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蛙鸣蝉噪的意思

míngchánzào

蛙鸣蝉噪



拼音wā míng chán zào

注音ㄨㄚ ㄇ一ㄥˊ ㄔㄢˊ ㄗㄠˋ

解释蛙声和蝉声,使人听了厌烦。比喻拙劣的议论或文章。

出处明 顾大典《青衫记 裴兴私叹》:“蛙鸣蝉噪,魂绕神劳。”

例子我受不了这般蛙鸣蝉噪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比喻众口喧闹。

感情蛙鸣蝉噪是中性词。

繁体蛙鳴蟬喿

英语croaks of frogs and chirps of cicadas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ㄨㄚ   
部首  虫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JFFG  仓颉  LIGG  郑码  IBB  四角  54114  结构  左右电码  5752  区位  4560  统一码  86D9  笔顺  丨フ一丨一丶一丨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蛙的拼音:wā(ㄨㄚ)  

⒈ 两栖动物的一科,无尾,后肢长,前肢短,趾有蹼,善于跳跃和泅水。种类很多:青蛙(俗称“田鸡”)。牛蛙。蛙泳。蛙人。

统一码

蛙字UNICODE编码U+86D9,10进制: 34521,UTF-32: 000086D9,UTF-8: E8 9B 99。

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蛙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䖯䵷鼃

汉英互译

frog、froggy

造字法

形声:从虫、圭声

English

fro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蛙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虫,圭声。本义:田鸡类动物。青蛙) 同本义 [frog]

…苏俗谓之田鸡, 扬州谓之水鸡,亦曰吠蛤。——《说文》

听取蛙声一片。——宋·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 又如:蛙市(夜晚蛙群聚集而鸣,称为蛙市);蛙吹(蛙鸣);蛙角(将头发束起,形状宛如青蛙头上左右凸出而对称的部分);蛙怒(形容青蛙叫声很大,有如鼓气发怒);蛙蛤(蛙的一种)

词性变化

蛙的拼音:   

〈词性:形〉

(1) 淫邪 [licentious]。如:蛙咬(淫声俗乐);蛙声(淫声,淫邪的乐声);蛙歌(淫邪之声)

(2) 凹隐。扳着脸的样子 [low-lying]

那陈经济把脸儿蛙着不言语。——《金瓶梅》

常用词组

蛙人、蛙泳

  拼音  míng   注音  ㄇ一ㄥˊ   繁体    
部首  鸟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KQYG  五笔98  KQGG  仓颉  RPYM  郑码  JRZ  四角  67027  结构  左右电码  7686  区位  3589  统一码  9E23  笔顺  丨フ一ノフ丶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鸣(鳴)的拼音:míng(ㄇ一ㄥˊ)  

⒈ 鸟兽或昆虫叫:鸣啭。鸣唱。鸣叫。鸣禽。鸟鸣。

⒉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鸣响。鸣奏。孤掌难鸣。

⒊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鸣谢。鸣冤。百家争鸣。

⒋ 闻名,著称:“以文鸣江东”。

统一码

鸣字UNICODE编码U+9E23,10进制: 40483,UTF-32: 00009E23,UTF-8: E9 B8 A3。

鸣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鸣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ing、ring、sing、toll

English

cry of bird or animal; make soun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鸣的拼音:

míng  

〈词性:动〉

(1) (会意。从口,从鸟。本义:鸟叫)

(2) 同本义 [chirp]

鸣,鸟声也。——《说文》

鸟兽之音曰鸣。——《管辂别传》

鸣鹤在阴。——《易·中孚》

凤皇鸣矣。——《诗·大雅·卷阿》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诗·鸡鸣》

狗吠深巷中,鸡呜桑树巅。——陶渊明《归园田居》

(3) 又如∶鸣管(鸟类的发声装置);鸣凤(凤鸟鸣叫);鸣雁(雁鸣叫)

(4) 泛指发声 [sound]

震为鸣。——《易·说卦传》

萧萧马鸣。——《诗·小雅·车攻》

鸣玉者,佩玉也。——《南子·贾经》

驴一鸣。——唐· 柳宗元《三戒》

虽大风不能鸣也。——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又如∶鸣石(撞击则会发出声响的石头);鸣玉(古人佩于腰间的玉饰。行走时相互撞击而发声);鸣琴(指琴。又比喻瀑布的声音);鸣鞭(挥鞭发出声响);鸣銮(车上的銮铃鸣响。指天子或贵族出行)

(6) 震惊 [astonish]

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 越甲鸣吾君。—— 唐· 王维《老将行》

(7) 申告 [redress]

重者鸣官究治。——明· 祁彪佳诗

(8) 言说;称说 [say]

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庄子》

(9) 闻名,著称 [be well-known]

以其技鸣。——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以技鸣者。

(10) 又如:以文鸣江东

(11) 〈词性:形〉 假借为“明”。光明,明亮 [bright]

里社鸣而圣人出。——李康《运命论》

常用词组

鸣鞭、鸣不平、鸣笛、鸣镝、鸣放、鸣凤、鸣鼓而攻之、鸣叫、鸣金、鸣锣开道、鸣禽、鸣声、鸣声上下、鸣谢、鸣冤

  拼音  chán   注音  ㄔㄢˊ   繁体    
部首  虫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JUJF  仓颉  LICWJ  郑码  IUKE  四角  58156  结构  左右电码  5848  区位  1885  统一码  8749  笔顺  丨フ一丨一丶丶ノ丨フ一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蝉(蟬)的拼音:chán(ㄔㄢˊ)  

⒈ 昆虫,种类很多,雄的腹面有发声器,叫的声音很大:蝉联。蝉蜕。蝉韵(蝉鸣)。寒蝉。金蝉脱壳。

⒉ 古代的一种薄绸,薄如蝉翼:蝉纱。

统一码

蝉字UNICODE编码U+8749,10进制: 34633,UTF-32: 00008749,UTF-8: E8 9D 89。

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蝉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icada

造字法

形声:从虫、单声

English

cicada; continuou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蝉的拼音:

chán  

〈词性:名〉

(1) (形声。从虫,单声。本义:一种昆虫。也称“知了”)

(2) 同本义。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同翅目,蝉科,蝉属 [cicada]

蝉,以旁鸣者。——《说文》。按,尔雅谓之蜩,今苏俗谓之知了。

寒蝉鸣。——《礼记·夏小正》

清风半夜鸣蝉。——宋· 辛弃疾《西江月》

(3) 又如:寒蝉(秋天天冷时的蝉)

(4) 古代一种极薄的丝织品。以其薄如蝉翼而得名 [thin silks]。如:蝉翼罗(一种轻而薄的丝织物);蝉翼扇(轻纱制的团扇)

词性变化

蝉的拼音:

chán  

〈词性:形〉

(1) 连续不断 [continuous]

蝉联陵丘。——左思《吴都赋》。注:“不绝貌。”

(2) 又如:蝉联(连续不断);婵嫣(连属,连绵不断)

常用词组

蝉联、蝉蜕

  拼音  zào   注音  ㄗㄠˋ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13画  总笔画  16画  
五笔  KKKS  仓颉  RRRD  郑码  JJJF  四角  66094  结构  左右电码  0894  区位  5275  统一码  566A  笔顺  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噪的拼音:zào(ㄗㄠˋ)  

⒈ 许多鸟或虫子乱叫:鹊噪。蝉噪。归鸟晚噪。

⒉ 声音杂乱:噪声。噪音。噪聒。

⒊ 许多人大喊大叫,喧哗,鼓动:噪嚷。噪聚。声名大噪。

统一码

噪字UNICODE编码U+566A,10进制: 22122,UTF-32: 0000566A,UTF-8: E5 99 AA。

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噪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喿譟

汉英互译

confusion of voices、chirp

造字法

形声:从口、木品声

English

be noisy; chirp loud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噪的拼音:

zào  

〈词性:动〉

(1) (形声)

(2) 同本义 [chirping of birds,insects,etc.]

(3) 又如:噪呤(鸣叫);噪天(鸟名。即云雀)

(4) 大声喧嚷 [make an uproar;clamour]

以毁谤言之,贞良见妒,高奇见噪。——汉· 王充《论衡》

(5) 又如:噪逐(叫骂驱逐);噪儿巴喝(方言。哇啦哇啦乱嚷);噪呼(喧哗叫嚷);噪喧(喧闹);噪刺刺(沸沸扬扬);噪嘴(多嘴);噪噪(乱嚷嚷;议论纷纷);噪噪切切(弦乐器大弦和小弦发出不同的声音)

常用词组

噪声、噪声污染、噪杂

蛙鸣蝉噪: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