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枉辔学步的意思

wǎngpèixué

枉辔学步



拼音wǎng pèi xué bù

注音ㄨㄤˇ ㄆㄟˋ ㄒㄩㄝˊ ㄅㄨˋ

解释比喻错误地模仿别人。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因利骋节,情采自凝;枉辔学步,力止寿陵。”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感情枉辔学步是贬义词。

繁体枉轡壆步

近义邯郸学步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wǎng   注音  ㄨㄤˇ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SGG  仓颉  DMG  郑码  FCVV  四角  41914  结构  左右电码  2648  区位  4587  统一码  6789  笔顺  一丨ノ丶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枉的拼音:wǎng(ㄨㄤˇ)  

⒈ 弯曲,弯屈,引申为行为不合正道或违法曲断:枉道。矫枉过正。贪脏枉法。枉己正人(自己身子不正,倒去矫正别人)。

⒉ 冤屈:枉死。冤枉。

⒊ 屈就,用于别人,含敬意:枉驾(a.称对方来访自己;b.请对方往访他人)。枉顾(称对方来访自己)。枉临(称对方来访自己)。

⒋ 徒然,空,白:枉然。枉自。枉费心机。

统一码

枉字UNICODE编码U+6789,10进制: 26505,UTF-32: 00006789,UTF-8: E6 9E 89。

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枉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rooked、in vain、pervert、twist、wrong

造字法

形声:从木、王声

English

useless, in vain; bent, crook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枉的拼音: wǎng  

〈词性:形〉

(1) (形声。从木,王声。本义:弯曲;不正)

(2) 同本义 [crooked]

枉,邪曲也。——《说文》

是犹立直木而求其景之枉也。——《荀子·王霸》

枉道速祸。——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枉用三尺。——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枉法营私(曲解、破坏法律,以谋求私利);枉矢(不直的箭);枉径(弯曲的小路);枉策(弯曲的马鞭);枉路(弯曲的道路);枉渚(弯曲之渚);枉木(曲木,弯木);枉直(曲与直。比喻是非、好坏)

(4) 邪恶 [evil;wicked;vicious]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

(5) 又如:枉上(不正之君主);枉邪(邪恶不正,亦指邪恶不正的人);枉情(邪念)

(6) 乱的 [disorded]。如:枉攘(纷乱的样子)

词性变化

枉的拼音: wǎng  

〈词性:动〉

(1) 使受冤屈 [injustice]

恒人见枉。——《论衡·问孔》

其枉民也。——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枉状(歪曲事实,诬告别人的状文);枉滥(枉法恣肆,使人无辜受害);枉结(冤屈难解的事件);枉抑(冤屈);枉陷(冤枉陷害;无故陷害)

(3) 绕道 [make a detour]。如:枉帆(谓船绕道而行)

(4) 违背 [violate]

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白居易《重赋》

(5) 又如:枉戾(谓歪曲颠倒);枉屈(歪曲,违背);枉墨矫绳(比喻违背准绳、准则);枉道事人(本谓违背正道侍奉人)

(6) 凌弱 [insult]。如:枉桡(违法曲断;偏私不公,使有理不申);枉曲(谓违法曲断;不公正)

(7) 谦词。谓使对方受屈 [be wronged]

枉车骑过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亲枉车骑。

(8) 又如:枉驾(屈尊以相访。称人走访的敬词);枉骑(屈尊相访。即枉驾);枉人(谓枉劳人,麻烦别人);枉才(指被埋没的人才);枉口(屈服改口);枉问(敬词。犹言承蒙问候);枉访(屈尊就访);枉语(屈尊告诉)

枉的拼音: wǎng  

〈词性:副〉

(1) 徒然,白费 [futile;in vain]

还有枉抛心力处,多于五柳赋闲情。——唐· 崔道融《读杜紫微集》

(2) 又如:枉费工夫;枉言(白说,空说);枉沐(白白地蒙受);枉苦(徒然;白白地);枉劳(徒劳);枉说(徒然说,白说);枉杀(白费;辜负)

常用词组

枉担虚名、枉断、枉法、枉费、枉费唇舌、枉费工夫、枉费口舌、枉费心机、枉费心力、枉顾、枉己正人、枉驾、枉口拔舌、枉临、枉屈、枉然、枉死、枉自

  拼音  pèi   注音  ㄆㄟˋ   繁体    
部首  车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XLXK  仓颉  VMR  郑码  ZHZJ  四角  22601  结构  上下电码  6576  区位  6446  统一码  8F94  笔顺  フフ一一フ一丨フフ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辔(轡)的拼音:pèi(ㄆㄟˋ)  

⒈ 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辔头。鞍辔。按辔徐行。

统一码

辔字UNICODE编码U+8F94,10进制: 36756,UTF-32: 00008F94,UTF-8: E8 BE 94。

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辔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轡㘘

汉英互译

bridle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bridle of horse, rein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辔的拼音:

pèi  

〈词性:名〉

(1) (会意。从丝,从軎。从丝,与绳索有关。軎: wèi  ,套在车轴末端的金属制圆筒状物,上有穿口,用以纳辖。本义:驾驭牲口用的缰绳)

(2) 同本义 [reins]

辔,马縻也。——《说文》

执辔如组。——《诗·邶风·简兮》

执策分辔。——《礼记·曲礼》。疏:“御马索也。”

公子执辔愈恭。——《史记·魏公子列传》

或揽辔寒帷。——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辔勒(控制马的缰绳和口勒);辔衔(马缰绳和马嚼子);辔策(御马的缰绳和马鞭);辔靷(御马的缰绳和引车前行的皮带)

(4) 借指马 [horse]。如:辔兜(马的头盔)

(5) 牵;驾驭 [lead]。如:辔马(牵马;驭马)

(6) 喻法令 [law]。从辔(遵循法令)

常用词组

辔头

  拼音  xué   注音  ㄒㄩㄝˊ   繁体    
部首  子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IPBF  仓颉  FBND  郑码  VDWY  四角  90407  结构  上下电码  1331  区位  4907  统一码  5B66  笔顺  丶丶ノ丶フフ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学(學)的拼音:xué(ㄒㄩㄝˊ)  

⒈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⒉ 传授知识的地方: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

⒊ 掌握的知识: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a.学位名,大学毕业生;b.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

⒋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学说。哲学。数学。小学(a.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b.现指初等学校)。

统一码

学字UNICODE编码U+5B66,10进制: 23398,UTF-32: 00005B66,UTF-8: E5 AD A6。

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学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學斈

汉英互译

study、lear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learning, knowledge; schoo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学的拼音:

壆、斈 xué  

〈词性:动〉

(1)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2) 同本义 [study;learn]

学,识也。——《广雅》

好学近乎知。——《礼记·中庸》

念终始典于学。——《礼记·文王世子》

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尚书大传》

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庄子·庚桑楚》

远寻师学。——《后汉书·列女传》

学而时习之。——《论语》

学即继以问也。——清· 刘开《问说》

(3) 又如:学书(认真读书);学学乖(经世面,学聪明);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学习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学习文化知识);学古(学习研究古代典籍)

(4) 模仿 [imitate;mimic]

[巧姐儿]笑嘻嘻走到 凤姐身边学舌。——《红楼梦》。又如:学嘴(学舌);调嘴学舌;学他爸爸走路的样子;学不上来

(5) 讲述,说 [speak]

一五一十向着珍哥、 晁大舍学个不了。——《醒世姻缘传》

见说万山潭,渔童尽能学。——唐· 陆龟蒙《鱼具》

(6) 又如:学舌(说闲话;搬弄是非)

(7) 讲学 [give lectures]

学,教也。——《广雅》

叔仲皮学子柳。——《礼记》

凡学世子及学士。——《礼记·文王世子》

哀王者,帝之少弟,与太子游学相长大。——《资治通鉴》

词性变化

学的拼音:

xué  

〈词性:名〉

(1) 学校 [school]。又曾称学庐、学教、学馆、学堂、学宫、学院、学屋、学园

学,官也。——《广雅·释室》

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

学则三代共之。——《孟子》

万用入学。——《夏小正》

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礼记·王制》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韩愈《进学解》

(2) 又如:学俸(教师的薪水);学宪(学台);学台(学政);学里(明清时设立的管理各级地方儒生的机构)

(3) 学问 [learning]

天子积学。——《后汉书·列女传》

学有未达。——清· 刘开《问说》

是芋视乃学。——清· 周容《芋老人传》

生平为学。——清· 张廷玉《明史》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4) 又如:学耻全牛(惭愧学问未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学行(学问与品行);才学(才能与学问);绝学(失传的学问);家学(祖传学问)

(5) 学科;某一门类系统的知识 [subject of study;branch of learning]

今日覩卿词学。——《剧谈录·宣宗夜召翰林学士》

(6) 又如:文学;哲学;地理学;化学;问学于师

常用词组

学报、学步、学步邯郸、学部、学潮、学程、学而不厌、学阀、学房、学费、学分、学风、学府、学工、学好、学会、学会、学籍、学监、学界、学究、学科、学理、学力、学历、学龄、学名、学年、学派、学期、学舌、学生、学识、学时、学士、学术、学术界、学说、学堂、学田、学童、学徒、学位、学问、学习、学校、学业、学以致用、学艺、学艺、学员、学院、学长、学制、学子

  拼音    注音  ㄅㄨˋ   
部首  止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86  HIR  五笔98  HHR  仓颉  YLMH  郑码  IIKO  四角  21201  结构  上下电码  2975  区位  1829  统一码  6B65  笔顺  丨一丨一丨ノ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步的拼音:bù(ㄅㄨˋ)  

⒈ 行走:步兵。步行(xíng   )。徒步。信步。闲步。固步自封。望而却步。

⒉ 踏着别人的足迹走,追随:步韵。步其后尘。步武前贤。

⒊ 行走时两脚的距离:步伐。步测。寸步难行。

⒋ 事情进行的程序、阶段、程度:步骤。初步。

⒌ 中国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

⒍ 古同“埠”,多用于地名。

⒎ 姓。

统一码

步字UNICODE编码U+6B65,10进制: 27493,UTF-32: 00006B65,UTF-8: E6 AD A5。

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步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埠歨歩踄

汉英互译

step、pace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step, pace; walk, strol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步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2) 同本义 [walk]

步,行也。——《说文》

跬步而不敢忘,孝也。——《礼记·祭义》

王朝步自周。——《书·召诰》

步路马必中道。——《礼记·曲礼》

见夫人之步马者。——《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步余马兮山皋。——《楚辞·屈原·涉江》

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3) 又如:止步;信步(随意走动;散步);步步虚心(时时虚怀若谷,毫不自满);步阁(步廊,走廊);步趋(行走)

(4) 以脚步测量远近 [measure]。如:步一步两房之间的距离;步景(测量日影);步量(用脚步测量);步弓(丈量土地用的一种木制器具)

(5) 按照,跟着;跟随 [follow]

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奉和。—— 毛泽东《浣溪沙》

(6) 又如:步人后尘;步武(追随前人脚步而行);步趾(犹追随);步趋(追随,效法)

(7) 踏 [step on]。如:步斗(步玄斗。道士礼拜星宿、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其步行转折,据说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步舞(踏步起舞)

(8) 推算;测算 [calculate;reckon]

迎日步气。——《时令论上》

(9) 又如:步天(测算天体);步漏(推算时刻);步历(推算岁时节候)

词性变化

步的拼音:   

〈词性:名〉

(1) 脚步,步伐 [step]

纤纤作细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盈盈公府步(方步),冉冉府中趋。——《乐府诗集·陌上桑》

(2) 又如:方步(斯斯文文的大而慢的步子);放步(迈开大步);阔步(迈大步);碎步(小而快的步子);纵步(放开脚步)

(3) 古时一举足叫跬(半步);两足各跨一次叫步。今指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 [pace]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唐· 杜牧《阿房宫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4) 又如:跑步;大踏步;步伐(行走的步子);朝门走了两步,停了下来

(5) 通常是连续发生的一次行动、一个步骤 [step;procedure]。如:下一步怎么办;初步(第一阶段)

(6) 步兵(诸兵种之一) [infantry]

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资治通鉴》

(7) 又如:步士(步兵);步队(步兵队伍);步骑(步兵与骑兵);步哨(专任警戒的士兵)

(8) 时运,命运 [luck]

於乎有哀,国步斯频。——《诗·大雅·桑柔》

(9) 又如:不幸落到这一步;后步(余地);地步(处境;景况)

(10) 埠 [dock],水边停船处

宅有新屋,步有新船。——韩愈《柳州罗池庙碑》

江之浒,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柳宗元《铁炉步志》

(11) 姓

步的拼音:   

〈词性:量〉

长度单位,历代不一,周代以八尺为一步,秦代以六尺,为一步

舆六尺,六尺为步。——《史记·秦始皇本纪》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荀子·劝学》

常用词组

步兵、步步进逼、步步高升、步步为营、步调、步伐、步后尘、步话机、步履、步履如飞、步枪、步趋、步入、步哨、步师、步态、步态蹒跚、步行、步韵、步障、步骤、步子、步走

成语首拼