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uī xián lè shàn
注音ㄊㄨㄟ ㄒ一ㄢˊ ㄌㄜˋ ㄕㄢˋ
解释推:推崇;乐:爱好。推崇贤人,爱好善事。
出处《晋书·傅玄传》:“疾恶如仇,推贤乐善,常慕季文子、仲山甫之志。”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推贤乐善是中性词。
繁体推賢樂善
动物生肖牛,虎,蛇
推的拼音:tuī(ㄊㄨㄟ)
⒈ 手抵物体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移动:推车。推搡。推拿。推倒。推敲。顺水推舟。
⒉ 使用工具向前移动进行工作:推头。推土。
⒊ 使事情开展:推广。推行(xíng )。推动。推销。
⒋ 进一步想,由已知之点想到其它:推及。推究。推导。推论。推测。推事。
⒌ 往后挪动(时间上):推延。推移。
⒍ 辞让,脱卸:推让。推却。推委。推辞。
⒎ 举荐,指出某人优点:推许。推重(zhòng )。推举。推崇。
⒏ 让出,献出:推恩。推心置腹。
推字UNICODE编码U+63A8,10进制: 25512,UTF-32: 000063A8,UTF-8: E6 8E A8。
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推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bunt、choose、deduce、hustle、push、shove、trundle
拉
形声:左形右声
push, expel; push forward
详细解释◎ 推的拼音: tuī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隹( zhuī )声。本义:手向外用力使物体移动或向前移动)
(2) 同本义 [push]
推,排也。——《说文》
推,軵也,前也。——《仓颉篇》
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孟子·万章上》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左传·成公二年》
推堕附马河中。——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始欲着推字。——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作推敲之势。
(3) 又如:推毂(推动车轮轴,使车前进);推抢(推拥抢夺,争抢);推沟(推下沟);推行(推动物体向前);推引(推动;推拉);推天抢地(形容乱推乱搡);推转(推出处死)
(4) 使工具向前移动进行工作 [push forward]。如:推磨;推豆腐;推米面;推头;推草坪;推子
(5) 推移,变化、移动和发展。按顺序更换 [shove]
与世推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推赤心于天下。——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6) 又如:推革(推移变易);推次(相推以次第);推换(推移变换);推遇(随着遭遇而推移变迁);推涉(推移;更易);推变(推移变化);推荡(推移);推嬗(推移演变)
(7) 寻求;探索 [seek]
旁推交通。——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8) 又如:推求;推索(推求寻索);推迹(根据迹象推求);推极(推求穷究);推详(推究详察);推纠(推究纠察);推原(从本原上推究);推案(考查推求);推讨(推究探讨)
(9) 推行,推广施行 [force]
推其所为。——《孟子·梁惠王上》
(10) 又如:推销
(11) 荐举;推选 [recommend]。如:推士(推举贤才);推功(推举功勋;按照功劳);推借(推许荐引);推致(推荐延请);推补(荐举补缺官员);推擢(推荐提拔)
(12) 推测;推断 [infer]
推此志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3) 又如:推言(推断论说)
(14) 计算;推算 [calculate]。如:推讲(推算演讲);推命(推算命运,算命);推造(推算命相);推计(估计;考虑);推策(推算历数);推历(推算时历)
(15) 审问。推究 [interrogate]。如:推剥(追求);推劾(追究审问其罪状);推囚(审问犯人);推检(审问追查);推尽(详细审问);推列(推问列状);推按(推究审问)
(16) 推脱;推诿 [shirk]。如:推搪(推托搪塞);推咎(推诿过错);推颓(推诿于衰败)
(17) 推崇;推重 [erect]。如:推许(推崇赞许);推服(推重佩服);推奖(推崇奖励);推激(推重赞赏);推立(推戴拥立);推先(推尊);推扬(推崇颂扬);推任(推重信任)
(18) 拒绝;辞让 [refuse]。如:半推半就;推称(推辞);推阻(推辞拒绝);推免(推辞);推挹(推辞揖让);推谦(推辞谦让);推调(推托,推辞)
(19) 排除,除 [get rid of]
则不可推。——《诗·大雅·云汉》
(20) 又如:推陈致新(推陈出新。排除陈旧的,生出新的来)
(21) 推翻 [overthrow]。如:推亡(推翻行亡道之国)
(22) 推让;让与 [decline]
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史记》
(23) 刺;杀 [assasinate]
曲刃钩之,直兵推之。——《晏子春秋》
(24) 演绎 [deduce]。如:以一推十;以此类推
(25) 从事娱乐活动 [play]。如:推牌九
(26) 夺去生命;处死 [kill]
哥哥,你只好推了这牛子休。——《警世通言》
(27) 借口,推说 [use as an excuse]。如:推调(托辞,耍花招)
推本溯源、推波助澜、推测、推阐、推陈出新、推诚相见、推迟、推斥,推斥力、推崇、推出、推辞、推戴、推宕、推导、推定、推动、推断、推度、推恩、推翻、推服、推估、推故、推广、推后、推及、推己及人、推挤、推见、推荐、推介、推襟送抱、推进、推究、推举、推拒、推理、推力、推聋装哑、推论、推论、推拿、推敲、推求、推却、推让、推三阻四、推搡、推事、推说、推算、推索、推搪、推头、推土机、推推搡搡、推托、推脱、推挽、推委,推诿、推问、推贤让能、推详、推想、推销、推卸、推心、推心置腹、推行、推许、推选、推寻、推延、推演、推移、推展、推知、推重、推子、推尊
贤(賢)的拼音:xián(ㄒ一ㄢˊ)
⒈ 有道德的,有才能的:贤明。贤德。贤能。贤良。贤惠。贤淑。贤哲。贤人。圣贤。礼贤下士。
⒉ 敬辞,多指行辈较低的:贤弟。贤侄。贤契(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
贤字UNICODE编码U+8D24,10进制: 36132,UTF-32: 00008D24,UTF-8: E8 B4 A4。
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贤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賢贒䝨
a worthy person、virtuous、worthy
形声:上形下声
virtuous, worthy, good; able
详细解释◎ 贤的拼音:
賢 xián
〈词性:形〉
(1) (形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多财)
(2) 有德行;多才能 [virtuous;talented]
贤,多才也。——《说文》
以财分人之谓贤。——《庄子·徐无鬼》
相如既归, 赵王以为贤大夫。——《史记》
闲贤臣。——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贤声远达(好的名声远扬四处);贤歌(品行技艺都好的歌妓);贤才(德才并美之人);时贤(指当代有贤能有声望的人)
(4) 对人的敬称 [my dear;used for people of the same generation or lower generation]
凡与人言……自叔父母以下,则加“贤”字。——《颜氏家训》
分明是如贤所教,但是小生自小坐书斋,不谙其他生活。——《新编五代史评话》
(5) 又如:贤宰(知县);贤乔梓(尊称人家父子);贤竹林(魏晋间“竹林七贤”。后用作对他人叔姪的敬称);贤弟;贤甥
(6) 良,美善 [fine;good]
东家有贤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多闻其贤。——《史记·陈涉世家》
非不贤也。——《吕氏春秋·察今》
(7) 又如:贤否(好的与坏的);贤妻(贤淑的妻子);贤慧(称美女子善良而明大义)
(8) 艰难;劳苦 [work hard]
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小雅·北山》
◎ 贤的拼音:
賢 xián
〈词性:名〉
(1) 有才德的人;人才 [virtuous person;talented person]
三曰进贤。——《周礼·太宰》。注:“有善行也。”
思贤如渴。——《三国志·诸葛亮传》
唐贤今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尊贤而重士(贤,形容词作名词用,贤人)。——汉· 贾谊《过秦论》
思贤如渴。——《三国志》
(2) 又如:贤圣(圣贤);前贤(有才德的前辈);先贤(已去世的有才德的人);圣贤(圣人和贤人)
(3) 人的贤能 [worth;ability]
其贤不及孔子。——唐· 韩愈《师说》
◎ 贤的拼音:
賢 xián
〈词性:动〉
(1) 胜过,超过 [surpass]
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贤于长安君。——《战国策·赵策》
贤于己者。——清· 刘开《问说》
(2) 尊重;崇尚 [advocate]
子夏说:“贤贤易色”。——《老残游记》
(3) 又如:贤贤易色(学习贤美的品德来改变好色之心)
贤才君子、贤从、贤达、贤德、贤惠、贤劳、贤良、贤良方正、贤路、贤明、贤能、贤契、贤人、贤士、贤淑、贤哲
乐(樂)的拼音:lè(ㄌㄜˋ)
⒈ 欢喜,快活;快乐。乐境。乐融融。乐不可支。其乐无穷。乐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乐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
⒉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乐。逗乐。
⒊ 对某事甘心情愿:乐此不疲。乐善好(hào )施。
⒋ 笑:这事太可乐了。
乐(樂)的拼音:yuè(ㄩㄝˋ)
⒈ 声音,和谐成调的:音乐。声乐。乐池。乐音(有一定频率,和谐悦耳的声音)。乐歌(①音乐与歌曲;②有音乐伴奏的歌曲)。乐正(周代乐官之长)。乐府(原是中国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亦称作“乐府”)。
⒉ 姓。
乐(樂)的拼音:yào(一ㄠˋ)
⒈ 喜好、欣赏。用于文言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乐(樂)的拼音:lào(ㄌㄠˋ)
⒈ 地名用字: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
乐字UNICODE编码U+4E50,10进制: 20048,UTF-32: 00004E50,UTF-8: E4 B9 90。
乐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乐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樂楽㦡
be amused、be glad to、cheerful、enjoy、happy、joyful、music
忧、苦、哀、悲
原为象形
happy, glad; enjoyable; music
详细解释◎ 乐的拼音:
樂 lè
〈词性:动〉
(1) 喜悦;愉快 [happy;cheerful;joyful]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并怡然自乐。——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君游海而乐之,奈臣有图国者何?——《韩非子·十过》
似与游者相乐。——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熙熙而乐。——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快乐(感到幸福或满意);乐嬉嬉(喜悦貌);乐悦(欢喜);乐笑(欢笑);乐胥(喜乐);乐哈哈(形容喜笑的样子);乐好(爱好);乐志(愉悦心志)乐心(心里快乐);乐利(快乐与利益);乐易(和乐平易);乐郊(乐土);乐处(快乐的所在)
(3) 安乐 [easy]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
(4) 又如:乐欣(安乐欢欣);乐佚(悠闲安乐);乐安(安乐);乐郊(乐土。安乐幸福的地方);乐居(安乐的住所);乐国(安乐的地方)
(5) 乐于;安于 [be glad to; take delightin; be happy to]
英雄乐业。——《资治通鉴》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洪亮吉《治平篇》
亦乐生焉。——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6) 又
先生乐游。
(7) 又如:乐助(乐意助成);乐用(乐于用命);乐士(喜爱贤士);乐育(乐于教育、培养人才);乐业(乐于本业);乐愿(乐意,情愿);乐成(乐于成全)
(8) 感到快乐,享受 [enjoy]
不知太守乐其乐也。(第一个“乐”。)——欧阳修《醉翁亭记》
(9) 笑 [laugh]。如:乐得合不上嘴;乐眼(犹笑眼);乐哈哈(形容喜笑的样子)
◎ 乐的拼音:
樂 lè
〈词性:名〉
(1) 旧指“声色”。即歌舞和女色 [woman and song]
今吴王淫于乐而忘其百姓。——《国语》
(2) 乐趣 [delight;joy;pleasure]
此乐何极。——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山水之乐。——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3) 又
乐亦无穷也。
宴酣之乐
(4) 姓
(5) 另见 yuè
乐不可极、乐不可言、乐不可支、乐道、乐得、乐观、乐和、乐呵呵、乐极则悲、乐乐陶陶、乐趣、乐融融、乐善好施、乐事、乐岁、乐陶陶、乐天、乐天派、乐天知命、乐土、乐业、乐以忘忧、乐意、乐于、乐园、乐滋滋、乐子
◎ 乐的拼音:
樂 yuè
〈词性: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鼓鼙木架形。本义:音乐)
(2) 同本义 [music]
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其虡也。——《说文》。按,五声八音相比而成乐。
乐者,天地之和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礼记·乐记》
伶伦作乐。——《礼记·世本》
二曰六乐,谓云咸韵夏濩武也。——《周礼·保氏》
以乐传教。——《吕氏春秋·慎行论》
(3) 又
和乐之本。
置酒设乐。——《汉书·李广苏建传》
乐将作,遂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其上。——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乐作焉。——宋· 苏轼《石钟山记》
(4) 又如:《乐》之五声(指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五音);《乐记》(《礼记》中的篇名。简述了音乐起源及作用,是我国最早的音乐论著之一);乐官(古代管理音乐的官员或官署);乐节(音乐的节奏与节拍);乐德(指古代音乐教育中的中、和等六种品德);乐仪(有音乐相配合的礼仪)
(5) 乐器 [instrument]
乐既和奏。——《诗·小雅·宾之初筵》
太师抢乐,箕子拘囚。——司马贞《索隐述赞》
(6) 又如:乐悬(指钟、罄之类悬挂的打击乐器);乐品(乐器);乐歌(有乐器伴奏的唱歌)
(7) 乐工,精于音乐的人 [musician]
乐具入奏。——《诗·小雅·楚茨》
齐人归女乐, 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 孔子行。——《论语》
(8) 又如:乐妇(歌妓);乐人(能歌善舞的艺人);乐女(古代女乐工)
(9) 姓
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后汉书·列女传》
◎ 乐的拼音:
樂 yuè
〈词性:动〉
(1) 唱,用口发音乐音 [sing]
比单而乐之。——《礼记》
(2) 奏乐 [play]
殿上酒九行,使相乐曲。——《辽史》
(3) 又如:乐钟(能发出音乐声响的自鸣钟);乐手(演奏音乐的人);乐生(奏乐歌舞的人员);乐童(奏乐的童子)
(4) 另见 lè
乐池、乐队、乐府、乐感、乐歌、乐官、乐工、乐户、乐迷、乐律、乐谱、乐器、乐请、乐曲、乐沙、乐师、乐坛、乐团、乐舞、乐音、乐章、乐正
善的拼音:shàn(ㄕㄢˋ)
⒈ 心地仁爱,品质淳厚:善良。善心。善举。善事。善人。善男信女。慈善。
⒉ 好的行为、品质:行善。惩恶扬善。
⒊ 高明的,良好的:善策。善本。
⒋ 友好,和好:友善。亲善。和善。
⒌ 熟悉:面善。
⒍ 办好,弄好:善后。
⒎ 擅长,长(cháng )于:善辞令。多谋善断。
⒏ 赞许:“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善之”。
⒐ 好好地:善待。善罢甘休。
⒑ 容易,易于:善变。善忘。多愁善感。
⒒ 姓。
善字UNICODE编码U+5584,10进制: 21892,UTF-32: 00005584,UTF-8: E5 96 84。
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善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嬗譱
be apt to、be good at、friendly、good、kind、perfect
擅、恶
会意:从言、从羊
good, virtuous, charitable, kind
详细解释◎ 善的拼音: shàn
〈词性:形〉
(1) (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
(2) 同本义[lucky]
善,吉也。——《说文》
来者以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汉书·翼奉传》
(3) 又如:善时(吉时);善祥(吉祥;吉兆);善征(吉兆);善日(吉日)
(4) 好;美好 [good]
母氏圣善。——《诗·邶风·凯风》
善,德之建也。——《国语·晋语》
善人国之主也。——《左传·襄公三十年》
所以善代者乃万故。——《吕氏春秋·长攻》。注:“善好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岂人主之子孙则敢不善哉?——《战国策·赵策》
(5) 又如:善风(良好的风气);善言(美言;说好话);善处(好办法);善马(良马);善少(好少年);善秀(佳穗。比喻资质甚佳,才品出众)
(6) 善良;好心 [good;nice]
供养三德为善。——《左传·昭公十二年》
又尽善也。——《论语·八佾》。皇疏:“善者,理事不恶之名。”
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汉书·苏武传》
(7) 又如:善熟(和善);善德(善良,以德待人);善善(犹“善罢干休”;顺顺当当);善觑(好心看待);善眉善眼(面孔和善);善模善样(模样和善);善性(善良的本性);善顺(善良和顺)
(8) 慈善 [philanthropic]
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唐· 韩愈《原毁》
(9) 又如:善事;善举;善友(佛教教友);善信(佛教称虔诚信仰佛教的人);善胜(非常善良;慈善信佛);善根(佛教用语。指人所以能为善的根性);善堂(旧指育婴堂、养老院等慈善机构)
(10) 表示应诺。对,好 [all right]
王曰:“善!”——《战国策·齐策》
先主:“善?”——《三国志·诸葛亮传》
(11) 慎重 [cautious;careful;prudent]。如:善政(妥善的政策法令);善思(慎重地思考);善败(事情失败后的妥善措施)
(12) 高明,工巧 [skillful]
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老子》
吹籁工为善声。——《论衡·逢遇》
(13) 又如:善手(高手,能手);善工(高手)
(14) 熟悉,经常看到或经历,易于辨认 [familiar]
识其品式,辨其条理;善其用,定其体,则“默而成之,不言而信”。——王夫之《周易外传》
(15) 又如:善便(善变。不费力,轻易);善查(好对付的人。又作“善荐八”)
◎ 善的拼音: shàn
〈词性:动〉
(1) 善于,擅长。有做好或处理好某事的才能或技巧 [be good at]
善戏谑兮。——《诗·卫风·淇奥》
大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奕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孟子·告子上》
秦皇帝惜其善击筑。——《史记·刺客列传》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又如:善宽(善解;善于迎合);善丹青(擅长画画);善时(善于把握时机);善柔(善于阿谀奉承);善喻(善于教喻);善贷(善于施与);善渊(善于保持沉默);善诱(善于诱导);善贾(长于贸易,善于做生意);善富(善于保持富有地位);善文(擅长为文);善化(擅长教化)
(3) 通“缮”。修治 [repair]
善刀而藏之。——《庄子·养生主》
故有善迩而远至。——《易·略例》。注:“善,修治也。”
(4) 又如:善刀(拭刀而加以收藏。比喻收敛自己的才华)
(5) 羡慕 [admire]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归去来辞》
(6) 喜爱 [like]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左传》
(7) 认为好 [consider as good]
[常]忌信道任数,不从下人,故为权势所不善。——《华阳国志》
(8) 赞许 [praise]
使孔子欲表善 颜渊。—— 王充《论衡》
(9) 又如:善善(赞扬人家的优点、美德);善颂善祷(赞美能寓规劝于颂祷之中);善善从长(本是称道别人的善德渊源流长。后转为赞扬人家向善弃恶、舍短取长)
(10) 友好,亲善 [friendly]
余宗老涂山, 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 史公云。——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1) 又如:善气迎人
◎ 善的拼音: shàn
〈词性:名〉
(1) 好人;好事;好处 [good (fine) person;good deed;advantage]
存抚良善。——宋· 沈括《梦溪笔谈》
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2) 姓
◎ 善的拼音: shàn
〈词性:副〉
(1) 好好地 [in perfectly good condition]
今姑贷汝,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戕汝家矣!——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战国策·燕策》
(2) 多;常;易 [numerous;frequently;easy]
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明· 刘基《苦斋记》
(3) 又如:善变;善疑;善怀(多所怀思)
善罢甘休、善报、善本、善辩、善才、善处、善刀而藏、善感、善后、善举、善良、善门、善门难开、善男信女、善人、善善恶恶、善始善终、善事、善忘、善心、善行、善意、善有善报、善于、善哉、善战、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