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拖男挟女的意思

tuōnánxié

拖男挟女



拼音tuō nán xié nǚ

注音ㄊㄨㄛ ㄋㄢˊ ㄒ一ㄝˊ ㄋㄩˇ

解释拖:牵引;挟:夹在胳膊下。身边带着儿女。形容生活负担重,生活水平受到影响或行动不方便。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9回:“吓得城外各关厢人等,拖男挟女,顾不得家私,都往州城中走。”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生活负担重。

感情拖男挟女是中性词。

近义拖男带女、拖儿带女

英语lead sons and carry daughters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tuō   注音  ㄊㄨㄛ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TBN  仓颉  QOPD  郑码  DMYI  四角  58012  结构  左右电码  2151  区位  4547  统一码  62D6  笔顺  一丨一ノ一フ丨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拖的拼音:tuō(ㄊㄨㄛ)  

⒈ 牵引,拉,拽:拖车。拖船。拖累(lěi   )。拖儿带女。

⒉ 耷拉着:拖着辫子。

⒊ 延长时间:拖延。拖欠。拖债。

统一码

拖字UNICODE编码U+62D6,10进制: 25302,UTF-32: 000062D6,UTF-8: E6 8B 96。

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拖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扡拕柂

汉英互译

delay、drag、draw、entrain、haul、lug、pull、tow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drag, tow, haul; delay, prolo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拖的拼音:

tuō  

〈词性:动〉

(1) (形声。本作“拕”,左形,右声。本义:曳引)

(2) 同本义 [drag;haul;pull]

拕,引也。——《广雅》

纵体拖发。——《淮南子·齐俗》

拖其衣被。——《淮南子·人间世》

拖舟而入水。——《汉书·南越传》

(3) 又如:拖上州拔下县(被拖到州里,拉到县上);拖罟(拖网);拖钩(拔河的别称);拖刀计(假装败走将刀垂下,乘机回击之计);拖扯(拉扯;拉住)

(4) 牵累,牵制 [tie down]。如:拖带(连带;附带);拖空子(受累亏空)

(5) 下垂 [hang]

峨大冠拖长绅。——明· 刘基《卖柑者言》

(6) 又如:拖天扫地(形容衣服过长);拖玉(衣襟下垂带玉佩。喻指显贵);拖地锦(女子结婚时的披红);拖挂(下垂。亦指小竽之物);拖露(下垂)

(7) 拖延 [delay;defer]。如:拖水夹桨(拖泥带水,不爽快);拖腔(歌唱时字句后的延长音调);拖缠(拖延纠缠);这项工作的完成时间拖得太长了

(8) 沉重或困难地负担着 [burden]。如:拖了一身债

(9) 强夺或费力取得 [wrest]

秦牛缺径于山中而遇盗…拖其衣被。——《淮南子》

(10) 披散 [dishevel]

纵体拖发,箕倨反言。——《淮南子》

(11) 掷 [throw]

昔闻杨伯起,拖金振清风。—— 南朝梁· 吴均诗

常用词组

拖把、拖布、拖长、拖车、拖船、拖带、拖宕、拖斗、拖儿带女、拖挂、拖后腿、拖家带口、拖拉、拖拉机、拖累、拖轮、拖磨、拖泥带水、拖欠、拖人下水、拖沓、拖堂、拖拖拉拉、拖网、拖尾巴、拖下水、拖鞋、拖延、拖曳、拖油瓶、拖债

  拼音  nán   注音  ㄋㄢˊ   
部首  田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86  LLB  五笔98  LER  仓颉  WKS  郑码  KIYM  四角  60427  结构  上下电码  3948  区位  3648  统一码  7537  笔顺  丨フ一丨一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男的拼音:nán(ㄋㄢˊ)  

⒈ 阳性的人:男性。男人。男孩。男女平等。

⒉ 儿子:长(zhǎng   )男。

⒊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五等:男爵。

统一码

男字UNICODE编码U+7537,10进制: 30007,UTF-32: 00007537,UTF-8: E7 94 B7。

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男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㑲㽖侽

汉英互译

he、male、man、so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田、从力

English

male, man; son; baron; sur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男的拼音: nán  

〈词性:名〉

(1) (会意。从田,从力。表示用力(一说指耒)在田间耕作。本义:男人,与“女”相对)

(2) 同本义 [man]

男,丈夫也。从男从力,言男用力于田也。——《说文》

乃生男子。——《诗·小雅·斯干》

则百斯男。——《诗·大雅·思齐》

男女奔窜。——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又如:男事(古指成年男子应尽的职责);男夫(成年男子);男圻(犹男服);男教(对男子的教化);男德(有德行的男子);男权(男子在家庭、社会中的支配性特权)

(4) 引申为儿子 [boy;son]

三男邺成戍。——唐· 杜甫《石壕吏》

(5) 又

一男附书至。

(6) 又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子是男。——晋· 干宝《搜神记》

两女一男。——《汉书·李广苏建传》

(7) 又如:男花女花(一男半女;引伸为孩子);长男;次男;生男育女。

(8) 又指儿子对父母的自称 [your son]

男病已愈,胃口亦渐开。——鲁迅《书信》

(9)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五等 [baron]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礼记·王制》

常用词组

男傧相、男才女貌、男厕所、男大当婚、男盗女娼、男丁、男儿、男方、男耕妇织、男孩、男欢女爱、男婚女嫁、男家、男男女女、男女、男女老幼、男女平等、男女授受不亲、男女有别、男仆、男人、男生、男士、男相、男性、男装、男子、男子汉、男子气概、男尊女卑

  拼音  xié jiā   注音  ㄒ一ㄝˊ ㄐ一ㄚ   繁体    
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86  RGUW  五笔98  RGUD  仓颉  QKT  郑码  DBUO  四角  55080  结构  左右电码  2188  区位  4814  统一码  631F  笔顺  一丨一一丶ノ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挟(挾)的拼音:xié(ㄒ一ㄝˊ)  

⒈ 用胳膊夹着:挟持。挟山超海(喻不可能做到的事)。

⒉ 倚仗势力或抓住人的弱点强迫人服从:要(yāo   )挟。挟制。挟势(仗势)。

⒊ 心里怀着(怨恨等):挟恨。挟怨。挟嫌。

其他字义

挟(挾)的拼音:jiā(ㄐ一ㄚ)  

⒈ 古同“夹”,从物体两边钳住。

统一码

挟字UNICODE编码U+631F,10进制: 25375,UTF-32: 0000631F,UTF-8: E6 8C 9F。

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挟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hold

造字法

形声:从扌、夹声

English

clasp under arm; hold to bosom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挟的拼音:

xié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夹声。本义:用胳膊夹住)

(2) 同本义 [hold sth. under the arm]

挟,俾持也。——《说文》

挟其枪。刈耨鑮。——《国语·齐语》

右掖曰挟。——《管子·小匡》注

挟经秉枹。——《国语·吴语》

何冯弓挟矢。——《楚辞·天问》

左挟弹,右摄丸。——《战国策》

挟太山。——《孟子·梁惠王上》

骑马挟矢。——明· 魏禧《大铁椎传》

操刀挟盾。——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挟匕首。——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腋下挟着一本书;挟枪;挟弓;挟尺

(4) 挟制 [coerce]

今有奸雄曹操,挟寡人行势,当识也。——《三国志平话》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三国志·诸葛亮传》

挟天子以征四方。——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挟东宫二王。——明· 顾炎武《复庵记》

将挟兵力。——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挟养(挟制豢养);挟挠(挟制扰乱);挟今;要挟

(6) 怀抱,怀有 [harbor]

挟持私虑(怀着个人打算)。——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7) 又如:挟仇(心怀仇恨);挟私(心怀私念);挟忿,挟怨;挟策(胸 怀计谋);挟义(怀持正义);挟奸(心怀奸计);挟嫌;挟恨

(8) 携带 [carry]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9) 又如:挟册(携带书籍);挟策(手拿书本);挟子巢栖

(10) 占有,拥有 [possess;own]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战国策》

(11) 倚仗,依恃 [depend on]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孟子》

(12) 又如:挟依,挟恃(依仗);挟势(依仗权势)

(13) 隐藏 [hide]。如:挟藏(私藏);挟书(私藏书籍)

(14) 夹杂;夹带 [be mixed up with]

琼珉山积,不能无挟瑕之器。——《抱朴子·外篇》

(15) 辅佐,从旁协助 [assist]

挟,辅也。——《广雅》

(16) 又如:挟佐;挟赞(辅佐);挟辅

(17) 搀扶 [support]

挟澄源。——《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挟予以登。

常用词组

挟持、挟带、挟细拿粗、挟制

  拼音  nǚ rǔ   注音  ㄋㄩˇ ㄖㄨˇ   
部首  女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VVVV  仓颉  V  郑码  ZM  四角  40400  结构  单一电码  1166  区位  3714  统一码  5973  笔顺  フノ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女的拼音:nǚ(ㄋㄩˇ)  

⒈ 女性,与“男”相对。古代以未婚的为“女”,已婚的为“妇”。现通称“妇女”:女人。女士。女流(含轻蔑意)。少(shào   )女。

⒉ 以女儿作为人的妻(旧读  )。

⒊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称“婺女”、“须女”。

其他字义

女的拼音:rǔ(ㄖㄨˇ)  

⒈ 古同“汝”,你。

统一码

女字UNICODE编码U+5973,10进制: 22899,UTF-32: 00005973,UTF-8: E5 A5 B3。

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女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woman

相关字词

儿、子、父、母、男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woman, girl; feminine; rad. 38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女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敛手跪着的人形。本义:女性, 女人,与“男”相对)

(2) 同本义 [ woman]

女,妇人也。——《说文》。王育说:“对文则处子曰女,适人曰妇。”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卫风·氓》

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贾谊《论积贮疏》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男女衣著。——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男女无别。——《韩非子·亡征》

如倩女之靧。——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男女奔窜。——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女陪堂(女帮闲);女先儿(女先生);女红(泛指妇女干的纺织、缝纫、刺绣等);女冠(女道士);女兄(姐姐);女伯(称父亲的姐姐);女嬖(受君主宠爱的女人);女隶(女官。被没入宫中为奴的女子);女中丈夫(女子中有男子气概的人)

(4) 引申指女儿 [daughter]

请句践女女于王。——《国语·越语》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周南·关睢》

何氏之女。——《后汉书·列女传》

女婉贞。——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不闻爷娘唤女声。——《乐府诗集·木兰诗》

(5) 又

唯闻女叹息。

(6) 又

问女何所思。

(7) 又如:子女

(8) 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三宿。有星四颗 [name of one of the 28 constellations]

词性变化

女的拼音:   

〈词性:动〉

(1) 以女嫁人(此义又读   ) [marry off a daughter]

宋雍氏女于 郑庄公。——《左传·桓公十一年》

(2) 像姑娘 [look as if a girl;resemble a girl]

君子谓宋共姬“女而不妇”。——《左传》

(3) 当女奴 [become a female slave]

请勾践女女于王。——《国语》

女的拼音:   

〈词性:形〉

(1) 柔弱 [delicate;weak]

猗彼女桑。——《诗·豳风·七月》

(2) 雌性的 [female]

女工作文采,男工作刻镂。——《墨子·辞过》

山东河北人谓牡猫为女猫。——清· 顾炎武《日知录》

女的拼音:   

〈词性:代〉

假借为“汝”。你[you]

三岁贯女。——《诗·魏风·硕鼠》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论语·为政》

常用词组

女扮男装、女伴、女厕所、女大当嫁、女大十八变、女弟、女儿、女儿墙、女方、女歌手、女功、女工、女公子、女管家、女孩、女孩儿、女皇、女家、女将、女教师、女眷、女角,女角儿、女裤、女郎、女流、女能人、女朋友、女仆、女墙、女强人、女权、女人、女人气、女色、女神、女生、女士、女侍、女售货员、女王、女巫、女校长、女性、女兄、女婿、女妖、女妖精、女佣人、女优、女招待员、女真、女侄、女主角、女主人、女装、女子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