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拖拖沓沓的意思

tuōtuō

拖拖沓沓



拼音tuō tuō tà tà

注音ㄊㄨㄛ ㄊㄨㄛ ㄊㄚˋ ㄊㄚˋ

解释指衣服松松垮垮,不合体。形容做事拖拉。

出处沈从文《一个传奇的本事》:“只好放弃了本业,换上套拖拖沓沓旧军装,‘投笔从戎’作个后方留守处不足轻重的军佐。”

例子邓小平《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但这种错误比那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拖拖沓沓、长期解决不了问题的错误好得多,也容易纠正。”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做事拖拉。

谜语没根的鞋子

感情拖拖沓沓是贬义词。

繁体拕拕沓沓

近义拖拖拉拉

反义干脆利索

英语dilatory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tuō   注音  ㄊㄨㄛ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TBN  仓颉  QOPD  郑码  DMYI  四角  58012  结构  左右电码  2151  区位  4547  统一码  62D6  笔顺  一丨一ノ一フ丨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拖的拼音:tuō(ㄊㄨㄛ)  

⒈ 牵引,拉,拽:拖车。拖船。拖累(lěi   )。拖儿带女。

⒉ 耷拉着:拖着辫子。

⒊ 延长时间:拖延。拖欠。拖债。

统一码

拖字UNICODE编码U+62D6,10进制: 25302,UTF-32: 000062D6,UTF-8: E6 8B 96。

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拖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扡拕柂

汉英互译

delay、drag、draw、entrain、haul、lug、pull、tow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drag, tow, haul; delay, prolo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拖的拼音:

tuō  

〈词性:动〉

(1) (形声。本作“拕”,左形,右声。本义:曳引)

(2) 同本义 [drag;haul;pull]

拕,引也。——《广雅》

纵体拖发。——《淮南子·齐俗》

拖其衣被。——《淮南子·人间世》

拖舟而入水。——《汉书·南越传》

(3) 又如:拖上州拔下县(被拖到州里,拉到县上);拖罟(拖网);拖钩(拔河的别称);拖刀计(假装败走将刀垂下,乘机回击之计);拖扯(拉扯;拉住)

(4) 牵累,牵制 [tie down]。如:拖带(连带;附带);拖空子(受累亏空)

(5) 下垂 [hang]

峨大冠拖长绅。——明· 刘基《卖柑者言》

(6) 又如:拖天扫地(形容衣服过长);拖玉(衣襟下垂带玉佩。喻指显贵);拖地锦(女子结婚时的披红);拖挂(下垂。亦指小竽之物);拖露(下垂)

(7) 拖延 [delay;defer]。如:拖水夹桨(拖泥带水,不爽快);拖腔(歌唱时字句后的延长音调);拖缠(拖延纠缠);这项工作的完成时间拖得太长了

(8) 沉重或困难地负担着 [burden]。如:拖了一身债

(9) 强夺或费力取得 [wrest]

秦牛缺径于山中而遇盗…拖其衣被。——《淮南子》

(10) 披散 [dishevel]

纵体拖发,箕倨反言。——《淮南子》

(11) 掷 [throw]

昔闻杨伯起,拖金振清风。—— 南朝梁· 吴均诗

常用词组

拖把、拖布、拖长、拖车、拖船、拖带、拖宕、拖斗、拖儿带女、拖挂、拖后腿、拖家带口、拖拉、拖拉机、拖累、拖轮、拖磨、拖泥带水、拖欠、拖人下水、拖沓、拖堂、拖拖拉拉、拖网、拖尾巴、拖下水、拖鞋、拖延、拖曳、拖油瓶、拖债

  拼音  tuō   注音  ㄊㄨㄛ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TBN  仓颉  QOPD  郑码  DMYI  四角  58012  结构  左右电码  2151  区位  4547  统一码  62D6  笔顺  一丨一ノ一フ丨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拖的拼音:tuō(ㄊㄨㄛ)  

⒈ 牵引,拉,拽:拖车。拖船。拖累(lěi   )。拖儿带女。

⒉ 耷拉着:拖着辫子。

⒊ 延长时间:拖延。拖欠。拖债。

统一码

拖字UNICODE编码U+62D6,10进制: 25302,UTF-32: 000062D6,UTF-8: E6 8B 96。

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拖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扡拕柂

汉英互译

delay、drag、draw、entrain、haul、lug、pull、tow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drag, tow, haul; delay, prolo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拖的拼音:

tuō  

〈词性:动〉

(1) (形声。本作“拕”,左形,右声。本义:曳引)

(2) 同本义 [drag;haul;pull]

拕,引也。——《广雅》

纵体拖发。——《淮南子·齐俗》

拖其衣被。——《淮南子·人间世》

拖舟而入水。——《汉书·南越传》

(3) 又如:拖上州拔下县(被拖到州里,拉到县上);拖罟(拖网);拖钩(拔河的别称);拖刀计(假装败走将刀垂下,乘机回击之计);拖扯(拉扯;拉住)

(4) 牵累,牵制 [tie down]。如:拖带(连带;附带);拖空子(受累亏空)

(5) 下垂 [hang]

峨大冠拖长绅。——明· 刘基《卖柑者言》

(6) 又如:拖天扫地(形容衣服过长);拖玉(衣襟下垂带玉佩。喻指显贵);拖地锦(女子结婚时的披红);拖挂(下垂。亦指小竽之物);拖露(下垂)

(7) 拖延 [delay;defer]。如:拖水夹桨(拖泥带水,不爽快);拖腔(歌唱时字句后的延长音调);拖缠(拖延纠缠);这项工作的完成时间拖得太长了

(8) 沉重或困难地负担着 [burden]。如:拖了一身债

(9) 强夺或费力取得 [wrest]

秦牛缺径于山中而遇盗…拖其衣被。——《淮南子》

(10) 披散 [dishevel]

纵体拖发,箕倨反言。——《淮南子》

(11) 掷 [throw]

昔闻杨伯起,拖金振清风。—— 南朝梁· 吴均诗

常用词组

拖把、拖布、拖长、拖车、拖船、拖带、拖宕、拖斗、拖儿带女、拖挂、拖后腿、拖家带口、拖拉、拖拉机、拖累、拖轮、拖磨、拖泥带水、拖欠、拖人下水、拖沓、拖堂、拖拖拉拉、拖网、拖尾巴、拖下水、拖鞋、拖延、拖曳、拖油瓶、拖债

  拼音  tà dá   注音  ㄊㄚˋ ㄉㄚˊ   
部首  水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IJF  仓颉  EA  郑码  KVK  四角  12609  结构  上下电码  3101  区位  7719  统一码  6C93  笔顺  丨フノ丶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沓的拼音:tà(ㄊㄚˋ)  

⒈ 多,重复:沓沓(a.话多;b.弛缓;c.疾行)。杂沓。

⒉ 水翻腾沸涌:“漏流昔吞翕,沓浪竞奔注”。

⒊ 合:天与地沓。

⒋ 贪,黩:沓贪。沓吏。

其他字义

沓的拼音:dá(ㄉㄚˊ)  

⒈ 量词,用于叠起来的纸张或其他薄的东西:一沓儿纸。一沓子。

统一码

沓字UNICODE编码U+6C93,10进制: 27795,UTF-32: 00006C93,UTF-8: E6 B2 93。

沓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沓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rowded、repeated

造字法

会意:从水、从曰

English

connected, joined; repeat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沓的拼音:   

〈词性:量〉

(1) 堆,叠。堆在一起的或逐个叠放的薄的东西 [pile]。如:一沓银洋

(2) 用于叠起来的纸张(如书写纸等),可一张张扯 [pad]。如:一沓信纸

词性变化

沓的拼音:   

〈词性:名〉

(1) 借指叠起来的纸张或薄的东西 [pile]

此诗今在案沓卷中。——宋· 俞文豹《吹剑录》

(2) 另见   

基本词义

沓的拼音:   

〈词性:形〉

(1) (会意。从水,从曰。说话多象水流。曰,说。本义:话多)

(2) 同本义 [talkative;verbose]

沓,语多沓沓也。——《说文》

噂沓背憎——《诗·小雅·十月之交》

(3) 又如:沓舌(多舌,多话);沓沓(语多的样子)

(4) 众多;重叠 [numerous;crowded and repeated]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5) 又如:重沓(重复繁冗);沓飒(群舞的样子),沓合(重叠);沓障(沓嶂。重重叠叠的山峰);沓拖(相重的样子)

词性变化

沓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合,合 [converge]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楚辞·屈原·天问》

(2) 贪婪 [greedy]。如:沓贪,沓冒(贪婪);沓猥(贪得而卑下);沓墨(贪污)

(3) 水翻腾沸涌 [seethe]。如:沓浪(汹涌的波浪)

(4) 在行进中击鼓 [beat drum in march]

沓鼓扬钲,南庭朔方知远近?——明· 汤显祖《紫箫记》

沓的拼音:   

〈词性:量〉

(1) 套 [set]——用于成套的器物。如:沓杯(套杯);沓柜(套柜)

(2) 另见 dá;ta  

常用词组

沓乱、沓杂

基本词义

沓的拼音: ta  

——见“疲沓”( píta  )

  拼音  tà dá   注音  ㄊㄚˋ ㄉㄚˊ   
部首  水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IJF  仓颉  EA  郑码  KVK  四角  12609  结构  上下电码  3101  区位  7719  统一码  6C93  笔顺  丨フノ丶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沓的拼音:tà(ㄊㄚˋ)  

⒈ 多,重复:沓沓(a.话多;b.弛缓;c.疾行)。杂沓。

⒉ 水翻腾沸涌:“漏流昔吞翕,沓浪竞奔注”。

⒊ 合:天与地沓。

⒋ 贪,黩:沓贪。沓吏。

其他字义

沓的拼音:dá(ㄉㄚˊ)  

⒈ 量词,用于叠起来的纸张或其他薄的东西:一沓儿纸。一沓子。

统一码

沓字UNICODE编码U+6C93,10进制: 27795,UTF-32: 00006C93,UTF-8: E6 B2 93。

沓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沓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rowded、repeated

造字法

会意:从水、从曰

English

connected, joined; repeat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沓的拼音:   

〈词性:量〉

(1) 堆,叠。堆在一起的或逐个叠放的薄的东西 [pile]。如:一沓银洋

(2) 用于叠起来的纸张(如书写纸等),可一张张扯 [pad]。如:一沓信纸

词性变化

沓的拼音:   

〈词性:名〉

(1) 借指叠起来的纸张或薄的东西 [pile]

此诗今在案沓卷中。——宋· 俞文豹《吹剑录》

(2) 另见   

基本词义

沓的拼音:   

〈词性:形〉

(1) (会意。从水,从曰。说话多象水流。曰,说。本义:话多)

(2) 同本义 [talkative;verbose]

沓,语多沓沓也。——《说文》

噂沓背憎——《诗·小雅·十月之交》

(3) 又如:沓舌(多舌,多话);沓沓(语多的样子)

(4) 众多;重叠 [numerous;crowded and repeated]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5) 又如:重沓(重复繁冗);沓飒(群舞的样子),沓合(重叠);沓障(沓嶂。重重叠叠的山峰);沓拖(相重的样子)

词性变化

沓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合,合 [converge]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楚辞·屈原·天问》

(2) 贪婪 [greedy]。如:沓贪,沓冒(贪婪);沓猥(贪得而卑下);沓墨(贪污)

(3) 水翻腾沸涌 [seethe]。如:沓浪(汹涌的波浪)

(4) 在行进中击鼓 [beat drum in march]

沓鼓扬钲,南庭朔方知远近?——明· 汤显祖《紫箫记》

沓的拼音:   

〈词性:量〉

(1) 套 [set]——用于成套的器物。如:沓杯(套杯);沓柜(套柜)

(2) 另见 dá;ta  

常用词组

沓乱、沓杂

基本词义

沓的拼音: ta  

——见“疲沓”( píta  )

拖拖沓沓: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