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uí yuán duàn piàn
注音ㄊㄨㄟˊ ㄩㄢˊ ㄉㄨㄢˋ ㄆ一ㄢˋ
解释犹颓垣废井。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出处宋欧阳修《真州东园记》:“园之广百亩,而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高台起其北……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也。”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荒凉残败的景象。
感情颓垣断堑是贬义词。
繁体頹垣斷塹
近义颓垣败壁、颓垣败井、颓垣废井
动物生肖牛,虎,蛇
颓(頽)的拼音:tuí(ㄊㄨㄟˊ)
⒈ 崩坏,倒塌:颓坏。颓圮。颓垣断壁。
⒉ 消沉,委靡:颓萎。颓丧。颓靡。颓唐。
⒊ 败坏:衰颓。颓败。颓景。颓朽。
⒋ 水向下流:泣涕如颓。
⒌ 灭亡:“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⒍ 恭顺的样子。
⒎ 暴风:“习习谷风,维风及颓”。
颓字UNICODE编码U+9893,10进制: 39059,UTF-32: 00009893,UTF-8: E9 A2 93。
颓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颓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頹頺頽穨
decadent、declining、dejected、dilapidated、dispirited、ruined
形声:从页、秃声
ruined, decayed; disintegrate
详细解释◎ 颓的拼音:
頹、穨 tuí
〈词性:形〉
(1) (会意。从页( xié ),从秃。页,人头。本义:头秃。原作“穨”)
(2) 同本义。本作“跕”[bald]
穨,秃貌。从秃,贵声。——《说文》。字亦作颓。
颓,首秃也。——《六书故》
(3) 委靡,消沉 [dejected;listless;depressed]
颓然乎其间。(颓然,形容醉倒的样子。)——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4) 又如:颓卒(委靡衰老的士卒);颓思(颓丧的心意);颓尔(厌伏不振貌);颓堕委靡(体力精神衰退不振)
(5) 衰老[aged]。如:颓塌(衰老);颓年(老年;暮年);颓龄(衰年;垂暮之年);颓颜(犹衰颜。容颜衰老)
(6) 詈词。恶劣之意 [bad]
今日颓天,百般的难得晚。——元· 王实甫《西厢记》
◎ 颓的拼音:
頽 tuí
〈词性:动〉
(1) 下坠。也作“隤” [fall]
泰山其颓乎?——《礼记·檀弓上》
嗣业是步士升山,颓石四面以击贼。——《新唐书》
(2) 也指暴风从上而下
习习谷风,维风及颓。——《诗·小雅·谷风》
焚轮谓之颓。——《尔雅》。李注:“暴风从上下降谓之颓。颓,下也。”
颓乎其顺也。——《礼记·檀弓》
(3) 倾斜;衰败[decline]
[马]尻欲颓而方。——《齐民要术》。石声汉校释:“[马的]臀部要斜下,要方正。”
(4) 坍塌,崩坏 [ruined;dilapidated]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明· 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5) 又如:颓剥(颓坏剥落);颓云(坠落的云);颓垣(倾塌的墙);颓唐(陨坠貌);颓关(倾塌缺损);颓裂(崩裂)
(6) 衰微;衰败;敝败[declining;decadent]
晋风日已颓。——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陈寿《隆中对》
风俗颓弊。——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7) 又如:颓惰(懈怠;堕落);颓陵(衰替);颓法(敝败的法典);颓败(犹败坏);颓坏(败坏);颓亏(衰败缺损);颓毁(毁坏);颓替(犹陵夷;衰颓);颓弛(脱落;弃置)
(8) 水向下流 [flow down]。如:颓波(水波下泻)
◎ 颓的拼音:
頽 tuí
〈词性:名〉
(1) 雄马生殖器 [genitals of male horse]
有汗时休去檐下拴,渲时休教侵着颓。——元· 马致远《耍孩儿》
(2) 颊下 [cheeck]
颓,颊下。——《玉篇》
颓败、颓放、颓废、颓废派、颓风、颓坏、颓景、颓老、颓圮、颓塌、颓靡、颓然、颓势、颓唐、颓萎、颓朽、颓垣断壁、颓运
垣的拼音:yuán(ㄩㄢˊ)
⒈ 矮墙,墙:短垣。城垣。墙垣。
⒉ 城:省垣(省城)。
⒊ 官署:谏垣(谏官官署)。
⒋ 星的区域,古代把众星分为上、中、下三垣。
⒌ 姓。
垣字UNICODE编码U+57A3,10进制: 22435,UTF-32: 000057A3,UTF-8: E5 9E A3。
垣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垣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wall
形声:从土、亘声
low wall
详细解释◎ 垣的拼音: yuán
〈词性:名〉
(1) (形声。从土,亘( xuān )声。本义:矮墙,也泛指墙)
(2) 同本义 [wall]
垣,墙也。——《说文》
既勤垣墉。——《书·梓材》。马注:“卑曰垣,高曰墉。”
周垣之高八尺。——《墨子·备城门》
尽毁其馆之垣。——《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为家不治垣产。——《汉书·萧何传》
(3) 又如:垣衣(生在墙垣上的苔);垣堵(墙);垣屋(有围墙的房室;围墙和房屋)
(4) 城墉 [wall]。后叫省城为省垣
(5) 官署的代称 [government]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杜甫《春宿左省诗》
(6) 姓
◎ 垣的拼音: yuán
〈词性:动〉
筑墙围绕 [build a wall around sth.]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三国演义》
垣墙、垣墉
断(斷)的拼音:duàn(ㄉㄨㄢˋ)
⒈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断裂。断层。断面。截断。断肠。断魂。断线风筝。
⒉ 不继续,禁绝:断粮。断水。断炊。断奶。断档。断流。断种(zhóng )。断交。断片。断续。断子绝孙。
⒊ 判定,决定:判断。诊断。断狱(审理和判决罪案)。
⒋ 一定,绝对:断乎不可。断然施行。
断字UNICODE编码U+65AD,10进制: 26029,UTF-32: 000065AD,UTF-8: E6 96 AD。
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断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斷㫁
break、break off、give up、sever、snap、stop
续
会意
详细解释◎ 断的拼音:
斷 duàn
〈词性:动〉
(1)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2) 同本义 [cut off]
断,截也。——《说文》
断木为杵。——《易·系辞下》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公孙弘断发而为 越王骑。——《韩非子·说林下》
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韩非子·用人》
(3) 又如:断梗(断枝。比喻飘泊无定;指微贱的东西);断金(同心协力,坚固难移);断袖(旧时指男宠;比喻友情深厚);断颡(断头;砍头);断袖之宠(男宠);断头话(决绝的话);断裳(截断裳衣)
(4) 断开;断绝 [break;snap]
断者架木通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切肉肉断而发不断。——《韩非子·内储说下》
天门中断 楚江开。—— 唐· 李白《望天门山》
(5) 又如:断纹(琴上涂漆的裂纹);断头香(燃至中途熄灭的香。迷信者以为再烧此香,即对神佛不敬,来世必遭报应)
(6) 拦截;拦劫 [intercept]
坐断兵马禀缣。——《后汉书·杜茂传》
因军兴,断盗数千万。——《后汉书·盖勋传》。注:“断,谓割截。”
(7) 又如:断取(截取);断盗(拦截抢劫)
(8) 判断;裁决 [judge]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宋· 苏轼《石钟山记》
(9) 又如:断配(判决发配);断决(判决);断冤(审理冤狱);断遣(断决,处理);断没(判断没收归公)
(10) 分;区分;划分 [divide]
断,段也,分为异段。——《释名》
(11) 又如:断限(划定的年代界限);断方(划为方形)
(12) 禁止 [inhibit]。如:断酒(禁止酿酒);断尽(禁绝);断渡(禁渡,停渡)
(13) 戒掉,有意地抑制自己不行动 [abstain from]。如:断酒
(14) 斩杀,宰杀 [kill]
大者立断。——《汉书·淮南历王长传》
(15) 又如:断除(除灭,杀掉);断杀(砍杀);断首(砍头)
(16) 治理,治,管理…的事物 [administer]。如:断遗(处理;处分)
◎ 断的拼音:
斷 duàn
〈词性:副〉
(1) 绝对;一定 [absolutely]
断无消息石榴红。——唐· 李商隐《无题》
(2) 又如:他的话断不可信;断无此理;断无(绝无);断省(明断);断黑(全黑);断喝(极严厉的吆喝)
◎ 断的拼音:
斷 duàn
〈词性:形〉
(1) 残缺;片断 [broken]。如:断想(片断的感想);断碎(残缺破碎);断霞(片断的云霞)
(2) 陡峭 [abrupt]。如:断壁(峭壁);断石(陡峭的岩石)
断案、断案、断壁、断壁残垣、断编残简、断层、断肠、断炊、断代、断代史、断档、断点、断电、断定、断断、断断续续、断顿、断发文身、断根、断喝、断黑,断黑儿、断后、断鹤续凫、断乎、断魂、断火、断机、断齑画粥、断简残编、断交、断金、断经、断井颓垣、断句、断绝、断开、断口、断粮、断裂、断流、断垄、断路、断面、断命、断奶、断念、断片、断七、断气、断然、断水、断死、断送、断头、断头台、断瓦残垣、断弦、断线、断线风筝、断想、断行、断续、断言、断语、断狱、断垣残壁、断章取义、断折、断肢、断种、断子绝孙、断奏
堑(塹)的拼音:qiàn(ㄑ一ㄢˋ)
⒈ 防御用的壕沟,护城河:堑壕。天堑。
⒉ 陷坑,亦喻挫折:吃一堑,长一智。
⒊ 挖掘:“环而堑之,及泉”。
堑字UNICODE编码U+5811,10进制: 22545,UTF-32: 00005811,UTF-8: E5 A0 91。
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堑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塹壍㟻
chasm、moat
形声:从土、斩声
moat, trench, pit, cavity
详细解释◎ 堑的拼音:
塹 qiàn
〈词性:名〉
(1) (形声。从土,斩声。本义:护城河,壕沟)
(2) 同本义 [moat]
堑,防也。——《说文》
深堑而守。——《史记·高祖纪》
隤墙填堑。——《史记·司马相如传》
(3) 又如:堑渊(沟壑深潭);堑垒(深壕与堡垒);堑坎(深坑);堑谷(沉陷的坑谷);天堑
(4) 挫折 [setback;reverse]。如:吃一堑,长一智
◎ 堑的拼音:
塹 qiàn
〈词性:动〉
挖掘[壕沟、通道] [dig]
堑山堙谷。——《史记·秦本纪》
环而堑之。——《左传》。注:“沟堑也。”
厕足而堑之。——《庄子·外物》。释文:“掘也。”
◎ 堑的拼音:
塹 qiàn
峭堑之势异也。——《史记·李斯列传》
堑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