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突梯滑稽的意思

huá

突梯滑稽



拼音tū tī huá jī

注音ㄊㄨ ㄊ一 ㄏㄨㄚˊ ㄐ一

解释突梯:圆滑;滑稽:圆转随俗。形容委婉从顺,圆滑随俗。

出处战国·楚·屈原《卜居》:“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

例子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吴稚晖在那儿发表过一些突梯滑稽的论文,把读书界轰动过一下。”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突梯滑稽是中性词。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ㄊㄨ   
部首  穴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PWDU  仓颉  JCIK  郑码  WOGS  四角  30804  结构  上下电码  4499  区位  4527  统一码  7A81  笔顺  丶丶フノ丶一ノ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突的拼音:tū(ㄊㄨ)  

⒈ 忽然:突然。突现。突发。突变。突如其来。异军突起。突兀。

⒉ 超出,冲破,猛冲:突破。突围。突出。

⒊ 烟囱:曲突徙薪。灶突。

统一码

突字UNICODE编码U+7A81,10进制: 31361,UTF-32: 00007A81,UTF-8: E7 AA 81。

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突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堗宊

汉英互译

dash forward、projecting、sticking out、sudden

造字法

会意:从穴、从犬

English

suddenly, abruptly, unexpected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突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从穴,从犬。本义:犬从洞穴中突然窜出)

(2) 狗从穴中突然而出 [dog run out suddenly]

突,犬从穴中暂出也。——《说文》。徐锴系传:“犬匿于穴中伺人,人不意之,突然而出也。”

是犹以鞿而御駻突。——《汉书·刑法志》。注:“恶马也。”

(3) 急速地向前或向外冲 [assault forward or outward]

铁骑突出刀枪鸣。——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提九突奔客。——明· 魏禧《大铁椎传》

驰突巷战。——明· 顾炎武《复庵记》

突骑。——《后汉书·光武纪》。注:“言能冲突军陈。”

(4) 又如:突轶(袭击;冲击);突战(伏兵袭击的战术);突然袭击(军事用语。乘敌方不备发动快速进攻);突骑(冲破敌军阵地的骑兵);突门(正式城门以外的秘密出口);突将(冲锋陷阵的骠悍将卒);突忽(莽撞唐突貌);突冒(冲撞);突撞(冲撞);突冲(冲撞;猛冲);突地(以头触地)

(5) 触犯 [offend]

汗漫突盗以先之。——《荀子·王霸》。注:“陵触也。”

(6) 又如:突冒(触犯);突浡(鲁莽;反常)

(7) 欺诈 [cheat]

突,欺也。——《广雅》

(8) 穿;破[break]

宵突陈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注:“穿也。”

(9) 又如:突羽(疾飞的箭);突明(破晓);突越(突破而越过);突坏(破坏;冲毁);突过(冲过);突贯(突破而超越)

词性变化

突的拼音:   

〈词性:形〉

(1) 凸出;高耸 [protrude]

子能以杌为突乎?——《吕氏春秋·任地》

(2) 又如:突杌(高耸的样子);突目(凸眼睛);突立(耸立);突过(高出;超越);突黑(深黑色);突险(险峻貌);突驾(凌驾;超越);突镜(凸透镜;放大镜);突怒(盛怒;突起的样子)

突的拼音:   

〈词性:名〉

(1) 烟囱 [chimney]

墨突不黔。——《汉书·叙传》

百寻之屋以突隙之烟焚。——《淮南子·人间世》

(2) 又如:灶突(烟囱);突隙(烟囱的裂缝);突烟(烟囱里的炊烟)

(3) 洞穴 [cave]。如:突栾(“团”字的反切。后因以指圆或团状物);突梯(圆滑的样子)

突的拼音:   

〈词性:副〉

(1) 忽然;猝然[suddenly]

突,猝也。——《广雅》

突如其来如。——《易·离》

盗贼奔突。——王逸《鲁灵光殿赋》。 张注:“唐突也。”

(2) 又如:突地(忽然);突突(忽然);突尔(突然);突兵(骤然进攻的军队);突头突脑(没头没脑。突然地;出人意料地);气温突降;突告失踪

常用词组

突变、突出、突出、突发、突飞猛进、突击、突击队、突将、突进、突厥、突破、突起、突然、突如其来、突围、突兀、突袭、突显、突现、突增

  拼音    注音  ㄊ一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SUXT  仓颉  DCNH  郑码  FUYZ  四角  48927  结构  左右电码  2748  区位  4461  统一码  68AF  笔顺  一丨ノ丶丶ノフ一フ丨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梯的拼音:tī(ㄊ一)  

⒈ 登高用的器具、设备:梯子。楼梯。木梯。软梯。电梯。云梯。阶梯。

⒉ 形状或作用像梯子的:梯田。梯级。梯形。梯队(亦泛指工作中层层递补的力量)。

统一码

梯字UNICODE编码U+68AF,10进制: 26799,UTF-32: 000068AF,UTF-8: E6 A2 AF。

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梯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ladder、stairs、terraced

造字法

形声:从木、弟声

English

ladder, steps, stairs; lea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梯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弟声。本义:便利人上下攀登(尤其建筑物)的用具或设备)

(2) 同本义 [ladder;stairs]

梯,木阶也。——《说文》

为云梯之械。——《史记·孟荀传》

闻子为梯。——《墨子·公输》

身登青云梯。——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梯而下之。——《资治通鉴·唐纪》

(3) (梯,名词用如动词,用梯子。)

悬者通梯接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梯冲死土。——清· 邵长衡《青门剩稿》

(4) 又如:楼梯;云梯(攻城或救火时用的长梯);阶梯(台阶和梯子);梯航(梯与船);梯梁(凿梯架桥);梯磴(梯子的梯级);软梯

(5) 形状像梯的分级的东西 [sth.resembling stairs;steps]

梯,阶也。——《广雅》

蹝步陵丹梯。——谢灵运诗

以为乱梯。——《国语·越语》。注:“阶也。”

(6) 又如:梯田;梯桥(设于园圃之中,供游览用的梯形通道)

(7) 姓

词性变化

梯的拼音:   

〈词性:动〉

(1) 凭,依着 [rely on]

梯,凭也,若梯邪倚著也。——《字汇》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山海经》

(2) 用梯子攀登 [ladder]。

(3) 如:梯登(缘梯攀登);梯城(缘梯登城)

(4) 攀登 [climb]

航海梯山各一家。——黄庭坚《和中玉使君晚秋开天宁节道场》

(5) 又如:梯山航海;梯霞(道教谓升天登仙);梯崖;梯陟(登高攀险);梯林(攀登山林);梯附(攀附)

(6) 谋求 [seek]。

(7) 如:梯肥(谋取肥缺);梯荣(谋求禄位)

常用词组

梯次、梯度、梯队、梯级、梯己、梯阶、梯田、梯形、梯子

  拼音  huá   注音  ㄏㄨㄚˊ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  水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IMEG  仓颉  EBBB  郑码  VLW  四角  37127  结构  左右电码  3323  区位  2712  统一码  6ED1  笔顺  丶丶一丨フフ丶フ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滑的拼音:huá(ㄏㄨㄚˊ)  

⒈ 光溜,不粗涩:滑溜。光滑。滑润。滑利。

⒉ 在光溜的物体表面上溜动:滑冰。滑雪。滑行。滑翔。滑梯。滑坡。

⒊ 狡诈,不诚实:滑头。狡滑。滑头滑脑。

⒋ 姓。

统一码

滑字UNICODE编码U+6ED1,10进制: 28369,UTF-32: 00006ED1,UTF-8: E6 BB 91。

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滑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抇磆猾

汉英互译

slide、slip、slippery、smooth、crafty、couning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氵、骨声

English

slip, slide; slippery, polish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滑的拼音: huá  

〈词性:形〉

(1) (形声。从水,骨声。本义:滑溜,光滑)

(2) 同本义 [smooth;slippery]

间关莺语花底滑。——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道中迷雾冰滑。——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滑擦(滑擦擦。形容很光滑);滑出律(形容光滑);滑踏(滑溜;不便行走);滑刺溜(形容非常光滑)

(4) 流利;婉转 [fluent]。如:滑辣(形容水响的声音);滑熟(熟练;惯熟);滑怏(形容关系融洽或没隔阂);滑串流口(谓人言词流利便捷)

(5) 狡诈;油滑。亦指狡猾的人 [cunning;crafty]

吏谨将之无铍(  通披)滑。——《荀子·成相》

为人上,操下如束湿薪。滑贼任威。——《史记·酷吏列传·宁成》

(6) 又如:滑贼(狡猾狠戾);滑民(狡猾之民);滑人(滑头的人);滑鬼(狡诈或油滑的人)

(7) 浮华不实 [showy]

但有时也会使革命精神转成浮滑。——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

词性变化

滑的拼音: huá  

〈词性:动〉

(1) 滑动;滑过 [slip;slide]

间关莺语花底滑。——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道中迷雾冰滑。——清· 姚鼐《登泰山记》

(2) 又如:滑擦(打滑);滑垒(滑步上垒);滑落;滑了一跤;滑下;滑倒;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滑行;滑雪

滑的拼音: huá  

〈词性:名〉

(1) 古时指使菜肴柔滑的作料 [smooth agent]。亦指使菜肴柔滑。如:滑甘(古时用以给菜肴调味的佐料)

(2) 中药。滑石 [talc]

以滑养窍。——《周礼》

(3) 中医脉象之一,指脉搏跳动流畅 [smooth pulse]

老先生这脉息,右寸略见弦滑。——《儒林外史》

(4) 古国名 [Hua state]。在今河南

灭滑而还。——《左传》

常用词组

滑冰、滑不唧溜、滑步、滑车、滑道、滑动、滑竿、滑钩、滑规、滑轨、滑稽、滑跤、滑距、滑利、滑溜、滑溜、滑落、滑膜、滑腻、滑坡、滑润、滑石、滑石粉、滑爽、滑水、滑膛、滑梯、滑头、滑头滑脑、滑脱、滑线、滑翔、滑翔机、滑行、滑雪、滑液、滑移、滑座

  拼音  jī qǐ   注音  ㄐ一 ㄑ一ˇ   
部首  禾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  TDNJ  仓颉  HDIUA  郑码  MFRK  四角  23961  结构  左右电码  4472  区位  2792  统一码  7A3D  笔顺  ノ一丨ノ丶一ノフ丶ノフ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稽的拼音:jī(ㄐ一)  

⒈ 停留:稽留。稽滞。

⒉ 考核:稽核。稽查。稽考。无稽之谈。

⒊ 计较:反唇相稽。

⒋ 至。

⒌ 姓。

其他字义

稽的拼音:qǐ(ㄑ一ˇ)  

⒈ 〔稽首〕古代的一种礼节,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统一码

稽字UNICODE编码U+7A3D,10进制: 31293,UTF-32: 00007A3D,UTF-8: E7 A8 BD。

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稽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乩䭫䭬卟

汉英互译

check、delay、examine、investigate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examine, investigate; dela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稽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禾(   ),象树木曲头止住不上长的样子,从尤,旨声。本义:停留;阻滞)

(2) 同本义。引申为囤积 [delay;detain]

稽,留止也。——《说文》

司稽,察留连不时去者。——《周礼·司稽》注

秦之水泔最而稽。——《管子·水地》

令出而不稽。——《管子·君臣上》

稽市物。——《汉书·食货志》。注:“贮滞也。”

(3) 又如:稽欠(滞留拖欠);稽身(拖住身子);稽留(在外久留);稽诣(停顿);稽固(稽留停滞)

(4) 延迟 [delay]

明晨炊米尽,吾起不容稽。——陆游《冬夜不寐》

稽废时月。——《后汉书·列女传》

(5) 又如:稽迟(延误推迟);稽延(迟延)

(6) 考核;核查 [examine;check]

稽其功绪。——《周礼·宫正》。注:“犹考也。”

稽其成败兴坏之理。——《汉书·司马迁传》

(7) 又如:稽度(考核衡量);稽古(考察研习古代的事理);稽备(查核完备)

(8) 计算 [calculate]

简稽乡民。——《周礼·大司马》。注:“犹计也。”

(9) 又如:稽算(核计;核算);稽盘(稽查盘算)

(10) 计较;争论 [argue]。如:稽较(计较,争论)

(11) 治理 [manage]

若稽田,既勤敷菑。——《书·梓材》。蔡沈集传:“稽,治也。”

(12) 至;到 [arrive]

再拜稽首。——《礼记·射义》

(13) 又如:稽颡(旧时父母死,行丧礼时跪拜宾客,以额触地的礼节。颡:额头);稽天(至于天际。形容势大)

(14) 卜问 [devine]

七稽疑。——《书·洪范》

(15) 又如:稽疑(用卜筮决断疑事);稽问(卜问)

(16) 指摘;非难 [fuss]

妇姑不相说(悦),则反唇而相稽。——《汉书》

(17) 另见   

常用词组

稽查、稽迟、稽考、稽留、稽延

基本词义

稽的拼音:   

〈词性:动〉

(1) 叩头至地 [kotow]

至地曰稽颡,下衡曰稽首。——《荀子·大略》

再拜稽首。——《礼记·射义》

吊者致命,主人哭拜,稽颡成踊。——《仪礼·士丧礼》

(2) 又如:稽拜(叩拜);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稽颡膜拜(古代行稽颡礼后,又举手加额,长跪而拜,表示极度恭敬)

(3) 另见   

常用词组

稽首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