 寻求;探索 [seek]
旁推交通。——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8) 又如:推求;推索(推求寻索);推迹(根据迹象推求);推极(推求穷究);推详(推究详察);推纠(推究纠察);推原(从本原上推究);推案(考查推求);推讨(推究探讨)
(9) 推行,推广施行 [force]
推其所为。——《孟子·梁惠王上》
(10) 又如:推销
(11) 荐举;推选 [recommend]。如:推士(推举贤才);推功(推举功勋;按照功劳);推借(推许荐引);推致(推荐延请);推补(荐举补缺官员);推擢(推荐提拔)
(12) 推测;推断 [infer]
推此志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3) 又如:推言(推断论说)
(14) 计算;推算 [calculate]。如:推讲(推算演讲);推命(推算命运,算命);推造(推算命相);推计(估计;考虑);推策(推算历数);推历(推算时历)
(15) 审问。推究 [interrogate]。如:推剥(追求);推劾(追究审问其罪状);推囚(审问犯人);推检(审问追查);推尽(详细审问);推列(推问列状);推按(推究审问)
(16) 推脱;推诿 [shirk]。如:推搪(推托搪塞);推咎(推诿过错);推颓(推诿于衰败)
(17) 推崇;推重 [erect]。如:推许(推崇赞许);推服(推重佩服);推奖(推崇奖励);推激(推重赞赏);推立(推戴拥立);推先(推尊);推扬(推崇颂扬);推任(推重信任)
(18) 拒绝;辞让 [refuse]。如:半推半就;推称(推辞);推阻(推辞拒绝);推免(推辞);推挹(推辞揖让);推谦(推辞谦让);推调(推托,推辞)
(19) 排除,除 [get rid of]
则不可推。——《诗·大雅·云汉》
(20) 又如:推陈致新(推陈出新。排除陈旧的,生出新的来)
(21) 推翻 [overthrow]。如:推亡(推翻行亡道之国)
(22) 推让;让与 [decline]
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史记》
(23) 刺;杀 [assasinate]
曲刃钩之,直兵推之。——《晏子春秋》
(24) 演绎 [deduce]。如:以一推十;以此类推
(25) 从事娱乐活动 [play]。如:推牌九
(26) 夺去生命;处死 [kill]
哥哥,你只好推了这牛子休。——《警世通言》
(27) 借口,推说 [use as an excuse]。如:推调(托辞,耍花招)
推本溯源、推波助澜、推测、推阐、推陈出新、推诚相见、推迟、推斥,推斥力、推崇、推出、推辞、推戴、推宕、推导、推定、推动、推断、推度、推恩、推翻、推服、推估、推故、推广、推后、推及、推己及人、推挤、推见、推荐、推介、推襟送抱、推进、推究、推举、推拒、推理、推力、推聋装哑、推论、推论、推拿、推敲、推求、推却、推让、推三阻四、推搡、推事、推说、推算、推索、推搪、推头、推土机、推推搡搡、推托、推脱、推挽、推委,推诿、推问、推贤让能、推详、推想、推销、推卸、推心、推心置腹、推行、推许、推选、推寻、推延、推演、推移、推展、推知、推重、推子、推尊
群的拼音:qún(ㄑㄨㄣˊ)
⒈ 相聚成伙的,聚集在一起的:群岛。群山。群书。群芳。群居。群落(luò )。群集。群雕。群蚁附膻(许多蚂蚁附着在有膻味的东西上;喻臭味相投的人趋炎附势,追逐私利)。
⒉ 众人:群众。群情。群雄。群策群力。群威群胆。
⒊ 量词,用于成群的人或物:一群孩子。
群字UNICODE编码U+7FA4,10进制: 32676,UTF-32: 00007FA4,UTF-8: E7 BE A4。
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群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羣䭽
bevy、caboodle、clot、cluster、covey、f lock、gang、group、horde、knot、swarm、throng、troop
形声:从羊、君声
(same as U+7FA3 羣) group, crowd, multitude, mob
详细解释◎ 群的拼音:
羣 qún
〈词性:名〉
(1) (形声。从羊,君声。本义:羊群;兽群;人群)
(2) 三个以上的禽兽相聚而成的集体 [crowd;group]
群,辈也。——《说文》
兽三为群。——《国语·周语》
或群或友。——《诗·小雅·吉日》
三百维群。——《诗·小雅·无羊》
大夫不掩群。——《礼记·曲礼》
群疑满服,众难塞胸。——诸葛亮《后出师表》
故近者聚而为群。——柳宗元《封建论》
(3) 又如:群才(有才能的人们);群生(一切生物);群立(站立在人群中);群有(佛教指众生或万物);群儿(一群小儿。多用作轻蔑之辞);群品(万事万物;佛教指众生)。也指其他动物相聚而成的集体。又如:猪群;马群;大鱼群
(4) 朋辈 [friends]。如:群好(互相亲善的人们);群季(诸弟);群朋(互相依附,结为党与);群流(同辈);群萃(同类;侪辈)
(5) 百姓 [common people]。如:群元(指人民、百姓);群口铄金(众口铄金。形容舆论影响的强大或比喻人多口杂,足以混淆是非)
(6) 集团,社会集体 [group]
又有大者,众群之长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属。——唐· 柳宗元《封建论》
(7) 又如:群法(社会法则);群治(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治理和处置);群俗(社会风尚)
(8) 泛指多数 [majority]
(9) 指人
王为群姓立社,曰大社。——《礼记》
(10) 指事物
猎者张罗,百兽群拢,或得或失。——《论衡》
◎ 群的拼音: qún
〈词性:量〉
用于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 [herd;group;flock]。如:一群天鹅;一群野火鸡;一群白蚁
◎ 群的拼音: qún
〈词性:动〉
(1) 聚集;会合,联合 [assemble;gather together]
而群天下之英杰。——《荀子·非十二子》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
以避群害。——明· 李渔《闲清偶寄·种植部》
群聚而笑。——唐· 韩愈《师说》
群怪聚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群而不党(聚集在一起,却不结党);群曲(合唱的曲子。大多为一人引端,众人和声);群行(结队而行);群萃(事业相同的人集聚在一起);群处(成群地相处)
(3) 随俗 [comply with covention]
仆进不能参名于二立,退又不能群彼数子。——《后汉书》
◎ 群的拼音: qún
〈词性:形〉
(1) 众多 [in crowds;in flocks;in groups]
愠于群小。——《诗·邶风·柏舟》
赵王悉召群臣。——《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群从所得。——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群响毕绝。——《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以孤羊投群狼。——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群士(众官,百官;众学士);群有(指万物);群司(百官,众官。同群士);群枉(众多奸邪的小人);群英(众多有才能的人);群从(指众子侄辈)
群策群力、群丛、群岛、群芳、群芳争艳、群飞、群婚、群集、群架、群居、群聚、群口词、群龙无首、群氓、群魔乱舞、群牧判官、群起攻击、群轻折轴、群情、群情激昂、群山、群生、群书、群体、群雄、群言堂、群英会、群众、群众团体、群众运动、群众组织
独(獨)的拼音:dú(ㄉㄨˊ)
⒈ 单一,只有一个:独唱。独立。独霸。独裁。独创。独特。独辟蹊径(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独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⒉ 老而无子:鳏寡孤独。
⒊ 难道,岂:“君独不见夫趣(趋)市者乎?”
⒋ 〔独孤〕复姓。
⒌ 语助词,犹“其”:“弃君之命,,独谁受之?”
独字UNICODE编码U+72EC,10进制: 29420,UTF-32: 000072EC,UTF-8: E7 8B AC。
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独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獨
alone、by oneself、only、single
形声:从犭、虫声
alone, single, solitary, only
详细解释◎ 独的拼音:
獨 dú
〈词性:形〉
(1) (形声。从犬,蜀声。犬性好斗,多独居,故字从犬。本义:单独;单一)
(2) 同本义 [lonely;single;only]
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说文》。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
君子慎其独也。——《礼记·礼器》
儒有特立而独行。——《礼记·儒行》
我独南行。——《诗·邶风·击鼓》
天之生是使独也。——《庄子·养生主》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楚辞·屈原·涉江》
吾以捕蛇独存。——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君今何疾,临路独迟回。——南朝 宋· 鲍照《代放歌行》
不见秘书心若失,百年衰病独登台。——宋· 王安石《怀元度》
(3) 又如:独角兕( sì )(一种独角的犀牛);独根孤种(独生子);独幅(性格孤僻,不合群);独脚腿(孤立无援的人) ;独院;独家院
(4) 独特 [only]
圣人所独见,众人焉知其极?——《吕氏春秋·制乐》
(5) 又如:独步(超群出众,独一无二);独拔(超众,特出);独绝(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独智(过人的才能;独特的智慧);独照(独特的眼光)
◎ 独的拼音:
獨 dú
〈词性:副〉
(1) 独自 [alone;only;all by oneself;singly]。如:独有(独自安慰);独罟(独吞;独占。罟:网的总称);独擅(独揽;独占。擅:拥有;据有);独吃自疴(喻指顾己不顾人,一人独吞。疴:即“屙”,拉屎撒尿);独乐(独自欣赏音乐);独觉(一人独睡);独吟(独自吟诗);独言(一人自言);独笑(独自喜笑;自乐);独专(单独占有);独怀(独自思念);独写(独自抒发);独抚(独自安慰);独说(独自解说);独用(单独使用)
(2) 特,特别地 [very;especially]
(3) 又如:独惨(特惨);独甚(特甚)
(4) 唯独,仅仅 [only]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谢灵运为 永嘉守,凡 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 宋· 沈括《梦溪笔谈》
不独是城里姓贾的多,外省姓 贾的也不少。——《红楼梦》
别人来得,独你来不得。——周立波《卜春秀》
(5) 又如:独言(只说);独独(唯独;独自一个);独说(唯独喜欢。说,通“悦”);独得(只得到);独惟(唯独;只有);独知(仅一人知道);独树(一株树;一根木);独拍(单掌拍击);独见(坚持己见,固守节操)
(6) 岂,难道 [could it possibly be…;does it mean…]
独为匪民?——《诗·小雅·何草不黄》
相如虽驽,独畏 廉将军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兄不能威,独不能断“出”耶?——《聊斋志异》
◎ 独的拼音:
獨 dú
〈词性:名〉
(1) 无子孙的老人 [old people without off-spring]
老而无子曰独。——《孟子·梁惠王下》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
存幼孤,矜寡独。——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2) 又如:鳏寡孤独
(3) 无丈夫的妇女 [widow]
乡族贫者,死亡则为具殡葬,嫠独则助营妻娶。——《后汉书》
(4) 姓
◎ 独的拼音:
獨 dú
〈词性:动〉
(1) 专断;独裁 [act arbitrarily]
回闻 卫君,其年壮,其行独。——《庄子·人间世》
(2) 又如:独断
独霸、独霸一方、独白、独步、独裁、独裁者、独唱、独出心裁、独出一时、独处、独创、独胆、独胆英雄、独当一面、独到、独独、独断、独断独行、独夫、独夫民贼、独个、独根,独根儿、独孤、独家、独角、独角戏、独居、独具慧眼、独具匠心、独具一格、独具只眼、独绝、独揽、独力、独立、独立王国、独立自主、独轮车、独门独户、独门儿、独苗、独木不成林、独木难支、独木桥、独木舟、独幕剧、独女,独女儿、独辟蹊径、独善、独善其身、独擅、独身、独生、独生女、独生子、独树一帜、独特、独体、独吞、独舞、独行、独行其是、独秀、独秀峰、独眼龙、独一无二、独语、独院儿、独占、独占鳌头、独子、独自、独奏
步的拼音:bù(ㄅㄨˋ)
⒈ 行走:步兵。步行(xíng )。徒步。信步。闲步。固步自封。望而却步。
⒉ 踏着别人的足迹走,追随:步韵。步其后尘。步武前贤。
⒊ 行走时两脚的距离:步伐。步测。寸步难行。
⒋ 事情进行的程序、阶段、程度:步骤。初步。
⒌ 中国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
⒍ 古同“埠”,多用于地名。
⒎ 姓。
步字UNICODE编码U+6B65,10进制: 27493,UTF-32: 00006B65,UTF-8: E6 AD A5。
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步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埠歨歩踄
step、pace
会意
step, pace; walk, stroll
详细解释◎ 步的拼音: bù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2) 同本义 [walk]
步,行也。——《说文》
跬步而不敢忘,孝也。——《礼记·祭义》
王朝步自周。——《书·召诰》
步路马必中道。——《礼记·曲礼》
见夫人之步马者。——《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步余马兮山皋。——《楚辞·屈原·涉江》
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3) 又如:止步;信步(随意走动;散步);步步虚心(时时虚怀若谷,毫不自满);步阁(步廊,走廊);步趋(行走)
(4) 以脚步测量远近 [measure]。如:步一步两房之间的距离;步景(测量日影);步量(用脚步测量);步弓(丈量土地用的一种木制器具)
(5) 按照,跟着;跟随 [follow]
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奉和。—— 毛泽东《浣溪沙》
(6) 又如:步人后尘;步武(追随前人脚步而行);步趾(犹追随);步趋(追随,效法)
(7) 踏 [step on]。如:步斗(步玄斗。道士礼拜星宿、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其步行转折,据说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步舞(踏步起舞)
(8) 推算;测算 [calculate;reckon]
迎日步气。——《时令论上》
(9) 又如:步天(测算天体);步漏(推算时刻);步历(推算岁时节候)
◎ 步的拼音: bù
〈词性:名〉
(1) 脚步,步伐 [step]
纤纤作细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盈盈公府步(方步),冉冉府中趋。——《乐府诗集·陌上桑》
(2) 又如:方步(斯斯文文的大而慢的步子);放步(迈开大步);阔步(迈大步);碎步(小而快的步子);纵步(放开脚步)
(3) 古时一举足叫跬(半步);两足各跨一次叫步。今指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 [pace]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唐· 杜牧《阿房宫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4) 又如:跑步;大踏步;步伐(行走的步子);朝门走了两步,停了下来
(5) 通常是连续发生的一次行动、一个步骤 [step;procedure]。如:下一步怎么办;初步(第一阶段)
(6) 步兵(诸兵种之一) [infantry]
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资治通鉴》
(7) 又如:步士(步兵);步队(步兵队伍);步骑(步兵与骑兵);步哨(专任警戒的士兵)
(8) 时运,命运 [luck]
於乎有哀,国步斯频。——《诗·大雅·桑柔》
(9) 又如:不幸落到这一步;后步(余地);地步(处境;景况)
(10) 埠 [dock],水边停船处
宅有新屋,步有新船。——韩愈《柳州罗池庙碑》
江之浒,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柳宗元《铁炉步志》
(11) 姓
◎ 步的拼音: bù
〈词性:量〉
长度单位,历代不一,周代以八尺为一步,秦代以六尺,为一步
舆六尺,六尺为步。——《史记·秦始皇本纪》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荀子·劝学》
步兵、步步进逼、步步高升、步步为营、步调、步伐、步后尘、步话机、步履、步履如飞、步枪、步趋、步入、步哨、步师、步态、步态蹒跚、步行、步韵、步障、步骤、步子、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